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人灵魂中的美好、热情、虔诚与坦荡丨莫扎特未完成的《安魂曲》

2016-12-25 田艺苗 西方音乐评论

羔羊经(Agnus Dei)

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

求你赐给他们永远的安息。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172f3ewk7&width=500&height=375&auto=0莫扎特《安魂曲》,2012年阿巴多指挥琉森节日管弦乐团

痛哭之日(Lacrimosa)

这是可痛哭的日子,

死人要从尘埃中复活,

罪人要被判处。

然而天主啊!求你予以宽赦。

主!仁慈耶稣!

求你赐他们以安息。阿门。



未完成的《安魂曲》, 莫扎特的虔诚

莫扎特《安魂曲》于1791年在维也纳创作,共八个乐章,分别是:进堂咏(Introitus)、垂怜经(Kyrie)、继抒咏(Sequenz)、奉献经(Offertorium)、圣哉经(Sanctus)、赞美经(Benedictus)、羔羊经(Agnus Dei)、领主咏(Communio)。其中继抒咏又包括震怒之日(Dies irae)、号角响彻四方(Tuba mirum)、威严的君王(Rex tremendae)、慈悲的耶稣(Recordare)、羞惭无地(Confutatis)和痛哭之日(Lacrimosa)。《安魂曲·痛苦之日》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个乐章,他把这当成是他自己的安魂曲,他在安魂曲最后一页写上这首曲的名字《落泪之日》,其手稿现存于奥地利国家图书馆。 


1791年,莫扎特再次动身去布拉格之前,命运中的黑衣人终于到来。这个故事出现在所有莫扎特传记里,让他的生与死都很传奇。他前来的目的是为了委约一首《安魂曲》。这个高大的黑衣人,让莫扎特莫名想起了《唐璜》,想起最后破墙而入来找唐璜的死神,也想起父亲。父亲想念他,也许上帝也特别爱他。他此时精疲力竭,情绪低落,见到黑衣使者,甚至有点欣慰,这个人终于来了,他已完成使命,再活着也有点不耐烦。莫扎特问他,那么这是谁委约的曲子?黑衣人告诫他不要随便打听。这让他更相信自己的预感了——这首《安魂曲》就是为自己送别了。 

震怒之日(Dies irae)

大卫和希比拉作证;

尘寰将在烈火中熔化,

那日子才是天主震怒之日,

审判者未来驾临时,

一切都要详加盘问,严格清算,

我将如何战栗!


这个人是谁?后来成了音乐史上的谜团。德国音乐家戈特弗里德·韦伯为此专门撰写了一本书,收录有关《安魂曲》的谣言、假说、真相、误读……一时让莫扎特在地下也不得安魂。八卦总是故事的核心,《安魂曲》后来成了莫扎特学的一部分,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将谣言发挥成了辛酸人性故事的经典传记电影《Amadeus》。电影中,这位黑衣人是莫扎特的死对头,宫廷乐师萨列里。他不停催稿、跟踪、利诱、落井下石,令病重的莫扎特不得喘息,最后过劳而死,也有传言说萨列里派人给莫扎特下了毒。其实这位萨列里也是音乐大师,只是不幸成了莫扎特的同时代人,不幸成了莫扎特早夭之谜中的冤大头,更不幸的是,他最终作为莫扎特早逝之谜中的冤大头而被人牢记,而人们已记不得他作过什么曲了。 

领主咏(Communio)

主!愿永远的光辉照耀他们,

使他们永远与主的圣人为伍,

因为主是慈悲的。

主!请赐给他们以永远的安息,

愿永恒的恩光照耀他们。


真相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这位“黑衣人”,其实是穿着灰色斗篷,后来的谣言为他穿上了死神的黑衣。他叫莱特杰普,热衷附庸风雅的维也纳伯爵弗兰茨·冯·瓦尔泽格派来的使者。当年伯爵夫人过世,伯爵想找一首安魂曲来纪念她,当然他更想找一首乐曲,让落款留下自己的名字好流芳百世。虽然《安魂曲》后来还是署在莫扎特名下,但这位伯爵的愿望竟也真的实现了。 

