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euron最新上线:胡霁/袁逖飞/许涛发现“麻醉牛奶”有望给抑郁症患者带来福音

brainnews 2023-06-14

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一种乳白色的药物被发现具有稳定、舒适的镇静作用,丙泊酚被麻醉医生形象的称为“牛奶”。丙泊酚1986年正式进入临床使用以来,既可用于全身麻醉,也适用于手术时间短的小操作或检查是静脉麻醉药中当之无愧的“王者”,每年服务全球亿万患者其发明者约翰·格伦为此获得了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奖”临床医学类奖项。令人惊奇的是丙泊酚的临床使用不仅带来了催眠、镇静与遗忘还常常让入睡的患者产生美梦使得他们心情愉悦,产生放松感。


3月13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脑健康研究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共同合作,在国际神经科学的专业期刊《神经元》Neuron)上发表题为“Propofol exerts anti-anhedonia effects via inhibiting dopamine transporter”的研究论文,探索了丙泊酚产生欣快感的神经机制,并挖掘了“麻醉牛奶”这款“老药”在抑郁治疗中的新用途。



欢迎加入

全国焦虑抑郁学术讨论群

添加小编微信

brainnews_09

-留言:焦虑抑郁研究群-




研究者系统的筛查了丙泊酚对大脑内不同神经递质系统的影响,综合运用结构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等手段,首次发现了丙泊酚能够特异性结合多巴胺转运体,部分阻断多巴胺分子重摄取过程,从而引起脑内多巴胺升高的现象。有意思的是,丙泊酚与多巴胺转运体的结合模式有别于多种已知的药物分子(如可卡因),这也符合临床上观察到丙泊酚成瘾性较低的现象。


研究团队进一步利用小动物脑影像及清醒动物光纤成像技术,发现单针丙泊酚注射能够持续升高奖赏中枢伏隔核的多巴胺水平达一小时左右。在此过程中,表达多巴胺1型受体的特定神经元出现持续的活动增加,而表达多巴胺2型受体的神经元则出现活动下降,从而参与到愉悦感的形成中。



基于临床的观察提示,丙泊酚能有效提升部分心情不畅患者的情绪状态。研究团队因此进一步探索了丙泊酚的愉悦机制能否应用于抑郁症的干预。团队首先使用慢性束缚应激的动物模型以模拟抑郁症患者的日常心理压力,发现慢性应激动物出现了显著的快感缺失(对糖水偏好下降)的行为表现。使得研究者振奋的是,单针丙泊酚注射即可在4小时后逆转快感缺失这一行为表型,并持续到24小时和3天以上的时间点中。如采用神经环路抑制的技术,降低丙泊酚暴露后多巴胺1型受体神经元的电活动,则丙泊酚的抗快感缺失效果消失。这些证据指出,丙泊酚可通过特定分子结合模式,调控奖赏中枢多巴胺水平,对抗快感缺失。


快感缺失是抑郁症患者对生活丧失动力的核心表型,也是其他多种精神疾病的重要症状。研究团队指出,“麻醉牛奶”这一老药,有望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快速获得精神科的临床应用,从而给抑郁症患者带来新希望。同时,团队已开展了针对丙泊酚分子的结构改造工作,进一步筛选疗效更好、低镇静、免成瘾的新型药物。


朱晓娜、黎杰、邱高林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胡霁、袁逖飞、许涛为通讯作者。研究受到了科技部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本研究还得到了上海科技大学程建军教授、白芳教授和赵素文教授的大力支持。


课题组招聘


胡霁与袁逖飞联合团队正在招聘博士后。我们将为博士后提供有竞争力的工资(28~45万)。我们对博士后的期望是经过3-5年的训练,使其具有竞争独立研究员(Principal Investigator)职位的能力。

有意应聘者请发送email至:

huji@shanghaitech.edu.cnytf0707@126.com


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neuron/fulltext/S0896-6273(23)00121-6


前期报道:


Mol Psychiatry:胡霁/孙文智团队揭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新靶点

以“龙”为伴:陈晟/胡霁团队首次揭示“龙五”抗体致病的神经病理机制

Sci Adv:面对奖励,大脑发生了怎样的“内部活动”?孙文智/胡霁/汪小京团队揭示奥秘

麻醉顶刊Anesthesiology:胡霁组发表“神药”右美托咪定的新药理机制

《自然》重磅:祁海/胡霁/钟毅组报道“脑—脾轴”,开拓神经免疫学研究新方向!


袁逖飞/刘衡团队综述酒精使用障碍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Sci Adv: 袁逖飞团队揭示成瘾线索调控成瘾记忆的动态神经机制

PNAS:陆巍/袁逖飞等报道多巴胺调控强迫症样刻板行为的环路机制

Cell Reports:陆巍/袁逖飞合作报道突触可塑性与记忆巩固的新机制




参考文献

Zhu XN et al. Propofol exerts anti-anhedonia effects via inhibiting the dopamine transporter. Neuron 2023  DOI: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23.02.017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如需投稿可添加主编微信:

brainnews_01或联系邮箱:brainnews@vip.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