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想本质:语言是洞察人类天性之窗》|语言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美]史蒂芬·平克 品卷一族
2024-12-10

史蒂芬·平克的语言三部曲之一

跨时空对话:中国古代詈言(lì yán).


核心书摘:

《思想本质》这本书是史蒂芬·平克写的语言三部曲中的最后一本,在《思想本质》这本书中,平克试图通过分析人类使用语言的方式,从而揭示出人类的天性。比如他指出,在日常生活的讲话和写作中,人们习惯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自身却很少意识到它们属于比喻。这说明人类的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必然是以十分具象的方式才能进行推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如果想让某个人快速理解你讲的东西,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打比方、举例子。这种方式相信很多人都会用,但很少有人真的会去研究其中的语言机制。

除了比喻之外,还有为什么人们会说招人厌的脏话,会说一些没有意义的客套话等等,这些其实在进行语言的研究之后,都是能找到依据的。

所以平克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把语言认知科学的理论传递给大众,让大家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活跃。

关于作者:

史蒂文·平克,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认知学研究专家,同时他也是世界知名的语言学家,在2004年入选为《时代》周刊“全世界最有影响的一百大人物”。

学什么:

1、为什么人们对同一个词会有不同的解释?

2、为什么人们一激动就爱讲脏话?

3、为什么人们总喜欢拐弯抹角地说话?

一、为什么人们对同一个词会有不同的解释?

2001年9月11日8点,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遭到恐怖袭击,这是21世纪迄今以来美国发生的最惨重的悲剧,美国官方称之为“9·11恐怖袭击”事件。

悲剧发生之后,伴随而来的是无数的争议话题。比如,如何缅怀遇难者;如何重建曼哈顿;袭击事件到底源自古代宗教激进主义,还是现代革命风潮;以及针对此次袭击事件,美国应该作出什么反应,如何妥善地平衡反恐与尊重民权之间的关系等等。

但围绕这次恐怖袭击,还有另一件鲜为人知的争议,争议的焦点是9月11日的那个早上,纽约世贸中心到底发生了几起袭击事件?之所以要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这涉及到世贸中心大楼承租人拉里·西尔弗斯坦的巨额保险赔偿问题。

按照保险条款规定,如果世贸中心遭受任何一次毁灭性“事件”,拉里都将得到一笔最高金额35亿美元的赔偿。所以,如果“9·11”是一起事件,他只能获得35亿美元的理赔金额;但如果是两起事件的话,他就可以获得高达70亿美元的理赔。然后,拉里的律师和保险公司的律师,在法庭上就“事件”这个词进行了激烈的唇枪舌剑。

庭审过程中,保险公司的律师利用的是心理术语,他坚持认为,这就是一起事件,因为它是恐怖分子策划的一次袭击事件,而不是两次。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好像听起来是这么回事。

但拉里的律师却不这样认为,他利用的是物质术语,因为世贸中心南北的两栋大楼基本是相互独立的,两次袭击也不是同时发生的,所以他认为,前后的两次坍塌,是独立的两起毁灭性事件,应该获得双倍赔偿。这样一说的话,似乎也有点道理。

这场官司从2001年一直打到了2007年,才最终以45.5亿美元的赔偿金额达成和解。

如果回过头来再看一下这起争议,这不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提到的俗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嘛。

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人们对同一个事件存在多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呢?

平克认为,这个罪魁祸首就是人们对同一事实的不同解读方式,换句话说,现实的本来面目与它在人们头脑中的表征,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语言赋予了我们用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方式,去“定义”同一个情景的能力。

“9·11”这场历史悲剧,到底应该看成是一起事件,还是两起事件,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智对它的描述,而这种心理描述,又取决于我们对应该专注什么或应该忽略什么的选择。大厦承租方的律师选择专注于“坍塌”的次数而不是“策划”的次数,而保险公司的律师则正好相反。

事实上,人们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定义某个事件,有时候不只是为了利益之争,它也是人们用以丰富自己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比如,在看同一本书的时候,对于同一个词,不同的人就会看出不同的含义。

另外,平克还表示,这起争论还突出了语言另一个有趣的特征,就是人们的大脑在思考某件事时,总是试图把它当成是一个能够被统计的东西,就像做数学题一样。但现实情况往往比我们想的要复杂很多,这就是语言经常会与现实脱离的原因。

在平克看来,语言与人类关系的本质,有时候就是心智幻想与现实世界的价值问题。上面提到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许多时候其实是人们价值观的不同,所以也就有了“话不投机半句多”的说法。

二、为什么人们一激动就爱讲脏话?