只是《安魂曲》未完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323qr6y5i&width=500&height=375&auto=0《安魂曲》,伯恩斯坦指挥


莫扎特仅写了前两首《垂怜经、进台咏》和《求主垂怜》,余下的只来得及写缩谱,由助手完成乐队配器。《落泪之日》是绝笔,他只写下8小节,就撒手而去。后来有两位音乐家为莫扎特续写《安魂曲》,一位是当时的著名作曲家约瑟夫·艾伯勒,他继萨列里之后担任维也纳宫廷乐长;还有一位是莫扎特的助手绪斯迈尔。艾伯勒只完成了《震怒之日》与《落泪之日》的配器,就将总谱归还康斯坦丝,表示自己无能为力。绪斯迈尔是莫扎特的学生、助手和密友,据说莫扎特曾抱怨这位学生没天分,但他是莫扎特最忠诚的朋友,最了解他的音乐家。莫扎特临终曾告知他安魂曲的构思。后来的《震怒之日》《号角声起》《你是可怕威严的君王》及《落泪之日》,都是莫扎特谱写,由绪斯迈尔配器;《奉献经》《主耶稣》和《牺牲》,莫扎特只写了声乐部分,由绪斯迈尔完成乐队;之后的《圣哉经》《降福经》完全由绪斯迈尔谱写;最后他根据莫扎特的嘱托,在《羔羊经》里用上莫扎特19岁时写的《弥撒曲》K220;最后的《领主咏》也根据莫扎特的意图,再现了《垂怜经》中的赋格曲。 

当那位黑衣人来委约安魂弥撒的时候,不知莫扎特是否还记得,年少在萨堡时,自己曾意气用事一纸辞呈炒掉了自己的大主教上司,头也不回地离开家乡。如今却要以一曲宗教音乐来告别人生。像他这样快活逍遥的人,生活中几乎找不到上帝的痕迹,却写出经典的感人至深的宗教音乐,让后世的莫扎特专家一直想不明白,只好动用各种精神分析法。他只需凭感觉作曲。所谓乐感,感性的乐思,如同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之美,到底美在哪儿,没有亲眼目睹便不能明了。只觉美得出尘脱俗,没有来历。那些流动的韵致,包含灵感、旋律、节奏、和声、结构、激情、火花、哀愁、深思……彼此碰撞,互相融化,起承转合。增一分减一寸便不美,难以参透。莫扎特的天才正是存在于众因素之间不可捉摸的秩序感。像他这样过日子凌乱的人,他的音乐中却有着神一般的秩序感,手忙脚乱的小快板人生写着纹丝不乱的精彩的声部组合。这种秩序感可看作是一种宗教感的表现,内心深处对音乐充满虔诚。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162tqi1mc&width=500&height=375&auto=0《安魂曲》,索尔蒂指挥


如果音乐中的秩序感不足以说明莫扎特的宗教观,那么这一段自白值得深思——“我每天上床前都思忖再三,也许我——第二天将不复存在,所有那些认识我的人中不致有哪一个人会说,我在与人交往中怏然不悦或者心情悲伤。为了这一种幸福感,我永远感激我的创造者,并由衷地祝愿我周围的每个人都能得到这种幸福感。”幸福感与感激,一定是来自有信仰的人。可见《安魂曲》绝不是凭借戏剧才能酌情丈量出结构的完美与情感的深浅。它呈现了这个人灵魂中的美好、热情、虔诚与坦荡。 

