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尘缪斯的微光》|博学女性是如何突围成功的?
核心书摘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蒙尘缪斯的微光》将女性史置于庞大的时空脉络下,从宏观角度切入,深入古代到启蒙时代的女性思想家和科学家的日常生活,以及各时空背景下她们从事科学研究时所面对的外在环境限制,以及博学女性能够突围成功的三点原因:环境的影响、他人的支持和女性自己的觉醒。阅读本书,我们能了解到这些在男性主导的历史中被遗忘的蒙尘缪斯,是如何在各种压抑且黑暗的困境中努力发出思想及科学的微光的,也能看到数千年来人类社会知识、权力及性别领域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提供借鉴意义。
关于作者
马里奥·T.努尔米宁,受过人类考古学教育的科学记者,科学与人文电视节目制作人,非文学类图书作者。本书是努尔米宁出道的代表作,令她一跃成为该领域的新星。本书出版后不久即获“芬兰智识图书奖”。
本书鲜知
学什么?博学女性是如何在以男性为主的世界中突围成功的
身处于男性主导的世界里,女性过去被排拒于追求思想和科学的公共舞台之外。那些敢于冲破历史,成功突围的女性,到底经历过怎样的压力和艰难?
《蒙尘缪斯的微光》以绪论作为开端,探索了与科学及女性的历史有关的重要问题和概念。它显示出千百年来,在准许某一类人可以从事科学研究及实践方面,知识、权力、性别如何发挥其影响力,以及为什么并以何种立论把女性排除在男性主导的学术及科学实践之外。不过,许多女性仍设法在各个领域从事研究并获得了知识。本书呈现了25位女性的故事,想要引领读者穿越时间线走一段旅程,同时也“照亮”这些问题。
你还会发现
· 女性被“知识”排除在外的原因;
· 博学女性能够突围成功的原因;
· 女性在科学史上的重要作用。
一、那些在科学史中留下名字的博学女性
在正式开始阅读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孕育博学女性的大环境。
公元前4世纪,“女性追求学问”的问题,第一次被当作一个正式的问题提出来。当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理性,而女性只被赋予了有限的理性,他认为,因为女性的智商天生就比男性低,所以没必要让她们讨论学问,也根本不用在哲学和科学上指导她们。所以,当时女性是被“知识”排除在外的。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思想的解放,越来越多的女性相信自己在智力方面是和男性一样的,不仅如此,她们还认为自己的知性能力让她们比男性的人性更丰富。这算是一次巨大的进步,女性终于敢和男性进行比较,她们已经在思想上相信自己不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要强于男性。但思想解放了,就意味着女性能平等追求学问了吗?
还差得远呢。事实证明,尽管随着时代更迭,思想越发开放,但女性对学问的追求却总是受到公众道德的限制,比如人们总是觉得女性的责任应该是照顾家庭和孩子,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女性在学习和研究上的时间投入,说白了女性还是没有获得公平的学习机会。
但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对于女性来说相对黑暗和不公的学习环境中,仍然有很多女性突围成功,成为科学史上的博学女性。《蒙尘缪斯的微光》这本书里记录了非常多的博学女性的故事,所以今天我们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带大家认识这些博学的女性。因为时间和篇幅所限,我们没有办法把这些女性一一介绍一遍,所以我们挑选出三个不同领域的博学女性,介绍给大家认识。
1、全才宾根的赫德嘉
1141年,一位叫宾根的赫德嘉的修女,声称自己拥有强大的灵视能力,在灵视过程中,上帝会对她说话,命令她把上帝传送的影像都记录下来。那什么叫“上帝传送的影像”呢?可能就是赫德嘉脑子里呈现的东西吧。据说赫德嘉在8岁左右的时候,就产生了炫目的幻视效果,但是因为当时还小,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比起来太奇怪了,就没敢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后来还是在神父的鼓励下,她开始把灵视的内容记下来,并坚持一直记录,直到她去世。
