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发现与重塑》|如何笑对困境,以及如何掌握工作主动?
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自我发现与重塑》帮助管理者与创业者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厘清自我提升的各个要素,解决关键问题:如何将商业智慧运用到互联网生活,如何进行时间管理以提高效率,如何笑对困境以及如何掌握工作主动权。书中还给出了实用的商业技能,帮助职场中人拓宽职业发展道路,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
适合谁读
· 企业管理者
· 创业者
· 想提高自律能力的人
关于作者
彼得•德鲁克,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与“管理大师中的大师”,有30余部著作建立在个人广泛实践的经验基础上,是现代管理学开创者,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20多篇文章。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哈佛商学院教授,“颠覆性创新”理念的首创者,代表作为《创新者的窘境》和《创新者的解答》。
罗伯特•奎因,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组织与管理学教授。
学什么?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说的是不要忘记自己最初订立的人生目标,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提升能力,最终完成目标。只有能够有效进行自我管理的人,才能真正在人生道路上不跑偏,得始终。
做好自我管理,首先需要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然后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平衡生活与工作。《自我发现与重塑》就给出了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将时间合理分配,如何提高自己的精力,针对提高精力的方法。学会文中所说的四步骤,运用到工作与生活中,就能提高效能,提升自我。
你还会发现
· 如何发现自己的长处;
· 如何有效将任务分配给员工;
· 提升精力的四步骤。
一、认知管理:如何发掘优势
自我管理的第一个核心环节,就是要先学会自我认知,也就是要发现自我、认识自我。
有关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在前不久我们刚读过的一本书:《我们都是自己的陌生人》中,作者戴维·迈尔斯从心理学的角度,为我们详细梳理了自我的形成以及如何克服自我认知偏差的方法。有兴趣的话,您可以在我们的APP里搜一下这本书,再来回顾一下。
今天,我们讲自我管理中的自我认知,其实是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谈我们到底该如何发掘自己的优势,再细一点说就是如何发现自己的长处。
很多人会觉得,我自己有什么长处我还不清楚吗?可真要是较起真儿来,您还真不一定能说清楚自己有什么长处。更多的情况是,大多数人只是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而不能清晰地把自己擅长什么表达出来。
然而,一个人要想管理好自己并且有所作为,只能依靠发挥自己的长处。您想,如果连自己擅长的工作都无法取得成就,更不用提那些自己根本干不了的事情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来发现自己的长处呢?可以使用回馈分析法。也就是说,每当我们要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或者采取重要行动的时候,我们可以事先把自己对结果的预期记录下来。然后,在事情结束之后,把实际的结果和自己的预期进行比较。
这个方法是源自15世纪的欧洲,当时的法国神学家约翰·加尔文和西班牙神学家依纳爵·罗耀拉,就把回馈分析法用于信徒的修行上,以便让信徒们养成一种注重实际表现和结果的习惯。
我们把这种方法用在自我管理上,持续地把预期和实际的结果进行对比,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现自己的长处,然后,我们就能明白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哪些可以发挥你的长处,哪些是你的短板。
在了解了自己的长处后,我们就可以专注于自己的长处,并且把它发挥到极致。咱们中国有句老话叫,少实胜多虚,大巧不如拙。《道德经》中也说“少则得,多则惑”。当我们找到自己的长处,并且把长处放大的时候,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关于王羲之的故事。
说起王羲之,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兰亭序》、书圣、天下第一行书。但是其实,王羲之和当时的士人一样,都非常关注政治仕途的发展,书法一开始只是他的个人爱好。
王羲之先后担任过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等职务,后来又当过右将军和会稽内史。别看王羲之任过这么多的官职,但是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当时,王羲之所处的东晋王朝,是司马睿南迁建立的政权,统治地区都在江东。
东晋多次想要北伐,去收复被五胡十六国占领的北方地区,但是总因为内部不团结,每次都无功而返。而且由于东晋的门阀制度,做官讲究出身门第,所以派系纷争不断。
年轻时候的王羲之忧国忧民,也很有政治远见,他曾经上书会稽王司马昱写信,陈述江南的百姓已经穷困至极,朝廷应该通过减免赋税,发展生产,抑制豪强来增强国力,而不应该仓促北伐,在国力不足的情况下大举用兵。
只可惜,当时的东晋官场实在是太黑暗了,充斥的都是华而不实、好大喜功和满怀个人野心的人,像王羲之这样头脑清醒又有一腔政治抱负的人,根本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所以,多年来政治上的不如意,这种残酷的反馈,让王羲之认清了局势。他把自己当年政治预期与现在的处境一比较,觉得不可能在朝堂上有所作为了,这个时候早年被当成业余爱好的书法优势,就逐渐显现出来了。
48岁那年,已经厌倦官场的王羲之,终于如愿以偿,离开纷争不断的朝堂,来到会稽赴任。会稽风景秀丽,山水妩媚,王羲之在这里将他的书法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公元353年,王羲之在会稽山阴,依山傍水的兰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party”。在这场被称为兰亭会的“party”上,共有谢安等42位当时的名士参加,他们喝酒、赋诗、作画,留下了许多艺术珍品,书文双绝的千古名篇《兰亭集序》,就诞生在这次聚会中。
所以,发掘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是自我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扬长比补短更重要,学会用回馈分析法发掘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长板的优势,是你展现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二、时间管理:如何分配任务
说完了认知管理,也就是如何发掘自己的长处,我们再来说一说自我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如何管理时间。
时间是最公平的客观属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像有句歌词唱的,即使“你有家财万贯”,但买不来“太阳不下山”,时间不会因为你是世界首富每天就多给你一个小时,既然大家每天的时间一样多,那就要看谁更擅长管理好时间。
对于企业者和管理者来说,时间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如何有效分配任务。
也许你会遇到这种情况:一大早上,你开完了会,正拿着笔记本和水杯往自己办公室走呢。这时,一个下属突然拦住你,问:“老板,有件事要征询一下您的意见,占用您一分钟时间,您看某某某事情怎么处理好呢?”
