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坛回顾 | 圆桌对话:多元共治,促进居民行为习惯养成

阿牛君 沃启基金会 2022-09-24

#


导语    


2020年5月1日,北京开始实施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截至目前,垃圾收运和处理的硬件设施逐步到位,全链条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垃圾分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垃圾减量取得了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实践经验表明,“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是推动实现可持续的社区垃圾分类的工作路径和重要机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已经开始参与到城市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2022年7月13日,在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论坛暨基层赋能培训启动仪式”成功举办。论坛由北京市垃圾分类治理促进中心联合北京市石景山区阿牛公益发展中心主办,北京沃启公益基金会、北京市朝阳区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天津市西青区零萌公益发展中心、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协办。论坛得到了万科公益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本文主要介绍论坛圆桌对话环节的精彩内容,如需了解论坛的其他环节,请参见(其他文章链接)

#

   圆桌对话介绍

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圆桌对话以论坛的主题之一“多元共治”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居民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7位嘉宾结合政策、理论和实践,以政府部门学界社区居委会物业企业社会组织的多元视角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为北京市未来的垃圾分类社区治理形成更有效的多元共治策略、思路和方法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对话主题:多元共治,促进居民行为习惯养成

主持人:毛 达  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执行主任

对话嘉宾:

    1、徐 利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2、王维平 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

    3、刘建国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4、连亚荣 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街道建设部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

    5、张德民 北京首开城市运营服务集团总经理

    6、宋宝程 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7、李 涛 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

本次圆桌对话主持人为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执行主任毛达博士。毛达先生是环境史博士, "无毒先锋"行动发起人。近十多年以来,一直参与多个环保机构的固体废物和环境健康项目的工作,积极推动城乡垃圾和有毒化学品污染等环境问题的解决。目前其工作重心是零废弃理念与实践推广、化学品健全管理、塑料垃圾污染治理、以及电子商务绿色化,对垃圾分类也有长久的观察和建树。

#

   对话嘉宾精彩发言

#

Vol.1  徐利

徐主任作为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垃圾分类工作分管领导,有长期在区、街道一线工作的经历,非常了解广大群众生活状态、心理意愿和需求,对垃圾分类问题也有全面和深入的观察。

 徐主任认为,垃圾分类工作基础在社区,关键在居民,重在习惯养成。垃圾分类工作单靠政府单方的力量推动还不够,需要发挥党委政府、基层社区、物业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和居民的作用,只有大家具有让我们所生活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更加良好的意愿,为了共同的目标,同频共振,垃圾分类工作才有着力点。 那么,如何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自主垃圾分类的习惯呢?徐主任认为除了我们进行有效的宣传和干预以外,还需要我们更多发挥社会各方力量,从不同的维度共同促进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和自主分类意识的提升。徐主任也在论坛上发起倡议,希望社会各界都能把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到社会基层治理之中,作为基层社会治理一项重要内容,提高全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知,这样垃圾分类工作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实!

#

Vol.2  王维平

王参事是北京垃圾管理方面非常资深的专家和领导,不仅长期在政府任职,还对各个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垃圾管理有很多亲身的调查研究。他从事垃圾分类相关工作已有36年。


王参事结合这些年的工作体会,分享了自己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看法。他认为这项工作首先需要的是协同性,也就是此次讨论的主题,不仅需要30多个政府部门联动组织专班,同时也需要社会公益组织、企业、居民共同参与。第二是长期性。垃圾分类涉及2000多万人的生活习惯的改变,2000多万人文明素养的提升,不可能速效,所以要有一个长期性的思想准备。第三是垃圾分类具有系统性。从系统性角度来说,垃圾分类目的是什么?一是便于分别处理,适合焚烧的焚烧,适合堆肥的堆肥。二是便于分别回收利用。垃圾当中可回收物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这样可以大大节省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减轻了垃圾处理的负担和环境污染。三是以此为切入点,提高全民的环境素养。

  

王参事也强调垃圾分类工作的主体应该是一线的工作者,完成这件事主要还是要靠大家通力合作,特别是一线物业、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公益组织的努力。在论坛现场,他也向一线的实践者表示了敬意。

#

Vol.3  刘建国

刘教授是我国固废管理领域的著名学者,对居民分类习惯养成这个课题做了很多的研究,也考察走访全国很多地方的实践案例。

 

