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 | 曾晓虹:华文幽草涧边生——评曹惠民著《边缘的寻觅》

曾晓虹 跨界经纬 2020-01-18

华文幽草涧边生

——评曹惠民的《边缘的寻觅》


曾晓虹,《华文幽草涧边生——评曹惠民著<边缘的寻觅>》,发表于《华文文学评论》,2015年7月


摘要:曹惠民教授的《边缘的寻觅》广涉世界华文文学,论著以台港文学为主要论述对象,兼及海外华语文学。曹论主要有三个特点:践行地缘诗学,以新的时空观来论述华文文学;注重地方知识构建,捕捉地域文化特色;关注新人新作,善掘新秀。

 

关键词:台港文学;海外华语文学;地缘诗学;地域文化特色;新人新作

 

曹惠民教授的研究起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梭行两岸三地,遍及海外华语文学,尤其致力于台湾文学研究。2014年11月出版的《边缘的寻觅》既是曹会长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第2辑献上的自选集,又是古稀之年的曹老对自己近25年来的学术总结。《边缘的寻觅》收录曹惠民教授从1989年至2014年间发表的40篇论文,全书四辑,一是“文学史视野下的文学现象研究”,二是“整体与比较视野下的台港作家研究”,三是“全球视野下的各国华语文学研究”,四是“学术史视野下的批评研究”。论著以台港文学为主,以海外华语文学为辅,前有文学史的脉络,后有学术批评的争鸣,又夹杂作家作品个案分析,从而构建出曹惠民老师的学术版图。该论著基于“边缘”展开论述,全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践行地缘诗学,以新的时空观来论述华文文学。论者在书中指出,地缘诗学是“以探讨各种文学现象的生成、分布、变迁、流播和人类文学活动的空间结构为主要内容,而以‘人’与‘地’关系的研究为其核心内容”【1】文学即是人学,台港澳文学与祖国大陆共同构成二十世纪中国本土文学,而此时期中国本土以外的海外华文文文学则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特殊组成部分。【2】曹教授在行文论述中一反目前学界按照空间分布生硬分割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和海外文学,以时间界限划分出现代、当代文学的做法,在关注中心论述对象的同时“滚雪球式”地论及相关的文学现象、社团流派、作家作品,打破传统板块式【3】华文文学研究的边界,形成文学内部点、线、面交错联结的立体模式,真正做到史缘与地缘交错统一。


第一,论者打破祖国大陆文学与台港澳文学的界限。论著中四分之三的笔墨集中在论述20世纪台湾、香港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千丝万缕的联系,分别从宏观的文学现象(第一辑)、微观的作家个案(第二辑)和学者批评(第四辑)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具体分析上,论及香港刘以鬯的“酒徒”时有意联系大陆鲁迅的“狂人”,意在表明吃人现象不分地域地存在于20世纪初的中国大环境中;论及台北华严的小说特色,论者因情爱而联想起庐隐与《海滨故人》,由佛理而推及许地山、佛教与禅宗,又将人性而与张爱玲作比,由台北到大陆又到香港,上下穿梭于20世纪中国文学;而谈及“杀夫”这一惊世骇俗的现象时,曹惠民教授打破时间界限,对比苏青与李昂两位分别来自上海和台北的女作家的看法,展示一种跨越时空、却共通人性的精神对话,又联系张系国的《杀妻》、孟瑶的《杀妻》、池莉的《云破处》、朱西宁的《破晓时分》、话本小说《错斩崔宁》,还追溯到周作人对詹周氏杀夫案的看法、鲁迅《祝福》中的妇女问题,由点到线再到面,搭建出一个中心突出、线索明晰、层层深入、环环紧扣的立体思维结构。第二,论者打通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世界华文文之间的壁垒。曹教授认为20世界中国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拓展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内涵与外延。【4】论著将大陆作家郁达夫死亡之谜放眼于印尼,从中国学者胡愈之的回忆文章、日本学者的铃木正夫的学术著作和旅台马华作家黄锦树的纪实小说进行佐证,大胆假设、小心论证、中外结合、多面解读。第三,论者消除亚洲华文文学与其他地区华文文学的障碍。曹老一改以往的刻板印象——认为亚洲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学有血缘宗亲,而其他地区尤其是欧美,则更多受到西方殖民的影响,从英国剑桥华语教学中的“留白”艺术寻找到中国老庄哲学的渊源,由此证明华文文学一家亲,并无地域疏远而文意疏远之说。当然,论者在论述过程中虽秉承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相通互补的精神,但也表示台港澳文学与祖国大陆文学的联系比海外华语文学的更加亲密。曹老依据文学文本与创作背景、文体风格与地域文化、传播范围与地域空间的差异,从地缘角度重新调整世界华文文学的结构,提出还原台港澳文学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位置,海外华语文学自成一个学科的独特见解。论著以地缘诗学为出发点,构筑出以二十世纪祖国大陆文学和台港澳文学为内核、以同时期的海外华语文学为外延的华文文学新版图。



