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沃夏克从不允许他的学生轻视莫扎特,他说:“请记住,莫扎特就是我们的太阳!”

2016-09-27 王昱琳 西方音乐评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3104nthiy&width=500&height=375&auto=0古尔达演绎F大调钢琴奏鸣曲(K.332)

莫扎特音乐特点分析

 导读:本文从三方面对莫扎特音乐的特点作一些粗浅的阐释,具体包括三点:

  1. 无与伦比的流畅性与自如感;

  2. 深厚的功力与纯熟的技艺;

  3. 迷人外表下的深邃内涵。    



《40交响曲》是莫扎特晚期的杰作,莫扎特音乐中的那种使人愉悦的美,是人人都能感觉到的,但是深入进一步领略其美,却总是让人那么得不好把握。说它单纯,你会觉得它里面还有许多复杂的感情;说它悲苦,你会觉得有更多的欢乐;说它天真呢,你又会觉得里面有如此深邃的精神内涵。欣赏伯姆指挥的莫扎特,你会觉得它不在乐句上可以附着表情,也不在变化对比上加以强调,而是让音乐在固定的规律上进行。所以,听上去格外的端庄、匀称,音乐的质地非常纯朴、细腻。随着音乐的进行,时而欢快、时而忧郁、时而激愤、时而沉静

引言 

 关于莫扎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傅雷是这样评价的:“在整部艺术史上,不仅仅在音乐史上,莫扎特是独一无二的。”“他的创作数量巨大、品种的繁多、质地的卓越、是独一无二的。”傅雷对莫扎特的评价可谓相当高。在音乐史上,大部分人都比较关注巴赫、贝多芬、莫扎特,可以说,他们在音乐上的造诣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是为什么艺术大师傅雷却对莫扎特的音乐情有独钟,给予如此高度的评价呢?这大概缘自莫扎特音乐创作中独具匠心的三大特点。下面就从以下三方面对莫扎特音乐的特点作一些粗浅的阐释。 ——延伸阅读:《傅雷家书》教你学习钢琴丨这本书告诉我们傅雷是怎么做的,傅聪又是如何成长的丨“我觉得家书的意义,就是父亲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价值。”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187xhq9wt&width=500&height=375&auto=0
哈农库特指挥《莫扎特第40交响曲》

一、无与伦比的流畅性与自如感 

 经常有人将莫扎特与贝多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大部分人都认为莫扎特的音乐与贝多芬相比,多少有点显得稚嫩。但总的来说描述莫扎特音乐的词汇,多半是“典雅、动听、抒情、欢快……”之类。莫扎特音乐风格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他的音乐自始至终保持着一种无与伦比的流畅性和自如感。据说贝多芬在作曲时,常常是汗流浃背,而莫扎特作曲时却如同写信一般轻松自如,这大概不是笑话,而是一种真实。莫扎特作曲时的流畅应该是源自他天生对音乐的灵气,创作时有如神助一般。众所周知,这位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被誉为神童。关于他6岁就能演奏钢琴、管风琴,并创作了第一首小步舞曲,9岁写交响曲,12岁已完成第一部歌剧的故事,都充满了传奇色彩,热爱他的人们往往津津乐道、赞不绝口。从音乐创作角度看,莫扎特能随心所欲地兼容各路流派。但莫扎特并不会被各路流派所限制,尽管风格繁杂,但在莫扎特的笔下,却从来都是随意自如,信手拈来。正是由于这种特性,使得莫扎特的音乐能够始终保持着一种无与伦比的流畅性与自如感。例如很多学琴的孩子都弹过的《F大调钢琴奏鸣曲》(K.332)末乐章。闹剧的开场、嘹亮的号角、灵巧的走句,以及突如其来的忧郁沉思――这些似乎互不相干的杂乱图景,一经莫扎特的妙手,居然像水到渠成般自然流畅,的确让人为之深深感叹。又如《g小调第40交响曲》,充满了现代感的流畅旋律,让人听了便会记住。再如他创作的《bE大调第39交响曲》,自如流畅的旋律,使整部作品明朗愉快、充满了诗意。莫扎特音乐的流畅、自如,不是做出来的,而是真正从心底流淌出来的跳跃的美妙旋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7Yw0iXgZrlp&width=500&height=375&auto=0《C大调弦乐四重奏》(K465),第四乐章

