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分子》|群众运动中狂热分子的心理是怎样的?
核心书摘
《狂热分子》主要探讨了包括宗教运动、社会运动、民族主义运动等在内的群众运动的共有特征,重点是陷入狂热的乌合之众的人格。作者认为群众运动首先具有吸引、改变的力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遮盖独立个体的责任与无能,从而使之“逃离自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霍弗虽揭示出了失意者易于逃离自我,寻找形而下的横向救赎,看似告别独立的个人主义,但实际上却正是更深层次的个人主张,而霍弗作为同样一个被社会所遗忘的人,却用生命向我们彰显了自由的含义。
关于作者
埃里克·霍弗的一生十分传奇,7岁失明,15岁复明,父母早逝,靠自学成就学问。长年从事码头搬运工作,1964年成为加州伯克利大学高级研究员后,仍未离开码头,其许多观念都是在码头工作中形成,因此他也被称为“码头工人哲学家”。生平著作超过10部,包括《激情心灵状态》、《变迁的磨难》、《我们时代的脾性》等,曾于1982年获里根总统颁赠的总统自由奖章,多次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狂热分子》是他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作品。
本书鲜知
学什么?了解群众运动中,狂热分子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卷入群众运动?为什么群众运动总是会呈现出暴力倾向?是谁热衷于加入群众运动?
埃里克·霍弗的《狂热分子》比勒庞的《乌合之众》思考得更深入。霍弗的这本书是脱下靴子瘙痒,搔得狠了,快感之外很有痛感。心怀善意而又立场不坚定的人们应该铭记以下这段:“当希望和梦想在街头汹涌澎湃的时候,胆怯的人最好闩起门扉、关上窗户,蜷伏着以待怒潮过去。
因为在希望(不管是多崇高和良善的希望)和它所带来的行动之间,往往存在着重大的不协调,一如在《启示录》里,传布末日四骑士(饥饿、战争、瘟疫、死亡)将临的,乃是以常春藤遮身的少女和头戴花冠的青年。”
你还会发现
· 哪些人最容易成为群众运动的狂热分子;
· 暂时性的畸零人的概念是什么;
· 如何让狂热分子为群众运动的团结贡献力量。
一、为什么普通人会参与群众运动
首先,来看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为什么普通人会参与群众运动。
提起群众运动,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就光说历史上有名的群众运动,我们闭着眼睛就能说出来很多,比如十字军东征、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运动、宗教改革运动等等,可以说,对于很多国家,群众运动是推动国家前进的重要因素,很多人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参与群众运动的人都是为了革命或者信仰。但是作者霍弗却不这么认为。
霍弗长期跟底层人民生活在一起,他的一生横跨了整个20世纪五分之四的时间,见证了俄国的共产主义革命、德国的纳粹运动、意大利的法西斯运动等多场群众运动,他发现,大部分民众参与群众运动,表面上是因为憧憬群众运动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比如通过革命运动推翻旧的专制统治,建立新的民主政权。
但实际情况却是,民众参与群众运动是源于内心的渴望,而这种渴望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渴望改变命运,另一种是渴望寻找“自我”的替代品。如何理解这两种渴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霍弗的解释。
1、渴望改变命运
