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太极学术 | 朱崇科:鲁迅作品中的老人话语

朱崇科 跨界经纬 2021-12-04


朱崇科

鲁迅作品中的老人话语

发表于《鲁迅研究月刊》,2018年第7期



       毫无疑问,作为长子长孙的鲁迅从个人际遇来说,他和老人是息息相关的。少年时期,父亲去世后他曾经面对家族中长辈的施压,要求压缩住房,但鲁迅坚持己见不肯屈服,“在日记中,他对族中长辈们,特别是对玉田公公表示了愤慨。同是一个家族,每一房还有利害冲突,在没有别的进益的时候,只好在族内互相挤轧。”【1】而新文化运动前后,鲁迅更是猛烈批判传统糟粕,也曾写下《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1919 年) ,并提出从旧阵营出来的我们如何“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2】而在和鲁迅进行文字论战的人们当中,甚至到 了晚年,也有人称鲁迅为“世故老人”,甚至鲁迅也不得不撰文《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 ( 1928 年) 进行直接回应。从此角度看,“老人”近乎陪伴鲁迅一生。


       可以理解的是,敏感而又才华横溢的鲁迅对有关老人的丰富体验化成了相当精彩而繁复的文学创作,这在其各种文体都有所呈现。比如说杂文中可谓星罗棋布,但最常见的是他对老人及其文化传统象征的猛烈批判,当然也可以成为鲁迅自我辩护的工具,“所谓‘鲁迅’也者,往往不过是充当了一种的材料。这种方法,便是‘所走的方向不能 算不对’的创造社也在所不免的。托罗兹基虽然已经‘没落’,但他曾说,不含利害关系的文章,当在将来另一制度的社会里。我以为他这话却还是对的。”【3】语句里以退为进的思路隐约可辨。散文《朝花夕拾》中也有, 比如《二十四孝图》对于老莱娱亲极其做作的批判,进而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而在小说中也是不乏此类实践,当然偶尔也会有所褒扬,比如《社戏》中的六一公公,相对朴实而且亦尊重文化( 人) 。甚至《野草》中亦有对老人的刻画,如《过客》中的老丈、《颓败线的颤动》中的老妪,《这样的战士》中也有对“长者”头衔的嘲讽和批判(“那些头上有各种旗帜,绣出各样好名称: 慈善家,学者,文士,长者,青年,雅人,君子……”) ,这是目光如炬的战士以投枪洞穿的对象。



       相较而言,和鲁迅相当茂盛的老人书写相比,有关研究显得相对稀少,直接关联的, 如篇幅短小的《浅析鲁迅作品中的老者形象》其实更多是现象罗列,“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有不少是以老者为题材的。有慷慨好客的六一公公,有严而不厉的寿镜吾老先生, 有背负生活重担、忧郁的闰土,有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孔乙己……从这些老人身上更清楚地看到一个时代的历史,看到鲁迅先生对社会根源的探索。”【4】王彬彬在他的《鲁迅:晚年情怀》(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中立足大量鲁迅文本论述了鲁迅的晚年情怀,但晚年并非“老年”,而王在论述中更多是借鲁迅的文字把玩鲁迅的现实心态,抒情性强,真正的论证较弱。实际上,鲁迅的老人书写层面远比这复杂。本文将之命名为老人话语。【5】这一命名并非简单的偷换名目,而是对有关书写及其背后运行机制更丰富的立体观照。在我看来,这里的老人既可以成为一种制度反思和文化传统批判的对象,同时也呈现出鲁迅对其中富含文化权力/ 资本的消解企图; 值得注意的是,鲁迅从未将自己排除在外,他同时也无情地解剖乃至批判自己: 置身于老的切身语境中,他既有理解之同情,同时也进行辨证反思与剖析,值得我们仔细探勘。本文所指的鲁迅作品主要以内涵丰富的小说为主,同时兼及散文及《野草》。




