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2年9月1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 阎国华:当代科技发展的特征、趋势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点击关注☞ 高等教育会议中心 2022-09-14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会议资讯↑↑↑    

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




      2019年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本期推送“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特等奖获得者阎国华老师获奖作品↓↓↓


当代科技发展的特征、趋势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阎国华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课程名称:“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对应章节:第六章 当代科学技术



一、点题入题

 “当代科技发展的特征、趋势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专题对应2018年版教材“当代科学技术”部分,是博士研究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的第六章,旨在从科技领域阐述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若干重大问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呈现新特征和新趋势,对生产生活、精神世界、政治格局乃至国际秩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把握态势、认清本质进而抓住机遇,以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


本专题的教学主旨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帮助博士生了解当代科技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基于科技与社会的关系,认识相应的社会影响,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及挑战;
其二,帮助博士生掌握如何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当代科技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哲学和社会科学问题,学会批判性看待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
其三,提高博士生以辩证思维为核心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拓展视野,增强使命感。
二、主题解析

围绕当代科技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专题主要讲述三个关键问题,分别是“怎么样”“怎么看”和“怎么办”。其中,“怎么样”是指当代科技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是什么、科技革命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怎么看”是指如何立足“科技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充分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时代要求,理性分析当代科技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怎么办”是指面对当代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01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科学技术的影响力与其发展水平显著正相关。相比过去,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国家前途和人民福祉。科技发展看似纷杂,其实存在发展逻辑,呈现一定的特征和趋势。

(1)

当代科学技术加速融合发展。加速和融合是当代科技的两大发展态势,主导着其发展走向,具体体现在:


第一,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化发展,主要表现为科技投入加大、科学技术日益交叉融合、知识生产不断增多以及科技转化周期不断缩短等。以科技成果从开发到普及间隔为例,电话走进美国家庭花费了60年,互联网仅耗时5年。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科技转化进一步加快,很多新科学理论被迅速应用,如从电磁理论到无线电技术。


第二,当代科学技术一体化发展,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技术产业化、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体化等。科学技术化增加了科学的实践性,反映了科学转化效率的加快。技术科学化有助于技术跳出“经验主义”窠臼,让看似神秘的独门技艺能够被推广,增加惠及度。同时,科学和技术融合也催生了新的科技形式,譬如“技性科学”。


第三,当代科学和技术交叉融合,主要表现为交叉科学群和技术群的出现。当代科技发展呈现分化和融合两大趋势,一方面是学科的日益细分,另一方面是学科的交叉碰撞。两种趋势对立统一,成为主导科技发展的基本旋律。交叉科学群一般以领域命名,如系统科学、量子科学。新技术群一般以核心技术命名,如先进制造技术群、人工智能技术群。


第四,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主要表现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时至今日,自然科学常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工具和方法,而后者则常为前者规划目标、提出问题。而且,两者的融合还直接产生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如STS(科技与社会)。


(2)0

当代科学技术竞争日趋激烈。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叠加态势,推动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期和活跃期,引发了以颠覆性技术频出、新产业新业态涌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调整为主要标志的科技竞争新态势。这种科技新态势本质是科技竞争的日趋激烈,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科技创新战略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大战略服务大需求。面对激烈竞争,各国纷纷出台极具动员力的科技创新战略。例如,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日本的“振兴科学技术政策大纲”、德国的“高技术战略2020”,欧共体的“地平线2020”规划等,都反映了对科技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规划。


第二,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仍占据明显优势,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竞争力不断提升。传统优势国家的老而弥坚和后发国家的强势崛起之间正在相互碰撞,因守护旧格局和塑造新格局的博弈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主要聚焦谁能在新兴产业中拥有更多的核心技术,谁能成为新兴业态的行业标准。


第三,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积极投入“大科学工程”“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是指大规模集中人、财、物资源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研究工程,如阿波罗工程、超级计算机工程等。同理,“大科学计划”也反映了类似逻辑,如人类基因图谱研究计划等。上述项目既可以汇聚人才、设备和经费等科学资源,还可构筑学术平台或学术高地,如国家实验室、科学中心等。


(3)

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科技革命是对科技全面性、根本性的变革。历史上,我们已经历三次科技革命,分别以“蒸汽、电气和信息”为核心元素。目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型材料、空间探索等为主要代表的先进技术蓬勃发展,正在点燃新一轮科技革命,即“第四次科技革命”。具体来说,新一轮科技革命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多个学科发展为支点,形成了体系化的动力机制与协同结构。新一轮科技革命以信息科技为先导,以新材料科技为基础,以新能源科技为动力,以海洋科技为内拓,以空间科技为外延,以生命科技为重点。