有些人由于对现状不满,但是又感觉自己无法改变命运,于是就希望通过群众运动来改变命运。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对现实不满意,对自身的力量不确定,但对未来充满信心。
对现实不满意是因为自己渴望的成功无法企及,书中把这种人称为“失意者”。通常情况下,有成就感的人会把世界看成一个友好的世界,他们想要踏踏实实地待在里面,也希望看到这个世界就按照现在的样子运转下去;而失意者通常会把自己不成功的原因归结到外部世界,他们觉得是这个世界让他们不成功,那就只有改变、搅动这个世界,等世界变了,自己就有可能成功了。
所以一般来说,对现状不满的失意者更有可能加入革命性的群众运动。就像梭罗说的那样:“如果一个人生了病,无法发挥身体功能……他就会动念去改革——改革世界。”
对自身的力量不确定是觉得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的人相信自己拥有无敌能量,总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够改变世界,只是现实社会没有给他们机会,而群众运动正好满足了他们这种渴望。
对未来过于自信的人,对未来怀着不切实际的梦想,认为即使没有实际权力和经验做后盾,只要有大无畏的胆气就可以创造美好的未来。一个口号、一句话或者一枚勋章都能带给他们无限的力量,让他们充满热情地投身到群众运动中去。
我们都知道,发起法国大革命的那些人是没什么政治经验的,布尔什维克党和纳粹也是这样,革命中有经验、有权力、精通世事的成员通常都是后来者,运动到了高潮才会加入,前期那些群众运动中的狂热分子大多是因为对未来不切实际的梦想才聚到一起的。
2、渴望寻找“自我”的替代品
除了渴望改变命运之外,很多人参与群众运动,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渴望找到自我,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觉得人生已败坏到无可救药,认为自我无法改善。他们觉得自己的前途不值得去拼搏,自己的信仰也不值得去献身,最渴望的就是重生,过一种完全崭新的生活。重生无法实现,他们就渴望通过认同一件神圣的事业来获得自豪、信心、希望、目的感和价值感,一个积极的群众运动正好满足了这种心理需求。
一旦他们投入到群众运动中,就会在紧密无间的集体中得到重生,就算他们只是在一旁密切关注,依然可以因此而获得自豪、信心和目的感。因为这些人自我否定的形式不一样,所以,渴望的替代品也不一样。有人是因为极度自卑,所以希望找到自信;有人是因为没有存在感,渴望在集体里找到归属感;有人是能力不足虚荣心太强,想依靠一个神圣的运动来满足自己的自尊心;还有人是因为突然失业十分绝望,相信群众运动可以给他们带来希望。
最严重的一类人则感觉不到人生的意义,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值得自己奋斗的事情,迫切需要为别的事物而活,于是希望加入群众运动过上有意义的人生。
无论是渴望改变命运,还是渴望找到“自我”的替代品,本质上都是缺乏希望的表现,而群众运动最大的优点,就是提供了希望。对于一个饿得发慌的人来说,谁承诺给他面包,他可能就跟谁走了。所以作者霍弗才会说:“当我们个人的利益与前途看起来不值得我们为之活下去时,我们就会迫切需要为别的事物而活。”
二、哪些人最容易成为群众运动的狂热分子
在了解了群众运动的驱动力之后,我们来看看到底什么样特质的人更容易被这种驱动力所影响,换句话说,我们要讨论的是哪些人最容易成为群众运动的狂热分子。
很多人以为群众运动数量庞大,参与的应该是社会中的主流人群,其实这是个误解,无论是宗教运动,还是革命运动,参与者都是处在社会两头的人。参与群众运动的一部分人是社会上最优秀的人,因为他们希望通过改革把这个社会变得更好;但大部分人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对社会的现状不满意、不尊重,认为自己的生活和社会都已经败坏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他们希望把这种生活和社会全部“毁掉”,从而过上一种新的生活。