二、深厚的功力与纯熟的技艺 

 聆听、欣赏莫扎特的音乐,在被其流畅悦耳的旋律深深打动的同时,还会被其深厚的功力和纯熟的技艺所折服。 

  1. 查看莫扎特的乐谱,随处可发现他创作时运用的各种复杂技术、创作经验老道的证据。比如《第41交响曲“朱庇特”》中令人耳目不暇的对位展示,或是著名的《C大调弦乐四重奏》(K465)中令人赞叹的不协和效果处理;又如《F大调钢琴协奏曲》(K459)末乐章所展现出的智力凯旋。在这些作品中莫扎特娴熟高超的创作技艺均有体现。 

  2. 莫扎特在乐曲体裁形式创作上做出的重大贡献,可以看出他在音乐创作方面的深厚功力。例如在协奏曲的形式上,莫扎特进行了有益探索,他继承和发展了J•C•巴赫的钢琴艺术,使钢琴协奏曲达到了交响性的高度。他的27首钢琴协奏曲,全方位地展示了他的音乐才华。


   他通过创作实践,对近代钢琴协奏曲形式的确立起了奠基作用,他所确立的18世纪古典协奏曲的结构原则是:

  1. 三乐章的对比结构: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快板;第二乐章,咏叹调式抒情的慢板;第三乐章,舞蹈性回旋曲式或奏明回旋曲式快板; 

  2. 双呈示部结构:第一呈示部由乐队在主调上奏出,音乐较短,朴实简洁;第二呈示部由独奏乐器和乐队转属调或关系大小调奏出,篇幅较长,华丽且富于技术性,增加了新的主题,副部主题常有两个或三个; 

  3. 华彩乐段:在第一乐章再现部的结尾和尾声之间,乐队以主四六和弦引进由独奏乐器即兴演奏的华丽乐段,以加强独奏乐器的地位和不同于协奏乐队的个性。 

   在这类体裁中,最为突出的是23首钢琴协奏曲,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极具特色。 


克利福德.麦克尔.柯曾爵士(Sir Clifford Michael Curzon,1907年5月18日-1982年9月1日),是英国著名的钢琴家。柯曾生于伦敦,毕业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Royal Academy of Music)。1923年,柯曾在逍遥音乐会(The Proms)上完成了他的处子秀,在亨利.伍德(Henry Wood)的指挥下演奏巴赫的三重协奏曲。1928年—1930年,他在柏林跟阿图尔.施纳贝尔学习。后到巴黎随旺达.兰多芙斯卡(Wanda Landowska)和纳迪娅.布朗热(Nadia Boulanger)继续深造。他演出的足迹遍布欧洲、美国。1977年被授予爵位。1931年,柯曾娶美国大键琴家、钢琴家,露西尔.华莱士(Lucille Wallace)为妻。柯曾夫妇没有子女;但他们在伟大的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切伯塔利(Maria Cebotari)于1949年在维也纳去世(时年39岁)后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柯曾演绎的莫扎特和舒伯特最为著名。尽管他留下了为数不少的录音,但他对录音技术的排斥人人皆知,他经常禁止一些他认为没发挥出最佳水平的录音出版。早期的柯曾以支持现代音乐闻名;莱诺克斯.伯克利(Lennox Berkeley)的钢琴奏鸣曲即题献给他。后期则倾心于18,19世纪的德奥作品。柯曾的叔叔是阿尔伯特.科特尔比(Albert Ketèlbey),有一次在BBC的广播节目“荒岛唱片”(Desert Island Discs)中接受采访时柯曾描述他的童年:“小柯曾不爱睡觉,他爱坐在楼梯的缓台上,听叔叔弹钢琴的声音从爸爸的老房子的楼梯井中传过来,所以我第一次听到的音乐就是科特尔彼那些的永恒的旋律。”


 再如,莫扎特对古典奏鸣曲体裁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写了17部钢琴奏鸣曲,完成了古钢琴到现代钢琴的过渡。莫扎特在乐曲体裁形式创作上体现了他音乐才能的登封造极。从以上事实可以说明,莫扎特的音乐创作深厚的功力与纯熟的技艺。 

三、迷人外表下的深邃内涵 

 “动听悦耳”仅是莫扎特艺术的迷人外表,在其迷人外表的掩盖下,更蕴涵着深邃内涵。很多人认为莫扎特创作时从来不假思索,无需理性帮助,因而也就谈不上高远与深邃。但如果你仔细聆听、品味、欣赏过后,一定会有不同的结论,正像柯克所言,理解莫扎特,更高的境界是领悟到其音乐中蕴含隽永深邃的人性内容。 

