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 | 蓝陈平:不忘初心,时刻回望——评黄万华《越界与整合——黄万华选集》

蓝陈平 跨界经纬 2020-01-18

不忘初心,时刻回望

——评黄万华《越界与整合——黄万华选集》


蓝陈平,《不忘初心,时刻回望——评黄万华<越界与整合——黄万华选集>》,《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5年12月



【摘要】2014年,借首届世界华文文学会议之机,由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编委会牵头集编,黄万华教授的论文选集《越界与整合——黄万华选集》一书遂成。此书集结黄老多篇优选论文,顺沿“越界”和“整合”的研究思路,从大处展现其跨界穿梭、融会贯通的研究观念,从细微处尽显其敏于捕捉、精于深挖的深厚学术能力。更重要的是黄老以身作则,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出发,“越界”跳跃于世界各个文学板块仍不忘初心,时刻回望、观照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越界与整合——黄万华选集》是一本能让读者清晰了解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概况,又能启发文学研究者的论文集。

 

【关键词】华文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越界;整合


   


黄万华教授自谦“难务正业者”,称涉足华文文学研究属“连带关注”,但观其华文文学学术年表便知此话实在过于谦虚。黄老师自初涉华文文学研究领域至今已三十又三个年头,此领域的专著、研究课题、期刊论文自然不胜枚数。此番由花城出版社出版,隶属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第二辑的自选集——《越界与整合——黄万华选集》一书于优中选优,收录黄万华教授优秀论文21篇。其中许多篇论文为首次结集。通常,论文集因其集结历年诸多论文的缘故,整体上不如一部专著般紧凑连贯,但笔者阅读黄老的自选集时发现,此书的中心紧紧围绕了两个关键词,即书名所示的“越界”和“整合”二词。此乃全书文眼之所在。此书言简意赅地向此领域的研究同仁及读者传递了世界华文文学之现状及文学史构建的趋向。


黄万华教授

 

在纷繁的华文文学研究课题里,当我们在讨论“世界华文文学”时,我们在讨论什么?今时今日,往日研究的课题是否已经悄然变化?笔者私以为,黄万华教授的《越界与整合》一书可为我们提供些许答案。

 

首先,大处着眼,开阔型学术视野,打造海纳百川式文学史观。钱理群教授在2001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生长点研讨会”上的发言曾期望,希望研究者“从本土与海外现代汉语写作的互动中来考察20世纪现代汉语文学的发展”①,以此形成更宏大的研究格局。黄万华教授以对同一种语言背景下的学术期待,思考构建20世纪汉语文学史,这是对融合“中国”和“海外”的文学史观的调整和深化。过去我们谈论世界华文文学,范围限定于海外,然而以纵横捭阖、广博的文学史思路整合世界华文文学,似乎更显开阔的学术视野。美国电影《功夫熊猫》以中国功夫加之美式故事席卷全球,国产电影《捉妖记》以《山海经》结合好莱坞特效演绎新式志怪故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如同书名中的“越界”与“整合”,过去将华文文学的研究拘泥于祖国大陆之外的华文创作的观点已显得过时,将研究的范围拓展至涵括大陆、港澳台、海外的华人华侨汉语文学才是黄老在书中所致力推广的。黄老的大气之处不仅于此,整合不同板块的华文文学需要研究者常持“越界”的视角。黄老重视“越界”,越界所跨越的不只是国家区域,还包括学科、文化、时空等,由此形成相互间的深度对话关系。他关注中国两岸三地的文学脉络演变及现状,关注马华、美华、欧华、澳华文学,同时以海纳之势审视之。这样一来,研究者所建构的文学史才不至于狭隘或止步不前。越界指向整合,整合在于把握其中的整体性,在整体格局中不丧失各处文学的差异性。无论如何,越界和整合都将引导我们远离盲目的中心论说,远离僵化的二元对立论。


 

