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中的善与恶》|[究竟是什么促使人们去帮助或伤害他人?
核心书摘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人性中的善与恶》是一本心理学著作,《科学》、《华尔街日报》等顶尖的大众媒体,都对这本书有很高的评价,认为书中对人性有突破性的研究。本书的作者阿比盖尔·马什擅长用大脑分析方法剖析利他主义和人类的善良行为。在书中,马什深入研究人类的大脑,并结合大脑成像和基因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共情、冷血精神病和利他主义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她创造性地提出,对于多数人来说,大脑中杏仁核的初始设置是从善如流,但如果出现变异,就会把英雄变成作恶的魔鬼。
关于作者
阿比盖尔·马什,美国乔治城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副教授。她所领导的社会和情感神经科学实验室声名远播,获奖无数。她一直致力于行为与大脑研究,试图揭示为什么我们会关心其他人,以及从暴力行为到舍生取义的种种恶行和善行的内在动力。
本书鲜知
学什么? 人性是善还是恶
如果人性本善,为什么有人会犯下极端的暴行?如果天性为恶,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惜牺牲自己来帮助他人?究竟是什么促使人们去帮助或伤害他人?在《人性中的善与恶》中,心理学家阿比盖尔·马什对此进行了详尽分析。
14岁的安柏和所有的孩子一样,为了达成自己的心愿会想尽一切办法。但不同之处在于,在她杀死自己养的豚鼠、威胁家人要烧掉整座房子、引诱男人以得到钱财时,她对自己可能会给他人造成的伤害无动于衷。而就在几公里之外,当看到有人溺水时,莱尼·斯库特尼克却选择了舍己救人,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在善与恶之间,为什么人的选择会如此不同?
阿比盖尔·马什通过对患有精神疾病的儿童和非凡利他主义者的大脑进行研究,发现了其中的原因所在:这取决于我们的大脑对他人的恐惧做何反应。对于多数人来说,大脑中杏仁核的初始设置即为从善如流,但若出现变异,它会将英雄变成作恶的魔鬼。
你还会发现
· 是什么造就了利他主义者;
· 如何逐步形成利他天性;
· 如何更好地强化利他行为。
一、是什么造就了利他主义者
畅销书《自私的基因》中提到,所有的生物、包括人类,本性就是自私自利的,只有自私才能生存下去,这是大自然的法则。这个观点一直被大众认可,即使仍然有很多无私帮助别人的善行,比如无偿献血、见义勇为或捐献器官等等,也会被认为是希望得到社会的褒奖的互惠心理,本质上还是自私的功利主义。
但是本书的作者阿比盖尔·马什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总有一些行为是没办法套用这样的理论来解释的,比如在高速公路上冒死救下路人,跳到河里救溺水的成年人,向非亲非故的人捐献活体器官等等。作者把这种行为叫做“非凡利他主义”,这样的行为有四个标准,一是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二是不期望有任何回报,三是远远超出道德义务,四是利他者需要承受巨大的风险。
马什为了研究非凡利他行为,寻找到了最贴合的群体,那就是向陌生人捐献活体器官的好心人。20世纪90年代以前,把活体器官捐献给非亲属是“绝对的禁忌”,而且大部分医生都拒绝进行这样的移植手术。
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捐献器官计划中,但大多都是在这个人去世之后,相比之下,活体器官的捐献非常不容易,即使有,也基本上是捐给亲人,他们甘冒风险,为亲人换取活下去的希望。这很好理解,但竟然还有人愿意把活体器官捐给陌生人,还不收取报酬,这可以算得上是非凡利他主义的至高境界了。
作者马什向这些人发送邮件,招募被试志愿者,同时,她也从逆向思考这个问题,招募了一群冷血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冷血精神病是一种高级的神经错乱,通常的表现是冷漠无情,有反社会倾向和暴力倾向。
作者在国家心理健康研究中心首次对青少年精神病患者进行了脑成像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精神病患者的大脑会呈现出一些特性。
首先,他们不是普遍不能识别所有的人类情感,但是的确不能感知到他人正处在悲伤或痛苦中,尤其是对“害怕”这种面部表情存在理解障碍,害怕的神情会传达出迫切需要帮助或情感上的悲痛,而这些会引诱出目击者的怜悯之心和想去帮忙的欲望,所以那些缺少怜悯之心的人,对这些神情也会表现出不敏感。
大脑中的杏仁核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识别痛苦的面部表情,杏仁核和人类对恐惧的认知直接相关,与恐惧相关的信息,会直接传输到杏仁核,然后驱动人们下意识地做出反应。传统观点认为,这种反应是应激性的。
