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的妄想》|心理治疗为什么是一场没有硝烟、没有流血的战斗?
核心书摘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卡夫卡的妄想》一共包括四个详实的心理治疗案例。书中每一则案例的记录都非常详实,包括大段的治疗对话、治疗笔记,还有心理治疗师的内心感受和深度自我反思。
罗伯特·林达以侦探小说的方式,描写了他的心理治疗过程,他认为,很多时候心理治疗师和病人的界限并不是很严格。不过是各种事件的幸运组合,最终决定了谁会躺在躺椅上,而谁又会坐在躺椅后面。其实,心理咨询师会经常发现,真实的人生,往往比小说还要离奇。
关于作者
罗伯特·林达是一名具有传奇色彩的精神分析治疗师,他是运用心理分析理论治疗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病的开创者,林达具有侦探一样的敏锐嗅觉和洞察力,他仿佛可以看穿病人内心世界隐藏的角角落落。林达在治疗过程中相信自己的直觉,坚信自己对精神分析的观点,哪怕在治疗过程中险遭杀害,他也始终坚守一名心理医生的职责。
本书鲜知
学什么?心理治疗为什么是一场没有硝烟、没有流血的战斗
一次心理治疗的难度往往不亚于一台复杂精密的外科手术,区别只在于外科医生是用手术刀跟人的器官做斗争,而心理医生则是用共情的技巧穿越病人层层封锁的坚硬外壳,抵达他的内心,抚平他最深层的伤痛,其中的凶险和难度超出常人的想象。
你还会发现
· 杀人犯查尔斯的故事;
· 法西斯安东的故事;
· 自以为是“外星人”的卡夫卡的故事。
一、得不到的母爱:查尔斯的故事
本书的第一个故事,是一桩残忍的杀人案。
故事的主角查尔斯是一个外表清秀的21岁青年,被害人是一个无辜的少女。那一天,女孩去找查尔斯的母亲,结果被查尔斯用碎冰锥在脑袋上疯狂地连捅了69下,随后查尔斯还强奸了女孩的尸体。
做完这些令人发指的行为后,查尔斯不但没有选择逃跑,反而还搭乘一辆出租车来到警察局附近的加油站,他在加油站的洗手间里简单洗漱和整理之后,走进警局投案自首。在这个过程中,查尔斯始终神情淡然,仿佛刚刚发生的恐怖行径跟自己无关。警方怀疑查尔斯的精神有问题,于是把查尔斯送到林达所在的医院进行诊断。
经过林达的引导,查尔斯向林达讲述了自己的童年故事。
查尔斯的父母在他出生后不久就离婚了,母亲因为无力抚养查尔斯和弟弟,就把他们俩送到了孤儿院,而这也开启了查尔斯悲惨的童年。
查尔斯在孤儿院里每天都活在被欺凌和毒打的循环中,唯一的安慰就是在他生日的时候母亲来看他,可是每次相聚的时间都很短,每当母亲离开后,他都会感到更加空虚和无助。偶尔,查尔斯会回到母亲家里,在那里享受短暂的温存和幸福,但这带给查尔斯的不是安慰,而是伤害,因为这种畸形的生活让查尔斯明白,对普通人来说平淡的家庭生活,对他来说却是不可能拥有的幸福。这激发了查尔斯内心深处的恶魔,让他生出一种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欲望。
年纪稍大后,查尔斯逃出了孤儿院,但在外漂泊和流浪的查尔斯经历了一系列痛苦的遭遇后又被送回了孤儿院,并且受到了更为严厉的训诫和惩罚。但这些惩罚已经不能伤害查尔斯了,因为恶魔已经在他心中诞生,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反对所有价值标准的破坏者。
后来,查尔斯被一对农民夫妇领养,可是养父母对查尔斯没有丝毫的爱,只是把他当做一个免费的劳力,这种冷漠的行为彻底断送了查尔斯回归正常人最后的希望。
最终查尔斯逃出农场,跑回母亲家,在他苦苦哀求下,母亲收留了查尔斯,但查尔斯无法适应正常的生活,没过几天又被送进了一所劳作学校,在这里,查尔斯过了两年“大哥大”的生活。可是,在17岁的时候,查尔斯又从劳作学校跑回了家,他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但他冷漠、颓废的表现又让他很快就失去了工作,就在被辞退的第3天,查尔斯遇见了那个被杀害的女孩。