其次,黄万华教授长于越界思考,善于剖析整合。初听或许会觉得“越界”与“整合”手到擒来,读后方知非在具体问题上下极深、极细之功夫而不可得。文学的魅力在于源源不断地供给人们理性思考和感性体验,但文学同时也受到除自身因素之外的社会政治、商业等外来干扰力量的挤压。黄老师坚持保留文学自身的属性,那么在受到“他律”影响的情况下如何破除外来干扰,真正评判出一个文学作品和作家的价值呢?笔者非常认同黄教授的观点:以“跨界”的研究视野将世界性的语境当作学术的背景,如此方可不囿于既定。在《文学江湖》一书中王鼎钧说“文章千古事,反共只一时②”,从某时的政治高压突围而出后方可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在历史逻辑上进行一种修正。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是不断修正文学作品、作家在历史中的判定的过程,大浪淘沙,撇清外在影响后方能沉淀、见真谛。黄老深知各种“典律权力”交错影响文学历史化、经典化的走向,学者需做到的就是把握“典律”,“给予作家创作以清晰的历史定位”③,从而推动文学史的传承。这其中少不了跨越不同区域的文学,在越界的过程中看清它们相通相异里潜藏的价值。这不仅仅是传统的文学批评、文学欣赏,而是以推动研究者以“文化表述”的形式结合文化政治对文学作品及作家予以评判。因为如今大融合语境下,已无法让文学“独善其身”。在研究左翼文学传统如何在大陆、香港、台湾演化的论文中,黄老实质上是以一种越界对话的形式探究左翼文学传统在大陆失落后在边缘地带有怎样的分流、衍生,至此透过黄老跨越两岸三地的比对分析,我们才恍然大悟,被红色掩盖的左翼文学从人民立场出发的人道关怀的文学理想可以在香港、台湾传承、展现。两岸三地跨地域,文学与政治、历史跨领域,如此越界剖析之后,进而整合信息,我们对大陆左翼文学传统的见解便不会狭隘定位于党政横加的诉求。当然,黄万华教授的整合能力不止于此,对华文文学的历程、发展线索、整体性研究都有其大局的观照。通常黄老以历史脉络导入,纵横古今,依史言说,以《变动不居:20世纪华文文学的文化态势》一文来看,黄老发现了“整合20世纪华文文学的一种文化视角,即从作家自身的文化身份和各地区华文文学的文化属性的变动不居上去构建一个开放意义上的华文文学生存体系”④。这些是建立在他对华文文学充分的历史认识上回顾得到,而且黄老饶有幽默地借鉴了胡绳80寿辰的《自寿铭》的时间划分,仿佛华文文学的发展变化如一常人的成长过程。关于整合,黄万华教授也深知打通各个板块之不易,既要顾及文学史料的详实准确,又不可面面俱到而显得琐碎,不知轻重,其中需要权衡的方面实在太多,但黄老依旧根据自身经验提出了完成整合的若干注意事项。

 

再者,黄老精于材料的总结和分析,敏于开拓。早在1995年,黄老便发文探究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本土特色。书中几篇国别体形式的论文里,黄老阅卷无数,对马华文学、美国华文文学、欧洲华文文学、澳洲华文文学的历史轮廓进行梳理,在驳杂的文献资料中深入浅出地对各国、各地区的华文文学历程作下了评介。可惜限于篇幅,这几篇国别体华文文学的历史让读者意犹未尽,笔者寄希望于往后的论文能看到黄万华教授对各国华文文学深入探讨的研究成果。除统筹、辨析大数据,黄老同样精于小切口的材料深挖。从创于上海的纯文学杂志《文潮》到现身于香港的纯文学刊物《文艺新潮》,黄老进行了历史的修正,否定了《文潮月刊》与《文潮》相接的说法,认为香港的《文艺新潮》才是与《文潮》存在跨地延续关系的杂志。而在这一延续关系中可窥见“上海—香港”的文学史踪迹,是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在流散中的发展。黄老从一份杂志的演变入手,研究切入点不大,结论却深刻,从《文潮》到《文艺新潮》,中间隐藏了中国现代文学现代主义的脉络,若不就材料深入考察刊物的演变,难以得此结论。同时,这何尝不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填补呢?


 

