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们擦亮了火花——评英剧《黑镜》

青法平台 青苗法鸣 2020-12-09


【作者简介】


许岚婷,西南政法大学法本民商法学院,业余涉猎广泛。






Part

1


黑,源于宇宙深处。

那些沉默的神秘的物质,无声无息地存在,又贪婪地吞噬一切,默默膨胀。

远古人类对于星空的凝视,诉说着一切文艺的浪漫想象。漫无天际的黑暗,星星点点的闪耀,像是千千万万种命运的寓言。而在今世,我们不再抬头仰望星空,我们的手上,包袋里,方寸之间,也有了一片“宇宙”般浩瀚神秘的天地。

每一次按键发出清脆的声音,这片黑色就被点亮,方寸之间,能量裹挟着信息的风暴,我们得以尽览气象万千。黑色的屏幕在被人类触发的一刻,爆发出惊撼世界的能力。世界日新月异,从信息的大爆炸开始。

纵观社会发展之历史,人类谓之以文明的进程。从奥杜韦文化时代能人的第一把手斧砍下了猎物的头颅,到蒸汽氤氲了整个人类的18、19世纪,我们看到喧嚣在这个世界各个角落的永不停歇的口号——“生产”与“富裕”,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屠宰场里每时每刻都有批量的牛羊或是其他动物在出生、进食、尖叫和被肢解;冰川消融,冰淇淋却又恰好在器皿中凝固;有千万种濒临绝种的动植物在雨林中挣扎求生存,同时又有新奇的品种刚刚迎合上消费需求,在温室烂漫生长。所有这些矛盾,并非不为人知,只是人们不愿想起。

人类的进程,喻之文明,文明不一定参照着所谓理想的“文明”,它更像是三维生物的物种群体在宇宙衍生出的时空之旅中艰难地踽踽独行中的一抹痕迹。于我们,可能更倾向于定义为物质改造的过程,千万年的人类的独行,只为了打磨一把人类的“利刃”——物质工具的不断更新。

历史像永恒演奏的交响,高潮迭起——如果说“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于篇首以能源与技术之新惊艳四方,那么第三次科技革命才是真正的令人叹为观止,甚至有人认为其非为工业革命,而是近代之信息革命。世界文明贪婪生长,每一个角落都自此重新定义着“日新月异”。

当信息时代的第一扇大门轰然开启,人们不断惊异于这新大陆中的风光无限,以及自己的造物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结构不断突破和再造过程中所蕴藉的无限能量。这是人类的第三次大革命——世界经济高歌猛进的又一次大狂欢。

狂欢之下,声色娓娓尤动人,犬马昼夜不可歇。

当时间和地域的边界被模糊,我们越来越习惯小小屏幕背后那些永远闪动的图标。从你需要的,到你喜欢的,甚至你可能喜欢的,无微不至,又超乎想象。这小小一块手机似乎是你与那个精彩纷呈而昼夜不熄的世界的唯一联系,你只需要点亮屏幕,一切尽在眼前。

黑镜之说又何必限于一镜?

工业4.0,人工智能缕缕打破认知的局限,生物技术与量子技术亦为人津津乐道。正如大航海时代的人们远眺,未来裹挟着无限的黄金般的希望,但也伴随着危险、恐惧和不可捉摸的迷茫。人类的认知与道德,又将如何适用于下一片蛮荒?人文学家们汲汲思索,下一站的我们将于何时停靠于何方?我们不得而知,唯一肯定是,我们无可逃避,只能前进。

这些思索漂浮在茫茫海洋,就像地球随着宇宙在无限奔走。





Part

2


英剧《Black Mirror》,season1和2似乎都在刻意沿袭着古希腊寓言一般的叙事模式,有的寓言或许针砭着现在,有的则展示着未来。将来在合理情况下我们的科技的确会进步,但我们的政治、经济与社会会怎样,每一个个人的生活会是怎样?

每一个短小的故事是一小簇思维火花,突然噌地擦亮,又快速地熄灭。从暗到明,再到暗。黑暗是长久的,但是一点点光明也许就足够让我们在下一次的黑暗中记住明亮的样子,以及争取更长久的明亮。

影片沿袭着英剧“慢工出细活”的良好品质,掌握着很好的故事节奏与氛围控制,没有过多的背景铺陈却更能带来沉浸式的体验,不待你过多的褒贬,你就将为其设想的奇险所惊叹!

也许我们中一部分人曾经大胆地想象过,但是亦不可否认这些何其荒谬:首相与猪?“娱乐”统治世界?可拆卸的机械“器官”?或者是用科技模拟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正义口号下,“猎杀现场”的全民录播?又或是一只卡通熊掀起的全民无脑吐槽的狂欢?




