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雕刻时光》|电影界的“圣经”

塔可夫斯基 品卷一族
2024-12-10

电影高校师生眼中的电影界《圣经》

跨时空对话:金谷二十四友之刘琨。


核心书摘:

《雕刻时光》是苏联著名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自传。塔可夫斯基的作品不多,他一生只拍了七部电影,再加上电影学院毕业时的半部短片,一共七部半,所以也被誉为“七部半”电影导演,但他的电影在豆瓣上的平均分却高达8.7分。他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作品就获得了世界三大电影节奖项之一——金狮奖,之后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四次国际影评人大奖,三次天主教人道精神奖,两次评委会特别奖。五十四载的生命,近乎一半献给了电影。电影之于塔可夫斯基,是苦难之中盛开的一朵花。

塔可夫斯基说:“电影创作的实质是什么?一定程度上可以界定为雕刻时光。

就好比雕塑家面对一块大理石,成品的样子了然于心,然后一点点剔除所有多余的部分。电影人同样从包含海量生活事实的时间巨块中,剔除所有不需要的部分,只留下能成为电影要素的部分,只留下能清晰描述电影形象的部分。”所以他把自己的导演生涯自传命名为《雕刻时光》。这本书的豆瓣评分高达9.0分,写尽了塔可夫斯基对电影、对艺术尽其一生的求索,被电影高校师生誉为“电影界的《圣经》”。

关于作者: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苏联著名导演,诗人阿尔谢尼伊·塔可夫斯基之子。第一部长故事片《伊万的童年》于一九六二年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之后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四次国际影评人大奖,三次天主教人道精神奖,两次评委会特别奖。

学什么:

1、电影的本质是什么?

2、时代对塔可夫斯基的影响

一、《伊凡的童年》

1932年,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出生在伏尔加河畔的一个小村庄里。他的父亲是俄国著名诗人,他从父亲那里遗传了诗人的气质。但在3岁时,父亲和母亲离异并另外组建了家庭,这成了塔可夫斯基永久的伤痛。

塔可夫斯基的母亲有着很高的文学修养,母亲不但推荐他阅读《战争与和平》,还给他讲托尔斯泰作品的伟大之处。自此,《战争与和平》成为塔可夫斯基艺术品位的标准。

虽然物质条件极为恶劣,但母亲还是坚持让塔可夫斯基去上音乐学校和美术学校,这促进了塔可夫斯基艺术品位的觉醒,成为后来他从事电影艺术的养料。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塔可夫斯基一家被迫随母亲疏散回伏尔加河畔的老家。同年9月,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这一围就是近三年,这让年幼的塔可夫斯基意识到了战争的可怕。  

1951年,塔可夫斯基考进莫斯科东方学院,第二年由于意外受伤辍学了一年。伤好后他决定改换专业,学习电影艺术,并考入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毕业时,他凭借作品《压路机和小提琴》初露峥嵘。

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塔可夫斯基,正好1956年苏共20大召开,给僵化已久的电影产业带来曙光,“苏联新浪潮”运动开始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塔可夫斯基接下了影片《伊凡的童年》的拍摄任务。

这部影片是根据短篇小说《伊凡》改编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伊凡的12岁少年,他的父母和妹妹在二战期间被德国纳粹杀害。伊凡怀着对纳粹的仇恨,化身为“复仇机器”投身革命,帮助前线部队侦查敌情,在执行任务时牺牲。

在塔可夫斯基接手之前,另外一个导演已经拍摄了一半了。这位导演采用的还是以前的“英雄片”拍摄手法,不但演员的的选择不合理,导演还修改了剧本的结尾,让伊凡最后被拯救,拍成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这样的认知显然无法满足新时代电影艺术的要求,所以艺委会决定更换导演,这才找到了塔可夫斯基。

塔可夫斯基在小说的基础上对剧本进行了大胆“再创作”。他在原有故事中插入四段自己独创的“梦境”。这些“梦境”大多是伊凡对战前美好生活的回忆,塔可夫斯基通过这种黑夜和白日、梦境与现实的交叉对照,把12岁的少年割裂成互不相容的两半。一半是自由的、正常的、融入大自然的孩童,具有美好的人类情感;而另一半却在经历了大屠杀的极度恐惧后,变成了一台复仇的机器。战场上的大人们一直想把伊凡送到学校,让他回到“正常”的状态,但伊凡已经回不去了,他仅仅为复仇而活着,最终死于仇恨和绝望中。

塔可夫斯基仅用了5个月时间就拍摄完成了《伊凡的童年》,这部电影获得了1982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也成为“苏联新浪潮”电影的典范。