第二,新一轮科技革命通过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深化国际分工,改变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体现出“历史的有力杠杆”。目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逐渐形成,进一步细化了产业分工,使得产品、零件和工艺等更加细致的分工方式不断出现。


第三,新一轮科技革命促使全球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深度融合,使得国家间“技术鸿沟”和“数字鸿沟”持续拉大。随着科技发展,技术和信息逐渐成长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由于不同国家对这些要素的掌握、应用和创新能力存在差异,数字全球化的过程也是各国极度分化,引发剧烈技术鸿沟和数字鸿沟的过程。


02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科技与社会具有互动性影响,一方面科技影响社会运行,另一方面社会的制度和文化又会影响科技发展。因此,科技需要创新,科技制度也要不断改革,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科技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体现为两个主要问题:

(1)

当代科技对社会的互动作用。一方面是科技应用对社会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另一方面是科技受到社会制约。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同科技发展水平息息相关。随着科技发展,两者之间的互动作用不断加强。


第一,科技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科技对于社会的积极影响首先是推进生产力发展,包括提升劳动效率和工艺水平等。传统社会发展更依赖于人力、资本或资源,而今科技正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除了直接物化为生产力,科技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还包括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促进,例如形成新型管理或思维方式。


第二,科技对社会的消极影响。科技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科技的不当运用,其一,产生环境污染。部分国家对科技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应对滞后,导致资源、环境和生态出现严重问题。其二,冲击文化传承。科技在提升效率的进程中,也使得许多传统工艺、特色文化淡出甚至退出社会舞台。其三,增加战争风险。科技不仅发展了武器,增强了战争伤害,还容易让科技领先方滋生征服欲望,提升冲突概率。其四,引发科技犯罪。科技发展带来便利,也让不法分子有了更先进的犯罪手段,可能制造危害更强或侦破更难的案件。其五,诱发伦理争议。伴随科技发展,一些充满争议的问题逐步出现,尤其是人工智能、基因科技等领域正在成为伦理危机的高发地。


第三,基于社会的需要、选择和调控机制,科技也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制约。科技决胜未来,体制关乎成败。科技体制事关创新效能和创新活力,对科技发展存在显著影响。目前较为突出的有:一是要强化顶层设计,优化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既发挥我国政治体制的组织优势,又充分尊重创新活动规律。二是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明确企业、高校等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中的职责定位。三是着力创新科技评价体系,形成更加科学的科技评价制度,注重把握科技的内在价值,努力做到不唯外在更求内涵。


(2)

当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辩证关系。科技观是立足对科学技术本质、结构、模式和动力的考察,揭示科技存在与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断随科技发展融入时代元素。


第一,科技发展不断佐证或体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着眼于具体科技实践,但又升华至高度的哲学抽象,其中的观点虽都立足所处时代,但饱含前瞻性。例如,恩格斯在系统考察当时技术变革后指出,以蒸汽机为基础的科技革命,将人类生产带入了现代大工业阶段,革命化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


第二,当代科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1](P777)这种推动也包括对科技观的发展。围绕科技实践,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不少科学观点,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中国化和时代化。例如,习近平近来围绕科技创新的功能意义、科技强国、科技治理和科技人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饱含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2](P245-254)


03中国的创新发展理念

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都十分重视创新发展理念,纷纷把推进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并从多个渠道加以实践。

(1)

充分认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践证明,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追求现代化进程中,各国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资源消耗和对外依赖难以长久,只有拥有科技优势,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形成战略势差。立足我国国情,我们要坚定认识,强化实践。


第一,坚持特色创新道路。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不仅要尊重其内在规律,还要扎根实际。中国科技创新必须扎根中国实际,秉承特色战略,坚守自主道路,补齐显著短板,聚焦战略需求,才能发挥特色优势,打造创新高地,在保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现国家发展。


第二,强调创新引领发展。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和根本所在,但绝非易事。强调用创新引领发展,不仅需要形成思想认同,还要在具体实践中加以落实,尤其要从完善政策支持、要素投入、激励保障、服务监管等长效机制入手,聚合创新链和产业链。


第三,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一项事业肩负的使命越崇高,就越容易激发内生动力和凝聚外在力量。科技创新的外在目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根本指向是服务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例如,创造更加先进、清洁和智能的产品,提供更加公平、快捷、友好和健康的服务等。


(2)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是资源、劳动力以及资金驱动的同位概念,本质上是一种发展方式。立足中国经济与社会现状,实现创新驱动关键在于解决好驱动要素转变、关键领域突破和创新体系建立等问题。


第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从传统要素驱动转向创新要素驱动。驱动要素是发展模式的本质,依靠创新要素才是创新发展。目前传统要素正因资源、成本或环境的限制步履维艰,而创新要素则高歌猛进,正在成为发展的根本驱动。例如,重庆某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薄膜晶体管显示器等智能产品,形成了产业集群,而有些企业则因过度依赖传统要素而道路渐窄。