Part

3


然而,一切又是如此逼近现实。

《沃尔多一刻》中政客饱受无脑媒体的侮辱却被当作群众的更大的笑料,这一切已然让政治本身几乎失去了尊严和价值;而《天佑吾主》之中,首相不仅仅是一名处理政事的政客,其又作为国家之代表,国民之代表,在“舍身与救美”皆为两难的处境之下,全民却只是狂热地期待着那“羞耻又魔幻”的一幕,统统枉顾问题本身是救公主——万人空巷,只有孱弱的公主跌跌撞撞在荒凉的大街;这一幕或许是最讽刺,又最让人心生寒意的吧。

这些人彼时可在他人的灾难和哀求面前像蝇虫一样聚拢,举起的闪光灯亮如白昼,于此方知人与人的悲欢在闪光灯的内与外从未相通。《白熊》中的托尼在镜头前疲于奔命,却永远逃脱不了如被追逐的西西弗斯般的命运,这与现实中的我们何等相似!“正义公园”的女“演员”所说的“躲开镜头”“那些人被催眠了”;看似清醒的人实则昏聩,但这无意道出的才是“真相”?

这仿佛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的梦魇……

正如《白熊》中的“女演员”随意的一句“大概这就是他们本来的样子”——看客们冷漠地置身事外,只敢躲在一个又一个虚拟的名字或者形象之后,躲在屏幕之外,躲在铺天盖地的舆论的浪花中去发泄着自己累积的无限的愤怒亦或是某些不耻的情愫,这才是对人性最真实的烛照。

从1985年尼尔波茨曼的时代到现在,人们似乎天生就有“娱乐至死”的本能,但当我们厌倦了日常开始向伦理的禁地猎奇时,悲剧的命运便不可摆脱了吧。

一浪接一浪,人们叫嚣着他们枯燥生活的情绪和不满,集结着观点同盟以民意之名挑战着权威,无数的人被拍死在沙滩上,可他也许上一秒就是个狂热的“民意分子”。

所以,民意到底该如何定义?

抬眼看看,这些场景与现实世界亦何等相似:杀人犯被推到公众的面前,陈述完罪过后便被网络上千万人口诛笔伐;接着一段感人肺腑的深情独白便成了“世道不公”或是“皆有苦衷”,人们又开始叫嚷着从宽处理。丧子的父母亲吼叫一声“杀人偿命”,人们一呼百应气势汹汹;一旦热度过去,不甘心的父亲母亲就成了“纠缠不休”“亦是无理”。多少狂热的“正义先锋”奔到前线用最最恶毒的诅咒、最最恶心的侮辱,在网络甚至现实中予所谓的“坏人”以种种“制裁”,引得众人一片叫好!

法律本应坚守着道德的底线,保持着国民最后的理性。但是,我们的法律真的能在这种排山倒海的“民意”压力下反其道而行之吗?也许能,但又需要多少的勇气与代价呢?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探讨网络上的人是否存在足够的理性,以及我们如何规制这种不理性但仍在法律与道德的蛮荒地四处游荡的人们。





Part

4


穿过这面黑镜,步入这片秘境,当我们被一个小小头像或是昵称赋予“生命”,这样的我们还是“我们”吗?

这片秘境引人入胜,大多数的我们沉溺其中。这里有声色犬马而昼夜不息,更有喜怒哀乐却各不相通,有真假是非亦难寻真伪。无数嘶哑呐喊,却生生淹没在浩瀚的动听的窃窃私语中。自然的感官系统真的能承受甚至处理得了如此庞杂的信息吗?

这些我们都有所体会,但是依然会享受它们带给我们的便利,甚至在认知中,即使是过度使用,危害也远不如快乐来得多。

我们注视着,这黑镜被无数次点亮,用能量裹挟着信息的风暴,使方寸之地有气象万千。可能我们也自知这万千气象从不在我们的脑海,只在一枚小小的芯片中。我们拥有的只有自己的思维。

黑镜让我们看到了更“完美”的自己;可在它眼里我们又是怎样的?小小芯片是它的大脑,普通如我们真的对它心之所“想”有所了解吗?正如《马上回来》中所述,有多少人知道,我们的短信电话聊天等等一切信息顺着网络流向了何处,又保存着多久?我们的一言一行背后又有一双怎样的眼睛在注视着?大数据时代,公开技术对信息的攫取与存储已经让人惴惴不安,那么那些潜伏在黑暗中的又是怎样的面目?

再论,“黑镜”带给我们的快乐,真的是快乐吗?如果是,那么我们沉溺其中不可自拔,这样的快乐又意味着什么?