二、《镜子》

完成了《伊凡的童年》后,塔可夫斯基开始撰写《安德烈·卢布廖夫》的剧本。

卢布廖夫是俄国15世纪的圣像画家,他面对外族敌人的入侵、民众水深火热的困境,陷入了艺术迷茫和信仰危机中,不但无法作画,甚至不再说话,开始了漫长的“失语期”。后来,他目睹了一位少年带着人们铸钟的全过程。当大钟铸成后,悠扬的钟声在狂喜的人群上方飘荡,少年则匍匐在钟下喜极而泣。卢布廖夫意识到,世上的灾难越多,人们就越有理由去创造美,用美来温暖人心。于是,卢布廖夫重拾信仰,最终完成了旷世画作《圣三位一体》。

《安德烈·卢布廖夫》是塔可夫斯基里程碑式的作品,电影通过描写画家的艺术人生,把苦难、艺术与信仰交织在一起,展示了整个时代陷入精神危机之后又重建信仰的过程。

但这部电影拍完后,却遭到了官方的批评,说电影在意识形态上出了问题,歪曲了民族历史、丑化了俄罗斯民族……各级领导要求塔可夫斯基对电影进行大规模修改。但倔强的塔可夫斯基没有屈从上级的命令,他这种不配合的态度让当局非常不满。所以,尽管这部片子1966年就拍摄完成了,但却被冷藏了4年后才在莫斯科小范围试映,1971年才正式公映。

这部电影受邀参加了1969年戛纳电影节的“非竞赛单元”,获得了高度认可,赢得了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协会奖”。

因为政治原因,塔可夫斯基在拍完《安德烈·卢布廖夫》后,就陷入了无片可拍的境地。直到五年后,他才得到拍摄科幻题材影片《飞向天空》的机会,之后又拍摄了带有强烈个人传记色彩的影片《镜子》。

《镜子》公映后引起了轩然大波。质疑的声音一浪接一浪,有来自官方的,有来自观众的,有来自电影评论界的。很多人来信指责这部影片是瞎胡闹,下流、污秽、恶心、不知所云,甚至说这样的片子能放映是审查机构的失职,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但在一片讨伐声浪中,也夹杂着不同的声音。有读者发来了感激信,激动地说这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电影,它把自己拉回到童年时代让他有史以来第一次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有人甚至说自己的余生就靠这部片子活着了,说影院的那方屏幕正是因为导演的天才而点亮。

塔可夫斯基读着这些信,心中升起一股遇到知音的欣慰和温暖。他坚信自己所走的路是对的,就算为了这些观众,他也要破除外界的各种障碍,坚定地走下去。这位电影界的倔强斗士,面对理解他、欣赏他的观众,温柔地低下头去,心怀感激。

三、《牺牲》

拍完《镜子》之后,塔可夫斯基又被冷藏了5年,之后他在苏联拍了最后一部片子《潜行者》,这是一部既过得了自己的心理关、也过得了上面审查关的片子。

影片讲述了一颗陨星坠落在俄罗斯一个小镇上,之后整个小镇被军方列为禁区,用铁丝网拦了起来,并派军队巡逻禁止人们入内。传说在禁区里有个叫The Room的内室,可以满足人们最深层的意愿,所以深处在绝望和苦楚中的人们试图偷偷进入,而给这些人带路的人就被称为潜行者。

这天,潜行者带着两个人进入禁区,其中一个是事业有成但需要寻求灵感的作家,另一个是想要探明真相的科学家。他们穿越千难万险,终于来到了The Room的门槛前。那么,这两个人最深层次的意愿是什么呢?他们会不会进入这个房间呢?潜行者会不会进去呢?影片中设置了重重谜题,就像剥洋葱一样,一点一点把谜底剥露出来。

影片还在拍摄中的时候,看过样片的领导们就给出了很多带有政治色彩的批评,拍摄也被迫中断了。塔可夫斯基不停地修改着剧本,删掉那些敏感的字眼,去除那些容易引发联想的隐喻。一年之后,剧本终于算是通过了,拍摄才继续进行。但紧接着又发生一件可怕的事儿,塔可夫斯基发现自己拍摄的胶片竟然被人调包了,最后不得不重新拍摄。这种无休止的事件让塔可夫斯基意识到这个世界的黑暗险恶,但正因如此,人们才更需要艺术。而艺术家是什么?他们要永远承受压力,不断消耗能量,用作品为人们带去抚慰和欢乐。

1979年6月7日,《潜行者》正式公映,并获得了1981年意大利里雅斯特国际电影节评论奖,同年获得马德里国际科幻电影周国际影评人协会奖。之后塔可夫斯基来到意大利,和意大利人合拍影片《乡愁》。《乡愁》获得了1983年第3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创作大奖。这个奖是当年给出的特别奖,相当于历年的最佳导演奖。。

1984年,对苏联电影界极度失望的塔可夫斯基公开发表声明,宣布放弃苏联公民权。此时的塔可夫斯基已经被查出患了肺癌,他在医院和片场往返之间,拍完了人生最后一部电影《牺牲》。

影片的主角亚历山大是一位艺术家,在50岁生日这天,他与6岁的小儿子种下了一株树苗,期待它生出绿色的枝叶。然而就在当天晚上,电台广播了一则信息,一个国家发射了一枚核导弹,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亚历山大看着天真可爱的孩子,向上帝祈祷不要发生战争,他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来阻止世界末日的来临。最后在心力交瘁之下,亚历山大烧毁了自己的房子,作为自己给神的牺牲和献祭。

亚历山大被救护者带走了,而6岁的孩子提着两桶水走过废墟,给那棵树浇水,然后惬意地躺在那棵树下的杂草中,阳光洒在他的脸上。突然,做过喉部手术的小孩子说话了:“太初有道,为什么呢,爸爸?”