在大部分人看来,只有那些读书少、素质低、缺乏涵养的人,才会讲脏话。但实际情况显然不是这样的,就算素质再高、涵养再好,如果被逼急了,也会出口成脏。甚至在一些公开的场合中,即使被明令禁止讲脏话,但偶尔也会听到有人冷不丁爆出一句脏话出来。

这些突然爆发出来的脏话,似乎一直存在于我们大脑的深处,是我们的本能,就像一只狗被人踩到了尾巴时发出的嗷叫,或者当它试图恫吓敌人时发出的咆哮。尽管脏话似乎有着遗传的根源,但这些话本身,毕竟是由语言中的词语构成的,而且它们的发音完全符合人类语言的构成模式,这就让脏话有了研究的必要。

其实脏话很早的时候就有了,用作者平克的话就是“有语言存在的地方,就有脏话存在”,而且一般都是和性、污秽物、宗教有关。

奇怪的是,在大多数场合下,人们可以有意识地避开这些脏话,但是一激动,还是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要知道,很多脏话不仅会让人感到不快,而且是犯忌讳的,无论直接还是间接表达,它们都是对对方的一种侮辱。

比如在美国就有一个骂人且犯忌讳的词,它就是“黑鬼”(nigger)。普通人如果对一名黑人说了这个词,很可能会引发一场混战,严重时,说的人还可能因为“种族歧视”被提起诉讼。不过,如果是几个非裔美国人之间使用这个词,却不但不会引来争议,还可以用来表达友谊和团结。所以这就是语言的神秘之处,它构成了人类情感的一部分,既可以是负面的,也可以是正面的。

那么,我们还是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人们为什么在激动的情况下讲脏话呢?有什么作用吗?平克在书中主要总结出了两点。

首先,就是脏话能表达人们强烈的负面情绪,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由于人们对语言的感知是在无意识或者下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他们的注意力会不知不觉地被某句脏话所捕获,并被迫去思考它令人不舒适的内涵。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只要与他人交流,我们就有可能因为脏话遭受精神上的打击。

其次,脏话的另外一个用途就是用来宣泄情绪。

比如在英语系国家,当人们感到莫名的痛苦、挫折或遗憾时,“damn(该死)”、“shit(狗屎)”“fuck(见鬼)”等这些词就会脱口而出。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会说:这样可以释放压力,或者可以帮助他们宣泄负面情绪。

在生活中,我们自己也能感受到,脏话比其他任何语言形式,都更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力,原因就是它激起了我们情绪的变化。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就很擅长在作品中使用骂人的话,在他晚期的名作《暴风雨》中,主角普洛斯彼罗的仆人卡利班曾说过一句经典名言:“你教会我人类语言,而我所收获的绝非一种语言而已,现在,我知道怎么骂人了。”

三、为什么人们总喜欢拐弯抹角地说话?

人是依托于社会而存在的,所以会很在意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于是,委婉地说话,就成了常有的事。

我们经常能看到,很简单的一段话,它往往会分为字面含义和意欲传达的信息两层意思。现实的交谈中,经常会有人这样含糊其词,变着法地扮演各种角色,时而拐弯抹角、吞吞吐吐,时而又含糊其词、旁敲侧击。他们不仅自己这么做,而且希望别人也这么做。

事实上,好面子、虚伪是人类的一种共性,我们会利用各色各样的礼貌、托词和委婉将自己的意图巧妙地包装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说话的人来说,一般都是在确信对方完全能够领会自己意图的前提下,才会含沙射影地聊天。而对于听的人来说,他们对说话者的意图也是心照不宣,知道对方是故意用这种方式传达自己的言外之意。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能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呢?作者在书中总结了几种主要的原因。

我们先来说一下面子和礼貌的问题。

这里的礼貌并不是指社交礼仪,而是指说话者为避免使对方对自己的话语产生反感,而不断进行调整的做法。

加拿大知名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研究发现,人们在互动中常常为了维护“面子”而感到焦虑,他将面子定义为“一个人为自己索取的积极社会价值”。其实这种现象可能我们中国人早都见惯了,但没人去研究。

这种心理导致的结果就是,为了保全自己和对方的面子,交谈双方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共同努力。但人们面对的挑战就是,语言中的绝大多数话语类型,都会对听者的面子造成或多或少的威胁。

比如你要是平铺直叙地娓娓道来,可能会给听者带来时间和精力上不必要的浪费;你要是用发号施令的口吻,又是对听者身份和自主权的挑战,仿佛你自以为有资格对对方指手画脚一样;你要是用提出请求的语气,要是对方拒绝了,又会给自己落下个小气或自私的名声;还有,你要是提醒某人忘了某事,又暗示了对方粗心大意。