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在当时那样一个宗教和神学盛行的年代里,说自己拥有灵视也不是什么没法接受的事情。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位有灵视能力的女性到底什么样。
1098年,赫德嘉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里,在家里排名第十,她从小就体弱多病,家人担心赫德嘉这样的体质找不到好的丈夫,于是就把她送到了修道院,在那里,获得照顾和教育。当时修道院的院长尤塔女士非常照顾赫德嘉,主动承担起赫德嘉的教育任务,所以说尤塔既是赫德嘉的院长,又是她的老师。这样的师生关系大概维持了38年,后来,尤塔院长去世了,赫德嘉就接替了尤塔的位置,成为新的院长,这一做就是十年。
在这十年中,赫德嘉广泛地招收修女来修道院接受教育,这在当时那个崇尚“女性不该做学问”的社会中,可谓是激起了巨浪,赫德嘉依托修道院,把自己的理性思想传播出去,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传道者,还被教皇指定为德意志民族的女性先知。
当时的社会把阶级和性别看得极为严苛,在这个问题上,赫德嘉却表现出了比当时男性更为先进的思想。当时许多男性神学家都认为男性是由神创造的,女性只不过是个容器,是男性进入这个世界的通道。甚至连《圣经》中都说,女性是亚当用肋骨造出来的。但赫德嘉却强调,女性和男性一样都是神创造的,她还把婚姻关系描述成一种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然而这种对女性开放的态度和思想,在当时可以说是致命的,随便一个人都能给赫德嘉贴上“异端”、“魔鬼”的标签。好在赫德嘉比较聪明,她完美地把这些思想推到了上帝和她的灵视能力上。
除了在教育、教化女性民众和传播理性思想方面的贡献之外,赫德嘉还利用修道院丰富的藏书,深入研究了古代医药。她在自己的著作《病因与疗法》中,介绍了300多种药用植物的用法,还提供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人们正确地饮食、合理地运动、有效地休息,聆听和谐的音乐,培养正面开放的心态和信仰。这些方法即便是放在今天,也绝对不过时。
赫德嘉还是德国第一位已知姓名的自然史学家,她把生命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用来观察动物、植物,甚至是石头。在赫德嘉的著作《自然界》这本书里,有一部分关于鱼的章节,里面记录了37种不同种类的鱼,这部分内容引起了现代学者的极大兴趣,据说《自然界》这本书里对这37种鱼的分类标准,一直到今天还十分具有参考价值。
赫德嘉的学问是非常全面的,人类、自然、宇宙、哲学都有涉及,而且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在植物学、地质学、动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为德国这些学科的命名法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赫德嘉是中世纪当之无愧的博学女性了。
2、新物理学先锋埃米莉•德•夏特莱
第二位博学女性我们要介绍一个物理学方面的专家。埃米莉•德•夏特莱是法国新物理学先锋,但当今科学史中却很少提到她,她在科学领域的名声好像远没有“伏尔泰的情妇”这个名声大。不过读完今天的书,你就知道这位女性有多牛了。
1706年,埃米莉出生在一个法国贵族家庭,她的父亲是王室的礼仪师,那些达官显贵要想见国王,都得经过埃米莉父亲的同意。
埃米莉就是典型的白富美,吃喝不愁,集父母、哥哥的宠爱于一身,从小就跟着三个哥哥学习了系统的科学知识。在10岁那年,埃米莉无意中接触到了《关于世界多样性的对话》这本书,从此,一颗物理学的种子就在埃米莉心里种下了。
十五岁的时候,埃米莉的家人给她找了一个如意郎君,丈夫是军队中的高官,和埃米莉也算是门当户对,丈夫对埃米莉那叫一个宠爱,宠到什么程度呢?能够容忍埃米莉和情夫伏尔泰长期独处一室做实验。
埃米莉和伏尔泰是在1734年认识的,当时两个人因为都支持牛顿理论就走到了一块,心生情愫,后来干脆搬到一个有1万2千本藏书的工作室一起搞研究去了。
