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风格感觉》|如何让你的作品被更多人喜爱?

史蒂芬·平克 品卷一族
2024-12-10

核心书摘

《风格感觉》是一本顶级语言学家的写作宝典,帮助我们快速掌握打动人心的表达技巧。本书结合了现代语言学和认知科学,从思维的高度分析写作技巧,告诉身处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如何清晰简洁地展示事实和思想,以及如何有效运用语词来吸引人们关注。各个领域的写作者,都可以跟随本书学习写出打动人心又令人叹服的文章。本书既有助于改进中文写作思维,也有助于提高英文写作水平。

本书鲜知


关于作者

史蒂芬·平克,世界级语言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科普畅销书作家,TED演讲人。被《时代周刊》、《外交政策》、《展望》等多部知名杂志称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因其在视觉认知和心理语言学方面的杰出研究,赢得来自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美国心理学会、美国认知神经科学学会、美国人本主义协会的多个奖项。

学什么?如何写出让人难忘的好文章

给大家出一个小学语文题目,请大家用“创业”造一个句子。“创业就像爬山”、“创业就像长跑”,甚至有人说“创业就像生孩子”。这些句子看似比喻十分准确,却都是陈词滥调。来看看真正的高手是如何描述创业,硅谷钢铁侠,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是如何描述创业的吧:所谓创业,就是嚼着玻璃凝视深渊。

同样都是描述创业,好的语言让你读起来嘴巴一痛,有种双腿在深渊前战栗的感觉。《风格感觉》是一本写作教学实战书,养成写作能力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巨大的财富。一个吸引人的文章不仅需要遣词造句适应情景和受众,更需要言语优雅、清晰、简洁、连贯,请跟随本书作者,来学习写出打动人心又令人叹服的文章。

你还会发现

· 三种表达的坏习惯是什么;

· 写出好文章的技巧有哪些;

· 古典风格的写作是什么样的。

一、改掉三种表达的坏习惯

在养成好习惯之前,先要改掉坏习惯,平克教授在书中对三种坏习惯深恶痛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第一个坏习惯是不说人话,让所谓的“专业语言”把用户搞得晕头涨脑。

咱们先看一篇这样的文章开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将注意力转向儿童语言习得的问题,本文将讲述这一过程近年来的研究。”

你看,什么叫“儿童语言习得”?是不是有点“懵圈”。

真正从用户出发的表达应该是这样的:

“小孩子不用专门上课,就能学会一门语言。他们是怎样做到的?”

这不就非常清楚了嘛?不得不说,有很多写作者,包括我们自己,也常常忘了文章要写给谁看,总是自恋地运用一些生涩的专业用语,让所谓的专业人士着迷,而不是让读者明白你想传达的内容。

沉迷于专业表述的人,往往是陷入了“知识诅咒”。“知识诅咒”是指一个人学得太多,或者学的知识太生疏,不能把知识通俗易懂地讲出来。他们总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表白上给人一种逼格很高的感觉,说白了,就是“装”,或者不能融会贯通,讲不明白。

很多人都看过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面有一个例子。主角兰彻被教授问到什么是“机械装置”,兰彻告诉教授“能省力的东西就是机械装置”。教授很不满意,然后让其他学生给出正确答案,于是有学生重新回答说:

机械装置是实物构件的组合,各部分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借此,能量和动量相互转换,就像螺丝钉和螺帽,或者杠杆围绕支点转动,还有滑轮的枢纽之类的。尤其是构造,多少有点复杂。包括活动部件的组成,或者简单的机械零件,比如滚轮,杠杆,凸轮等等……

滔滔不绝一大套,把一句话就能讲明白的东西,弄得这么复杂,鬼才听得懂。为了讽刺这样的教育,兰彻也套用上面的表达方式给“书”下了一个定义:

一种记录、分析、组织、总结、讨论及解释信息的,有插图或无插图的、硬抄或平装的、加套或不加套的,包括有前言、介绍、目录表、索引的,用以增长知识、加深理解、提升并教育人类大脑的装置,该装置需用视觉,有时候触碰的感官形式使用。