作者霍弗在书中列举了几类主要的群众运动参与者,还给他们取了形象的名字,比如“穷人”、“畸零人”和“原属集体被瓦解的人”,接下来,我们就探讨一下这几类群众运动主要参与者的特征。
1、穷人
参与群众运动的人中,穷人占大多数,但不是所有的穷人都会参与群众运动,那些为最基本的生活操劳的赤贫者,过的都是目标鲜明的生活,他们只想填饱自己的肚子,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自我和未来,所以极端贫困的赤贫者基本不会参与群众运动。
那参与群众运动的是哪一类穷人呢?作者霍弗在书中指出,新穷人、得到补偿的穷人、自由的穷人和有创造力的穷人是最容易参与群众运动的。
所谓新穷人,就是指原来生活条件比较好,因为各种客观原因才刚刚陷入贫困的人。通常情况下,这些人都会怀念曾经富有的生活,认为自己陷入贫穷是因为社会的剥削和不公,这时候,一旦有人高喊“重新洗牌”,他们就会蜂拥而至。
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的主要支持者,就是破产了的中产阶级;17世纪,英国清教徒革命的成功,也离不开这些新穷人的参与。有资料显示,圈地运动期间,数以千计的地主赶走他们的佃户,把田地改成牧场,“强壮和积极的农民,变成了受薪工人或乞丐,城市街道里满目都是贫民,”而为克伦威尔的新军充实兵员的,正是这些遭剥削的群众。
除了新穷人之外,还有一种穷人是最容易参与群众运动的,那就是得到补偿的穷人。不满情绪最高涨的时候,很可能是生活条件已经改善、一种理想状态看似伸手可及的时候,悲愤会在它几乎得到补偿的时候最为蚀骨。
作者霍弗在研究法国大革命社会现状的时候发现,1789年大革命之后的每一个阶段,都没有大革命前的那20年繁荣。由此霍弗得出结论:法国人的处境越好,越会觉得自己的处境难以忍受。所以说,在很多时候,促使人们起来革命的,不是生活真的有多苦,而是因为尝过生活的甜头,就想要更多的甜头。
另外一种容易参与革命的穷人是自由的穷人,这是指那些刚刚获得人身自由的穷人,特别是那种刚获得解放的奴隶,他们的不满来自于自由带给他们的苦恼。相对于原来的生活,有了自由之后,反而必须开始独自面对生活的多样性,这样就难免会产生失败感和失意感。这类自由的穷人如果不开动脑筋,自由就成了他们的负担,参加群众运动,就是为了避免思考个人的责任和生活的失意。
最后一种容易参与革命的穷人是那些有创造力的穷人,有创造力的穷人泛指那些穷技工、穷作家、穷艺术家、穷科学家等,这些人如果还能保持个人的创造力,就会源源不断地创造来让自己安贫乐道;一旦创造力枯竭,无法产出新的产品时,他们就很容易感到失意,也就很容易投身到群众运动中去。
2、畸零人
讲完了穷人之后,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类群众运动的主要参与者:畸零人。
所谓畸零人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社会上的边缘人士,他们独自生活,做着最普通的工作,平时很少有人关注,日本的很多单身独居人士就属于这类人。一般社会上有两种畸零人,一种是暂时性的畸零人,一种是永久性的畸零人。
暂时性的畸零人是指那些还没有达成志向,但也没有放弃希望的人。他们还是憧憬有一天能过上有意义的独立自主生活,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和成就,就足以让他们和这个世界以及自我取得协调。
纵观历史,我们能够发现,如果两个国家长期交战,不管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战后都会经历一段很不安稳的时间。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是因为数百万的军人在外作战太久,和平民的生活格格不入,复员后的军人发现他们很难适应战后的生活节奏,成了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暂时性畸零人。他们很难适应平常的家庭生活,但也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一旦这些人发现自己适应不了新生活,就容易参加群众运动。