二是注重地方知识构建,捕捉地域文化特色。曹惠民教授提出地缘诗学,与刘小新提出的打通诗学想象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刘还站在华文文学的共性基础上,指出地方知识的建构,即是各地华文文学的个性问题。【5】《边缘的寻觅》中最出彩的地方知识建构者当属台湾女性、同志和原住民几类书写。


曹著一针见血地指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台湾文学的走向的颠覆,这就是台湾文学的地方知识建构。在《出走的夏娃——试论台湾女性写作叙述主体的建立》一文中,论者认为八十年代后台湾文学打破依附于男性的端庄淑女、贤妻良母的传统女性形象,逐渐诞生《自己的天空》中静敏式的女强人,接着产生像李昂笔下林市一样敢于挑战夫权的杀夫者,而后又出现李元贞《爱情私语》等女性新性爱宣言,还盛行女同性恋文学。



论及同志文学时,曹老认为由自怜自恋“孽子”到自傲自炫的“酷儿”再到走向阳光的“酷儿”,是一种作者认识的进步,也是读者接受的成长。同志现象无论在祖国大陆,还是在台港澳都数见不鲜,而同志书写及其研究则一直未能正大光明地展开。2014年底,性别学家李银河公开女同身份仍引起非议,而曹老却在2006年就提出台湾同志书写是不可忽视也不容回避的话题,并展望同志书写的未来——由“污名”到“吾名”再到“无名”,淡化性别,强调“人”。2008年,安徽师范大学的付丽华在《怪胎·异端·另类——由指称看台湾“同志”小说边缘叙事的变迁》【6】中也提出:“从‘怪胎’到‘异端’乃至‘另类’的写作姿态,台湾同性恋题材小说在边缘叙事上走过了‘隐讳’,‘消极’及至‘颠覆’的心理历程。如何来看待这一边缘现象,又如何来对待这一边缘群体?对此,笔者想借用一个同性恋者的话来回答,‘同性恋既不是犯罪,也不是缺德;既不是生理病态,也不是心理异常,知识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在不危害社会治安,不妨害他人生活的前提下,希望社会能给他们一定的宽容,允许他们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7】”两篇论文不谋而合,都把同志文学的发展指向淡化性别、尊重人性、包容并存。  


而曹著中另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研究点是台湾原住民写作。论著表明:一、自觉的原住民写作大体始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二、原住民文学的身份书写建构于山海情结,三、其身份认同来自于与“他民族”、“外来民族”“外来人”和“汉人”的辨异,四、原住民文学创作、研究的重难点在于语言障碍,五、应构筑原、汉、外三者结合的、以原住民为主体的多元文学研究。2008年发表的曹论是较早捕捉台湾原住民写作又价值较高的论文,近年学界对此现象的关注度日益见长,2015年1月古远清撰文《新世纪台湾原住民文学的发展》探讨发展动态和新特色,文中指出“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原住民族文化振兴运动重点是‘还我土地’、‘还我姓氏’,那么到了新世纪,则‘进一步深化到‘还我话语权力’、‘还我主体’”【8】,这与曹著中提出的“在山海间还原”、“民族身份认同”、“构建以原住民意识为主体、彰显台湾原住民独特审美品格的‘民族学诗学’”【9】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男权当道的今天,女性、同志书写于文学界仍属边缘,在汉族人众的台湾,原住民文学也算是小众。但无论是女性、同志,还是原住民,都是二十世纪末至今台湾文坛极具地域特色和研究价值的主题。曹老捕捉文题嗅觉之敏锐、思维之前沿,实是令人钦佩不已!谈香港文学现象,他择刘以鬯与金庸,刘重形式实验,金善多种文体,前者偏形而上,后者偏形而下,一雅一俗,亦俗亦雅。而及海外华语文学,曹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学传播空间:谈菲律宾,他择诗歌与意象;谈马来西亚,他选微型小说;谈日本,他取长篇小说。