你看,这就是故弄玄虚了,凡是习惯用这种表达方式的作者,都是自我意识过强,根本不关心外界,只关心自己的风格。

书中点出的第二种坏习惯,是用模糊的语言来表达。有些人对自己要说的事情特别不自信,就会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语言来做缓冲,比如:“几乎”、“比较”、“相当”、“近乎”、“相对而言”、“一定程度”等等。

这种模棱两可的表达,很多情况下是为了保护自己,为自己开脱责任,他们希望如果有人来挑错的话,自己说得模糊一点,可以减少被指控的风险。很多不成熟的记者,经常会用这种表达,如:“大概四十人在这场火灾中丧生”;“他几乎不能相信这个事实”等。

但是,这些词不但模糊了文章,还削弱了表达者的意图。你可以想象一位母亲拿着自己女儿的照片对你说:“我几乎很爱她”,这是不是很可笑?

在特定的情况下,我们的表达除了寻找缓冲别无选择,此时最好给陈述加上限制条件。如:“男人比女人更擅长数学”,“吃西兰花防癌”,其实这都不是绝对真理,因此负责任的作者会加入修饰。“平均而言,男人比女人更擅长数学。”“其他条件不变时,吃西兰花防癌”。

总之,要尽可能清楚地把观点和事实表达出来,而不是总想给自己留后路,或者对自己真实的意思含糊其辞。

第三种坏习惯,是不假思索地使用陈词滥调。我们应该像避免瘟疫一样避免陈词滥调,这是显而易见的。四字成语是最常见的陈词滥调,当读者被迫读了一个又一个陈腐的成语时,他就不会再将所读的文字转换成心中的意象,而仅仅是动动嘴唇默念而已。

例如,如果作者这样写一位创业者:“他在通向胜利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决定兵来将挡,顺其自然,保持乐观,但这些知易行难”,听完了这样的描述,你会留下什么印象么?

我们换一个类似的题目,怎样做出一个和“创业”相关的比喻?你可能会想到:创业就像爬山,创业就像长跑,甚至说创业就像生孩子……等等,这些关于创业艰难的比喻也都很准确,但也都是陈词滥调。

真正的高手是如何描述创业的呢?硅谷钢铁侠,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曾有一个比喻:所谓创业,就是“嚼着玻璃凝视深渊”。当看到这句话时,你有没有一种嘴巴刺痛,而双腿在深渊前战栗的感觉?

这与马斯克的经历有关,他一生都在与失败做斗争,创立第一家公司时,就每天睡在沙发上,和弟弟两个人合用一台电脑,每周工作七天,只要是醒着的时候都在写程序。创业的过程中他曾面临孩子夭折,妻子离婚和公司破产同时降临,那真的是用九死一生都不足以形容。可见,要想把陈词滥调抓住摔死,你要先具备把生活中的真实感受提纯出来的能力。

二、掌握写出好文章的技巧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想判断什么是好文章,并能够写出好文章,其实是很难描述的。甚至同一时代的伟大作家或思想家,也有不同的标准。

同样是古希腊时期,哲学家塞内加的标准是:论点鲜明、表达有力、句子简短、接近口语;而演说家西塞罗的标准则是:讲究修辞、句子丰满、音节铿锵。

同样是文艺复兴时期,培根的标准是:文章简短、简明扼要、思想深刻;而巴洛克的标准则是:繁复华美,还要带点神秘主义。

《风格感觉》这本书里提供了一种最容易掌握的方法,也就是古典主义风格。

所谓古典风格,不是要用古文写作,不是动不动就“君子从远方来,不亦乐乎”, 它最初来自十七世纪,英国皇家学会对写作的明确要求是:文章的风格要紧凑、朴素、自然,文章的表述要采用正面表达,意思要清楚、语言要自然流利,一切尽量接近数学般清楚。