三年之后,伏尔泰准备参加一个科学竞赛,他的课题就是要解决一个古老的谜团:火是什么。埃米莉当然很愿意帮伏尔泰做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不同的物体在受热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一些金属加热后质量会增加,而另一些金属的质量就完全不受影响。
渐渐地,埃米莉觉得,伏尔泰的研究方向可能是不准确的,她觉得伏尔泰应该去研究光,而不是热,她认为导致金属发生变化的是光。埃米莉担心伤了伏尔泰的自尊,于是就以自己的名义去参加比赛,为了不让伏尔泰发现,埃米莉只能小心翼翼地在深夜的时候,或是伏尔泰出门的时候做实验。
埃米莉的整个实验只用到了两个工具,一个是三棱镜,另一个就是温度计,她让一束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出不同颜色的光,然后用精确的温度计去测量每种光的温度。后来她发现,不同的光真的有不同的温度,而且她还根据这个简陋的实验发现了人眼看不见的光线,也就是紫外线。
不过当时,埃米莉和伏尔泰的研究论文都没有获奖,只是得到一个口头奖励,但在70年后,德国天文学家威廉•赫谢尔经过实验,证明埃米莉当时的研究结果完全正确。这也算是给埃米莉正了名。
埃米莉的厉害之处不仅在于她发现了光的秘密,还在于她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公式E=mv²,你可能不认识这个公式,但你一定知道大名鼎鼎的质能方程E=mc²。没错,早在爱因斯坦之前,埃米莉就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可以说,埃米莉其实是质能方程的先驱。
埃米莉的人生就像一部戏剧一样精彩,43岁的时候,埃米莉怀孕了,不过这孩子不是伏尔泰的,而是埃米莉的另一个情人的。
当时已经属于高龄产妇的埃米莉处在一种恐惧中,她害怕自己会在分娩中死去。埃米莉的担心不是毫无根据的,在19世纪,人们还不了解卫生的重要性,很多孕妇在分娩期间发炎而死,原因就在医生那双不干净的手上,埃米莉也怕自己成为不幸死去的一员。
为了预防万一,为了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整个孕期,埃米莉都在翻译和解释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她每天早上8点起床,然后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就在分娩的前几天,埃米莉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的翻译工作。
埃米莉整个分娩的过程都非常顺利,然而意外却在埃米莉孩子出生后的第六天发生了。那天晚上,埃米莉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很快就陷入了昏迷,之后就再也没醒来过。
和埃米莉一起沉寂的还有她用生命翻译出来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因为这本书在法国完全没有市场。但10年后,转折出现了。因为埃米莉在这本书里曾预言,1682年出现的哈雷彗星,将会在76年后的1758年再次出现,这个预言在1758年竟然成真了,当人们在巴黎的天空看到哈雷彗星的时候,也是埃米莉的翻译手稿复活的时候。
3、天文学家王贞仪
接下来,我们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中国的博学女性——清代天文学家王贞仪。
王贞仪小时候非常爱读书,她的父亲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医生,还出版了四本医学专著,她从小就跟着父亲学医。祖父对天文学特别有研究,受祖父的影响,王贞仪对天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经常在祖父的图书馆里研读天文学书籍,据说那个图书馆的藏书足有上万卷,装满了75个书柜,其中还有不少是张衡和祖冲之的手稿。
王贞仪酷爱科学,她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废寝忘食地搞实验。没有科学仪器,她就自己动手因陋就简地制造。有一天,王贞仪又把门窗紧闭,一个人躲在屋里搞天文学实验。到了吃饭时间,她母亲在房门口叫了好几声,里面一点动静也没有,心想别是出什么事了吧,于是焦急地从门缝向屋里望去。
