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萌版)|领导者如何让判断更加有效?
如何正确对待理性与好奇心。
实践应用
和很多读者一样,大量参与实验的人都将“琳达是银行出纳,还积极参加女权运动”这个描述的可能性排到了“琳达是银行出纳”之前。但是等等,按照概率论,两件事同时发生的概率要小于任何一件啊(实际上是两件事独立发生概率的乘积)。但是,因为之前对于琳达大学时生活的描述,很多人都对女权运动这件事非常看重。所以,在抉断时,考虑一下判断的合理性是有必要的。
光环效应与损失厌恶:我们对事件的判断容易受到一些身份等无关因素的困扰,这时候放下面子,是对事实最大的尊重。
那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楚地记得,在美军进入巴格达以后,张召忠教授依旧自信满满地预测着巷战、口袋阵和人民战争。那会儿就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萨达姆大势已去,张教授是吃错了什么药呢?再次地,我们得先假设教授不是领了上峰的命令特别装扮成小丑,而是在认真严肃地预测。在此假设成立的前提下,我们知道大致有以下两个原因使得他一错再错。一、光环效应,即自身的专家头衔让他盲目自信,专家身份本来与问题的解答并无直接关联,却容易让人错误地高估带有光环的解答的准确性,他也因此更愿意去预测一些小概率事件;二、损失厌恶,在美伊战争中张的损失就是预测失败,为了避免损失兑现,他就像输急了的赌徒,在小概率事件上不断下注,希望一把赢回全部,结果当然是输得精光了。当然,张教授并不承认失败,他把预测错误的原因推给自己获得的信息不完全,这种绝不认错的劲头,也是光环效应作怪。
沉没成本悖论:理性的决策者只会对当前投资的未来结果感兴趣,经济人不会去考虑纠正先前的错误。当有更好的投资项目时,对亏损账户进行额外投资的决策被称为“沉没成本悖论”。
这是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决策,在大大小小的许多决策中都能看到其身影。由于买了门票而冒着暴风雪开车去看演出就是一种沉没成本悖论。设想一家公司已经在某个项目中投入了5000万美元。现在,这个项目误了工期,其最终回报的预计收益也没有最初计划的那样好。如果想要实现这个项目的最初目标,则需要6000万美元的额外投资。另一个提议是将同样的资金投入到一个新的项目中,且这个项目似乎可以带来更高的回报。这家公司会怎么做呢?通常的情况是,像冒着暴风雪开车那样,受到沉没成本影响的公司会继续将钱砸在那个不好的项目上,因为关闭这个项目的账户就相当于承认自己的失败,这是一种耻辱。这个情景属于四重模式中右上角那一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在必然的损失和不利的风险中作出选择,这样做通常是不明智的。沉没成本悖论导致人们在不被看好的事情上浪费了太多时间。
最后,我还是要讲一下,理性思考是必须的,然而好奇心也是不能少的。理性应该和好奇心是相辅相成的。有好奇心的人不会把观察到的事物直接归入已经了解的某一类,他们会观察、推演、不放过任何奇特的特征,认真总结事物的内在规律,以及和相似物的异同。唯有这样,陌生的事物才能显露,人的视线才可投向更远的地方,创业的路才能在某个不经意的地方峰回路转 ■
相关内容: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你以为的笔记和专家和笔记,到底有什么区别?
《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如何破解无知,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
《跨界思考》|风靡全球的高价值创新思考模式,给你先人一步的竞争力。
上次推送内容:
《至关重要的关系》(萌版)|想建立竞争优势,那就想办法打赢局部战。
本次推送:
《DK医学史》|了解人类跟疾病斗争的艰辛过程。
【严选好书】我们应该适当停下来,好好跟自己谈谈。
《思考,快与慢》(萌版)|领导者如何让判断更加有效?
【大咖开讲】实用谈判技巧读书会(五十二)让步的四组变量
【特别推送】《毛泽东传》(四)(添加文字)
下次推送:
《人间失格》|理解太宰治的“丑角精神”。
【严选好书】关于大脑,别只能说出脑震荡、偏头痛这种常见词。
《领导梯队》(萌版)|构建一个管理“金字塔”。
【大咖开讲】实用谈判技巧读书会(五十三)谈判不用心
【特别推送】《毛泽东传》(五)(已加文字)|毛泽东在庐山会议前后。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