只有极少的人完全缺失杏仁核,这样的人对识别痛苦的神情存在严重障碍。当看到害怕的神情时,健康的人的反应活跃,但是冷血精神病患者的杏仁核就处在非活跃状态,有时候甚至毫无反应,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些人无法识别那些表情。而且研究发现,冷血精神病患者的杏仁核的大小比平均水平小18%-20%。所以冷血精神病的关键成因在于杏仁核缺陷,而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家庭环境等。杏仁核缺陷导致这群人不懂恐惧,缺乏对他人恐惧处境的理解和共情。
而利他主义者对人类恐惧表情的识别能力,要远远高于冷血精神病患者,甚至要高于大多数普通人。大脑扫描证明,那些向陌生人捐献活体器官的利他主义者,他们的杏仁核比对照组大8%,而且更活跃,这是他们能够更好地识别他人的恐惧表情,产生感同身受的强烈共情的重要原因。
作者马什认为,利他主义者能对他人所面临的危险处境产生共情,迅速识别他人的恐惧表情,产生共情,然后做出决定,帮助他人。因此,利他行为背后的原理就很清楚了。
实验还显示,尽管利他主义者们的善行非常勇敢,承受了很大风险,但在生活中,他们不是那种无所畏惧的人,他们对痛苦的感觉比常人更加敏感,他们之所以做出善行,是因为他们更能体会痛苦,对痛苦体会越深,就越不愿意别人身处痛苦。
后来作者问那些志愿者:“为什么你愿意去做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情呢?整个美国的肾脏捐赠者才不到两千个,你就是其中一个,是什么让你如此特别?”他们会说:“没什么,我没有什么不同,我跟所有人都一样。”
利他主义者从来不以自己为中心来思考问题,不觉得自己比其他人更重要,所有人在他们眼中都是同等的,都值得怜悯和关心。作者认为,正是这一点把非凡的利他主义者与大众区分开了,而且这样的世界观是绝大多数人能够接受和拥有的。
二、如何逐步形成利他天性
作者马什认为,要探寻人类为什么会形成利他主义,需要回到人类的起源时代。犬齿龙生活在约2.5亿年前,它的身上覆盖着皮毛,是温血动物,但是后代却是卵生的。犬齿龙会产下非常小的蛋,孵化出很小、发育不完全的幼崽。这样的幼崽如果没有外界帮助,很快就会死去。在这种情况下,犬齿龙进化出一种伟大的能力,那就是分泌乳汁,养育幼崽。
分泌乳汁这个在当下很普通的能力,在2.5亿年前是不可思议的,从犬齿龙开始,哺乳动物才具备了这种养育方式,这种养育方式也为犬齿龙带来了爱、奉献和关怀。因为母亲不仅要提供乳汁,还需要日夜照顾幼崽,和幼崽建立密切的情感联系。作者马什认为,母爱是爱的最初起源。
不过,随着生物的进化,爱的对象和含义也更加复杂了,特别是人类社会形成以后,爱的含义就更广了,人类会把爱的对象从自己的幼崽,扩大到其他个体身上,这就是“拟母亲”行为。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只肯尼亚的母狮照顾母羚羊和她的幼崽的故事,这只母狮子的行为就是拟母亲行为,而且这种行为已经跨越了种族。当然,真正的拟母亲行为的主体是人类,比如说,婴儿刚刚出生的时候,除了母亲会照顾他,婴儿的哥哥、叔叔等亲戚也会轮番照顾他。如果哪天婴儿不幸被抛弃在救助站,还有医生、护士、孤儿院等社会力量来照顾,这些都是拟母亲行为。
那么,拟母亲行为为什么会发生呢?作者通过实验告诉我们,与婴儿相关的特征,比如面容、表情和啼哭的声音等,能够迅速激发大脑杏仁核进入活跃状态。而杏仁核之所以能够进入活跃状态,要归功于一种叫后叶催产素的物质,这种物质最早出现在犬齿龙的大脑中,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物质。当人们看到婴儿恐惧无助的表情,就会刺激后叶催产素的分泌,促使杏仁核进入活跃状态,传递给大脑一个信号:这个婴儿需要帮助,于是人们就自然地施以援手了。
拟母亲行为再往前一步,就会变成利他主义。那些具有超凡利他特质的人,对他人身处痛苦的敏感和共情,其实就来自于人类进化过程中,对弱小婴儿的关注和共情。所以作者马什认为,人类的利他天性是进化来的,即使大多数人做不到非凡利他主义者那样无私,但只要杏仁核没出问题,就有一定的同理心,关爱帮助他人。而且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变得更好的同时,人们关注的焦点会逐渐从满足自身的温饱向外部转移,对陌生人的无私之心也会由此增加,从自愿帮助到慷慨捐赠,这世界会变得越来越有爱心。
三、如何更好地强化利他行为
作者马什认为,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因素去强化利他行为。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患者在十几岁的时候,大脑的杏仁核严重受损,但是她并没有成为冷血精神病患者,反而在后来的生活中一直都保持着善良美好的品质。这是因为这位患者在生病之前已经在积极、善良、慷慨的状态下生活了十几年,她已经形成了利他的价值观和习惯,即使后来杏仁核受损,对她的影响也不大。
那么究竟要创造些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强化利他行为,刺激利他天性呢?其实方法特别多。
第一个是虚拟模仿。研究发现,如果让人们在虚拟现实中获得帮助别人的力量,他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利他行为就会增加。比如让小孩子玩过家家游戏,就能激发孩子们的同理心。