另外,还有批评、自夸、打断、传达坏消息等等,总之,不管你怎么说,好像都有可能直接伤害到听者的面子。所以,我们在和陌生人打招呼时,一开口总会先说一句请求谅解的话,英语是“Excuse me”,中文就是“不好意思”或“打扰一下”。

然而,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要谈正事,总不能不说话吧。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来了,那就是礼貌。说话的人可以通过处处为对方着想的表达方式,来营造一定程度上的亲近感。

比如最常见的空头祝愿:“您保重”“祝您今天好心情”;比如对生活状况假意的嘘寒问暖:“你好吗”“一切都好吧”;还有就是没话找话的赞许:“今天气色很好啊”;再有就是关于对方需求的假设:“你一定饿了吧”等等。

当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可以用礼貌来解决,有时候,我们还需要采用“模糊的逻辑”,就是说话不说透,但双方都明白彼此的意思。

2000年,美国一位名叫布鲁斯·费勒的作家接受《美食杂志》的委托,专门负责调查餐厅领班收受贿赂的事情,结果让人大开眼界。

在第一次调查中,费勒是直接问:“我给你20美元,你能帮忙安排个位置吗?”结果收到的是对方激烈的反应:“你以为这是什么地方!”“你怎么敢对我如此无礼?”“你以为你用‘这招’就能进来吗?”等等。

第二次调查中,费勒换了方法,他用了一种用间接言语的贿赂方式。那天,他浑身大汗地来到一家极受欢迎的餐馆,气喘吁吁地看着餐厅领班,然后递上一张20美元的钞票,含糊其词地说:“我希望你能把我们安排进去。”

没想到,两分钟后,他们真的被安排就座了,这大大出乎他所料。于是,在随后的调查中,他就开始有意识地使用类似的间接行为向领班暗示自己的行贿企图,这些委婉的表达几乎都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当然,我们讲这个,不是教大家行贿的套路,而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这种特性,深入地思考,更好地表达。

结语

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一下《思想本质》这本书中提到的三个要点:

首先,同一个词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解释,是因为人们会根据自身的心智、价值观去对它做不同的解读,所以许多时候语言并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

第二,人们之所以一激动就会讲脏话,一方面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给对方制造负面的情绪波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宣泄自己的不满,释放自己的压力。

第三,人们说话之所以总喜欢拐弯抹角,而不是直截了当,主要原因是为了保全彼此的面子,而面子这个东西是人类的一个共性,改变了语言在很多方面的使用方式。

通过这本书,我们要记住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媒介,但并不等同于思想和情感本身。它背后的许多秘密,都需要我们去慢慢体会和发现。

[编辑:小平]


相关内容:

《当下的启蒙》|比尔·盖茨最喜爱的一本书。

《风格感觉》|如何让你的作品被更多人喜爱?

《白板》|如何打破对人性的错误认识?

《幽暗国度》|印度三部曲01:没有统一的思想和道德标准会怎么样?

《思想者》|管理者也可以像其它职位一样被教出来吗?

《改造:1949-1957年的知识分子》|建国初期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

【党建读书会】《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隐喻如何左右人的思维的?

《王安石传》|梁启超先生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王安石。

上次推送内容:

《苏珊·桑塔格》|一个迷人女作家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一生。

【严选好书】书才是最好的导游。

《超级IP》|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听读史记学管理】游侠列传|想做大,就必须人脉广;想做强,就必须引力强。

本次推送:

《思想本质:语言是洞察人类天性之窗》|语言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严选好书】权衡与取舍才是生活里最本质的东西。

《管理的常识》|什么是必须掌握的核心管理知识?

【听读史记学管理】田单列传|揭秘“神秘将军”田单的治军奇招与巧思。

下次推送:

《岂不怀归》|“佛系”了吗?书中所写的无奈与挣扎中招了吗?

《品牌洗脑:世界著名品牌只做不说的营销秘密》

【严选好书】避免管理“一日游”,让管理持之以恒。

【听读史记学管理】龟策列传|寒冬之后,该怎么活着?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公众号内查找文章的方法


一、关注本公众号的朋友到您的微信好友列表中找到订阅号消息。


二、找到“”品卷一族“后点击头像进入公众号


三、找到公众号名称”品卷一族“右侧显示有一头像点击并进入


四、打到右上角的搜索标志。


五、输入想搜索的名词就可以得到相关结果


输入搜索的文章类别“运营”以显示与“运营”相关的内容


输入搜索的作者得到结果


六、输入搜索的人物”管仲“得到内容中提到”管仲”的文章。

为进取者提升提供方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