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焦虑》|我们为何越努力何焦虑?
真正的挑战不在于改变世界,而在于改变心态.
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工作不焦虑》告诉我们:要成为高效能人士,首先必须破除焦虑。职场焦虑常常导致我们工作效率低下,人际关系恶化,甚至连生活也受到负面影响。著名心理学家德里克·罗杰博士与美国创新领导力中心资深培训师尼克·皮特里携手,共同提出了“压力+纠结=焦虑”的公式,帮我们认清焦虑的本质,并给出了“唤醒、专注、超然与释放”四步解决方案,让大家远离焦虑。
适合谁读
· 大型企业管理者
· 焦虑症患者
· 心理学家
关于作者
德里克·罗杰是英国皇家特许心理学家,英国约克大学心理研究室的创始人和领导者,他的专业研究领域是生理焦虑。
尼克·皮特里是CCL资深培训师,他和他的团队为很多机构的重大变革时期创建了韧性战略,为企业解决问题。
学什么?如何克服焦虑
焦虑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过,许多人甚至每天都被不同程度的焦虑困扰。大部分人都习惯以消极思维预测未来,常常会将一件小事想象成灾难,过度轻视自己的能力,因此焦虑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事实上,每种负面情绪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是我们的心理防御体制所产生的应激反应。这些情绪就像我们心中的卫士,提醒我们对所有“不安全因素”保持警觉。但是焦虑感太强,就会使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影响工作与生活。
今天的文章从重新认识焦虑和韧性出发,提出“以韧性对抗焦虑”这一根本对策,结合团队领导力培训实践,详细阐述了“唤醒、专注、超然、释放”这四个构造韧性的步骤,帮助我们有效克服焦虑情绪。
你还会发现
· 焦虑情绪的来源是什么;
· 克服焦虑情绪的方法;
· “焦虑免疫系统”是什么。
一、焦虑的由来
说起焦虑,就不得不先说说一般人对焦虑的认识。我们经常听到的说法就是:“哎呀,最近压力太大了,快绷不住了,我要崩溃了。”人们以为这就是焦虑,焦虑就是压力,来源于工作、学习、物价、老板、配偶、孩子……
这些外在的人、事、物。但是,如果我们这样理解焦虑,那么我们现在谈的抵抗甚至消除焦虑,就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外在的人、事、物,都不由我们自己决定,只要它们在,我们就没办法不焦虑。然而,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面对同样的、甚至远远超过我们的压力环境,也会有一些不焦虑的人呢?
澳大利亚著名板球运动员,被称为“金色男孩”的基思·米勒就是这样一个不焦虑的人。他是被公认为澳大利亚板球运动史上最出色的“全能选手”,因为他的投球和击球都非常出色。然而,米勒打上第一场国际比赛,是在1946年,那一年他已经27岁,原因是20岁时他的运动生涯被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作为战斗机飞行员,他加入了英国皇家空军,参与了与德国空军的战斗。历经多次非常危险的任务,米勒幸存了下来,战争结束后他回到了澳大利亚,又开始打板球,并依靠出众的实力和英俊的相貌,成为澳洲板球的偶像实力派。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个记者问他,在国际赛场上,面对高强度的压力,你是如何做的?米勒看着那位记者,忍不住了,他说:“什么压力?压力是在一万米上空面对敌军的战斗机。老兄,这只不过是比赛!”
