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抛开个人不幸,只感受光明和美好丨贝多芬《第21钢琴奏鸣曲“黎明”》

2016-12-29 陈露 西方音乐评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143estxby&width=500&height=375&auto=0


吉列尔斯演奏《黎明》

  1. 精神抖擞的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在高音域出现带有灿烂辉煌音型的第一主题带出华丽的音群,给人以欲展开宏伟的音乐世界的预感,第二主题是E大调,其宁静和安逸,与第一主题的戏剧性格形成鲜明对比。发展部中,两种性格的纠缠令人回味无穷。

  2. 导入部,极慢的慢板,艾尔塔莱因形容这段慢板的表情犹如“天使的微笑忽然被乌云遮蔽”,然后进入主部,温和的稍快的快板,C大调。这是规模非常宏大的回旋曲,其回旋主题来自波恩地区民歌,充满幸福感。在这个乐章中,这个主题在变奏、发展、八度音程的音阶,以及长长的颤音等极难演奏的各种技巧下,显示出灿烂的效果。



巴克豪斯演奏《黎明》

  1. Allegro con brio

  2. Introduzione - Adagio molto

  3. Rondo - Allegro moderato - Prestissimo




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的演奏分析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德国著名的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奏鸣曲《黎明》是其鼎盛时期的代表之作。本文通过对奏鸣曲《黎明》(Sonate Nr.21 C-dur op.53 "Waldstein",1803-04)的音乐特点、演奏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对广大演奏者有所帮助。这首奏鸣曲由于题赠给非常敬重他的才能,从精神到物质都给了他长期巨大援助的华尔德斯坦伯爵,此曲又以“华德斯坦奏鸣曲”而闻名。这部“重型”作品,并不是“悲怆”类的“重”,相反,这里一扫沉闷、悲愤、哀伤等等压抑的浓雾;而是畅快、开阔、爽朗的晴空,有人说这是部“洁白的奏鸣曲”。所以,不知什么人为这部作品起了个“黎明”的别名。说这部作品“重”,是它宏大的篇幅,交响诗般丰富的色彩,空前辉煌的钢琴技巧。

 



一、贝多芬的生平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生于1770年12月16日,死于1827年3月26日。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交响乐《英雄奏鸣曲》、 《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欢乐颂)》,钢琴奏鸣曲《黎明》、《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致爱丽丝》,弦乐四重奏《大赋格》等。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在世界交响音乐界,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 

  

二、《黎明》的音乐特点 

《黎明》这首奏鸣曲以其内容和形式来说,是贝多芬最精妙的奏鸣曲之一。这首曲子内容丰富、技巧华丽,贝多芬钢琴技巧也进一步走向辉煌。贝多芬才华横溢,有着巨大的想象力和超人的精力,吸取了民间音乐的丰富养料,写出了这首积极地利用高音域的奏鸣曲杰作,其音乐形象与光辉明朗的大自然心心相印。 

这首奏鸣曲也因为反应大自然的形象,它包含了崇高的诗意形象。因此这首奏鸣曲又被叫做《黎明》。而这一标题在贝多芬的原谱上是没有的。但这并不与其相矛盾,此曲最大的特点构思雄伟、乐思新颖、具有丰满的抒情性,反映了贝多芬对大自然热爱。这首曲子的构思也完全与以前的曲子基调相反。这首曲子充满了大自然的诗情画意,是贝多芬从古典风格向浪漫风格时期转变的阶段,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贝多芬中期创作的全新姿态。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35425ymro&width=500&height=375&auto=0陈萨演奏《黎明》


三、《黎明》的演奏方法 

  • 乐章中最初的动机是四小节,是轻巧的断奏(staccato),而后是渐强(crescendo)直至强(forte)。要正确地把握速度,掌握好乐章的基本脉动,力求光辉灿烂。低音区的沙沙声和暗示性的和声的效果,表达了生活的喧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早上的黎明。 

  • 在14小节,连接段落。采用颤音的变奏型,把主要主题的开始用十六分音符进行变奏,大臂在手指触键后要放松,但同时也是向副主题转调性的过渡,要注意十六分音符连绵不断的线条,音乐又开始清新、明快中流动,喧哗又活跃起来,吱吱的鸟叫、淙淙作响。

