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示】管灵魂的丢了灵魂 讲信仰的失去信仰

2017-12-18 大都督 风戈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曾几何时,他们领兵打仗,他们胸怀全局,他们传播思想,他们用超级奶爸的实际行动立起了政工干部好样子的标杆。


虽难以启齿,但不可否认,在一段时期内,政工干部队伍是出了一些问题,从身边的微腐败,到肃清一些长期从事军队政工的高级干部流毒,管纪律的破坏纪律,管灵魂的丢了灵魂,讲信仰的失去信仰,这些都是政工干部队伍的耻辱,也是压在政工干部队伍肩头的巨石。


从新婚夜抄党章,到李娇护士、张四会的“感人事迹”,再到某报的“粑粑文”风波,这些重大典型的背后总有某些人的身影,感人事迹里面总能找出某些人编出来的神桥段,推广的经验中总能闻到某些人拍马屁的味道,矛头直指政工干部。


想(tu)象(cao)之余不禁要问:这只光荣的队伍,咋就混成这样了?!除去大环境小气候,实话实说也有自身的问题,不知道政工干部为什么来,怎么来,来干什么!有的政工干部甚至自己都在带着上述的偏见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工作,开口讲话先矮三分。


回顾党史军史,三湾改编之前,我们党虽然融合和影响了一些国民党军队,并在军队中建立了党的组织,但党组织(支部)都是设在团一级,团政治指导员办公室直接管连队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只做宣传教育工作。


三湾改编之后,党的支部设在连上,连队政治指导员开始做党的工作,在士兵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健全和完善连队党组织成为主要工作之一。此时,政工干部也才真正开始全面登上历史舞台。


可以这么说,在建军之初,政工干部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得以在基层得以实现的保证。这在基层官兵最初称呼政治工作为党代表,我们把政治工作以组、干、宣、保进行排列的习惯中都能有所体现,而且政工干部自己有义务、有责任成为这个保证,维护好这个队伍。


但现在我们多数干部被日常的事务性工作所牵绊,埋头于浩瀚的文字材料之中,急于把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对自己怎么成为实现“保证”的中坚力量思考得少之又少,也就写不了什么像样的文章、出不了什么真正的经验了。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这句话形象生动地概括了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也反应了政工干部的独特地位。战争年代,很多战士是根本读不起书,最基本的识文断字都不会,所以我军早期的很多领导干部都是军政兼通的,属于战场锤炼出来的奶爸。


首先是会打仗,然后再从有文化,最好是上过私塾或者讲武堂的人里面选出来,当党代表,当支部书记,当政治指导员,对以文盲为主体的普通官兵进行文化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把普通的农民工人小知识分子、军阀流民、土匪流寇改造为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活儿并不轻松。


比如十大元帅中,林彪作为娃娃连长,在指挥打仗的同时,还要在队伍面前讲出自己的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解,把理论变成大白话;罗荣桓身经百战却政工出身,太祖的“三湾改编”就是受到罗的启发,才有了支部建在连上的经验法宝;陈毅粟裕的淮海战役,60万灭80万,战上海军纪严明露宿街头,诗词歌赋文采飞扬,梅岭三章至今传唱,是唯一能和太祖对诗的元帅;那些开国的将军们,懂政工会打仗的更是不胜枚举。


而现如今却沦为千夫所指自惭形秽的地步:


被误认为是纯“笔杆子”。一些领导常常在潜意识里把写材料的工作交给政工干部来办,只要有总结、汇报、报告,也不管是哪个口牵头,全由政工干部主笔。这些人真的只是“笔杆子”吗?若是也可,但锦绣文章倚马可待的水平,几人有之?都沦为了倚会议室、倚投影仪、倚推可待。


军事素质弱。往往某单位组织政工干部大练军事,政工干部过军事关的内容都会成为新闻报道主体,也就不可避免的向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政工干部军事素质比较弱。但这个锅也不该政工干部来背!结合工作反思一下,这个现象的出现有多少是在选拔干部,拟制政工干部培养计划时先天就已形成的?有多少是政工干部自我要求不严,落实训练不到位的后天导致的?


