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纵观】“粑粑文”引发的论战

2017-12-10 风戈 风戈


A


大红旗下  撰文《我为“粑粑文”洗地,没有人是清白的!》作了客观理性的评价:

  

以多年以前搞过宣传并当过负责人的经验,窃以为此篇文章是在真实的线索之上进行了政治的、艺术的夸张,所以还不能算是一篇完全的假新闻。该单位党委要求机关要加强对不在位人员的思想管控,即使是转业干部也要积极纳入视线之内,这个极可能是真的,也非常正常。那么,机关有没有将党委的意见落实,是打电话落实还是见到真章的落实,这个恐怕是要打些折扣的。至于没有按时交纳思想汇报和心得体会的转业干部受到单位电话批评,呵呵,此处应该有嘘声,很大可能是“粑粑文”的作者为了使文章达到高潮,有意多撸了几下,结果没控制住,靶子就射歪了。 

我为什么说这篇文章很可能是年轻一点的记者编辑写的,因为有经验的老宣传们针对同样的话题,往往更加表现得老成持重,四平八稳,即使要编,也多半会编得不留痕迹。比如题目很可能就会写成《工作帮着找,思想不放松》,副标题是《某部党委在积极做好转业干部推荐工作同时,不忘督促他们加强学习永葆党员本色》,其实很可能所谓推荐工作只是一纸盖着大红印章的空文,所谓督促学习也不过是电话里寒暄两句,叮嘱一下“多看新闻多看报,少喝酒来别出事”,但立意马上就高了一个层次,也方方面面不得罪人,让大家看了舒服熨贴。这才是搞宣传的老司机。

   所以说,当前圈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洞明的慧眼与有关部门不发展不平衡的智商之间的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听真话讲实情的需求与有关部门说假话说套话的惰性之间的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希望把这支军队改好的愿望与有关部门只想把自己的饭碗保护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然而,这些矛盾还仅仅只是矛盾的表象或者非主要方面,之所以透过一个小小的“粑粑文”热点爆发出来,是因为衡量起来,攻击“粑粑文”的代价最小,风险也最小。所有人都不傻,因为在每个人头上,都很可能随时落下一把叫做“妄议”的斧头。


B


扫地僧兵  连发《究竟谁该挨批?》《吐槽非吾愿,爱深责更切》《论道|小朋友,洗地,请专业些!三文,第一时间用决绝的态度为风戈打call,观点鲜明,立场坚定:


政治家办报,讲的是新闻的政治性与宣传效果的统一,我对此完全赞同。那么请问,这篇文章的意义何在?你也说了,这是党员按规定履行党员职责的事上了报纸,这事本是天经地义,这是对党员的起码要求,也是两学一做反复强调的。窃以为,这种事情上报纸和我今天吃饭了,新闻价值是一样的!大家为什么会笑,因为这篇文章不具备新闻价值,浪费了宝贵的版面资源!如果非要挖掘一点价值的话,那么我认为是它暴露了该单位的党员教育效果不好,党员干部还没有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手续就不按规定汇报思想,这难道仅仅是党员自身的错吗?当然,为该部勇于暴露自身问题的勇气,老衲必须点赞。


C


军旗猎猎   推文《辩论赛:转业干部挨批新闻引发自媒体口水战?你支持谁?》详细的说明了来龙去脉,条分缕析,引导大家开展讨论:


6日晨,署名风戈的作者在个人公众号上推文:《李××,请收回你这篇粑粑文章!》,讲道:“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就指出,‘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筋’的东西,全党‘必须揭破它’,把这种毛病彻底改掉。”怒斥上述报道。此文被圈内互转。但至10时许,作者自行删除(7日作者重新推文:《【致歉】我错了,我道歉!》以反讽、高级黑的口吻,继续表达个人意见,并说明前一天接到电话而删文)。


D


军渡 转发风戈的《【致歉】我错了,我道歉!》后,又推文为何永远都用不完擦玻璃的纸,对《某某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字字珠玑,句句在理:


每年有不少单位的新闻干事到某某报社学习。但有些人是打着学习的幌子,找关系,混脸熟,上下打点,采访、写作的功力长进还没喝酒的功力大。为了完成任务,抄袭者有之,找人情关系者有之,送钱送礼者有之。个别编辑不讲职业操守、唯利是图,上稿的版面字数以钱衡量。他们把记者应有的品德素质不顾,败坏军队新闻报道的群体形象。这种报纸上的新闻怎么可能让官兵感同身受?


E


军转人生   以《转业了,说真话还是这么难》为题转发风戈的《【致歉】我错了,我道歉!》后,又《历数我的被“河蟹”》,读罢,让人唏嘘:


昨天看到风戈的《【致歉】我错了,我道歉!》一文,估计圈里小同行们都看到了。作者风趣幽默的嘲讽,读者犀利尖锐的留言,看得我大呼过瘾。

从四月底确定转业,五月初,我和战友一起做自媒体,至今也不过半年的时间。说真的,我们俩一个体制内忙得不可开交,一个全职二胎妈完全没有自我,这个公众号真没能做到很用力。别人半个月开通原创保护,我们用了两个半月,足可见我们没能拿出太多的原创作品。可是尽管如此少量的动笔,我们却遇到了5次被“河蟹”。风戈的文章勾起我的共鸣,忍不住把这几次被“河蟹”数一数晾一晾。


F


麒麟v在线    第一时间联系风戈,为其开白,以《这不是传说,这是公关!》为题,全文转发【致歉】我错了,我道歉!》。


G


熙熙天下   与风戈同一天推文《奇文《转业待安置干部为啥挨挨批》赏析》,与扫地僧兵、风戈,心有灵犀,遥相呼应:


我所认识的、了解的和接触的军转干部里面,没有谁是每周必须向原部队写思想汇报,必须打电话向领导汇报的。我所认识和接触的军转干部,也没有哪一个因为少写了一份思想汇报,迟了些向领导汇报,思想就滑坡了,就犯什么错误了,就出什么问题了,就不学习十九大精神了。可以说,绝大部分转业待安置干部为了迎接考试、面试,十九大精神比在部队的战友学得还好,绝大部分也都圆满顺利的到了地方新单位报到工作,没有给原单位添任何麻烦,捅任何漏子。


H

有话姚说 推文《多说说人话,自然不会被人怼……》,鞭辟入里,一语中的:


随意浏览下J报的内容,某单位的战法永远是信息主导、体系作战,某战士仍然是突然就被说的痛彻心扉了,某典型依然是放弃休假、有家不回……

话又说回来了,新闻干事们也不容易,指标压力之大,让他们只能夜以继日的蒙头写稿,只要能上J报,真假都是次要的了。编辑们也挺为难的,毕竟,这个报纸未必是给基层的兄弟们看的。


还有风戈知道的,不知道的,看到的、没看到的、参与的,旁观的,所有的媒体和个体,谢谢你们的支持,鼓励,鞭策和批评。


前期精彩回顾:

【他说】家里一块“军属光荣”的牌子都没有,让我如何当婊子?

【致歉】我错了,我道歉!

【后续】道歉之后……

【互助】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过程中军转干部的处理问题

【呼吁】军转安置巡视势在必行!

【怒怼】李某鹏,请收回你这篇粑粑文章!

【经验】一名老转的九点经验三个执念

【感悟】你心里的“不如意”,是别人眼中的“求而不得”

【政策】转业复员干部奖励工资相关规定&待安置期间应尽量避免的几种心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