只见王贞仪把桌上的水晶灯悬挂在房梁上当作太阳,小圆桌被扳倒在灯下当作地球,而她自己用手拿着镜子当作月亮。她反反复复地移动这三样东西,仔细观察它们的位置变化,最后竟弄懂了太阳、月亮和地球的位置和相互关系,还探究出了月食等天文现象。
为此她还撰写了《月食解》(也有的地方写作《月蚀解》)一文,准确地阐述了月食发生以及月食分深浅等知识。而《月食解》就是世界上第一篇详细解释月食成因的文章。不过遗憾的是,王贞仪在29岁的时候不幸病逝,这算是我国科学史的一大损失,但王贞仪对天文学的贡献是无法磨灭的,直到今天,王贞仪的名字还能出现在《自然》杂志上,金星上还有一个陨石坑是以王贞仪的名字命名的。
现在想想,如果王贞仪在封建卫道士们嘲笑女性做学问的时候,选择放弃,那中国历史上就要少一位伟大的博学女性了。
其实除了赫德嘉、埃米莉、王贞仪这三位博学女性,古今中外还有很多伟大的博学女性,她们在哲学、文学、医学、自然科学等领域中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在长达三千五百年的时间里,科学对女性关上了大门,但这些博学女性们依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她们就像是尘埃里开出的花朵,拼命汲取着阳光,在属于男性的科学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那么为什么这些女性能够在极不友好的科学环境中突围成功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
二、为什么博学女性能够打破桎梏,突围成功
关于博学女性能够突围成功的原因,细究可以概括为三点:环境的影响、他人的支持和女性自己的觉醒。接下来,我们就分别解释一下。
1、环境的影响
纵观古今中外的博学女性,你会发现,她们多数都生在条件优越的家庭中,有的甚至父兄本身就是有名的学者和贵族。
在古代,知识往往和性别、权力挂钩,男性掌握的权力越大,能够学习到的知识就越多,比起金钱,知识才是一个贵族的底蕴。在过去三千五百年的历史中,那些贵族的女性总是将教育看作更重要的资本,不管是拜占庭的宫廷,还是中世纪的修道院,这些都是贵族女性才能进入学习的地方,在那里学习过的女性也通常会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和权力。
其实,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女性只有不必为温饱和婚嫁的问题发愁时,才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来学习和做研究。
我们刚刚给大家介绍的赫德嘉就出生在贵族家庭,贫穷的修女们只能在修道院中做一些体力活,她却可以在修道院阅读丰富的藏书。而埃米莉也是法国一个贵族家庭的女子,王贞仪同样家世显赫,她的祖父是宣化太守,父亲是著名医生,当同龄的孩子还在发愁没有书可看的时候,她已经在跟着父亲游历山河、骑马射箭、读史书搞研究了。
由此可见,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家庭环境的影响算是博学女性能够突围成功的第一个关键因素了。
2、他人的支持
从古代到启蒙时代,人们虽然一直在强调女性在家庭中的职责,但仍然有一些女性得到别人的支持,能够跳出“家庭”的圈子,从事一些学术方面的工作和研究。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贵族女孩劳拉·切蕾塔从16岁开始帮助当法官的父亲写信件、整理合约,在这个过程中,她耳濡目染也学了不少,她的学问给每个收信的人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样的经历也让她能够自信地将眼界从家务中拓展到男性主导的公共事务中。劳拉·切蕾塔之所以敢于涉足男性主导的公共事务,就是因为她有知识的积淀,而这些积淀则来自于她父亲的支持,如果父亲不允许她接触信件、合约,估计劳拉·切蕾塔也和普通的女性没什么两样。
再看看我们刚刚讲过的三位博学女性,她们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别人的支持,赫德嘉有院长尤塔的支持,埃米莉有丈夫、朋友和情人的支持,而王贞仪有父亲、祖父的支持。由此可见,他人的支持是博学女性能够突围成功的第二个重要因素。
3、女性本身的觉醒