  1. 莫扎特音乐的深邃内涵在他的歌剧创作中体现的十分明显。莫扎特被誉为“最伟大的音乐戏剧家”,其原因在于,他不但能以同情的心态体察人世的悲欢离合,而且还能以超越的眼光透视世态炎凉的内在品质。因此,在莫扎特歌剧作品中,都蕴含着令人回味的深刻内涵。例如《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伯爵夫人,虽然背负刻骨铭心的悲哀,却能在关键时刻给世界带来和解与希望。又如歌剧《魔笛》,刻画了不同角色的性格冲突,内容表达了正义必然战胜邪恶,光明终将取代黑暗的思想。 

  2. 莫扎特音乐的深邃内涵在他的器乐作品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在奏鸣曲创作中,莫扎特曾作有大约19首键盘乐器奏鸣曲,他在巴黎写的《a小调奏鸣曲》(K310),和声较丰富,织体凝重,就有“情感风格”的特征。《c小调奏鸣曲》《c小调幻想曲》,与他小调性的协奏曲一样,有着深沉的情感和较强的戏剧性。又如在室内乐创作中,莫扎特曾潜心钻研创作各种不同的乐器组合的室内乐,独奏、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都不乏深邃的情感,在他的23首弦乐四重奏中,最好的是他献给海顿的6首《海顿四重奏》,体现了他与前辈之间的亲密关系,反映了他真挚的情感。再如,在协奏曲创作中,莫扎特成熟的协奏曲从不受图式的约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内涵,在其小调性的钢琴协奏曲(《d小调》K466、《c小调》K491)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从不允许他的学生轻视莫扎特,曾严肃地对学生说:“请记住,莫扎特就是我们的太阳!”让我们来共同铭记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感受他的宽容与睿智、超脱与达观,学习他的功力与技巧。 

编者按:本文作者王昱琳,原载《现代交际》,2010年。往期莫扎特:1、布伦德尔论如何演奏莫扎特丨莫扎特会悲伤丨但他从不呻吟丨即使这悲伤直达内心苦痛;2、为何单簧管要听莫扎特,双簧管要听巴赫?3、听莫扎特如何成就福特文格勒破除平庸的艺术魅力丨带我们走进彼此灵魂深处丨莫扎特《第39交响曲》;4、小提琴家穆特的莫扎特情怀丨“莫扎特的音乐就像是你心灵中的X射线,可以直接反映出你的内心世界。”丨穆特的两篇关于莫扎特奏鸣曲的访谈;5、古稀布伦德尔谈钢琴丨演奏莫扎特的关键丨指挥家是钢琴家的楷模丨我学会雕塑般的创造,把从音乐中获得的印象在三维空间中展开;6、傅聪的莫扎特丨K459丨K595丨K482丨莫扎特和希腊悲剧一样没有怜悯、世事无常丨年轻时弹莫扎特发现一些东西,年老时也发现一些;7、聆听莫扎特《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丨这是两件独奏乐器富有表现力的相互倾诉;8、“莫扎特”也有盗版丨钢琴奏鸣曲研究;9、写完这部作品不久,莫扎特就告别了人世丨聆听《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丨他的音乐,欢乐里透露出一些忧郁,但忧郁是短暂的。

欢迎关注古典音乐公众号

每晚古典音乐会

古典音乐群加入联系微信179747611

北上广音乐会转票群开放

点击阅读原文,今天公众号推荐购买的音乐图书

   阅读往期内容请点击:世界动荡之际,她却借钱录制《哥德堡变奏曲》丨朱晓玫说:“30段变奏好像是我人生的30个章节,我人生的各种经历都能在里面找到。”陈萨读过很多音乐家传记拉赫的音乐是在“没有胜利希望的地方开始的斗争”丨十九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钢琴音乐丨朱晓玫首次回国巡演访谈丨勃拉姆斯的恋母情结与偶像情结丨纪念维瓦尔第丨从舒曼早期钢琴套曲《大卫同盟之舞》看他的双重性格丨论格里格的音乐风格丨倾听拉赫的自我救赎丨肖邦说:“必须让每个音符歌唱起来!”丨聆听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与激情”丨高雅、严肃,就是这俩字阻碍了古典音乐的普及丨如果不从现在开始练,你后半生的耳朵就是寂寞的,灵魂就少了一块避难的场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