这位不知压力为何物的米勒,在功成名就退役之后,又在各种报纸、杂志任评论员,工作了二十年。晚年,他饱受病痛折磨,曾因中风入院,出院不久又不幸摔断了髋骨,后来又换上了皮肤癌,癌细胞侵犯了腿部,使得他不得不靠轮椅行动。即使如此,在他晚年,有记者问起他对死亡的看法,他说:“我从没考虑过这个,我从不后悔有这样的人生,因为它给了我更多美好与幸运。”
从基思·米勒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焦虑并不是压力的必然结果。正如理性情绪疗法的创始人阿尔伯特?埃利斯在《理性情绪》《控制焦虑》等著作中一再强调的,是你自己选择了痛苦,你对压力的错误认知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而你可以选择快乐。
当然,《工作不焦虑》这本书并不是要重复前人的研究,讲述我们如何从焦虑中走出来,而是更进一步,告诉我们如何构建一个“焦虑免疫系统”,让每一个人都能对焦虑产生“抗体”,从而远离焦虑的困扰。这个“焦虑免疫系统”就是所谓的“韧性”。
二、韧性是对抗焦虑的有力武器
书中,对于如何构建“韧性”,为我们指出了四个步骤,分别是:唤醒、专注、超然、释放。下面我们就分别详细解说。
1、唤醒
我们把构建韧性的第一个步骤叫做“唤醒”。
如果问大家每天都要睡多少小时觉?答案可能不尽相同,8小时、7小时、6小时都有,但是你想过么,这就是你全天的睡眠时间吗?一天中的剩余16-18小时,您一直是“醒着”的状态吗?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并不是这样。
从小学开始,老师就一直强调,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走神。也许有人还记得,上课走神,被老师发现,半截粉笔直接扔过来,要么就是突然叫到你的名字,结果你根本不知道老师提了什么问题。
这种状态,心理学称之为“白日梦”,小孩子做“白日梦”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随着年龄增长,青春期之后,频率和长度逐渐减少。虽然“白日梦”,或者说“醒着做梦”的状态并不代表着你一定是陷入了焦虑,但假如您“醒着做梦”的状态是在咀嚼、回味一种不良的负面情绪,那么这种状态,就会引发焦虑。
假如你给老板写了一份报告,但这份报告来来回回被修改了无数遍,还是通不过,现在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你办公桌上。你内心痛苦地呻吟,然后不得不开始重新写一份报告。可没过一会儿,你就开始走神,考虑起圣诞节的度假计划,此时你就进入了“醒着睡觉”状态。这时,老板打断了你的遐想,询问你是否已经完成工作,并且提醒你10分钟后向团队其他成员介绍报告内容。
你从假期计划中猛然醒来,内心感觉一片慌乱。你本来应该能完成工作,可是你的眼睛在报告上,注意力却完全被假期带走了,结果导致自己面临不必要的压力。这还不算完,开完会后,你沉湎于刚才的会议中,不断地想:“其他人会怎么看我呢?”“老板会如何看待这件事呢?”,然后你就开始想象自己可能会因为这件事丢了工作、然后无力偿还银行贷款、再找新工作又不是马上能找到,家人也要跟着你受罪……
此时你就进入了咀嚼精神痛苦的状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纠结”的状态。“纠结”就是你内心不断地搅动着“如果……怎么办”,“要是……就完了”之类的想法,这些想法是导致焦虑的根本原因。
而为什么韧性的人不会陷入焦虑和纠结呢?答案就是他们总是尽力使自己保持“唤醒”状态,这就像他们身体里有一个闹钟,一旦自己的心灵之舟即将划入负面的情绪,马上就会告诉自己停止,把注意力转到当前正在进行的事情上来。
如何做到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要与你的感官保持联结。这是什么意思呢?在我们给大家读过的劳伦斯·罗森布拉姆的《感知力》这本书中提到一个实验,让人趴在地上,循着气味去追踪目标,结果发现,这种被认为狗才能完成的任务,人竟然也能完成!你的感官比你想象的要强大!
为什么人平时的嗅觉不那么灵敏?不是因为它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你没有和你的嗅觉联结起来。而在这个实验场景中,因为有指导员要求和监督,所以你和它联结起来了,所以你才完成了一个自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与你的感官保持联结,就是用你的感知力去感知当下的目标,当你处于当下、与当下全然联结时,你就唤醒了自己,你就处于完全清醒的状态。
作为一个领导者,你不但要唤醒自己,还肩负着唤醒旁人和你的下属的责任。你可以设计一种不让对方感到尴尬的方式,用提问唤醒你的下属,比如:“你认为,摆在我们当下的机会在哪里?”把走神的下属的注意力拉回来。还有一好办法是和员工边走边谈,行走的情境不像坐在办公室,相伴行走可以让人聚焦与你的话语,可以从惯性思维中摆脱出来。
当然,还必须要说的是,走神、白日梦、醒着做梦等等状态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只能尽力减少,不能彻底消除,这是脑神经决定的事情。因此,绝不可以把这种自己也不能保证绝对做到的事,强加给别人,更不能因为下属一两次开小差而滥施处罚。那样的话,一个领导者将会无人跟随,更不要说什么领导力了。