一、老 人 政 治 及 批 判


       简单而言,在前现代时期( pre-modern times) , 非常常见的是,老人在部落或集体中往往具有相对强势的地位: 其丰富的人生阅历累积成为处理族群内外重大事件的重要参考,而相对缓慢的社会转型与思想范式嬗变甚至将这种优势转化成一种老人政治。【6】正如任何事物到了重大转型期或巅峰过后往往进入下降衰退通道,老人政治往往也成为打压青年人、维护私利、顽固保守的象征和堡垒。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后,一方面,旧有的文化传统如果不能( 实际上也很难) 发生“创造性转化”【7】,那么往往和现代知识生产断裂; 而另一方面,对现代知识的掌握方法上也突飞猛进乃至日新月异,而年轻人在现代社会里更游刃有余,因此更容易凸显出老人政治的滞后乃至反动,如王德威所指出,“( 老灵魂) 是以背向———而非面向———未来。他们实在是脸朝过去,被名为进步的风暴,吹得一步步地‘退’向未来。”【8】


       毋庸讳言,老人政治的弊端在鲁迅文学作品中屡屡出现且层次丰富,毫无疑问,少年鲁迅对此就具有非常丰富与敏锐的体验,如周建人所言,“人们常常觉得少年人不懂事, 好欺负,任意训斥叱责,却不知道少年人最敏感,他能体会一切善意,也能察觉一切恶意, 人们既然因为他的困顿而露出赤裸裸的真面目,没有一点儿遮掩,他也就逐渐认识了这世界的丑恶和虚伪。”【9】我们不妨以《朝花夕拾》为例初步分析鲁迅对老人政治的分层批判。按照批判程度的差异和可吸收对象等级,可以看到鲁迅在其中的良苦用心。其中批判最剧烈的莫过于《二十四孝图》,其中涉及到“老”的部分,如老莱娱亲,鲁迅认为这是羞辱真实的儿童心理/ 人性。当然鲁迅对这些老书的挞伐其实是为了现代性张目———白话文运动,“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 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10】



       折中程度的则是《五猖会》,在大家准备集体出游参加五猖会时,父亲却要求当时7岁的“我”背诵《鉴略》,这当然是对儿童合理人性的压抑,至少是一种延宕或阻碍,虽然最后背诵成功,大家深表赞许,但儿童自己却兴味索然。而程度最轻的则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在文中对本城极方正的寿老先生相当尊敬,但将相对枯燥的私塾学习和儿童爱玩的天性并置时,无疑后者占有更重的位置,因此鲁迅也以戏谑的口吻书写了老师。不难看出,经由对老人政治及其文化的批判,鲁迅同时也弘扬合理人性,哪怕是不那么成熟/ 完整的儿童天性,这也呈现出老—少的张力。



( 一) 主动的绊脚石


       在小说实践中,鲁迅结合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呈现出更生动与繁复的思考,甚至也部分彰显出新语境下的生成机制。从统治阶层的文化资源来看,鲁迅大力批判的首先是主动的绊脚石———文化糟粕的卫道士们。


       《狂人日记》把批判目标之一指向了传统文化的吃人本质,但这种本质却需要各色载体,其中的老者角色值得剖析: 他更大可能是刽子手假扮的,他低声对大哥说,“赶紧吃罢! ”一方面相当凶残,另一方面却又狡诈鬼祟; 他的另一个可能角色或许是医生,但亦有煎服人肉的行当历史污点或罪感,“假使那老头子不是刽子手扮的,真是医生,也仍然是吃人的人。”【11】其实他也是老传统的继承者。无论如何,都是批判对象。


《狂人日记》


       而更值得反思的则是《离婚》。其中既有老人们之间的对抗,如爱姑父亲庄木三( 被人尊称“木公公”) 和慰老爷、七大人( 老人家) 之间的角力,当然是貌似强大的前者面对权力时变成了软脚蟹; 也有爱姑与“老畜生”( 她公公)  之间的角力: 在泼辣的爱姑那里,她是赢者,但从传统文化标准看来,她则是输家,这是忤逆传统( 长辈) 。而最复杂和中心的对抗发生在爱姑和七大人之间,七大人动用了多重力量进行围攻,1.垂死的少人知晓的传统文化资本,如有关屁塞的知识; 2.沉默但有力量的打手威吓; 3.洋学堂出身的光下巴少爷的点头哈腰附和; 4.与慰老爷狼狈为奸等等。从中不难看出,老传统及其代言人不惜一切代价( 甚至“洋为中用”)  捍卫一己或团伙私利。从更宏阔的视野来看,这既是一个乡镇,又是老中国; 既有深层结构的传统,同时又有工具性挪用新知识。