科技带来的变化大到生产力,小到生活便利都让人瞠目结舌。我们被拓宽了几倍的生命的宽度,甚至是生命的长度。科技让平凡的我们开始变得不那么的“平凡”。没有科技加持,我们也许依然不会感到生命的苍白,但是见过它的魔力后便不忍弃之不用。

我们大概天生寻觅着自我发展的途径,以求自我实现,强大而看似单纯的“智能”科技似乎是每个人的佳配。它既知你所知,也知你所未知;既想你所想,也想你所可能会想。也许,正如电影《Her》所述,我们“爱”上了它,它却注定永远不能“爱”我们以作反馈。人类的情感,在这个世界可能太过尴尬;而没有情感的我们确实寥寥无几。

它就像是黑洞,无休无止的投入最后只剩下我们自己空洞的愉悦感。在这种特殊而微妙的社交环境中,“情不知所起”,却走走停停,在这一站我们与痛哭的人一同痛哭,下一站我们与闹哄哄的人群一同狂欢大笑,再下一站我们一起忧郁伤感写下缠绵悱恻。渐行渐远,最后一个人走下去,却又“没有什么要去的地方”。卡尔维诺式的孤独,此处亦入木三分。

抖音和快手里,这个世界靓哥靓女,新鲜与浪漫连绵不断,永远热热闹闹,又永远精彩纷呈恰逢心意。这样的“快餐的”快乐充斥其间,只要手指不停,这种快乐就会无止无休。于是,或许未来可能就像《一千五百万的价值》里生活被固化的底层人一样,我们盯着屏幕,所有的生命活动简化到“蹬自行车”,一天天一年年,日子非黑即白,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等待着“快餐”快乐的降临以及忘情地享受“快餐式”快乐中度过。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黑镜也在反噬着我们,或者说改造着我们,让我们在某一天也会趋于功能化,甚至简化?




Part

5


此刻的你注视着“黑镜”。

如果说黑色是物质本真的颜色,由其不同的吸收和反射程度,衍变出如此万紫千红芸芸大千。那么关掉了能量和光的世界,被突然拉上了帷幕,世界的话剧是否还能上演?是否,黑色的寓意即是吞噬?

我们难以得知,这一片黑正因吸纳了所有,也因此最丰富最深沉,最为妙不可言。或许,“黑镜”的寓言之视角不仅仅关注于个人,更是对于整个社会的现状与科技未来的忧思。

黑镜之忧,并非对科技、网络武断的“妖魔化”,悲观主义的腔调并非其真正的诉求,每一幕结束时的沉默之中或许才有观众作为“第二作者”真正的价值体现;我们的现实既已荒芜,我们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那一簇簇光亮被擦亮,在燃烧时真正承载的意义,或许正如人类历史中,我们永不放弃地探寻着与人类生产力蓬勃发展的生长力相匹配的文明模式时的执着;正如我们第一次触碰火种,勇敢迈出的试探又谨慎地回避。勇敢是我们的品质,胆怯也是自然选择而成,亦为品质。

人类的足迹从远古的大峡谷,到如今的城市森林,再到遥远的海洋与彼岸,我们一边跋涉,一边播撒文明之种,而这一切似乎已经可总结为“历史演进的规律”——始于混乱,又终于安然。

人类在现实地域甚至超现实的地域不断地向未知进军,“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万物伊始必先行于“法律与规则”,起于荒芜蒙昧,而人类甚至可能失掉了本有的认知与道德,暴露出“本真的恶”与贪婪,如此面目亦常见于每一幕世界巨变之时的“探险者”“淘金者”身上。

如今,立足于现实,如何在这一片法律荒芜的野地,用政治的手段构建起最适合最高效的法律与规则的巨厦,同时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唤醒人们对于道德与自我的认知,才是我们思索的真正重心。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无数的人文学者孜孜不倦地对社会生态的各方面进行调查,对于未来各种发展可能性的担忧也从未停止,且都予我们以不断的启迪。

201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以来,“工业4.0”亦常为人们津津乐道,不仅仅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技术等等概念,绿色革命的理念也渐入人心。第三次革命或许终将成为记忆,人类的历史铺展开来,第四次革命方兴未艾,第五次革命蓄势待发,第六次革命亦孕育着未知的机会与挑战。

科技的未来只因“未知”方值得思索和期待;而人与科技的相处,因人本身的未知,科技未来的引人遐想,更是发人深省。我们与科技的“浪漫与忧愁”,正因如此成为了如今整个社会学中经久不衰的话题。

正如爱因斯坦先生对于科技与人的构想,人的智慧的无限性与科技技术功能的无限性相结合,或许便是正途?而如何“寻找”这种智慧,才是真正的难题。

我们的地球在这一半黑暗一半光明的世界孤独的流浪,我们的远方或许亦是一场独自寻寻觅觅,甚至自我燃烧的孤独流浪。


推荐阅读

锤炼过的方是人生——评电影《江湖儿女》

隐藏于集体之后的个人——观《无问西东》

予人希望,便是药神

世事沉浮中的兄弟——读余华《兄弟》有感


投稿邮箱:qmfmbjb@sina.com

主题篇幅体例

青苗学人交流群

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青苗微信号,加入青苗学人交流群,一同交流、分享!


本文责编 ✎ 王佳伟

本期编辑 ✎ 李   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