莫扎特完成部分与后人续写部分的详细分析

  1. Introitus(垂怜经):Requiem(进台咏)---莫扎特完成声乐部分,器乐伴奏以呈完整详细的器乐谱。

  2.  Kyrie(求主垂怜)---莫扎特完成声乐部分,器乐伴奏以呈完整详细的器乐谱。

  3.  Sequenz(继叙咏)Dies irae(震怒之日)---莫扎特完成旋律谱,具体指示配器方面。艾伯勒完成管弦乐配器。随斯迈尔续写完剩余的。

  4. Tuba mirum(号角声起)---莫扎特完成旋律谱,具体指示配器方面。随斯迈尔续写完剩余的。

  5. Rex tremendae(你是可怕威严的君王)---莫扎特完成旋律谱,具体指示配器方面。随斯迈尔续写完剩余的。

  6. Recordare(至慈耶稣求你垂怜)---莫扎特完成旋律谱,具体指示配器方面。随斯迈尔续写完剩余的。

  7. Confutatis(恶人群魔径受审判)---莫扎特完成旋律谱,具体指示配器方面。随斯迈尔续写完剩余的。

  8. Lacrimosa(落泪之日)---莫扎特写了八小节,永远停下了他的笔,成为了他自己真正的安魂弥撒曲。艾伯勒完成管弦乐配器。随斯迈尔续写完剩余的。

  9. Offertorium(奉献经)omine Deus(主耶稣)---莫扎特写了声乐部分。由随斯迈尔写完剩余的。

  10. Hostias(牺牲)---莫扎特写了声乐部分。由随斯迈尔写完剩余的。

  11. Sanctus(圣哉经)---完全由随斯迈尔写成,优美、动人,可能莫扎特生前曾经勾勒出整部安魂曲的草稿。

  12. Benedictus(降福经)---完全由随斯迈尔写成,优美、动人,可能莫扎特生前曾经勾勒出整部安魂曲的草稿。

  13. Agnus Dei(羔羊经)---采用K220《弥撒曲》:可能来自莫扎特的嘱托。

  14. Communio:Lux aeterna(领主咏)---采用开头部分《垂怜经》中的赋格:可能来自莫扎特的嘱托。

进堂咏(Introitus)

主!请赐给他们永远的安息,

并以永远的光辉照耀他们。

天主!西婉的人要歌颂你;

他们要在耶路撒冷向主还愿。

请垂听我祷告!

一切生灵都要来归于主。


本文作者田艺苗,原载《学习博览》;往期莫扎特:1、写完这部作品不久,莫扎特就告别了人世丨聆听《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丨他的音乐,欢乐里透露出一些忧郁,但忧郁是短暂的;2、布伦德尔论如何演奏莫扎特丨莫扎特会悲伤丨但他从不呻吟丨即使这悲伤直达内心苦痛;3、为何单簧管要听莫扎特,双簧管要听巴赫?4、听莫扎特如何成就福特文格勒破除平庸的艺术魅力丨带我们走进彼此灵魂深处丨莫扎特《第39交响曲》;5、聆听莫扎特《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丨这是两件独奏乐器富有表现力的相互倾诉;6、钢琴家斯科达谈钢琴学派与演奏问题丨谈古尔德的缺点:他何弹不好莫扎特和不弹肖邦丨“如果你真的想学音乐,那么我建议你多学几门外语。” 7、莫扎特歌剧的音乐美学特征丨音乐决不应该不好听,而应该让听众觉得喜欢丨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他的音乐核心以表达人的情感为主;8、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艺术特色及演唱特点丨这部歌剧深受法国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前奏曲”!9、傅聪的莫扎特丨K459丨K595丨K482丨莫扎特和希腊悲剧一样没有怜悯、世事无常丨年轻时弹莫扎特发现一些东西,年老时也发现一些;10、德沃夏克从不允许他的学生轻视莫扎特,他说:“请记住,莫扎特就是我们的太阳!” 11、“为所有的耳朵而作,而不仅仅是为耳朵长的人”丨莫扎特对协奏曲所做的贡献;12、莫扎特二十三首弦乐四重奏分类简介与聆听;13、“莫扎特”也有盗版丨钢琴奏鸣曲研究丨郑兴三作品简介;14、莫扎特幸亏没长大丨“晚安,妈妈!祝您在床上放一个响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