( 二) 被动绊脚石/ 牺牲品


       老人传统及其文化政治并非铁板一块, 其中还有更繁复的层面,其推广与运行也需要底层的配合、践行乃至支持,因此也就造就了不少被动的绊脚石乃至牺牲品角色。


       《风波》中值得批判的首先是赵七爷,“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 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 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在中华民国的时空中,他居然可以借助似懂非懂误读《三国演义》来诠释现代政治事件———张勋复辟,同时又假公济私、欺骗恐吓骂他“贱胎”的七斤并幸灾乐祸,他原本就是可笑荒唐的存在。耐人寻味的是鲁迅对九斤老太的刻画。她的存在更多是抱怨,凝结为一句“一代不如一代”,同时又对自己所知的陈旧历史黄历进行细节性描述,“现在的长毛,只是剪人家的辫子,僧不僧,道不道的。从前的长毛,这样的么? 我活到七十九岁了,活够了。从前的长毛是———整匹的红缎子裹头,拖下去,拖下去,一直拖到脚跟; 王爷是黄缎子,拖下去,黄缎子; 红缎子,黄缎子,———我活够了,七十九岁了。”而吊诡的是,她又长寿却同时是六斤悲剧的见证者,“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 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12】鲁迅这句结尾中有着丰富的嘲讽,九斤老太未必是主动的陈旧礼教的捍卫者,却也是潜在的支持者,貌似阅历丰富,实则脑袋空空。



       《孤独者》中的老人家角色亦富有张力。魏连殳亲爱的养祖母去世,族人却又让悲痛莫名的他遵从陈旧丧葬传统,同时又借过继小孩力图驱逐旧屋里“那一个借住着的老女工”( 她曾经侍奉过祖母且为其送终) ,而魏连殳、老女工都是牺牲品。更令人觉得反讽的是大良、二良的祖母,她自述道,“你可知道魏大人自从交运之后,人就和先前两样了,脸也抬高起来,气昂昂的。对人也不再先前那么迂。你知道,他先前不是像一个哑子,见我是叫老太太的么? 后来就叫‘老家伙’。唉唉,真是有趣。人送他仙居术,他自己是不吃的,就摔在院子里,———就是这地方,———叫道,‘老家伙,你吃去罢。’”【13】作为底层人奴性十足,她无法理解坚持理想时期的魏连殳的新派尊重( 称之为“迂”) 却只愿意接受乃至享受侮辱/损害式的表达/ 对待,这也可以反衬出老人政治附属奴性的强大与根深蒂固。


       整体而言,鲁迅的小说多为短篇,但却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雄浑的指涉性,尤其是其强烈的互文性,描述出一个古老乡土中国面对现代转型时的破败、劣根性与深层结构。比如《孤独者》中,既有鲁迅自身的经历,又有 S 城空间的指涉; 同时更可以继续升华为“老中国”的场域再现,如人所论,“鲁迅也就 为‘老中国’的形象叙事,带来了一种极具象征寓意的叙事空间的扩展。尤其是它所具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姿态,不仅丰富了叙事空间的地域性特征,而且更是以其对越文化所具有的独特个人经验和心理感知,传达出了对特定空间和场域的固化、异化、衰败的深度解读。”【14】相当难能可贵的是,鲁迅既呈现出其主要表征,又部分指出了老人政治的运行机制。


丁聪插图《孤独者》



二、弹 性 文 化 资 本 及 其 消 解

 

      老人话语中“老”指向的绝不仅仅是年纪、资历,还有可能是一种弹性文化资本( Cul- tural Capital,布尔迪厄意义上说的) 。其中既有知识/ 权力转化的资本,又有某些文化惯习( habitus) ,如《药》中的华老栓,可能是随年纪增长的称呼,和小栓是一种代际区隔。《故乡》中老年闰土对少时朋友恭称为“老爷”,更彰显出成人社会所尊奉的文化权力地位的隔膜与冷酷。或许更典型的是《阿 Q 正传》,宣称革命后的阿Q似乎意气风发、大权在握,周围人对他的称呼也发生了改变: 赵太爷称之为“老Q”,赵白眼也惴惴不安地说,“阿……Q哥,像我们这样穷朋友是不要紧的……”。从当初被连打带骂叱 责的“你怎么会姓赵!   ———你那里配姓赵! ”【15】到拼命套近乎的 “老Q”,这种称谓的变迁可以看出话语/ 权力之间的流通,鲁迅在作品中相当精彩地呈现出此类文化实践。但上述人物依然属于愚民统治的对象,有着相对落后的思维方式,如人所论,华老栓、阿Q们的思维结构有三个特征: 一是价值体系陈腐落后; 二是思维视野狭隘闭塞; 三是思维方法原始落后。或许“只有当现代工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一统天下的小农经济,新生的社会力量在日益壮大的过程中,建构起新型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才能变革华老栓、阿Q所代表的思维方式,中国才能走向现代社会。”【16】