不干实事儿。军事干部带队训练,消耗了多少弹药,动用了多少装备;后装干部组织保障,发放了多少物资,修建了多少住房,这些工作及其达到的效果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数以量计,但政工干部干了什么呢?迎来送往、打球照相、吹拉弹唱、带头鼓掌......上课、开会、谈心、搞教育、写总结。效果怎样?难以在短期内以数字形势反馈。而且由于政工干部多是纪律规定的执行者,更是被说成了“干事干事,不干人事”......


虽难以启齿,但不可否认,在一段时期内,政工干部队伍是出了一些问题,从身边的微腐败,到肃清一些长期从事军队政工的高级干部流毒,管纪律的破坏纪律,管灵魂的丢了灵魂,讲信仰的失去信仰,这些都是政工干部队伍的耻辱,也是压在政工干部队伍肩头的巨石。在这种情况下,当个好奶爸并不容易。


在外部环境上,政工干部是党在基层的形象展现,党的基层工作是主要工作。所以那些个人形象不好,综合能力素质不高,党的知识不多,党务工作能力差的人,都必须排除在政工干部队伍之外;党委领导也需要“重抖擞”,跳出把军事、保障专业能力不突出的干部安排为政工干部的用人怪圈,把综合素质排名靠前,各方面业务都比较精通的好苗子培养为政工干部。


在政工干部的自身能力上,研究好打仗、琢磨透战场,还有更多更高的要求。


第一就是党务工作。


什么是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所以,如果没有能力壮大和发展党的队伍,推进党各级组织的建设发展,体现不出党委的决策力,就失去了政工干部存在的意义。


第二就是创新理论翻译宣讲。


创新理论本就高深,如果再用冗长的文字表述出来,只能是对牛弹琴。毛主席当初把党的革命纲领概括为“打土豪、分田地”,迅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而张国焘一句“他们是洋鬼子,修洋头,穿西装,戴眼镜,提着菜盒子,看不起我们四方面军这些‘老土’”就埋下了分裂中央的种子。


政工干部搞宣传教育写新闻码字,不在于能写长篇稿子,能讲大段文字,而在于能不能用最简单扎心的话讲清最需要大家接受的道理。


第三就是对信息的收集转化。


当前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越要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有娴熟的理解和掌握。社会热点问题层出不穷,没有对事件的一个清醒的辩证的认识,很多时候洗地变成了尴尬的高级黑,这方面例子有太多了。


带着感情和回忆写下这些,就是想说,没有废柴岗位,只有废物的人!政工干部是我党我军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从诞生之初就有着属于自己的光荣与责任,要努力把这份荣誉坚守并发扬下去,不能丢失。











前期精彩回顾:


【反思】一位副团职军转的16则反思录

【影评】做个英雄,不如有个好爹!

【感悟】“组织假装关心我,我就假装爱组织”

【探究】看《芳华》前,不妨想想抗美援朝战争

【感悟】一名老转总结的办公室政治学问

【感悟】老军转送给新转的“五千万”!

【警示】是否转业,心里要有点逼数

【她说】选对了姿势,才能做爽!

【他说】家里一块“军属光荣”的牌子都没有,让我如何当婊子?

【虐心】谁动了我们的被装?&决然转业的5个原因

【纵观】“粑粑文”引发的论战

【他说】家里一块“军属光荣”的牌子都没有,让我如何当婊子?

【致歉】我错了,我道歉!

【后续】道歉之后……

【互助】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过程中军转干部的处理问题

【呼吁】军转安置巡视势在必行!

【怒怼】李某鹏,请收回你这篇粑粑文章!

【经验】一名老转的九点经验三个执念

【感悟】你心里的“不如意”,是别人眼中的“求而不得”

【政策】转业复员干部奖励工资相关规定&待安置期间应尽量避免的几种心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