他认为党建引领实际上推进一切工作,也是垃圾分类工作的底色,这是我们制度决定的。垃圾分类要强调多元共治,除了政府之外,社会组织在其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这恰恰也是垃圾分类亮点所在,也是垃圾分类系统发展到现在、升级进化的基本特征。

 

推动自主分类和居民习惯养成需要多个责任主体,各个利益相关者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并且持之以恒,要形成工作的合力。对居民来讲首先是认识的问题,要认识到垃圾是我们自己产生的,作为产生者做好分类投放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这是法律的责任,不是额外的要求或者超高的要求,不是可选项,是必选项。但仅仅认识到了还是不够的,还要付诸于实际行动,行胜于言,做到知行合一,在坚持不懈参与垃圾分类过程当中,我们才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对于居民而言。

 

对于物业单位管理者来说,也要尽到责任。比如说投放点的布设以及投放容器的配置要合理,环境要整洁,让居民感受到,参与垃圾分类以后,周边的生活环境确实有了改善,从而能形成正向的激励。刚开始时推行桶前的值守和督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工作要到位,但是千万不能越位,我们尽到的是提醒监督管理的责任,而不是二次分拣替代居民做分类的责任。

 

对于政府来讲,要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还要加大分类执法的力度,优化收运处理的系统。居民分类投放,政府也要保证做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不能够再出现先分后合殊途同归,这样会伤了居民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情认准了,就要坚持不懈做下去,不能和过去几次一样一阵风,过去了就过去了,这次如果再出现反复的话,对居民信心影响是巨大的,很难再扭转局势。

  

对社会组织来讲,它们在垃圾分类当中会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甚至是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没有社会组织的参与,其实是区分垃圾分类系统是不是实现现代化的标志。在这当中,学科教育、督导以及第三方的服务,都是社会组织可以大有可为的地方。社会组织可以策划、组织有影响力的活动或者说品牌项目,吸引居民的参与,在社区营造和谐、温暖的氛围,注重人,而不是垃圾,从而帮助居民养成自主分类习惯。

#

Vol.4  连亚荣

连书记所在的海淀区甘家口街道建设部社区是北京市城市社区垃圾分类的一个示范、标杆,她也在论坛上分享了他们社区在多年工作积累下形成的长效机制——1+6+N党建引领多元参与的工作模式。 


具体来说,“1”就是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依托22家党建协调分会,围绕垃圾工作同弹一首曲。“6”是社区、街道、产权单位、物业公司和社会组织、环保企业多元参与,积极共谋,共同出谋献策,稳步扎实推进。“N”是社区全体的居民。通过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手拉手联动和互动,大家知道要做到我的家园我来守护。   


首先是党建引领,试点先行。社区以一个垃圾投放点进行了招募志愿者,发挥熟人社会优势,先行先试,过后桶站合并,把58个垃圾桶站合并成13个。   


其次是加大宣传力度:挨家挨户送一封信,同时签订承诺书,进行问卷调查,低碳生活减量线上打卡。更特殊的是在社区营造氛围,布置宣传栏和电子显示屏以及宣传横幅,在230个灯杆上挂了460面道旗。同时,充分发挥自治功能,通过居民的自荐和互荐、居委会提名推荐有七十户家庭成为垃圾分类最美家庭,一个楼门成为最美楼门,7个楼层成为最美楼层,同时做成展板放在各个垃圾投放站点,起到榜样的作用。充分发挥多元共治的作用,各展所长,邀请阿牛公益给我们的垃圾分类指导员进行培训,同时还给大家进行心理疏导,进行增能和赋能。我们还把北京市开源爱分类公司引入到社区,作为可回收物的试点,开源爱分类开始注册时534户,截止到今天,已经注册了2012户,注册率达到社区62.62%。


 同时,社区还积极听民意,解民生,充分发挥社区党建协调分会和民主议事厅的作用,通过调查问卷,截至目前基本完成垃圾投放站点基础设施的1.0版向2.0版提升改造。

#

Vol.5  张德民

北京垃圾分类好的实践经验肯定是不止社区居委会这个层面的。北京首开城市运营服务集团是北京的一家物业龙头企业,他们在自己服务的社区开始试点一些促进居民垃圾分类的创新做法,比如将分类成效与居民的物业费缴纳联系起来,用经济的杠杆来影响居民分类习惯。张总经理在论坛上也介绍了他们企业是如何看待垃圾分类这件事的,又是如何将垃圾分类很好地融入物业管理和物业服务的。