第二个方法就是养成谦卑的心态。古罗马的思想家圣奥古斯丁说过:“谦卑也许就是让人变成天使的品质。”
非凡的利他主义者对于英雄的称号都非常抗拒,他们不愿意接受这些凌驾于常人之上的赞美,溢美之词只会让他们感到难堪。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愿意活体捐献器官的人并不觉得自己很伟大,只会认为自己做了一件该做的事。
第三个方法是多阅读,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文化水平越高,知识传播越充分,对于利他主义的宣传和倡导也就越充分,越有利于促使人心向善。
研究发现,阅读像小说这样的虚构作品,可以显著提高一个人的共情能力,让一个人变得更加善良。
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基思·奥特利说:“书籍是头脑仿真飞行器,是帮助我们探索陌生人思想和情感世界的交通工具。”多读一些能让人产生情感共鸣的优秀小说,能让人变得更有同理心。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甚至还进一步提出:“读写能力对于人类暴力的历史性消退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读写促进了人们关心陌生人的能力。”
第四个强化利他行为的方法是改善经济条件。作者马什调研后发现,财富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确实可以大幅提升对于陌生人的善意。一项关于美国50个州肾脏捐献情况的调查显示,经济条件比较好,生活比较优越的州,捐肾的比例明显较高。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没有保障或者生活质量不高的人,可能会因为世界观被扭曲、对人性失去信心而不愿意帮助别人,那些生活困苦的人更容易对别人苛刻,认为别人只关心自己,不值得信任。
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的确使人类彼此间的伤害越来越少,利他主义的善良行为越来越多,慈善事业也是越来越好,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年前也已经有“达则兼济天下”的觉悟,历朝历代也涌现出了许多慈善家,他们有的是大商人,有的是地方官员,也有普通平民,甚至还有乞丐(比如清朝末年“行丐兴学”的慈善家武训),他们以个人名义进行慈善义举,修桥铺路、扶贫济困、兴医助学,把向善的力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根基。
总结
以上就是《人性中的善与恶》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在这本书里,我们了解到,非凡利他行为的成因,是因为他人恐惧的神情刺激了杏仁核,使杏仁核进入活跃状态,由此产生共情,进而产生帮助别人的想法。而人类的利他天性则来源于哺乳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母爱,这种利他行为可以通过发展经济和提升文化等多种方法来强化。
正如书中说的:“真正无私的英勇行为并不是因为无畏而做出的,相反是因为恐惧才做出的。对恐惧的深刻认识促使他们对别人伸出援手,他们之所以表现如此勇敢,是因为他们能够识别非常细微的痛苦并感同身受,在面临危险的时候,这份同情常常会克服或者战胜他们的恐惧。”(编辑:曾子墨)
相关内容:
《卡夫卡的妄想》|心理治疗为什么是一场没有硝烟、没有流血的战斗?
《本能:为什么我们管不住自己》|为什么人生来自私做不了利他主义者?
上次推送内容
《这样打造一流卖场》|如何让客户有“买东西首选你家店”的印象?
《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如何调动实物资产与知识资产?
本次推送:
《人性中的善与恶》|[究竟是什么促使人们去帮助或伤害他人?
《诺曼底登陆》|如何让对手猜不透自己的意图?
《深度模仿》|怎样去模仿才能让自己成长更快?
《史记·赵世家》(赵武灵王版)中|如何说服前进中的反动派?
《竞争优势》|如何构建价值链竞争优势?
【晚清宫廷回忆录】晚清侍卫追忆录|下层军官眼中的辛酉政变
《人类的明天》|如何让糟糕的世界变成美丽的花园?
《决策的逻辑》下|沃尔玛为何死活拼不过家乐福?因为人家的决策者懂心理咨询。
下次推送:
《自体的分析》|如何才能修复自恋人格障碍?
《引爆变革》|变革需要经过哪些阶段?
《特斯拉》|天才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的传记,如何赢得投资人?
《竞争论》|如何理解竞争和应对竞争?
《史记·赵世家》(赵武灵王版)下|如何找到创业的正确方向?
《OKR》|谷歌和英特尔为何会青睐OKR?
《蒙尘缪斯的微光》|博学女性是如何突围成功的?
【盒饭财经读会书】和马丁·路德学如何成为能生存下来的颠覆者。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