2、专注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步骤,“专注”。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讲,要“活在当下”。这在人文科学、哲学家、思想家、某些宗教学家那里,是非常常见的说法,听上去有点玄。事实上,“活在当下”并不玄妙,它是一种非常实际的做法,我们普通人经过一定的训练,也可以做到。简单说,活在当下就是集中注意力,就是让你的心只关注当前进行的事情,活在当下和专注当下是同义词。如果你的注意力回到了过去,或者走向了未来而不是当下,你应该及时地把专注力拉回来。
具有这种技能的领导者,会尽力把时间花在当下,当他与员工谈话时,就会与这个人保持完全的联结,而不是同时还想着其它七八件烦心的事,只有这样,他的员工才会感受到他的重视,自尊感也会由此加强。拥有这种能力的领导者还有一项本领,就是他还能认识到自己是多面的,不将自己局限于一个领域,他可以随时唤醒自己,从一种状态中抽离出来,想转移的时候就转移,然后迅速投入另一件事情。
如何做到呢?首先,分清楚压力和焦虑,保持唤醒;其次,一旦唤醒,让我们问自己,“醒着睡觉”有用吗?纠结有用吗?反刍痛苦有用吗?最后,将纠结转化为慎思,当你思考过去或未来的时候,如果是一种乐观或中立的想法,那么属于慎思,我们称之为正面思考。而纠结则属于负面思考。慎思对于领导力来说至关重要,与之相比,纠结具有负面、灾难性的影响。
当你发现自己在想什么事情的时候,应该尽快停下来,然后问自己:“我是在乐观或中立地思考吗?还是正在陷入焦虑?”慎思有助于你为团队指明方向、目标以及实现承诺,而纠结则会带给你和团队糟糕的体验以及永远无法完成目标的惩罚。
在专业足球队中,比赛后的早上,队员们都会按照惯例聚集在演播厅,教练会播放比赛录像,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教练会按下暂停键,指出队员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当大家看完录像,教练会告知队员需要做哪些准备。接下来的几天,教练会带领队员做各种练习并高质量完成,将战略计划落到实处。专业的教练和队员不会揪着上一场比赛不放,也不会纠结于即将到来的比赛。他们始终保持慎思的状态,并且学习过去、关注当下和计划未来,以求用最佳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完成任务。
相反,如果他们纠结于“上一场比赛我们已经那么努力,为什么还是输了?”“要不要查一查裁判,他是不是黑哨?”或者“某某某为什么注意力不集中,该进的球都没有进?”等等,那么结果可想而知,他们很可能会继续输掉下一场比赛。
3、超然
构建韧性的第三步是“超然”。
“超然”是什么呢?很多人认为这个词的意思是脱离、分开、不参与或者不关心,而本书作者不这么认为,他说,人们只有超然处事,才能真正关心某件事。还有人将超然与佛教中的“去执”联系在一起,在本书中,这两个词的含义的确非常接近。
超然的确切含义就是能够客观看待事物的能力。超然的人不会把一个小小的鼹鼠窝看成一座大山,而那些不具备超然能力的人却往往言过其实,夸大事物的负面后果。如果缺乏超然处事的能力,人们就倾向于纠结,焦虑呈螺旋式上升,也就是说当你纠结,你难免会夸大后果,而这会让你更加纠结。
中国儒家有一句话讲得特别好,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浑然忘我,超然物外是一种境界,我们都熟悉的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是把这一句话贯彻到极致的人。
苏东坡被称为文曲星转世,有宰相之才,然而他生不逢时,加上年轻时性格过于耿直,不愿结党,所以,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欧阳修为首的保守党都不待见他,所以仕途很不顺利,屡次受到不公正的排挤和打压,但是他始终保持了潇洒自如、乐观畅达的心境。
苏东坡一生保留下来的诗作2700多首,词362首,在他的诗词中,少见压抑、委屈、愤懑等等消极情绪,他的许多传世华章都是在被贬谪的路上或在被贬任上创作的,当他被贬到黄州(湖北黄冈),连吃饭都成了问题的时候,他写的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是在这一时期,他去游赤壁,不仅写了前后《赤壁赋》,更是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大江东去”;当他被贬到海南儋州时(北宋时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又在这里办学堂,传播内地的文化,以致有许多人不远千里,追到儋州,跟他学习。
在宋朝立国的一百多年里,海南从来没有人中过进士,但苏东坡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中了进士,苏东坡听说后欣然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破天荒这个词就是从这儿来的;当他被贬到瘴疠丛生,湿毒难耐的岭南宾州时,他又写道“试问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心安处,即是家乡”,说得太好了,也太超然了。无论在朝在野,无论抱负实现与否,无论命运是多么曲折坎坷,苏东坡全然不在意,无论在哪里,他都能安然自适,摆脱欲望的煎熬,因为他心安,所以处处都是家乡。
