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人都爱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2017-01-13 张博雅 UniDesignLab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添加主页微信 UDLservice01 加入UDL交流群



开始关注 playground 以后,陆续发现了不少有关的书籍和博客。它们的作者背景各不相同,从不同角度探讨“玩儿”这一话题。

这本书的全名是 The science of play: how to build playgrounds that enhance children's development. (玩的科学:如何建造能够促进儿童成长的游乐场),出版于 2014 年。本书目前还没有中文版,我购买的是 kindle 版。作者为 Susan Gross Solomon(以下简称 Susan),早年在宾大研究艺术史,研究对象是康的建筑。后来,她的兴趣转向游乐场,曾于 2005 年出版 American Playgrounds: Revitalizing Community Space (美国的游乐场:社区空间复兴)。Susan 现从事咨询和研究工作,咨询内容包括游乐场的设计、建造和运营。



The Science of Play 第三章的主题是“风险与独立”(Risk & Independence)。在本章中,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风险、失败和成就是紧密联系的三个好基友,冒点险对于小孩子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作者首先定义了什么是风险(Risk),接下来又展示了很多在提供风险方面做得很好的游乐场案例,最后探讨了户外游戏如何与电子游戏“争宠”。


风险与危险(Risk & Hazards)


很多人听到冒险就会紧张。关于冒险,政府想到的是各种官司,父母想到的是自己孩子的安全。为了有效探讨,我们得区分风险(Risk)和危险(Hazard)。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有着不确定的结果,区别是风险顶多意味着小擦小剐,而危险可能是致命伤害。比如,在没有护栏的屋顶上奔跑,肯定是危险。跳上一块较高的石头(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踉跄),算是冒一点风险。


让小孩子玩有一点点不确定性的游戏,有点像让成年人呆在“学习区”。通过冒险,或者说试错,我们重新定义我们能力的边界,边界的扩展让我们感到兴奋,并有兴趣继续挑战,形成良性循环。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们当然要看护,但也不必太过担心孩子们会受伤或者搞不定。如果孩子们搞不定一些事,感到不舒服,他们自然会停止的。识别危险,是他们基因的一部分。适度冒险,可以让孩子们长大后面对突发事件更加从容。


而且,孩子们,或者说我们人类,天然就有冒险的基因。这意味着,如果没有风险,他们会想办法制造风险。作者观察发现,对于那些无趣的游乐场,孩子们要不就是置之不理,要不就是自己发明一些不同寻常的(有可能有风险甚至危险的)使用方式。比如在荡秋千时尽量站起来。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既然孩子们热爱冒险,并藉此获得成长,我们需要去建造让孩子们可以安全地冒险的游乐场。那么,什么算是安全的冒险呢?


石头、工具和跷跷板


Marquand Park. 来源:Google+


冒险可以用很简单的手段达成,关键是要赋权给孩子们。


位于美国普林斯顿市的 Marquand 公园,有一个用不规则的大石头围起来的小沙坑。它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却能让两三岁的孩子们体会到冒险的乐趣和成就。那些身材最小的孩子们可能还没有石头高,他们没法从任意角度进入沙坑。如果不想绕路,他们就得翻越石头爬进去。稍大一点的孩子,就可以跳过石头了。这里的沙坑里经常有孩子们落下的玩具,这说明小孩子很喜欢这里,并且时常回来。


作者观察发现,孩子们在面对难题时自有其办法。比如,一个两岁的小姑娘,我们暂且叫她玛吉,手拿簇新的塑料铲和小桶向沙坑走来。她太小了,没法一下走进去。玛吉稍作思考,很快有了主意。她把手中的工具扔过石头,空出两只手,爬上石头,滚了过去。这和成人的行事方式是非常相似的:先评估风险,再做出行动。


位于伯克利的冒险游乐场(Adventure Playground),给大一些的孩子提供了冒险的机会。(这个我看了也想玩==)