( 一) 文化惯性与权力资本


       将科举制度放回到历史语境中,客观地说,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自有其典型性与制度优势,至少可以以才取胜、笼络一批人为朝廷服务【17】但到了晚清,其负面性显而易见,尤其是这种以命题知识与权/ 利交换的制度异化了大多数名落孙山的士子。



       《孔乙己》中的主人公未必是真正的老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 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18】但他始终未进学,或许可以称为“老童生”。孔乙己的最大悲剧是,他为应试知识所异化/ 规训,连日常生活表述都是刻板的“经典”话语,而实际上他原本是有人性的存在: 比如喝酒从不拖欠( 讲信用) 、与孩子们分享不多的茴香豆( 善良大方) 、教小伙计识字( 造福他人) ,甚至连他小偷小摸的缺点也显示出其部分活力( 或所谓名士风度) ,但他却成了科举应试制度的异化物/怪胎,最终不明不白死去。类似的还有《白光》中的陈士成,作为五十多岁屡试不中的老人身份显而易见,“凉风虽然拂拂的吹动他斑白的短发, 初冬的太阳却还是很温和的来晒他。但他似乎被太阳晒得头晕了,脸色越加变成灰白,从劳乏的红肿的两眼里,发出古怪的闪光。”【19】恍惚中他把目光指向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发财梦,于是为白光所魅惑,首先是挖掘自家房屋,不中后转向山里去,最终命丧万流湖。从这个角度看,孔乙己和陈士成都是在幻觉/ 声音的指引下被权力知识异化的产物, 也是牺牲品,而传言中的丁举人可以因为孔乙己偷窃的行为,而打断同行孔乙己的腿,权力化知识的诱惑和冷酷性可见一斑。


       另一种文化资本则是“老师”。比如《野草》中的《立论》,教小学生如何立论的就是老师,而此老师的角色和作者价值判断都是中性的———他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但身上也难免一些成人世界累积的传统性格。负面的判断来自于小说《高老夫子》,他原本就是一个不学无术、坑蒙拐骗、守旧自私的投机分子,比如他的自以为是的更名,“他的确改了名字了。然而黄三只会打牌,到现在还没有留心新学问,新艺术。他既不知道有一个俄国大文豪高尔基,又怎么说得通这改名的深远的意义呢? 所以他只是高傲地一笑,并不答复他。”比如他去女校教书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看女学生,在比如他和人打牌设局骗钱等等。而实际上他教课的失败也狠狠回应了他的猥琐,最终他还是回归牌桌,“高老夫子的牌风并不坏,但他总还抱着什么不平。他本来是什么都容易忘记的,惟独这一回,却总以为世风有些可虑; 虽然面前的筹马渐渐增加了,也还不很能够使他舒适,使他乐观。但时移俗易,世风也终究觉得好了起来; 不过其时很晚,已经在打完第二圈,他快要凑成‘清一色’的时候了。”【20】不必多说,正面形象则是《藤野先生》,他认真细致、不歧视冒进、待人诚恳,同时又有个性和“近代科学精神”【21】,虽然也可能有其问题( 如过于严厉等) ,但却成为现代语境中内心的良师益友,也成为一个典范人物。


藤野先生赠给鲁迅的照片



( 二) 文化元典与现实困窘


       某种意义上说,将鲁迅置于彻底的、激进的反传统主义者之列是相对简单乃至粗暴的,而将之贴上“反传统的传统主义者”有所推进,可谓更细致深入,但或许更准确的说法该是“反传统的新传统主义者”,这既符合鲁迅所言的“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追求,同时又从其实践中可以总结出类似的理念。杂文自不必说,批判国民劣根性不遗余力,而其《故事新编》中有一种言语、意义和文体结构的“张力的狂欢”【22】,其实也是对可资利用的文化元典现代性转换的重新审查与犀利批判。