《圣经·约翰福音》第一章第一节写道:“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亚历山大通过自己的牺牲,把信仰传递给了下一代。影片最后打上了一行字幕:“献给我的儿子,希望他拥有希望和信心。”这是塔可夫斯基的遗作,也是他的遗言,他希望有一天,这个世界会获得新生,就像不断地给一棵快枯死的树浇水一样,它最终会开出灿烂的花。

影片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接近结尾处的长达六分半的长镜头。这个镜头第一次拍摄时,摄像机在中途卡住了,整个剧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面前的房子燃烧却无法拍摄,四个月的场景搭建工作就此化为了一缕青烟。身患重病、却对影片质量要求极高的塔可夫斯基陷入了绝望。剧组和制作团队都知道,这是导演的最后一部作品了。为了帮助塔可夫斯基完成心愿,所有人努力工作,仅仅花了两个星期,又搭起了一座和之前一模一样的房子。这一次,轨道上并排放置了两架摄像机同时进行拍摄,直到整盘胶片达到了六分半钟的极限长度,镜头才完美地戛然而止。之后整个剧组紧紧相拥,如儿童般嚎啕而泣。

影片上映8个月后,塔可夫斯基离开了人世,终年54岁。他被葬在了距离巴黎五十公里的圣热尼伏耶·德·布阿小镇,上面只有一块小金属牌写着“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1987年”,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结语

以上就是《雕刻时光》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们结合塔可夫斯基的成长和电影作品创作历程,了解了这位艺术天才是如何在巨大压力之下,突破重重障碍,捕捉并实现了自己的创作灵感,又是如何用尽全力雕刻影片、雕刻生命的。

在塔可夫斯基的影片《潜行者》中有这样几句诗:“夏日已然远离,也许永不复返,阳光如是温暖,然而犹嫌不足……叶片全无点燃,枝梗全无断裂,白昼清如玻璃,然而犹嫌不足。”对于塔可夫斯基而言,每一部作品他都要用尽全力,做到极致,对任何一点瑕疵都会“犹嫌不足”,毫不留情地剔除。因为在他眼里,艺术家应当承担近似上帝的使命,要以自我牺牲来创造另一种现实、一种精神性存在。或许,这就是塔可夫斯基能成为天才,能成为塔可夫斯基的原因吧。

【编辑:北桔】

相关内容:

《被禁锢的头脑》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是如何发生变异的?

《档案》|用真实事件和哲理思索带大家重新认识无处不在的“斯塔西”。

《伽莫夫自传》|物理学天才是如何烧成的?

《失去的制造业》|日本电子行业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大国的兴衰》|以全球性眼光分析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秘密。

《美帝国的崩溃》|为什么美帝国必然为崩溃?

《樱桃的滋味》|伊朗国宝级导演基阿鲁斯达米的巅峰之作。

《渴望生活:梵高传》|梵高是用怎样悲惨人生画出绚丽花朵的?

上次推送内容:

【小说】《假如岁月足够长》|日本天才女作家三浦紫苑的集大成之作。

【严选好书】随时随地为大脑充电

《平台战略》(加字重发)|只需要四步。

【大咖讲书】《正念生活,减压之道》读书会(五)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有两种不同的表象

本次推送:

《雕刻时光》|电影界的“圣经”

【严选好书】那些书名很“标题党”的书都在讲什么?

《24堂财富课》|员工不知道心疼公司的钱怎么办?

【大咖讲书】《正念生活,减压之道》读书会(六)大脑的五种情绪,只有乐是我们需要的。

下次推送:

《电影是什么?》|作者安德烈·巴赞被称为“电影界的亚里士多德”。

【严选好书】那些海上的故事,都有自己的独特视角。

《将心注入》|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自述。

【大咖讲书】《正念生活,减压之道》读书会(七)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公众号内查找文章的方法


一、关注本公众号的朋友到您的微信好友列表中找到订阅号消息。


二、找到“”品卷一族“后点击头像进入公众号


三、找到公众号名称”品卷一族“右侧显示有一头像点击并进入


四、打到右上角的搜索标志。


五、输入想搜索的名词就可以得到相关结果


输入搜索的文章类别“运营”以显示与“运营”相关的内容


输入搜索的作者得到结果


六、输入搜索的人物”管仲“得到内容中提到”管仲”的文章。

为进取者提升提供方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