Adventure Playground Berkeley. 来源:http://alumni.berkeley.edu


布满涂鸦的旧木头,歪歪扭扭的结构,到处都是废旧物品……如果第一次看到,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游乐场。冒险游乐场的所有装置的材料都来自捐赠的废旧物品,而搭建则由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在这里,几乎没有什么结构是永久性的,而且所有的设计都非常随机。比如,如果有人捐了一个旧钢琴,那孩子们就会试图“做掉”这个旧钢琴。


家长们和孩子们一起建造. 来源:http://www.ci.berkeley.ca.us


建造过程需要工具,工具要靠孩子们收集旧物去换。比如,10个旧钉子可以换一个锤子。建造需要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教孩子们使用工具,不同家庭的孩子们需要配合。作者观察发现,因为使用锤子这样的技能对于7岁多的孩子来说并不容易,孩子们需要互相学习和帮助,他们比平时有了更多的交流。


工具交换办法. 来源:http://www.great-kids-parks.com


在冒险游乐场的网站上有家长守则,内容细心又有趣。摘录一条与大家分享:


“Keep your cell phone in your pocket. Be present for your child. if you need a break from supervising them, register your child as a drop in and we will watch them. Please, Don't read a book, or get caught up in your phone. Your children need your attention, and we need your help.” 


“请把手机在兜里放好,好好陪你的孩子。如果你需要休息,请跟我们的工作人员说明,我们会照顾孩子。请不要因为读书或者使用手机被我们抓到。你的孩子需要你的关注。我们需要你的帮助。”


伯克利的冒险游乐场在 Yelp 上获得了高达4.5分的评分(Yelp 可以算是美国的大众点评,满分5)。从 Yelp 评论来看,大人小孩都很喜欢这里。摘录一条评论:


“Awesome play space! Overprotective parents this space may not be for you. Splinters are a probability with adventure playground. Everyone is very sweet and the staff is helpful. Designed as an intentional cooperative space. My kids loved it.... And they are pretty wild.”


“很棒的游乐场!这里不适合那些对孩子过度保护的家长——木刺是可能出现的。每个人都很友好,工作人员很有帮助。这是为了合作而设计的空间。我的孩子们很喜欢!而且他们很疯狂。”


捉迷藏


简单如捉迷藏也可以带来冒险的乐趣。此外,对孩子来说,把自己藏起来还意味着可以暂时躲开大人的视线——这很重要。我四五岁的时候最喜欢干的事儿之一就是把柜子里的衣服扔出来自己躲进衣柜里。虽然这纯属掩耳盗铃……本节,作者介绍了两个不同寻常的,可以让孩子把自己藏起来的案例。



Cave for kids. 来源:http://www.hza.no


第一个案例叫做“洞穴”(Cave)。这是挪威建筑师 Haugen 和 Zohar (HZA) 为挪威特隆海姆某幼儿园设计。建筑师的灵感来源于挪威的天然洞穴:在狭窄又神秘的空间里,人可以攀爬,探索,或者迷失。


Cave for kids. 来源:http://www.hza.no


“洞穴”由旧橡胶粒压制成的橡胶板制成,外部是规矩的正方体,内部是极富变化的曲面。这些曲面根据孩子们的身高设计,孩子们可以在内部爬上爬下,大人却很难进去。洞穴内部最多可以容纳 36 个孩子!此外,由于橡胶表面凹凸不平,洞穴的隔音非常好。孩子们可以在里面说悄悄话。如果小朋友在放学时间躲在里面,是听不到爸爸妈妈在叫他们的……


Cave for kids. 来源:http://www.hza.no


我猜测对小孩来说洞穴应该非常好玩,因为它让我想起了曾经让我玩得不亦乐乎的另一处洞穴空间:环秀山庄。(好像有点穿越==)



环秀山庄假山内部。来源:新浪博客


三年前在苏州,有幸和同学们一起悄悄潜入环秀山庄大假山。假山占地面积不大,但内部非常精巧,我们几十个同学在里面上上下下,居然还有足够的躲猫猫的空间。记得当时老师讲,因为假山的设计太复杂,后世测绘根本没法用一张平面表示,需要画横竖很多个断面。无缘得见环秀山庄的测绘图,但我想 Cave 的设计图可能有异曲同工之妙。