另一方面,保持对“新”的敏锐捕捉,比如新的作家群落、新的创作模式等。虽然语图关系的历史源远流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内在精神追求及传统的山水诗画模式一直为人熟知,发展至今日的图像诗、诗画展、影视、装置艺术,这些文学与各个艺术媒介结合的创作形态均是走在前沿的探索。黄万华教授从不同媒介方式入手,以台港和海外文学为考察对象,以图像诗、电影、小说为例,分析探究了文学与图像的语图关系及其中的互动,作下了预示:台湾、香港、海外文学中的语图关系已然进入文学自身的流变中,越来越多的作家涉足其中。可见“越界”尽显活力,华文文学的未来发展拥有更多可能性。在这个视图时代的社会语境中,黄老的这些先见之明自然指引着研究者们大可将语图关系作为21世纪文学的重要探究范畴。另外,黄万华教授的敏锐还体现在对新近十来年海外华文文学发展的关注。二十一世纪的文学圈子都面临更加开阔的背景,不论汉语抑或其他语言,黄老将注意力集中于新旧交替的华文文学的新生代和新移民作家群。近年来活跃于大众视野时常跨界的严歌苓、虹影便充分验证了华文文学研究注意力转移的需要。黄老研究新生代、新移民作家恰是时机,透过黄老的文章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新生代、新移民作家们对于“边缘”处境不再是抵触的心态,而是开始将原有的“放逐”状态转变为一种“自由自在”的创作状态。黄老敏锐地注意到这是对大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视其为新生代和新移民作家跨文化意识中的“异”视野和“异”形态。而这种适应给世界华文文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更广阔的资源。

 

最后,最令笔者钦佩的一点在于不忘初心,每每在研究海外华文文学时都能回望中国现当代文学,以此为参照系观照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黄万华教授的这一想法在书中时常出现,尤其具体体现在其分析世界华文文学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上。黄老认为唯有这样深度的对话才有利于看清两者。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而言,存在不平衡的地方。一些文学资源被过度开挖,而相对的,一些文学存在被遮蔽,世界华文文学学科中自带的多重、流动的文学史观是治疗上述弊病的“良药”。在现当代文学中,哪些是被过高赞扬,哪些是被忽略其价值,都值得我们一再思考。黄老指出,若某一部作品只在某种特定时期、特定社会环境获得了关注、赞扬,其所谓“经典”的地位则有待商榷,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历久弥新的“打动人”的作品。仅以中国自身现当代文学场域内进行评判,不如放置于世界背景思考,在对比港澳台、海外文学情况后回到中国大陆现当代文学学科上。这是黄老在世界华文文学学科上看到的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的价值。当初黄万华教授从大陆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出发,“连带关注了抗战时期的台湾、香港、海外华文文学”⑤,至此开启了华文文学研究的旅途。尽管他本人认为自己的研究“与华文文学学科建设实在有很大差距”,笔者仍非常钦佩黄万华教授时刻观照中国现当代文学转型的作法。若一心专于海外华文文学的探索,难保会醉心于“边缘”而忽视源头,反倒会将“边缘”变成研究的“中心”,沦为禁锢,因此,关联且是密切关联起20世纪海外华文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显得尤为必要。以此来看,黄万华教授以这样的整体观念高屋建瓴,将20世纪的汉语文学透视得比一般人清晰。


 

自谦为“难务正业者”的黄万华教授已在华文文学的研究领域埋首探寻三十余年,期间收获颇丰,一本《越界与整合-黄万华选集》不足以囊括其关于华文文学的所有成果,但如同黄老在《越界与整合: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到20世纪汉语文学史》一文的结尾所说的,“重要的是我们研究心态、视野的调整和耐得住寂寞的学术努力的付出”⑥,漫漫学术路,探索不止。

 

注释

 ①钱理群,扩大研究视野与确立研究重心,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②黄万华,越界与整合——黄万华选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14年11月第一版,第3页,转引自王鼎钧:《文学江湖》,台北:尔雅出版社,2009年版,第72页。

 ③黄万华,越界与整合——黄万华选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14年11月第一版,第122页。

 ④黄万华,越界与整合——黄万华选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14年11月第一版,第43页。

 ⑤黄万华:《越界与整合-黄万华选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14年11月第一版,第335页。

 ⑥黄万华:《越界与整合-黄万华选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14年11月第一版,第15页。


参考文献

 

[1]黄万华,越界与整合——黄万华选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4年11月版。

[2]黄万华,中国和海外20世纪汉语文学史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版。

[3]黄万华,跨文化意识中的“异”视野和“异”形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何春桃


往期精彩:

学术 | 吉雨辉:学者的严谨 文人的气质——读黎湘萍自选集《从边缘返回中心》

学术 | 周珑:审美化生存——论李健吾文学批评审美维度的建构与坚守

学术 | 易明皇:以“人本”携“文本”  在“还原”中“重构”——评曹惠民主编《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

学术 | 易明皇:一场后殖民理论旅行——读赵稀方的《历史与理论》

学术 | 徐诗颖:论《蹲下时看到了什么》的隐喻与反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