后来,古典主义风格又经历了演变,如今概括起来就两条:清楚和简洁。

在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召开大会,集结20万蒙古大军西征花剌子模,开战之前,按照惯例需要书记官写一封战书,书记官文采飞扬地写了一篇数千字的文章,成吉思汗看了却勃然大怒,打了书记十几皮鞭。他告诉书记官,“你听着,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写。” 于是就写成了一封流传千古的战书,只有六个字:“你要战,便作战。”这就是典型的古典风格。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和学习,下面我们会选择大家比较熟悉的文章,来剖析平克如何用古典风格来表达。

1、采用主动和互动

平克教授在书中告诉我们,写作是一种交流,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作者可能只是埋头在电脑前敲字,但心中要想到这些读者,要考虑他们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的程度,有时候甚至还要考虑他们的脾气秉性,他们喜欢哪一类的风格。在你眼前的:也许是可爱的娇小姐,也许是调皮的孩子,也许是没读过书的老农,也许是白领精英……

只有在写作的时候想到他们,你的文章才能写得有针对性,人家才会比较容易接受。

举个例子,毛泽东的《愚公移山》就是一篇很有针对性的文章。文章从《愚公移山》这则神话故事讲起,这是一篇耳熟能详的故事,本来没什么新意,但接下来,毛泽东却创造性地将这个老故事与现实结合起来。他说:

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闭幕词,文章是讲给在座的代表们听的,目的是希望代表们能发扬“愚公精神”,做好群众宣传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给老百姓讲清楚:

要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

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心甘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

要使全国人民有这样的信心: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不是反动派的。

这篇文章就是典型的主动和互动风格,既有经典的故事,又能够关照现实,赋予它新的意义,而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通俗易懂,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2、尽早点明主题和论点

1963年8月28日,一名黑人牧师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了一篇演讲,内容主要是关于种族平等的。这篇演讲影响巨大,数万人为之热血沸腾,甚至说它改变了黑人的生存环境也不为过。说到这你可能已经知道了,这篇演讲的名字就是《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作者是马丁·路德·金。他的开头是这样说的:

朋友们,今天我要对你们说,尽管眼下困难重重,但我依然怀有一个梦。这个梦深深植根于美国梦之中。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洲的红色山岗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

这是典型的直接点题法。“我有一个梦想,我的梦想是美国能够实现它的立国信条——人人生而平等”。每一段的开头,都以“我有一个梦想”开头,这样写文章的好处是,先声夺人,作者的意图一目了然,方便读者理解文章主旨。对写作者而言,也方便梳理文章脉络。

3、有逻辑地联系前后陈述

关于这一条,韩愈的《马说》是很好的例子,这篇文章讲的是鉴别人才的重要性。开头就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也就是说,先有能够鉴别和赏识人才的人,然后才有人才。

为什么这么说呢?文章接着说: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意思是说,世上虽然有千里马,但如果没有人发现,最后,千里马也只能跟普通马一样,老死在马槽旁。人才也一样,如果没有人能够鉴别、赏识,给与职位,最后也只能像普通人一样,庸庸碌碌地过一生。

这篇文章前后逻辑很清晰:千里马对应人才,伯乐对应辨别人才的人。没有千里马,是因为没有伯乐;没有人才,是因为没有能够辨别人才的人。

写文章一定要把逻辑线搞清楚,这样人家才能看得懂。

4善用细节描述

人对于图画和视频的吸收能力,天然就比文字强,因此要学会调动我们的五觉(视觉、嗅觉、味觉、听觉、感觉)来描述事物。它看起来怎么样,它闻起来怎么样,它尝起来怎么样,它听起来怎么样,它摸起来怎么样,这样的描写会让读者有细节和直观的体会。

二战史上,有一位侦察兵留下了自己的名言。当时铁血将军巴顿派他出去侦查德国人的位置,两个小时之后,他回来告诉巴顿说:将军,想象一个面包圈,我们就是中间那个洞。你看,历史上有无数侦察兵说“将军,我们被包围了”,但你能记住的只是这个形象而简洁的比喻。

好的描述者,笔下万事万物都是活的。张爱玲有一篇广为人知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故事的男女主角第一次见面,女主角正在洗头,满头泡沫,两个人一握手,一点肥皂泡溅到了男主角手背上,这本来是一件小事,但善于描写男女心理的张爱玲却这样写道:

他不肯擦掉这泡沫,由它自己干了,那一块皮肤便有一种紧缩的感觉,像有张嘴轻轻吸着手似的。

你看,水平一般的作者,想的都是如何让笔下的男女主角来一段轰轰烈烈的激情,但是高手却从一个泡沫的描述入手,没有一个多余的字,把这件事写活了。

5、运用并列句式

平克教授在书中重点提到了并列句式。并列句式其实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排比”,是许多大文豪都喜欢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段。例如,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这样写道: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并列结构因为句式整齐,结构匀称,优美华丽,读起来会给人一种气势磅礴、一泻千里的感觉。虽然要做到这一点比较难,但文字工作者还是应该努力学会这一技巧。

总之,写作风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锻炼出来的,需要长期磨练和尝试。我们可以提醒自己努力追求好风格的原因是:促进思想的传播,证明我们对细节的关注,以及为世界增加一些美丽。

总结

还记得我们开头提到的三个问题吗:

如果给你最喜欢的人写封信,你会怎么表达爱意?

如果最要好的朋友要结婚了,你会怎么写祝贺词?

如果你最尊敬的老师要过生日,你会写什么样的贺卡?

读完这本书后,大家就可以实际操作一下了。养成写作能力是终身挑战,更是终身财富。请牢记书中的这几句经验之谈:

坚决用新鲜词汇和具体意象,而不用陈词滥调和抽象概述;

关注读者的观察角度和他视线的目标;

以简单的名词和动词做基础,审慎而明智地插入不常见的词汇或成语,和陈词滥调做不懈斗争;

使用排比句;

偶然制造精心安排的意外;

呈现有说服力的细节,避免直白的表达;

格律和发音与要表达的含义和情绪有共鸣。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1471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胡云鹏)

相关内容:

《小说课》|教你如何三分钟讲好一个故事。

《写作这回事》|现代惊悚小说大师斯蒂芬·金被人高呼“万岁”的回忆录和小说课。

《写出我心》|普通人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

《故事思维》|什么样的故事能打动听者的心。

《认同感》|如何用故事塑造品牌?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商务文案的写作过程就是逻辑思考的过程。

《你的团队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人》|用故事简化沟通,提高团队效率。

《小说的艺术》|小说是哲学、叙事与梦幻的统一。读小说时,我们读什么?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个伟大的故事是如何诞生的?

上次推送内容

《语言学的邀请》|你究竟会不会听话呢?

(小说)《共好》|激活公司的每一个人——从老板到员工

《迷恋》|有效激活迷恋的七个触发器。

史记·傅靳蒯成列传|创业当自强不息,厚德方能载物。

《如何测试商业模式》下|如何判断一个商业模式的概念是否可行?

《狂热分子》|群众运动中狂热分子的心理是怎样的?

【行走日本系列】东京本屋|营造书与人自然连接的氛围。

千字文 | 欣赏汉字美,让孩子领悟中国文化。

本次推送:

《季风帝国》|季风是如何影响一个区域的命运的?

《风格感觉》|如何让你的作品被更多人喜爱?

《慢决策》|顶尖高手和普通选手在决策上的区别是什么?

《翻转世界》|新的通讯工具如何改变现在、重塑未来?

《死屋》|沙皇统制时期的西伯利亚流放制度。

【行走日本系列】东京下町职人生活|东京根岸地区手工艺人亲述。

《失去的机会?抗战前后国共谈判实录》|边打边谈的国共合作。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跟“汉朝李白”司马相如学做营销高手。

下次推送:

《异常心理学》|心理健康的人会出现异常心理现象吗?

中国古代权妃系列收藏合集

【行走日本系列】山本五十六|太平洋上的海军枭雄。

史记·秦本纪|西部边陲的嬴氏家族,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权利的巅峰的?

(小说)《动物农场》|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的进行了一场“革命”。

《认知盈余》|看自由时间如何改变世界的未来?

《创新者的窘境》|成熟企业在遭遇市场变化时应该怎么办?

《策略博弈》|边缘政策:如何利用威胁还影响他人?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