通过与查尔斯的进一步沟通,林达发现了他对母亲感情的两面性。幼年时期的查尔斯身处孤儿院,在外却有一个亲生母亲,这种有家难回的痛苦加深了查尔斯的敏感;又因为多次哀求母亲想要搬出孤儿院的希望被残忍地拒绝,所以他在年幼时就产生了与世界格格不入的疏离感。查尔斯这么一个被遗弃、被剥夺所有爱的男孩,是人格完全扭曲的清晰例证。
在家里和收容所的生活中发生的可怕事件使他的人格产生了最初的扭曲,再加上根本上的性格畸形,让查尔斯变成了一个只能依靠暴力、变态和破坏来满足自己的本能和需要的恶人,查尔斯杀死并奸污那个女孩更是在象征性地杀害和占有他的母亲。
一段时间治疗过后,查尔斯的情况有些好转。一个宁静的下午,医院方面打电话说,查尔斯正非常急切地找他。当林达赶到医院时,发现蜷缩在床上哭泣的查尔斯发出动物般的呻吟和抽泣,依稀听出“不要”和“不”的字眼。林达拍了拍他的肩膀,试图安慰他,却没有想到查尔斯突然睁开眼睛,火红的双目像燃烧着地狱的火焰,他掐住林达的脖子,大喊着:“杀!”“杀”!林达险些被掐到窒息,两个男护士用尽全身力气才把查尔斯从林达身上拉开。
在精神恍惚之间,林达看见查尔斯嘴角挂着淡淡的笑,那是略带歉意的微笑。
二、长不大的法西斯:安东的故事
本书的第三个故事,是关于一个法西斯分子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安东在二战时期的美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他因为宣传极端的法西斯思想,同时还因担任美国国内法西斯组织的领袖而名噪一时。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本正式宣战后,警方逮捕了经常歌颂鼓吹日本的安东。由于安东的思维模式异于常人,在入狱后警方安排林达对安东进行精神检测。
从外表来看,安东是一个意志坚定、思维敏捷、警惕性高、口才出众的法西斯分子,你很难把他和神经症患者联系在一起,但他的确是一个危险的精神病人。
安东从小生长的家庭环境非常恶劣。母亲久病在床,父亲则是一个粗俗、纵欲的屠户,终日对安东拳打脚踢,还不让安东跟其他人玩耍,在家里在,安东从来没有感受过一丝一毫家的温暖,他仇恨自己的父母,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安东只能靠想象出的玩伴来获得满足。
上学后的安东性格乖张、顽劣,他经常在学校欺负别人,好在安东酷爱阅读,成绩不错,他通过阅读构建起了法西斯倾向的世界观。
安东平日里都在父亲的肉铺中工作,有一次因为装袋的时候多切了一块肉,被父亲发现并严厉地惩罚。父亲让安东把沾满猪血的手在脸上涂抹,这让原本就对血液恐惧的安东,一辈子再无法直视红色。
后来安东离家出走,在外面学会了偷窃并被抓入监狱。在监狱里,安东遇见了改变他一生的“导师”,一个引领他走向更加极端性格以及犯罪命运的邪恶“教父”,这个“教父”教会了安东更多犯罪的知识,完善了他的法西斯世界观。
出狱后的安东加入了犯罪团伙并在其中崭露头角,成为头目之后,安东开启了全国巡游演说之旅,公开宣讲法西斯主张,这让他很快成为一个公众人物。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对日宣战,一直鼓吹法西斯、歌颂日本模式的安东被抓捕入狱,然后就见到了林达。
在分析病情时,安东告诉林达,他经常会做恶梦,梦中会出现一具奇怪的尸体,他不知道这是谁的尸体,但一想到那具尸体,他就会不由自主地抽搐和大声喘气。林达通过催眠和心理暗示,帮助安东仔细回忆脑海中的影像,他们发现,那是安东父亲倒在血泊里的样子。