       《出关》中涉及了孔子、老子之争,相较而言,在此文中鲁迅对老子的批判多一些,虽然对孔子的奸诈也不乏批判。它对于老子的老迈有所涉及,如牙齿掉光,加上方言口音重,演讲时别人听不懂; 又提及他被逼书写《道德经》的不易,“那时眼镜还没有发明,他的老花眼睛细得好像一条线,很费力; 除去喝白开水和吃饽饽的时间,写了整整一天半,也不过五千个大字。”【23】鲁迅批判了老子思想中退守的缺陷,其实无关可出,也出不了关。同样,鲁迅对孔子一方面肯定的同时(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另一方面也有轻微的批评———老子的退缩恰恰可以反衬出积极进取的孔子可能的攻击性和功利性。



       《起死》中批评的是庄子及其思想。毫无疑问,他已是个老年人,“黑瘦面皮,花白的络腮胡子”,甚至连剧中的鬼魂也批评他,“庄周,你这胡涂虫! 花白了胡子,还是想不通。”【24】庄子的超越性的无是非的思想听起来头头是道,但一旦面对有历史记忆的具体个案,其无差别、罔顾历史的缺陷也就变成了难以摆脱与明晰的尴尬与纠缠。不难看出, 鲁迅对文化元典传统也持有一种务实的态度,如其所言,“保存我们,的确是第一义。只要问他有无保存我们的力量,不管他是否国粹。”【25】一言以蔽之,历史记忆、身份认同和面向现代与未来的特性必须有机结合,才能别立新宗。



三、“老”孩 子 及 自 我 理 解


       单纯把鲁迅贬低为“世故老人”是一件相当愚蠢的事情,毫无疑问,他洞察世事,对人情世故洞若观火,深谙传统、批判他人与社会入木三分,留给世人的最强烈印象是善于解构,但其解构也别有深意,如人所论,“显然,对‘老中国’形象的解构,也成为鲁迅借以探寻和展示中华民族精神意识和心理性格的一种独特方式。民族生存境况、国民的愚昧精神状态,国民奴性心理性格,乃至人的解放、个性解放、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所有这一切都深深地蕴含在这种解构之中。”【26】但同时,鲁迅又是一个老孩子,他和同龄人关系一般,和周边世界似乎剑拔弩张,但和青年们往往形同父子,不管是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的精细传神描述,还是和廖立峨的传奇交往( 所谓“义子事件”)  都可以看出他极其重情且有赤子之心。更令人感慨的是,头顶着 “老人”的帽子,鲁迅对自己也有更多理解和深切反思,这往往为人所忽略,而在其文本实践中却又有所呈现。




( 一) 自我理解与解剖


       相较而言,鲁迅老人话语书写中对自我的理解往往以对照的方式展开,其中既有自我,又有他者,有时甚至合二为一。在《希望》一文中,鲁迅首先彰显的却是自己可能的衰老,“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 不是很明白的事么? 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 那么,我的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27】当然,此类书写是一种回流的自审,他看到了自己的问题, 批评青年们的懈怠,同时又以自己的挣扎努力作为一种教训式示范。当然其中也呈现出鲁迅对青春的判断层次: 以内在自我的青春肉搏暗夜,以身外的青春(“虽然是悲凉漂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激励自我,借此来批判也激励青年们反抗绝望、挥洒青春。


       同理,《过客》中的老丈当然是老人——— “约七十岁,白须发,黑长袍”。结合该文对话,他曾经拒绝过某种声音的呼唤,“他也就是叫过几声,我不理他,他也就不叫了,我也就记不清楚了。”我们当然可以批判老翁的停滞不前,他可能贪图安逸,至少是想休息, 从而放弃了艰苦的探索,但换一个思路思考,其实他也可能是曾经的过客———文中的老丈、过客、小女孩不过是过客不同时期的身份,鲁迅也能借此自我批判、清理或者至少是一种告诫,从此角度看,老翁的角色可谓倾注了理解式的批判,自我/他者可能是裂/合的。