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呢?是回答说:“我现在很忙,让我想一想再告诉你”,还是回答说:“你应该这么办……”,然后巴拉巴拉说一大堆。
其实,从自我管理的角度看,这两种回答方式都是错误的,因为你把本该让下属照顾的“猴子”,抱到了自己的怀中。这,就是著名的“猴子理论”。
猴子理论,是管理学家小威廉·翁肯提出的,我们以前也读过他写的关于任务管理的书《别让猴子跳回背上》。翁肯把工作中的责任,比喻成猴子,一件工作,本来是下属的责任,但是因为人都有逃避责任的天性,当下属遇到困难时,就会出现上面那个场景。
下属会跑到老板那里,说“您觉得怎么处理好”,这其实就是把他的责任,也就是那只“猴子”抱到了老板面前,然后对老板说:“老板,您帮我照看一下这只猴子吧。”
咱们还是拿上面那个场景为例。如果老板回答了“我现在很忙,让我想一想再告诉你”,就相当于说:“好吧,把猴子给我照看吧,你去玩吧。”下属一定会兴高采烈地去“愉快玩耍”了。
如果老板直接告诉他,“你应该这么办……”,就相当于说:“照我说的去做,现在给这只猴儿先打这个针,再吃那种药”,如果过两天猴子死了,你去问责下属,他就会一脸无辜和委屈地说:“我这都是按照您的指示办的呀。”
所以,老板选第一种说法,是在帮下属承担决策责任;选第二种说法呢,是在帮下属承担失败的责任。如果一个领导有10个下属,每个下属每天都扔2只猴子给他照看,那么他将完全就没有时间处理自己的事情了。正确的方法该怎么办呢?
作者给我们提供了这样几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就是你和下属都必须明确,猴子,也就是责任的归属,不能出现让下属以为在等你指示的情况。
第二个原则,每次和下属讨论的时间,要严格控制在15分钟以内,而且每天要控制讨论的总次数。
第三个原则,和下属只能在约定的时间内讨论,不能耽误你自己处理事务的时间。
第四个原则,就是讨论最好要通过见面或者电话沟通,而不是邮件。因为见面和电话沟通,在沟通结束后,猴子就回到了下属身上。而如果采用邮件等非同步沟通,当下属把邮件发出后,在你没有回复之前,猴子一直在你身上。
第五个原则,每次讨论完了,都要和下属约定下次的沟通时间。比如你可以说“我们下周一再看看这次改进的效果如何”,否则这件事情可能会被不了了之。
明确了以上五个原则,我们再回到本节开头说的那个场景,看看用这几个原则怎么来回应下属的问题。
当下属问“您觉得怎么处理好”时,你可以回答:“你觉得呢?”
可能下属会说:“老板,我想不出来,所以才来找您的。”
这时你可以这样回答:“我今天下午3点有时间,把你们团队的成员都叫齐了,我们开个碰头会,大家一起来头脑风暴一下。你需要提前准备三个方案,我们再讨论。”
到了下午3点,下属带着三个方案来了。他讲完后,还是会问:“您觉得哪个方案好呢?”
这个时候,你还是要回答那句:“你觉得呢?”
下属会说:“第一个方案不错。”你可以说:“第一个方案是很好,但是你有没有考虑到过这种情况……”
下属说:“有道理,这么看来,还是第三个方案比较好一些。”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说:“对了,相对来说,第三个方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更强,就这么去做吧。下周五这个时间,你再来找我,我们一起看看第三个方案的落实效果如何。”
你看,这个时候,那只已经趴到你身上的猴子,就被放回到下属身上了。
总结
美国作家杰克森·布朗说:“缺少了自我管理的人,就好像穿上溜冰鞋的八爪鱼,眼看动作不断,可是却搞不清楚到底是向前、向后,还是原地打转。”
的确如此,当一个人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收效甚微的时候,就该重新审视一下你的自我管理能力了。
在《自我发现与重塑》这本书中,十位管理学大师给我们详细讲述了自我管理当中的关键环节,让我们明白了,只有把握好认知自我、分配时间和提升精力等自我管理要素,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身处知识经济时代,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们都应该做好自我管理,做自己人生的掌控者,学会井井有条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思想、行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进取的路上,更好地集中精力、排除干扰、全力以赴。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1262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王岳)
《自我发现与重塑》金句:金刚非坚,愿力最坚。
发现自身优势,合理安排自身时间与精力,提升自身工作效能,拓宽职场之路。
点击右下方“分享”按钮,将提高工作效能的方法送给需要的朋友,帮助他在职场上更加顺利。
此为本书书稿的删减版,更多详细内容请听完整音频。
相关内容:
《华为绩效管理方法论》|华为绩效增值体系背后的管理逻辑和成功思维。
《现在,发现你的优势》|如何利用优势识别器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
《10人以下小团队管理手册》|七分做人,三分管理,小主管的管理有大智慧?
上次推送内容:
本次推送:
《何为良好生活》|如何才能拥有良好生活?
【严选好书】保有边界感,才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
《自我发现与重塑》|如何笑对困境,以及如何掌握工作主动?
《成为最后一人》|日立集团董事长川村隆告诉年轻人的工作理念。
下次推送:
《生死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真相与你想的不一样。
【严选好书】没有思想不可怕,可怕的是满脑子的标准答案。
《常识的正面与反面》|适应朝代变化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群体的智慧》|如何发挥群体智慧的力量?
《我是医生不是人》|永远不要忘掉从医初心。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