林达通过分析那具尸体的含义,得出了结论:安东在脑海中杀死了父亲,并且沉浸于脑海中杀死父亲的愧疚感而无法自拔。这种愧疚感说明安东对父亲不是只有恨这个单一情绪,那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他既渴望又轻视父亲的爱,这种情感又通过一系列后来的遭遇,被迅速从单一的家庭伦理扩展到整个社会,他把自己视为被压迫和不公正的牺牲品,这在他内心激起了一种近乎偏执的愤怒。
在了解到安东这种双重人格的复杂性后,林达开始了治疗。他通过心理分析,顺利地帮助安东褪去了法西斯外壳,后续的治疗让安东放下了心病包袱,逐渐成为正常人,后来他成功获得保释并加入了军队。两年后,安东在一次收复菲律宾群岛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三、自以为外星人的物理学家:卡夫卡的故事
本书的第四个故事,是关于一个特殊的物理学家的经历,他坚定地相信自己是一个来自外太空的外星人。
病人名叫卡夫卡,是一个秘密军事项目的负责人,他经常把自己当成是外星人,说些莫名其妙的话。卡夫卡看起来精力充沛、目光明亮、逻辑清晰、行为举止很有魅力。他非常清楚现实世界,但同时也非常了解“幻想世界”,二者在他的脑海中是统一的,任何其他人但凡质疑卡夫卡的幻想世界,都只会引来卡夫卡的嘲笑。
卡夫卡出生在一个富裕高贵的家庭,从小随着父母来到夏威夷定居。卡夫卡的父亲是一名舰队司令,常年驻扎在海上;母亲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完全没有担负起教育卡夫卡的责任,而是把卡夫卡丢给了土生土长的保姆麦娜。
受到麦娜的影响,卡夫卡从小就表现得像一个夏威夷土著孩子,遗憾的是,麦娜在卡夫卡6岁的时候突然去世了,麦娜的死给了卡夫卡巨大的打击,让卡夫卡陷入一种不可自拔的孤独和混乱中,这一方面源于卡夫卡无法再从其他人身上得到麦娜给予过的爱和关怀;另一方面,在夏威夷岛上也没有其他跟他一样的白人孩子,他是一个彻头彻底的异类。
麦娜死后,母亲又找了很多保姆来照顾卡夫卡,这些保姆中有两个人给卡夫卡带来了永久性的伤害。第一个保姆有着变态的洁癖和严格的作息习惯,她让年幼的卡夫卡生活在毫无自由的高压中,使他的内心更加封闭。另一个保姆叫莉莲,她生性放浪,主动勾引只有11岁的卡夫卡,教会了卡夫卡关于性的一切。少年卡夫卡不但没有沉浸在初尝禁果的喜悦中,反而产生了一种罪恶感。
他无法接受跟莉莲太过亲密的男女关系以及莉莲过度的索取,于是他选择了逃避,他让自己沉浸在宏大瑰丽的幻想世界中。他在脑中虚构了一个太空冒险的世界,那个世界的主人公也叫“卡夫卡”,在现实的孤独和幻想的美好的双重作用下,卡夫卡对这个幻想出来的角色产生了超出常理的共情,他开始把幻想世界遭遇的一切等同于自身的遭遇。在最黑暗的岁月中,是幻想世界的主角“卡夫卡”的精彩冒险给了他最后一丝光亮,因此他坚定地相信那个“卡夫卡”就是他自己。
在卡夫卡16岁那年,父亲去世了,生性放浪、向往自由的母亲立即开始了计划已久的环游世界之旅,从那以后,卡夫卡就很少见到母亲了。
离开母亲的卡夫卡彻底释放了他幻想的天赋,那些脑海中的东西以一种更加日常化的形式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他对自己脑中那个幻想世界坚信不疑,卡夫卡自己感受不到人格分裂的痛苦,相反,旁人对他的不理解还会令他感到可笑。
为了彻底治愈卡夫卡,林达决定冒险进入卡夫卡错乱的精神世界,他潜心研究卡夫卡臆想出来的世界,深入研究他对幻想世界的设定和相关知识,之后再用这些内容跟他进行对话。
随着讨论的深入,卡夫卡逐渐发现自己原先的设定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两人后来又无数次讨论宇宙飞船的设计以及其他星系航标的设定。最后,卡夫卡终于清醒了,他主动对林达说,自己已经疯了,他还劝林达,不要继续和自己一起疯下去。
