查看原文
其他

万一笔记 | 屏其风也——空间与屏风

W.ONE SPACE 万一空间 2023-06-29



「神奇的静止」—— 罗伯特·博西西奥个展  


Painted Stillness

 Robert Bosisio Solo Exhibition


展期 Duration

9/4/2022-11/6/2022


*周末需预约观展

请在微信后台提供以下预约信息:

姓名 /人数 / 到访日期及时间 /联系电话


地址 Venue

深圳市南山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2层202

NO.202, 2nd Floor, Sea World Culture & Arts Center, Shenzhen



 




在此次展览中万一空间着意探讨了,东西方在理解和呈现抽象几何在空间和绘画空间中的不同显像。屏风此时作为某种另类的实体依托,对艺术家罗伯特·博西西奥重要的创作对象 -- 室内空间(Interior)系列进行了可视化的延伸,并试图在形而上的几何式理解下,于不同媒材碰撞间激发观众对于空间的多角度探索。



展览现场

空间,作为一种不可辨识且不可捕捉的存在,在文学史及艺术史上一直占领着想象的一隅,即便穷尽词汇与笔法也难以描摹对这一精神本体上的皈依崇拜。无论古代还是当代,重视边界感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状况。因此,独立化的“私人空间”显得尤为必要。
“室内空间”作为一类绘画题材,不断出现在东西艺术史范畴内,其图像类型如室内、房屋、内外景观及光影氛围的构建,以欧洲北部地区作品见长,并表现出带有几何意向的空间分割力。罗伯特·博西西奥在他“室内”系列作品中,以朦胧的笔触反思了自己对于艺术对象即空间的诠释与追寻,以隐喻的态度、抽象几何的表达方式来传达自己对纯粹具象化形象的理解:层叠的门窗引导观众通向未知的领域,那是艺术家的精神彼岸,一个想象与现实割裂的异托邦,一个空无一人的独立精神空间。

Interior No.16

材质:亚麻布面油彩,树脂
Medium: Alkyd resin, oil and pigments on linen
尺寸 Size:50 x 42 cm
2021/22

在东亚文化语境下,因重视个人空间的营造与区域的分割,屏风,作为格子式样的立面遮挡,便成为了其中一种依托对象。
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当依而立。”依,即屏风。在皇权社会下,屏风作为帝王权威与尊严的象征,在大开大合之间成为帝王领域的延展,具象化的边框分割着天子与臣民,并象征而强化着二者之间的等级关系;士大夫阶层则把屏风作为雅玩一类的艺术品,放置在案头欣赏或作为室内空间中重要的分割工具。随着时间的推演,屏风才逐渐普及到民间并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古人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女史箴图》(局部),东晋,顾恺之,绢本设色,唐摹本
纵24.37厘米,横343.75厘米
大英博物馆藏 

屏风最早出现在西周,称之为“邸”,是为天子的专用器具,为等级森严的礼器之一。在脱离了为“礼”服务的思想桎梏下,汉代屏风的功能进一步发展,在此期间,屏风的使用变得更为普遍,其种类和使用方式由原来的独扇屏发展为多扇屏拼合的折屏,材质也更加丰富,尊卑观念被多元的形态所拆解,屏风也就演变出多重功用。时至唐代高足家具的出现,高大的屏风应运而生。这时期的屏风作为一个隔断物,兼具对室内空间布局进行重新分配和划分的功能。因此,无论在实用还是象征层面,屏风都与空间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公元八世纪时,屏风东渡传入日本和朝鲜,直至中世纪晚期(17-18世纪)作为舶来品经远洋贸易畅销欧洲[2]随着文化上对东方的好奇与向往,东方文化的商品化产物走进西方权贵阶层家中,并成为众多艺术家绘画创作的对象。比如许多18世纪欧洲艺术家画作中常显露出屏风的身影,此时隔断分区的功能被弱化,一定程度上也预示了欧洲装饰艺术的复苏。

马王堆漆屏,西汉,漆,通高62厘米,宽58厘米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勘书图》,五代,王齐翰,绢本设色

28.4厘米,横65.7厘米

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 

从艺术品的角度鉴赏,屏风这一装置式样同时包含着可供绘图创作的二维平面以及可灵活移动的三维立面,框选者和物件本身的结合构成了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离间力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曾在一篇研究屏风绘画的开拓性论文中论述:“直到宋代,画屏,或者有人会说是裱在屏风上的画,还可以与手卷、壁画一起称作中国的三种最重要的绘画形式。[3]” 屏风作为一种绘画形式,还提供了一种景随意动的背景取用可能性,观者可根据居所和当下心境选用不同的画屏样式,以作审美投射或显自我格调。