  • 第23小节,连奏(legato)并且充满激情,三度关系的副主题调性和旋,右手的十六分音符的快速音群必须十分轻柔、均匀、清澈,用P清楚的弹出,并与左手分解和旋十六分音符步调完全一致,音乐上是热情的。不要用踏板,左手轻巧,突出右手的抒情性。

  • 从27节开始渐强,第28小节每个音群的音头必须强调出sf。

  • 在31小节开始要弹出慢慢起伏的感觉八分音符中隐藏着二声部的四分音符旋律线条,可以稍微显示出高低声部之间的模仿,断奏要清楚。

  • 在33后半小节,右手的旋律线条是(A ―B―#C―#D―E―#F)。

  • 第35小节在大调的上中音调(E)大调上副主题出现,它具有明朗的浪漫色彩的旋律之感。色彩斑斓。速度跟以前一样,不能延缓。

  • 第43小节,主题在左手高音声部,并以变奏的形成存在于右手高音声部的三连音进行中,主、属功能每半小节交换一次。

  • 第50小节,第一个主题的结束,它加固了E大调的调性。左手的三连音的进行必须强调切分音的强拍效果。这个地方要用切分踏板,主要是根据和声来换踏板。

  • 第54小节,左右手的三连音一定要整齐、流畅,它是倒影的进行,每半小节交换一次主、属功能。

  • 在第56小节有一个减弱的记号(decresc.)。

  • 第58小节从三连音变成了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进行的在现应当是高潮,是喧嚣声。

  • 从第61小节开始音阶不能有任何重音。

  • 第62小节f f 的出现,左手的三和弦,音乐变得越来越紧张,左手的和弦应突出第一拍和第三拍子,断奏干脆、有力。

  • 在第71小节,要注意pp的微妙音响,注意力度的控制。

  • 第76小节是朗诵音调的色彩,音乐显得十分诚恳、宁静。接着是低八度的重复。

  • 在第82小节,用完全终止结束,并进行到阻碍终止。展开部,首先主要主题在高声部上的动机被压缩了,它描绘的生机勃勃,旺盛的情绪带来了一种庄严紧张的色彩,调性变化频繁。第98小节是贝多芬展开部的显著特征之一。左手的十六分音符弹奏的要非常连贯,以带动右手短音阶的急促呼应进行,连断的弹法要做到。

  • 113小节中展开了副主题的第二部分,它是一种延伸发展,取用副主题的乐句作为素材,用波浪音的三连音写成,要充分注意乐句上的表情以及以切分踏板的用法。在198小节中,副主题在A大调上出现,是变奏的重复乐段。

  • 在254小节中p和f要做出十分鲜明的对比。265小节左手的是主要的声部,右手的音阶的摸进段落要注意均匀、清楚。

  • 272小节一定要设计好合理、准确的、顺畅的指法。284小节副主题临结束临结束再一次出现了,它是歌唱性的,在低音中,犹如一种沉思的回忆。这是由于心灵与大自然和平生活的融合而产生的平静,热忱的欢乐,速度上不必放慢。

  • 295小节(a tempo)又安静地回到主题,并且要增加力度,速度不能改变,最后在强音的短促和弦中乐章结束。 


四、乐章分析

这部奏鸣曲的录音我们经常看到是三个乐章,但录音里的第二乐章(F大调),在研究中常常不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乐章,而是一个过渡,因此在这里的分析中,我们将其看成是一部两个乐章的奏鸣曲。

  • 第一乐章,生气勃勃的快板,第一主题清爽的“沙沙声”很自然地使人想起早晨万物苏醒的音响。高音好象小鸟的欢鸣。后来还有小鸟的合唱,大地热闹起来。调性、力度不断变化,有如闪耀不定的阳光。第二主题用了那个时期不寻常的调性,三度关系的E大调(C与E相距三度)。欢悦的曲调与和声同步进行,产生管风琴的音色,也可以想象成大自然的风在歌唱,表现出在美丽自然中的陶醉。两个主题都得到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发展后,才有力地结束。