       《奔月》中的思路则有所区别,尤其是其中对迟暮之羿的理解更耐人寻味。一种是他者眼中的羿: 如老太婆口下责骂的母鸡/ 勃鸪不分、冒领他人功劳的浑蛋,同时也是弟子逢蒙暗算与羞辱的对象,更是妻子嫦娥悄无声息抛弃的落拓老公形象,从这个角度来看,羿的迟暮老态与被误解、被背叛恰恰吻合了老人鲁迅被围剿的心酸现实际遇。另一种则是羿对自己的剖析,一方面是自我责备对当年鼎盛时期近乎滥杀的忏悔,“谁料到现在竟至于精光的呢。想起来,真不知道将来怎么过日子。”另一方面却也反思自我是否真的老朽堕落,“她竟忍心撇了我独自飞升? 莫非看得我老起来了? 但她上月还说: 并不算老,若以老人自居,是思想的堕落。”“不过乌老鸦的炸酱面确也不好吃,难怪她忍不住……。”但实际上绝对不会甘休服老,“我实在饿极了,还是赶快去做一盘辣子鸡,烙五斤饼来,给我吃了好睡觉。明天再去找那道士要一服仙药,吃了追上去罢。女庚,你去吩咐王升,叫他量四升白豆喂马! ”【28】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羿显然胃口不错,实际上,我们也知道他不会成功,但在这一波三折中,鲁迅更多呈现出对自我神性降低、通俗性增强的衰老趋势的深切反思。



( 二) 进化的反弹与辩证


       不必多说,进化论在鲁迅的思想中占据一席之地【29】。即使在 1927 年“四一五”事件后鲁迅自言“轰毁”了进化论,但实际上并未根除。从此角度看,应该是这样的发展和认知趋势———青年人要远比老年人更有未来或占据思想优势,而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


       《颓败线的颤动》中年轻时的老妪处境困窘不得不卖身养活女儿和自己,等到女儿一家枝繁叶茂后,她们全家一起鄙夷和谴责“一个垂老的女人”,不只是女儿女婿,还包括下一代,“最小的一个正玩着一片干芦叶, 这时便向空中一挥,仿佛一柄钢刀,大声说道:‘杀! ’”【30】她赤身裸体走向荒野、两手向天,发出“无词的言语”,也带来巨大的颤动。文本中老妪的出现和举动不只是一种简单的道德辩护或反抗,而是借此反思历史的复杂性乃至某种伟大意义。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其实并未放弃对他所同情的老妪的批判,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自我的解剖。同时,这也是对进化论的某种反思乃至反拨。



       《采薇》中呈现出对立的两极以及鲁迅对老人伯夷叔齐的复杂观照。毋庸讳言,这其中有对不识时务者伯夷叔齐的批评乃至嘲讽,以至于二人终于在“不食周粟”认同被戳穿情况下的悲剧地走向死亡。但在小说中, 鲁迅也呈现出对二人坚守气节的赞许,尤其是相较于姜太公的貌似忠厚实则老奸巨猾、山大王小穷奇的貌似儒雅实则粗鄙贪婪,贰臣小丙君的沽名钓誉两面三刀,伯夷叔齐是相对可爱而清高的。鲁迅另一批判的矛头指向了青年婢女阿金,正是她鹦鹉学舌,为伯夷叔齐的赴死添加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且还在死后以流言蜚语对伯夷叔齐的殉节进行编排与亵渎,“听到这故事的人们, 临末都深深的叹一口气,不知怎的,连自己的肩膀也觉得轻松不少了。即使有时还会想起伯夷叔齐来,但恍恍忽忽,好像看见他们蹲在石壁下,正在张开白胡子的大口,拚命的吃鹿肉。”【31】写于1935 年12月的《采薇》可以呈现出晚年鲁迅思考的繁复与深邃,从老人话语角度思考可以看出身为老人的鲁迅对有关人士的理解更多了几分同情、洞察力而显得炉火纯青,同时也把青春与衰老的辩证彰显出来。



四、 结 论

 

      鲁迅作品中的老人话语实践可谓数量繁盛、质量上乘,其中寄托了鲁迅对诸多层面的总结与反思:常见的是对其中老人政治主体层面及运行机制的批判,当然也有对弹性文化资本的处理,其中的老师书写、文化权力状描令人印象深刻,而即使是文化元典,也为“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鲁迅重新审视。相当引人注意的是,作为老人又是“老”孩子的鲁迅如何自我理解: 他以对照的方式,对自我进行了认真的理解式解剖,而通过反思老人的复杂性以及他者( 尤其是青年人) 的鉴照,鲁迅也部分实现了对进化论的反拨与辩证思考。