 

张总经理认为首开城市运营服务集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主要有这样两项优势:

 

第一个优势,与业主有长期地构建起来的信任关系和合同关系。首开集团同时在各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城管委等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包括北京市建委、北京市物业行业协会都给予首开很大的支持,建立区企战略合作协议,社区物业、属地街道办事处、党建引领的工作关系也形成了共建关系,共同担负着基层治理的责任。首开这种服务民生的定位是推进社区物资回收体系和以家庭为单元垃圾分类源头治理的最大一项优势。

 

第二个优势,有分布均匀地遍及北京各个社区的物业服务站点和物业服务人员。这使首开推动“以物业为主体、以家庭为单元”的这项物资回收体系的工作成为零成本,因为不用重新装修办公室,也不用重新招聘工作人员,就有现成的办公室和现成的人员推进这项工作。

 

基于这两项优势,首开也推动了一些试点工作,具体的做法有5点:

1.赋能基层物业,物资回收体系这项工作和在社区的物业服务工作没有本质的区别,是同类性质的工作,把这项职能赋予基层物业服务站点和物业服务人员,把这项职能作为物业服务的日常工作。

2.提供让老百姓感到灵活、便捷的服务场景,通过改造居民服务站点和延长物业站点的服务时间,能够使社区的居民享受到便捷的物资回收再生服务,让居民形成良好的体验感。

3.让居民和物业人员都能够有利益获得。在推动这件事的时候,把社会效益和居民个人利益、物业企业生存和发展利益捆绑和结合起来。

4.加大社区宣传工作。社区物业与社区党组织合作,提供青少年的社会实践,鼓励孩子成为家庭物资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体系建设主体和引导者,从小养成文明的习惯。

5.产业化合作。与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所属北再生集团共同建立合资企业——首合环境服务公司,围绕社区物资回收体系,从源头处理,做到垃圾减量。这个公司将作为出资产业主体,推动在社区内进行物资回收体系建设工作。


张总经理还分享了他在做这几项工作时的几点体会:

 

第一,构建新型社区的物资回收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没有捷径可走,更是一项利国利民、同时也是需要有高尚精神境界和情操支撑的产业。培养高尚的精神境界和情操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心态,需要时间,需要一代人甚至更长的时间。


第二,物业企业作为核心力量,担负起这项职责还需要社会共同参与,包括宣传工作、教育工作、引导工作,这些工作不会白做,会是积累过程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最有效的一种积累。


第三,加大力度建立起健康的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促进生态链中的参与各方,包括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居民、产业后段企业实现互利共赢,打造可持续发展产业。需要业主参与进来,构建社区物资回收体系一直是希望业主作为参与者,而不能把他们当做被监督者,这样才能够形成共享、共赢的模式。

#

Vol.6  宋宝程

宋宝程先生是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他和张德民总经理都是物业行业的专家,但一位在企业,一位在协会,有着不同的角度。因为离居民比较近,比较了解居民的需求,又是垃圾分类重要的力量,物业行业这次在垃圾分类当中被委以重任,同时也被赋予重要的责任,宋会长在会上着重提出了物业行业在履行垃圾分类职责时的难点。

 

第一,费用问题。宋会长认为就物业费本身来说,如果达到要求的服务质量的话,本身就已经捉襟见肘了。垃圾分类工作开始以后,对居民不收费,政府部门、上级部门,尤其是街道、社区除了初期投入一部分垃圾桶、值守人员的费用等等,两年过去了,目前在物业公司管理小区里面,设施维护、更新费用还有一大部分宣传员工费用是由物业公司承担的,现在物业企业还要承担常态化的防疫工作。另外一个压力就是日常服务质量,建委一直在查散装散件人员相关要求的执行情况,也对保洁服务质量的提升专门发通知,这就是日常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物业在资金方面压力很大,因为工作量比较大。

 

第二,与居民矛盾的问题。物业企业在小区里面本身是服务者,同时又是小区公共秩序的维护者,如何处理好服务和管理的关系,督促好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尤其是源头分类,对物业公司来说挑战还是挺大的。

 