Cave 设计图. 来源:http://www.hza.no


如果说“洞穴”是空间的游戏,那么日本艺术家 Fujiko Nakaya(中谷 芙二子)的作品则是时空交融。


昭和纪念公园迷雾森林. 来源:http://www.wochikochi.jp


中谷女士在世界各地创作了以雾为主题的装置。光线、温度、风的变化都可以反映在中谷的雾上。雾起时,世界消失,雾散去,观者恍然。在昭和纪念公园的迷雾森林(Fog Forest)中,中谷还设计了一系列小土丘,增强了雾带来的神秘感。


昭和纪念公园迷雾森林. 来源:https://synkroniciti.com


更高或者更快


在巴黎的美丽城公园(Belleville Park),BASE 事务所利用公园内的地形,设计了可以让孩子们攀爬的“山坡”。在几十米的高度内,孩子们有很多种不同的上升方式,有无穷多条路线组合。每到一个新高度,都有一个小平台。在这里,孩子们有机会对回(yao)头(wu)探(yang)望(wei)。只有爬到顶的孩子们才可以享用秘密小屋和大滑梯。


Belleville Park Playground. 来源:https:/www.landezine.com


除了给孩子们多样的挑战外,其他的设计细节也值得玩味。首先,最高点接到外部道路,避免了治安死角。其次,这里是为已经可以跑跳自如的孩子设计的,为了让太小的孩子不要误入,设计师特别设计了让太小的孩子没法翻越的栅栏。此外,为了保证小大人们可以在这里放松的玩耍,设计师有意尽可能减少了座椅的数量……这样成年人就不会在附近逗留了。


你是否有过从山坡上跑下的体验?由重力带来的速度感很容易让人兴奋。由 BIG 和 JDS 合作设计的 Copengagen Maritime Youth House,就为孩子们提供了这样的体验。


Copenhagen Maritime Youth House. 来源:https:/www.archdaily.com


项目位于哥本哈根港口的海边,其标志是流线型的大屋顶。屋顶时而伸向海中,时而翘起盖住下面的房间。屋顶坡度变化丰富,时陡时缓,可以停驻,可以滑落,可以远眺。和美丽城公园相比,这里要简单的多。不过,它给了孩子们足够的发挥空间。


户外活动 v.s 电子游戏


作者表示,美国的孩子不像北欧孩子那样有那么多富有想象力的游乐场。对于无聊的游乐场,孩子们要么就乱用一通,要么就干脆不去用。毕竟,ipad 上的世界可能更为丰富多彩。


也许有人会担心孩子们在屏幕前花了太长时间。与其控制孩子们和屏幕相处,不如弄清楚为什么电子游戏有如此大的魅力,我们是否能让公共空间也有这样的魅力。



画质再烂,也是紧张又兴奋。谁玩谁知道。来源:http://www.polygon.com


电子游戏有什么特征呢?它们需要(虚拟的)冒险,它们并不那么容易赢,它们给人及时反馈,为了玩好它们,甚至需要大量的练习。事实上,大多数能给人成长的机会都有这样的特征:有难度,有挑战,需学习,需练习。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人们很容易达到“心流”(Flow,又译“福流”)状态。


上文提到的所有游乐场,无一例外都具有这样的特征。担心孩子们会陷进屏幕里的大人们可以松口气了,电子游戏能给的,户外活动也能给。说到底,孩子们需要的只是“快让我哭,快让我笑,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的强烈“感觉”。


其实,大人们也是一样吧?


本文转自游乐场笔记,感谢作者的授权。

点击“阅读原文”到转向作者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启发了库哈斯、屈米、艾森曼的乌托邦创作,你看懂了吗?

扎哈才死了半年,接班人就在伦敦闹革命了

MVRDV指导学生做的设计是什么样的?

"道"的生成性——算法建筑小谈

建筑:对于暴晒我是拒绝的

小鲜肉设计师的月球乌托邦

Big建筑:这个时代最受欢迎的设计师不是愤青,而是迎合大众的段子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