【注  ·  释】

【1】【9】周建人口述、周晔整理: 《鲁迅故家的败落》( 增订本)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7 年版, 第 112、97 页。

【2】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 1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下同) ,第 145 页。

【3】鲁迅: 《三闲集·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鲁迅全集》第 4 卷,第 113 页。

【4】王亮: 《浅析鲁迅作品中的老者形象》,《文学教育》( 上) 2013 年第 10 期,第 50 页。

【5】有关鲁迅小说中的话语界定及论述可参拙著: 《鲁迅小说中的话语形构》,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7 年版。

【6】简单分析可参王进: 《老人与政治》,《社会科学论坛》2014 年第 2 期。

【7】具体可参林毓生著: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 年版。

【8】[美]王德威著: 《当代小说二十家》,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 年版,第 88 页。

【10】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鲁迅全集》第 2 卷,第 258 页。

【11】鲁迅: 《呐喊· 狂人日记》,《鲁迅全集》第 1卷,第 448 页。

【12】本段三处引文分别见鲁迅: 《呐喊· 风波》,《鲁迅全集》第 1 卷,第 494、495、499 页

【13】鲁迅: 《彷徨·孤独者》,《鲁迅全集》第 2 卷,第 108 页。

【14】黄 健: 《“老 中 国”形 象 的 空 间 与 场 域 展示———越文化空间中的鲁 迅 小 说“场 域 设置”》,《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 年第 5 期,

第 5 页。

【15】引文分见鲁迅: 《呐喊·阿 Q 正传》,《鲁迅全集》第 1 卷,第 539、513 页。

【16】 魏耕祥: 《论华老栓、阿 Q 的思维方式与辛亥革命》,《齐鲁学刊》1992 年第 5 期,第 102 -105 页。引文见第 105 页。

【17】有关论述可参商衍鎏著: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 有 关 著 作》,百 花 文 艺 出 版 社 2004年版。

【18】鲁迅: 《呐喊·孔乙己》,《鲁迅全集》第 1 卷,第 458 页。

【19】鲁迅: 《呐喊·白光》,《鲁迅全集》第 1 卷,第570 页。

【20】引文分见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鲁迅全集》第 2 卷,第 78、85 页。

【21】具体可参曹禧修著: 《鲁迅与语文教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105 - 106 页。

【22】具体可参拙著: 《张力的狂欢》,上海三联书店 2006 年版

【23】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鲁迅全集》第 2卷,第 460 页。

【24】鲁迅: 《故事新编·起死》,《鲁迅全集》第 2卷,第 485、486 页。

【25】鲁迅: 《热风·随感录 三十五》,《鲁迅全集》第 1 卷,第 322 页。

【26】黄健、赖彩慧: 《鲁迅对“老中国”形象的解构》,《河北大学学报》( 哲社版) 2012 年第 6期,第 6 页。

【27】鲁迅: 《野草·希望》,《鲁迅全集》第 2 卷,第181 页。

【28】此处一方面、另一方面后的引文分见鲁迅:《故事新编·奔月》,《鲁迅全集》第 2 卷,第373、381 页。

【29】有关 分 析 可 参 James Reeve Pusey,Lu Xunand Evolution (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8) .

【30】鲁迅: 《野草·颓败线的颤动》,《鲁迅全集》第 2 卷,第 210 页。

【31】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鲁迅全集》第 2卷,第 426 - 427 页


图片源于网络

总编:凌逾

责编:肖小娟



往 期 精 彩

跨界太极学术 | 李徽昭:木刻艺术:鲁迅与沈从文的交汇

跨界太极学术 | 谭桂林:鲁迅:用世界眼光讲叙中国故事

跨界太极学术 | 孙郁:文学批评史中的鲁迅遗产

跨界太极学术 | 张福贵:鲁迅“世界人”概念的构成及其当代思想价值

跨界太极学术 | 麦然然:话语形构与多元化的视角——评朱崇科《鲁迅小说中的话语形构“实人生”的袅鸣》


【跨界太极】  999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