宋会长在论坛上引用谈绪祥市长之前的讲话,认为垃圾分类工作是持久战不是阻击战,让参与的企业要有内生动力。他建议,一要加强党建引领,物业参与垃圾分类工作,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党建引领作用,夯实社区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责任,强化辖区内的居民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物业企业的责任,刘教授也讲到了各方责任,各方力量组织发动,凝聚好基层的力量,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鼓励物业企业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第三,就是张总经理提到的,让物业企业参与大件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工作,用市场化手段创收,弥补物业企业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经费不足的局面。


第四,希望政府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对居民收费,落实好谁产生谁付费,以及垃圾产生按重计费原则。

#

Vol.7  李涛

李涛主任作为社会组织的代表,身份在这次的对话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除了上面看到的政府部门、学界、社区居委会、物业企业,社会组织也是垃圾分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主体。李涛主任也为此次论坛作了主旨演讲,想了解他详细观点的可以参见《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的实践与思考》。在圆桌对话上,他进一步讨论了社区居民在社会组织的服务和引导下发生的行为变化,以及社会组织深入社区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他认为社会组织非常好地发挥了对居民骨干志愿者队伍的培育作用。志愿者骨干培育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培育居民骨干、志愿者队伍垃圾分类技术方法的知识,这是非常有效的做法,他们掌握这样的知识和方法之后更好带动居民。另一方面,同时培养了居民骨干协商议事,探讨怎样动员更多志愿者进来,甚至是怎样从一般性志愿者队伍向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包括制定章程、更好建立理事会的制度、形成更可持续的居民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机制。

 

通过这样的培养带来几个方面比较显著的变化,能够把社区垃圾分类氛围带起来,氛围起来之后,更便于轻松的参与。再就是掌握了知识之后传授给居民,居民垃圾分类主动性以及正确率更好提高,大家就会更轻松。社区主人翁的意识和参与感,社区共同体的意识借助于垃圾分类产生了更好的效果,促进了社区治理,这也是更长远的价值。在这方面做一些投入,垃圾分类这个小事确实能带来大的变化。牢牢抓住社区的需求,尤其是居民的需求、不同类型的居民的需求,这是特别关键的。首先得满足最紧迫的需求,有些老人不愿意把我们看着没有用的东西扔掉,不要强迫他。更多的是要针对这样的需求,我们更好地开展废弃物再利用,老人就特别愿意进来参与,这也是很好的垃圾减量的概念。

 

发挥社会组织非营利性的特点,能够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之下,同时能够兼顾多方的利益,社会组织因为不存在利益冲突和竞争性的东西,可以更好联动多方的参与,这也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社会组织自身来讲,一方面就是除了在氛围营造、知识的普及、志愿者队伍培养方面,还得再深入下去。对居民行为改变养成的推动需要更扎实的功夫,这就考验社会组织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狭义的,在垃圾分类方面,比如说怎么样更精准识别出分类困难对象,尤其是困难群体、弱势群体。找到个性化服务方法,帮他们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是社区动员的能力,需要更加多元化的方法开展社区动员工作。尽管我们感觉到社会组织服务手法比较多元,实际上还是远远不够的,比起社区居民多样性需求来说,还是有差距,需要社会组织更好提供更丰富、更多元的社区环保实践知识,适应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第三,多方协同能力的提高。社区居委会和物业公司需要了解社会组织运作特点,掌握社会组织的话语可以更好的进行沟通。社会组织也需要更好地了解社区话语和物业公司的运作特点,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推动多元协同。

 

能力方面的需要反过来看,对政府主管部门和万科基金会,包括北京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这样支持性的平台也提供了非常好的需求,未来可以在这方面更好地进行赋能。将多元共治从一个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技术和方法,让它更好地落地,再通过多方的协作,结合具体的项目实际,这样就可以形成一套机制,老百姓在其中也可以实实在在感觉到服务。


END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论坛暨基层赋能培训启动仪式的回顾就到这里结束啦,下面👇是7篇回顾文章的汇总,点击题目即可浏览另外6篇文章。

论坛回顾 · 文章汇总

1.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论坛暨基层赋能培训启动仪式 

2.郝利琼:《垃圾分类如何实现“社区接得住,成本降得了,居民真参与”》

3.周丽丽:《抓物业促分类,打造两条例实施好样板》

4.李涛:《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的实践与思考》

5.玛丽·哈德:《研究助力垃圾分类项目设计——16因素可持续行为理论及其运用 》  

6.王玉荣:《探索组织动员群众新路径,提升垃圾分类精准度》    

7.圆桌对话:多元共治,促进居民垃圾分类习惯养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