屏风同时也是一种绘画素材,以摹本《临韩熙载夜宴图卷》为例,唐寅将原作(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里的室内空间装饰替换成明代的流行设计。场景交换之间则以屏风隔开,屏风在此便成为画作中的重要构图辅助物,并对故事本身进行了承接。此刻屏风也作为一种可被识别和使用的特殊图像,为中西方学者研究中国本土绘画的透视法提供了新视角。在屏风图像的局部纵横分割下,观者能感受到画面空间的分割、连接与延伸。因此,在中国传统绘画作品里,屏风是为构造空间、创建领域的特殊绘画符号之一。





《临韩熙载夜宴图卷》,明,唐寅,绢本设色
纵30.8厘米,横547.8厘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李端端落藉图轴》,明,唐寅

南京博物院藏


然而,无论是作为实体还是画面构图的组成部分,具备几何对称性的屏风并未创造出一个让人产生幻觉的三维空间,而是标示出一个视觉中心所在。通过其特别的图像结构,屏风可以改变画面中的透视关系及故事延续方式,观者可将其视作分隔符号,在欣赏过程中自如地了解画中单元内容。在此,屏风总是同时划分出两个区域,一个已读在前,一个未知在后。同时既展示又隐藏了某些潜台词,吸引观者去探寻那些隐秘不见的事物。这些隐于空间之下的表达,以一种沉静的口吻,甚至引导着观者参与画作中的故事进程。

展览现场


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George Polya,1887-1985)曾说,“几何学是在不准确的图形上进行正确推理的艺术。”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1862-1943)视为一种绘画出来的公式,几何图形先天带有一种严谨科学下对既定形式的浪漫化解构。而空间绘画的几何感,作为艺术家构建的作品骨架,无论中西,都在各自的本土艺术框架下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先验作用。博西西奥笔下消逝于远端的地平线,以及屏风在二维平面和三维实相内外分割空间的体现,都在呈现处理空间不同几何逻辑的实践,即分割现实与幻象的边界感

Interior No.11

材质:亚麻布面油彩,树脂
Medium: Alkyd resin, oil and pigments on linen
尺寸 Size:166.5 x 199 cm
2019/22


Albert von Keller, Chopin, 1873, oil painting
* 画中女子背景为中国雕漆屏风(Coromandel screen)一般而言,这种折叠屏风的正面都有一个详尽精美的场景,而背面通常是一个简单的花卉主题。



《重屏会棋图》卷,五代,周文矩,绢本设色

纵40.3厘米,横70.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重屏会棋图》 (局部)


在此次展览「神奇的静止」中,艺术家博西西奥着重光感的色彩和极简的几何形态,构成了一种带有分割感的空间结构。作品中一望无际的地平线引发观者对远方意象的想象,对内空间的无限延伸定格着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呈现出一种超越现实时间和真实存在的沉寂静止与不可见感知。这与东方语境下同样有着几何与空间含义的屏风产生共振。而博西西奥对自我内在的精神解剖与表达在层层辨识之下,经由作品里不断强调的边界,传达出隐隐的疏离感。在大小不一的几何抽象游戏下,层叠空间的幻梦场景被不断重叠与演进。同时,观者的视线也在内外空间中不断交错。展览空间中并置的屏风也强化了这种逻辑,在空间分割、连接与延伸间交互。


屏风,作为一种东方语境下的文化表征意向,以隐晦的手法投射主人的心境,并巧妙地维持着主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又依存的动态平衡。其明晰的边框带着权力分割的内核,分界着处于不同位置的参与者。



展览现场

而在针对空间这一主题的创作中,东西方艺术家们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着不同的实践,人在方寸之间以画屏营造独属自己的异托邦,现实与幻想为不同的几何框架所分割。此刻我们虽身处当下,但视觉与思维游离于此间二界,模糊与清晰,连贯与割裂,在几何框架中的僻静一隅,创造出在不同维度空间低语着的神奇体验。






文献参考:
[1] 巫鸿《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与表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绪论p2.
[2] Handler, Sarah (2007). Austere luminosity of Chinese classical furnitu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268–271, 275, 277.
[3] Sullivan, “Notes on Early Chinese Screen Painting”, Artibus Asiae, 1965, p.239.






展览支持:STREAM

鸣谢:吴文怡





「神奇的静止 - 罗伯特·博西西奥个展」
展览相关阅读









万一空间是由三位90后艺术从业者在深圳创立的艺术空间。其诞生于疫情席卷全球的2020年,在后疫情时代涌现对艺术与生命的全新思考。空间致力于消解当代与古代的边界,融合美学研究逻辑下的现当代与古代艺术,构建一个不同国家、时期和形式的艺术在同一语境下共容的场域。
W.ONE SPACE is an art gallery founded in Shenzhen by three Generation Y art practitioners. It was established in 2020 during the outbreak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New perspectives on art and life have emerged in this post-pandemic era. W.ONE SPACE aims to melt the boundaries between present, future and the past by mixing contemporary and ancient art under the logic of aesthetic research, thus bringing together art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different periods and different forms to interact and express in unity as ON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