三是关注新人新作,热心提携晚辈。曹著关心一些未引起学界热切关注、但具有价值的作家作品,这是十分难得的。在作家方面,曹惠民教授论及的华严、李昂、秦岭雪、黄国彬、蓉子、朵拉等作家均属于名气还不太大的作家,据笔者统计,目前研究他们的论文都不出百篇,有的甚至不满十篇。但曹惠民教授却不注重这些外在条件,只关注他们的作品是否有触动人心之处,是否有学术研究的生命力。在论及擅长将西方史诗和汉赋熔铸一炉的黄国彬时,曹惠民教授提到:“黄国彬的散文个别是记游之作,极具个人的风格,但迄未引起散文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散文史研究的一个缺憾。”【10】这一方面说明曹惠民教授有发现文学新活力的慧眼,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曹惠民教授敢言他人之不敢言、写他人之少写的学术创新精神与魄力,这也启发研究者不一定要研究大家大流,亦可从新生的、有趣的作家作品着眼。另一方面,曹老对学界新人新作怀有宽厚、仁爱的长辈之爱,他为计红芳的博士论文作序,既肯定她“学习——工作——深造——再工作——再深造”的经历和把“南来作家”与“移民文学”相结合的写作亮点,也期望她永不止步、勇攀险峰;他为张清芳、陈爱强伉俪合著的《台湾当代散文艺术流变史》作评,毫不吝惜地赞其为台湾散文史的拓荒之作;他关注朱立立等新生代学者“注目细部”的研究方法,留意凌逾等年轻学人的作家个案研读、跨界书写,等等。此外,曹惠民教授总结毕生研究,指出香港研究的发展空间:“论题多集中在小说上,诗歌、散文等选题暂付阙如;30年代文学尚未引起应有的关注;香港与外国文学(特别是英国文学)、世界华文文学的深层关系的考察,有待展开;本土作家(如黄谷柳、侣伦等)、文学杂志与副刊、文学与影视的互动,也都存在巨大的研究空间,尤其是对于香港文学‘香港性(港味)’、艺术成就独特性的研究,还需深化、强化。”【11】真诚地为香港文学的研究者提供可借鉴的建议。



总而言之,全书视野广阔、论述清晰。论著打破台港澳文学原本的边缘地位,以地缘诗学为出发点,提出恢复台港澳文学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位置的见解;打通海外华语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鸿沟,提出把海外华语文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同时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补充和外延的观点。在具体的流派、作品分析上,曹著以地方知识构建为基点,选取新鲜、边缘的主题展开探讨,充分展示各地华文文学的地域特色。此外,曹老为人平和仁厚,关爱晚辈,其论著多处提及海内外年轻文人、学者的成绩,目光如炬,善掘新秀。当然,曹惠民教授的《边缘的寻觅》也存在一点瑕疵。书中台湾的论述优于香港的论述,而如若作者论及台港文学时能够匀一点笔墨给澳门文学,则将使《边缘的寻觅》之“边缘”更加完美。但瑕不掩瑜,新论著《边缘的寻觅》充分不仅显示了曹惠民教授对20世纪中国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的独特学术见解,而且展示了他近三十年来始终如一的学术热忱和“活到老,学到老”的可贵精神。


注释:

 【1】曹惠民.边缘的寻觅[M].广东:花城出版社.2014年.第124页

 【2】曹惠民.边缘的寻觅[M].广东:花城出版社.2014年.第5页

 【3】曹惠民.边缘的寻觅[M].广东:花城出版社.2014年.第114页

 【4】曹惠民.边缘的寻觅[M].广东:花城出版社.2014年.第181页

 【5】刘小新.大同诗学想象与地方知识的建构[J].东南学术.2004年第3期

 【6】付丽华.怪胎·异端·另类——由指称看台湾“同志”小说边缘叙事的变迁[J].前言.2008年第1期

 【7】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北京:中图友谊出版社.2002年.第403页

 【8】古远清.新世纪台湾原住民文学的发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9】曹惠民.边缘的寻觅[M].广东:花城出版社.2014年.第75页

 【10】曹惠民.边缘的寻觅[M].广东:花城出版社.2014年.第174页

 【11】曹惠民.边缘的寻觅[M].广东:花城出版社.2014年.第320页


参考文献

   [1]曹惠民.边缘的寻觅[M].广东:花城出版社.2014年

   [2]曹惠民.兼容雅俗 整合两岸——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我见[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8年3月

   [3]刘小新.大同诗学想象与地方知识的建构[J].东南学术.2004年第3期

   [4]付丽华.怪胎·异端·另类——由指称看台湾“同志”小说边缘叙事的变迁[J].前言.2008年第1期

   [5]古远清.新世纪台湾原住民文学的发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6]李娜.大陆近二十年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综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7]徐旭、赵小琪.跨地域、跨雅俗、跨学科的“现代中华文学”的系统性研究——评曹惠民教授《出走的夏娃——一位大陆学人的台湾文学观》[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1年4月

   [8]陆士清.收获在春天——读曹惠民教授主编的《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J].暨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10期

   [9]吴义勤.一个美好的学术设想——读《多元共生的现代中华文学》和《百年中华文学史论》[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1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何春桃


往期精彩:

学术 | 凌逾:论李碧华的轮回叙事

学术 | 傅修延:论音景

学术 | 刘相宇:“叛逆”的聆听——论刘索拉在《你别无选择》中的听觉感知叙事

学术 | 黄丽兰:跨越藩篱,得现彼岸风景 ——评凌逾新编《跨媒介:港台叙事作品选读》

学术 | 蓝陈平:不忘初心,时刻回望——评黄万华《越界与整合——黄万华选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