永久性的畸零人是指那些自身能力很差,心灵上又有不可救药的缺陷,从而认定自己终身无法达成愿望的人。他们会急切地追逐所有的新事物,但是又因一时的失败而放弃。最典型的永久性畸零人是那些有创作渴望却无法满足的人,他们原本从事写作、绘画却一败涂地,或者曾经显露过才华,后来又江郎才尽,之后再也创造不出有价值的作品。他们遏制不住的那种饥渴依然存在,导致他们在为“神圣伟业”服务时很容易成为最暴力的极端分子。
3、原属集体被瓦解的人
除了穷人和畸零人外,还有一类人也是群众运动的主要参与者,这类人原本有集体,可是因为某些历史原因,原有集体遭到破坏或者解散,让他们成了没有集体归属的人,这种极大的心理落差会让他们马上寻找新的集体来重获集体归属感,群众运动正好是这样一个新集体。
说到这里,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犹太人那么热衷复国,因为原来的家园被拆散之后,他们始终被其他种族排斥,只有复国才能让他们有真正的归属感。希特勒可以轻易屠杀600万犹太人,可是却无法消灭巴勒斯坦的60万犹太人,原因就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有集体归属感,他们是在自己的家园上奋斗,内心的感觉不一样,产生的力量也完全不同。
通过前面的讲解,我们已经能够总结出,民众参与群众运动的最主要的驱动力就是缺乏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而群众运动的主体,是失意者。这个结论在我国历史上,也是能够找到印证的。
我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算得上是实实在在的失意者了。
黄巢虽然是农民起义军的首领,但他的出身可和“农民”一点关系都没有,黄巢的祖上是贩私盐的,家境十分富裕,按照剧情的发展,黄巢应该老老实实地当个商人,但黄巢偏偏没走这条路,立志要去考进士,但五岁就能作诗的黄巢,竟然几次考试都没考中,失意中,黄巢留下了一首流芳百世的诗《咏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既表达了黄巢对几次落第的无奈,也有一种“来年再战”的气魄,但更多是一肚子憋屈。没办法,黄巢又回了老家,干起了祖上贩盐的老本行。
乾符元年(874年),全国各地连续发生水旱灾,河南最为严重,庄稼颗粒无收,这时候,朝廷又开始增加徭役赋税,目睹了朝廷腐败的盐贩子王仙芝,决定揭竿起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王仙芝起义就这样爆发了。
黄巢本来就好折腾,之前几次落第,心里的郁闷还没平,王仙芝起义正好让他有了发泄之处,于是二话不说就加入了王仙芝起义军,和王仙芝一起领导农民起义。
别看黄巢只是个商人,但他的军事才能一点也不差,号召群众,“数月之间,众至数万”,仅仅五个月的时间,就领导农民起义军攻掠十多个州,让朝廷十分忌惮。
唐僖宗眼见起义军势大难敌,就下令招降王仙芝,封他为“左神策军押牙”,言外之意就是“大丈夫能屈能伸,你我各退一步,你安安稳稳当个官,我安安稳稳坐我的皇帝”,做官总比被打压好,王仙芝有点心动了,可是还没等他接住唐僖宗抛出的橄榄枝,黄巢就坐不住了,我黄巢差哪了?凭什么只赏你王仙芝,我一点好处都没得到?于是一气之下,就领着自己的“心腹”,和王仙芝分道扬镳了。
后来的历史,我们就比较熟悉了,黄巢自立为王,领着起义军辗转安徽、河南、广东、广西等12个省市,打遍大半个唐朝,终于在公元880年,唐僖宗狼狈逃往咸阳,黄巢趁势攻入长安登基,定国号为“大齐”。
黄巢苦读20年,没有中举,想为国效力却偏偏无门,一个失意者,最终选择了极端、激进的道路,加入和领导了群众运动。我们讲黄巢的例子,不是想说农民起义是如何成功的,我们还是想让大家看到,群众运动的主要驱动力是失意,而群众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失意者,这和《狂热分子》这本书传递的核心观点是高度吻合的。
三、如何让狂热分子为群众运动的团结贡献力量
历史上有很多群众运动,大到国家革命,小到工人罢工,有的很快就失败了,有的却取得了成功。而所有成功的群众运动,依靠的都是那些狂热分子的自我牺牲和团结一致,那么如何让狂热分子为群众运动的团结贡献力量呢?