治疗有了进展,但林达却并没有感到惊喜,相反,他居然产生了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他觉得幻想世界的大门对他关闭了,一股神秘的力量从自己身上抽离了。这种不正常的感觉让林达警醒,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用类似于卡夫卡的方式实现了对自我的欺骗,换句话说,他因为太接近卡夫卡神秘的精神世界而险些迷失自己,成为与卡夫卡一样的精神病人。
所以林达在书中反思说,如果连自己这样专业的心理医生,都险些陷入卡夫卡编织的幻想世界中无法自拔,那么,一个心智不健全的精神病患者,平日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时,将是怎样一种痛苦和无助啊。
总结
《卡夫卡的妄想》这本书的英文版名字叫“五十分钟的一小时(The Fifty Minute Hour)”。五十分钟的概念来自弗洛伊德,他建议心理医生在结束对一个病人的治疗后要留下10分钟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准备好接待下一位病人。
言外之意是,心理医生的工作本身是极度危险的,他们在窥探病人内心隐秘的时候,经常也会迷失自己,就像林达在治疗卡夫卡时一样,他本来是想了解卡夫卡病情的缘由,却在不知不觉中深陷其中,险些无法自拔。
精神病患者跟正常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会用一层又一层正常化的防御来掩盖非正常的幻想,而心理医生的作用就是帮助精神病患者更好地直面自己的幻想和恐惧,从而重新拥有感受现实的能力。
正如卡伦·霍妮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一书中提到的“每一个神经症患者都是受苦的人”,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精神病患者本质上都是一个个正在遭受苦难的灵魂,他们既害怕向这个世界袒露自己的内心,又难以忍受这种彻骨的孤独。
而作为正常的普通人,我们需要做的是正确认识什么是精神病,并了解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从而获得对他们真切的理解。这不仅是人道主义和现代文明的要求,也是每一个正常人可以借此更好地生活的契机。(编辑:Stan)
此为本书书稿的删减版,更多详细内容请听完整音频。
相关内容:
上次推送内容
【行走日本系列】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本2 |摸不透的日本民族性
本次推送:
《卡夫卡的妄想》|心理治疗为什么是一场没有硝烟、没有流血的战斗?
《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从铁木真到成吉思汗:草原英雄的崛起。
《市场营销原理》|销售技术酷炫,如何让销售者抢着掏钱?
【行走日本系列】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本3|从文化生活了解日本
《轻足迹管理》|如何在企业管理上灵活出击?
《及格主义》|如何看待中美教育差异?
《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不潮不花钱,如何让你的产品引领潮流?
史记·萧相国世家|开国名相背后的自省意识。
下次推送:
《白板》|如何打破对人性的错误认识?
史记·晋世家|晋国约700年的兴亡史。
《屏幕上的聪明决策》|如何抓住多屏时代的商业机会?
《帝王师:刘伯温》|刘伯温力挫陈友谅
《女性与权力》|如何理解“厌女症”?
《公益向右,商业向左》|如何实现商业和慈善的有机结合?
【晚清宫廷回忆录】如烟往事:溥杰自传|溥仪之弟溥杰的亲情与爱情
《四步创业法》|如何在创业初期打好客户基础?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