随着思想的解放,越来越多的女性能够有机会受到教育,也越来越懂得捍卫自己的女性权力。欧洲第一位职业女作家克里斯蒂娜·德·皮桑在和男性们辩论寓言长诗《玫瑰传奇》时,吃惊地发现当男性侮辱和贬低女性时,他们竟然没有觉得一丝不妥。后来克里斯蒂娜写了《淑女之城》,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本由女性撰写、公开捍卫女性权力的书,她在这本书中指出,实用的教育是保证女性拥有自立机会的基础,她鼓励社会底的女性出去寻找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女人。
在克里斯娜·德·皮桑之后,不少女作家也站出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她们都认为,教育不应该与性别相关联,任何女性在拥有足够的智力和财力的前提下,都可以学习科学和艺术,智力和能力不由性别决定,能不能学习也不应该以性别作区分。
所以,女性的觉醒就是博学女性能够突围成功的第三个重要因素。
在过去三千五百年的历史中,这些能够突围成功的博学女性,没有一个是侥幸成功的,她们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加上自己本身超时代的思想和眼光,才成就了《蒙尘缪斯的微光》这本书中的一页页故事。
总结
在历史上,一直有一个备受争论的话题,那就是“到底是英雄铸造了历史,还是历史成就了英雄?”这个问题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今天,在读完《蒙尘缪斯的微光》这本书后,似乎又给这个问题增加了一个答案,那就是历史,也有可能是女性铸造的。
这本书的开篇有一句话,说的是“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受到其家庭背景、阶级、性别的左右”,这话有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确,纵观女性科学史,我们能发现,这些博学女性之所以能够成为先驱者,不仅仅是因为她们拥有良好的家庭和教育,更重要的是她们始终没有把自己的性别看作是枷锁。她们在男性主导的科学世界里,努力挣扎,终于冲破了种种限制,取得了比很多男性更耀眼的成就。
希望读过这本书的你,也能像这些勇敢的女性一样,不断地突破和超越性别的限制,成就更完善的自己。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1502 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白查理)
相关内容:
《单身女性的时代》|单身状态可以成为一种优势,获得更好、更公平的机会和待遇。
【彪悍江湖】《撒切尔夫人》|为什么说权力是撒切尔夫人生活的前提背景?
《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叶卡捷琳娜为什么能让默克尔效仿、普京追随?
【世界名企名人】《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美国报业第一夫人是怎么将美国总统拉下台的?
《杜拉斯传》|敢爱,敢恨,她从未放弃过抗争,而是在抗争中获得欢乐。
上次推送内容
《决策的逻辑》下|沃尔玛为何死活拼不过家乐福?因为人家的决策者懂心理咨询。
本次推送:
《自体的分析》|如何才能修复自恋人格障碍?
《引爆变革》|变革需要经过哪些阶段?
《特斯拉》|天才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的传记,如何赢得投资人?
《竞争论》|如何理解竞争和应对竞争?
《史记·赵世家》(赵武灵王版)下|如何找到创业的正确方向?
《OKR》|谷歌和英特尔为何会青睐OKR?
《蒙尘缪斯的微光》|博学女性是如何突围成功的?
【盒饭财经读会书】和马丁·路德学如何成为能生存下来的颠覆者。
下次推送:
《平常的恶》|如何建立起健全的善恶观?
《史记·货殖列传》|白圭到底有多牛?利润一年翻一倍。
《自私的基因》|如何让自己和他人都在自私中获益。
《常青》|如何持久吸引客户?
【盒饭财经读会书】《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听不到炮火”的CEO,差点丢了5000亿美元。
《数据化决策》|大数据时代的量化决策方法。
《最高的战争:波音与空客的全球竞争内幕》|波音与空客长达20年的爱恨情仇。
《CEO说》|企业经营和关键要素和基础是什么?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