超然,就是坦然接受生命中的偶然和必然,就是接纳这个充满不确定和不完美的世界。在面对自己的痛苦时,超然并不是没心没肺,而是拒绝痛苦地接受现实,现实很难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在面对别人的痛苦时,超然也绝不是教你冷漠,而是分清楚你的和我的,保持“超然同情”,既要保持敏感性,理解和同情对方,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又要保持清醒,不能和对方一起陷入焦虑和纠结,正因为你负有帮助对方的责任,你才要保持超然,否则一起陷入痛苦,根本无助于事情解决。
4、释放
构架韧性的最后一步就是“释放”,“释放”既是“超然”的结果,同时也是学习“超然”最简单的方式。如果说佛学中的超然就是“去执”,那么“释放”就是我们常说的“放下”。
有一个关于放下的隐寓,是这样说的:树林里经验的猎人想捉一只猴子,他们会这么做。先找一口锅,在锅上戳个小洞,洞的大小刚刚够猴子把爪子塞进去。然后他把锅倒扣、固定在地上,再拿一根香蕉放在里头,做完这些工作,他就藏在树后等着就好了。不一会儿,一只饥肠辘辘的猴子跑了出来,它果然把爪子伸进锅里试图去拿那根香蕉。猴子终于拿到了香蕉,它想把香蕉从锅里拿出来,但是洞太小,猴子抓着香蕉的拳头无法从锅里抽出来。这时候猎人从树后走出来,便可轻松抓住这只猴子。
实际上,森林里到处是食物,但是猴子却不舍得放下手里的东西,只为一根香蕉,就牺牲了自己的自由,因为猴子无法做到释放。这个故事是关于焦虑的完美隐喻。所有我们拿着不放、纠结的东西原来只是一根香蕉而已,“要是……怎么办”“如果……就完了”等想法,无论对现在还是未来都没有丝毫用处,纠结的后果只能是痛苦地活着,我们不能学那只猴子,我们需要的只是释放。
当然,释放的是你的负面情绪,而不是你要完成的任务。但只要放下负面情绪,你会发现任务其实没那么艰巨,压力没那么可怕。
具有韧性技能的领导者,能够超然看待事物,不将日常工作压力看作对生活的威胁,将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价值上;他们在别人表达强烈情绪时能做到同情,但不会陷入对方的情绪;他们在形势严峻的时刻能够保持达观,善用幽默感打破紧张气氛;他们帮助下属唤醒自己,释放压垮他们的不合理想法;他们思想开明,能够放下过去,拥抱变化,而不墨守成规。
1962年,一位年仅27岁的政治家被捕,他的事业是正义的,却被判终身监禁,与妻子孩子分离。27年炼狱之后,他被释放了。想想他的处境,他失去了所有,原谅、放下对于他来说会是多么艰难?然而,当很多人认为他会报复,甚至将他的国家拖入战争的时刻,他决定选择另一条道路。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这个人就是纳尔逊·曼德拉。曼德拉决定为所有南非人民树立一个榜样,他说:“如果我能做到,你也能做到。”
你所面临的焦虑与纠结,与曼德拉所经历的27年炼狱相比,又算什么呢?
总结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介绍的《工作不焦虑》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压力并不必然产生焦虑,只有一个人从当下脱离,反复咀嚼痛苦时,他才会焦虑,才会纠结。焦虑并不是人生的必需品,通过“唤醒、专注、超然和释放”这四个步骤构建韧性,我们就可以建立自己的“焦虑免疫系统”,把焦虑拒于心门之外。
一位具有韧性并帮助下属不断提升韧性的领导者,一定能够带领一支积极正向的高效团队,创造一个又一个神话。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1239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王羽)
《工作不焦虑》金句:真正的挑战不在于改变世界,而在于改变心态。
未雨绸缪有其意义,但是对于未来可能会发生或者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感到莫名的担心,不相信自己有处理好的能力,就会焦虑。过度焦虑可能让生活变得一团糟。
点击右下方“分享”按钮,把克服焦虑的方法送给需要的朋友,让他也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相关内容:
《重新定义管理》|如何运用合弄制提高生产能力和应变能力?
《生命向前》|如何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和管理?
《亚历克斯·弗格森:我的自传》|足球名帅弗格森的卓越领导力。
史记·魏其武安候列传|只有转换思维,放大格局,才能突破局限,你的人生才会越飞越高!
史记·穰侯列传|时刻保持危机意识,认真把控每一个细节,才能让企业走的更长远。
上次推送内容:
本次推送:
《进化心理学》|人类的进化规律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严选好书】你所在的圈子,决定了你人生的下半场。
英国史Ⅱ:安茹王朝、兰开斯王朝、约克王朝。
《工作不焦虑》|我们为何越努力何焦虑?
《运营制胜》|内容运营的关键和技巧。
下次推送:
《天空的另一半》|究竟是什么威胁着女性的生存?
《认同的力量》|认同是如何带动粉丝经济的?
英国史Ⅲ:都铎王朝早期。
《增长黑客》读书会(九)|增长黑客的本质,不是独行侠文化,而是团队文化。
《执行》|如何深入了解自己的企业?
【严选好书】比冒险更危险的是你从来都不去冒险。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