作者霍弗在书中详细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这些狂热分子是不可能简单地就被说服的,只有用各种办法来麻痹他们的精神,才能让他们顺从。
历史上群众运动的组织者通常会同时采用好几种手段来麻痹狂热分子,最常用的手段主要有三种:一是把个人同化到集体;二是贬低现在,夸大未来;三是激发仇恨。下面我们分别说一说。
1、把个人同化到集体
任何群众运动要想成功,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把团队成员内心的自我打碎,让他们完全同化到集体中来。同化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当别人问他们是谁时,他们会自然地回答自己是某个组织的一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群众运动的组织者会举行各种加入仪式或者庆典,从而引起群众运动中每个人的共鸣。
希特勒可以说是这方面的高手,他为了让德国人心甘情愿为纳粹服务,在军队里面举行了很多盛大的仪式。他经常发表主题演讲,定期举行阅兵大典,就是为了给参与在其中的德国士兵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他通过一系列的制服、旗帜、阅兵和其他复杂的仪式礼节,让士兵们忘记自己的血肉之躯,把自己的生死和纳粹同化为一体。更厉害的是,他还曾让800万德国人穿上戏服,让他们一起演一场壮烈而血腥的歌剧,为德国士兵制造一个美好的幻想,最后为他的统一大业献身。
2、贬低现在,夸大未来
把个人同化到集体是暂时的,人的思想终究还是会考虑自己的未来。在这一点上,群众运动的组织者也自有办法。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贬低现在的一切,同时无限放大未来的希望。我们前面说过,很多人参加群众运动是出于自身的需求,并不是为了集体。
可是一旦加入群众运动之后,就会被要求为了集体而放弃个人,在这种情况下,组织者为了稳定他们,就会贬低当下的境况,同时描绘一个美好的未来,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画饼充饥。
为什么一张未来的大饼就可以让这么多人心甘情愿牺牲自我呢?作者霍弗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他认为,人往往愿意为了没有得到的东西去死,却不会为了保护已经拥有的东西去死。人们赴汤蹈火的最大动力是渴望而不是拥有,这就好比我们平时说的“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
熟悉美国历史的人都知道,美国的西进运动在美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西进运动的路程很辛苦,为了让这些人在西进的过程中激情不退,组织者会不断弱化当下的困苦,同时为他们描绘一个美好的未来,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但如果这份希望丧失,群众就会分裂。
西进运动中的唐纳移民团就是典型的例子。唐纳组织群众西进的过程中遇到了大雪封山,最初唐纳用西部的美好家园鼓励大家互相支持,一路进取。可是,当他们遭遇迷路,被大雪困住时,队伍就发生了分裂,最后竟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
总结
以上就是《狂热分子》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通过今天的阅读我们能够知道:历史上群众运动并不少见,参加群众运动的人,表面上是为了革命,实际上都是为了改变命运,寻找自我的归属感。
一般热衷群众运动的狂热分子主要是三类人,分别是“穷人”、“畸零人”和“原属集体被瓦解的人”,其实,如果把这三类人再进行概括的话,你就能发现,他们都属于“失意者”,这也就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狂热分子》的核心观点,也就是“失意”是陷入狂热的根源,群众运动主要是对那些失意者产生巨大的影响。
其实关于《狂热分子》这本书的评论和解读,学术上出现过很多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作者埃里克·霍弗本人仇恨纳粹,而且非常崇拜美国,这种政治和情感上的偏见有可能制约霍弗对《狂热分子》这本书的创作,不管这种说法是不是可信,我们要做的就是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读这本书,它为我们看待群众运动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希望这种新视角能够拓展我们的认知边界,让你保持清醒,毕竟不管在什么时代,个体极端、群体狂热都是需要警惕的。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2213 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编辑:伊兰微微)
相关内容:
《大象的政治》|从大象的社会分层理解人类社会阶级的深层含义。
《神似祖先》|为什么“神似祖先”是改善生活品质最可行且有效的方式?
上次推送内容
《魏斯曼演讲圣经:说的艺术》|如何让你的听众愿意按照你说的做?
本次推送:
《语言学的邀请》|你究竟会不会听话呢?
《共好》|激活公司的每一个人——从老板到员工
《迷恋》|有效激活迷恋的七个触发器。
史记·傅靳蒯成列传|创业当自强不息,厚德方能载物。
《如何测试商业模式》下|如何判断一个商业模式的概念是否可行?
《狂热分子》|群众运动中狂热分子的心理是怎样的?
【行走日本系列】东京本屋|营造书与人自然连接的氛围。
千字文 | 欣赏汉字美,让孩子领悟中国文化。
下次推送:
《季风帝国》|季风是如何影响一个区域的命运的?
《风格感觉》|如何让你的作品被更多人喜爱?
《慢决策》|顶尖高手和普通选手在决策上的区别是什么?
《翻转世界》|新的通讯工具如何改变现在、重塑未来?
《死屋》|沙皇统制时期的西伯利亚流放制度。
【行走日本系列】东京下町职人生活|东京根岸地区手工艺人亲述。
《失去的机会?抗战前后国共谈判实录》|边打边谈的国共合作。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跟“汉朝李白”司马相如学做营销高手。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