  • 这首奏鸣曲虽然只有两个乐章,但在第二乐章前面有一个较长的引奏,慢板,F大调。这个片断已经超出了一般引子的分量,具有独立的艺术内容,有人认为这就是一个独立的乐章。对这段音乐的理解,有的说它犹如“天使的微笑忽然被乌云遮住一样”;有的说表现了神秘的、非现实的气氛;有的说是对黎明的期待,等等,总之,是幽深、静谧的,这将使未来乐章更为光艳夺目。

  • 末乐章是个结构宏大的回旋曲。稍快板,C大调。人们这样形容这个乐章:“宽阔无边的原野,洒满了阳光……好象一个夏日,这样的日子永远不会够的!”主要主题的旋律有德国民歌风格,在温暖的C大调分解三和弦的伴奏下,在清彻的高音区妩媚、愉快地唱出来,一幅晴空万里的画面油然而生。

    这个主题经过一段发展后,右手出现了长时间的高音D上明亮的颤音,然后在这个持续颤音上的更高的高音区,极其明亮地奏出主要旋律,与此同时,左手奏出上行连音的32分符和下行跳音的16分音符音阶,这是喜悦的激动。这样,音乐形成了三个层次立体上的结合:中低音区是快速音阶,中高音区是颤音,更高音区是主旋律。三个层次的交相辉映,形成了无比灿烂、艳丽的交响画面。

    从演奏技巧上讲,这个织体是个技术困难的段落。但是,由于那无比光辉美妙的艺术形象的感召,钢琴家们都乐于克服演奏技巧的困难。回旋曲的主要部分重复多次,每次重复之间又都插入新的对比的音乐。当主要部分最后一次出现时,音乐转入极快板,情绪进入高潮,最后辉煌、宏伟地结束。贝多芬是在承受着命运的致命打击下,写出这样没有一丝阴云的音乐的,他的人格是多么伟大!他超凡的意志又是多么坚毅!



《黎明奏鸣曲》是贝多芬在大自然中的欣喜、陶醉。他暂时抛开了所有的不幸,只感受生活中的光明和美好。然而个人的不幸,社会的黑暗毕竟是无法摆脱的。这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这首曲子是经典的钢琴佳作。 

本文作者陈露,原载《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三十三期,有补充;往期贝多芬主题:1、那些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大师们丨20世纪贝多芬演奏的风格变化;2、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与德彪西《月光》分析比较;3、上帝问贝多芬丨你知不知道你这一生为的是什么? 4、必读丨贝多芬在我们中间;5、贝多芬晚期的五首钢琴奏鸣曲丨完全失聪丨全凭内心听觉创作的作品丨贝多芬的最高境界;6、埃利·奈伊与阿劳演绎贝多芬《月光奏鸣曲》;7、“大家论乐”第四期|杜泰航谈贝多芬真的伟大吗? 8、如何演奏贝多芬《悲怆》奏鸣曲? 8、作为钢琴演奏家的贝多芬丨崭新的钢琴,经贝多芬一弹,经常就成了一堆废铁!9、富特文格勒谈贝多芬丨“只有那些认为纯音乐不够用的人才会对贝多芬的音乐进行自然主义的解释。” 10、如何演奏贝多芬《悲怆》奏鸣曲? 11、如何演奏贝多芬《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月光”奏鸣曲》? 12、贝多芬晚期的五首钢琴奏鸣曲丨完全失聪丨全凭内心听觉创作的作品丨贝多芬的最高境界;13、“不能在45岁以前弹奏的三首作品”丨对贝多芬最后三首奏鸣曲(Op.109-110)的几点体会;14、钢琴上的《第九交响曲》丨浅析贝多芬《降B大调第29号“槌子键琴”钢琴奏鸣曲》(Op.106)第一乐章;15、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中、晚三个时期代表作品的风格比较;16、车尔尼心目中的贝多芬丨演奏贝多芬应掌握的要点;17、走下神坛的贝多芬丨质疑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18、贝多芬精神力量的真实写照丨《c小调“悲怆”钢琴奏鸣曲》(Pathétique,No.8 Op.103);19、列宁、马克思最喜欢的贝多芬作品丨《第23号钢琴奏鸣曲“热情”》Op.5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