第二,面向主战场,突破关键领域,赢得竞争优势。科技发展要兼顾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等关键领域。关键领域关乎国计民生,影响广泛且深远,一旦突破可形成显著竞争优势。例如,我国在量子通信、中微子震荡、特高压输变电等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不仅关乎所在领域,对其相近行业具有显著推动,促进了相关领域由“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


第三,制定科学规划,形成时间表。科技发展战略既要宏观,又要有明确的线路规划和进度安排。我们要有自己的规划和目标,包括拥有一流的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和科学大师,优化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


(3)

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战略必须具有全球视野。目前,学科的精细化与科技问题的系统化并存,让科技交流合作需求比以往更强烈,迫切需要融入合作网络。


第一,构建科技合作格局,提升参与能力、参与机会和惠及能力。近年来,我国提出并建设了一批国际科技合作机构或平台,起到了良好的载体作用。例如,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联盟、基地、协同创新共同体,将自身优势惠及更多国家。


第二,合作共赢,利用国际创新资源。面对全球共同问题,诸如能源与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命健康等共同挑战,我国应更加主动地推动多层次、多领域和多形式的国际合作。


第三,主动对接,鼓励科技界融入全球。国家要鼓励中国科学家参与或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提高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和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04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可以有效支撑我国现代化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推动我国构筑全球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的高地。

(1)

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瞄准标志性指标着力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要明确其关键指标和建设维度。


第一,明确目标导向。一般认为,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指标主要有:一是研发经费(R&D)占比GDP的2%以上;二是科技创新的贡献率在70%以上;三是对外科技依存度在30%以下。


第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是科技创新诸要素的综合体,包含创新主体、资源、环境、中介和制度等要素。目前,其完善重点包括:一是要完善分工与协作机制,让各主体各司其职,在最为擅长的领域开展活动。二是要补强显著短板,比如企业尚未成为核心创新主体、制度较少包容失败等。


(2)

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树高叶茂,系于根深。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取决于拥有的核心科技,实质是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多因素支撑。


第一,把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国家要大力支持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研究,形成一套中国特色的创新方案。


第二,发展核心科技。对于科技强国而言,我国不仅要有标志性科技成果体现核心竞争力,还不能在关键领域受制于人。因此,凝聚精兵强将,瞄准战略需求,构筑高端领地和先发优势十分重要。实践证明,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唯有自主创新才能掌握主动。


第三,关注创新链条,尤其是两端。科技创新重在形成良性互动,需要全程协同,尤其是两端。一是起始端,核心是重视基础研究,力戒功利。二是转化端,核心是消除成果转化藩篱,精准对接。


(3)

实施人才引领战略。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尤其需要一大批科技尖兵披荆斩棘,支撑发展。


第一,健全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也是最具活力的创新资源。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拥有人才。在人才资源国际竞争中,我国仍处于弱势,吸引他国优秀科技人才尚有难度,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


第二,构建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人才评价体系是指挥棒,肩负着塑造价值倡导的重要使命。目前,我国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合理性不断提升,但在评价的方式、标准、周期和主体等问题上尚不尽如人意,在部分单位或领域,“唯”的现象仍较为突出。


第三,营造良好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文化环境包括以创新为荣的价值倡导,适宜创新活动的制度保障,包容失败的创新情怀等,需要从精神、制度和物质等层面综合施措。一来要增加投入,鼓励创新者勇于实践;二来要减少压力,消除创新者后顾之忧。



三、问题与解答

1如何理解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

对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理解是本专题教学重点。遵循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理解科技革命的蓄势待发,是理解本专题后续几个板块的重要前提,具体可从几个维度理解:首先,概念内涵。科技革命是全面、根本的变革,标志着范式转换和新历史交汇期的来临。其次,生成原因。科技革命的生成动力是科技发展,当前突出的表现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再次,深度影响。科技革命是科技发展的重大事件,深度影响人类社会。认识相关影响旨在把握科技发展脉搏,实现同频共振。最后,责任使命。科技革命会进一步加剧国家间的发展差距,引发技术垄断加剧、贫富差距拉大和优秀人才流失等问题,需要未雨绸缪,积极通过历史比较和国别比较汲取经验,主动调适。


2如何理解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理解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主要应掌握几个切入点:首先,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系。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经阶段和战略基础。其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意义。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价值旨归,把惠民、利民、富民作为重要方向。再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主要举措。对标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指标,我国应在创新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文化培育等领域着力加强。



四、课堂总结

当代科技蓬勃发展,呈现新的特征和趋势,对生产生活、精神世界和政治格局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蓄势待发。处在新的历史交汇期,如何通过科技活动的表象,认清内在逻辑,认知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事关能否与科技主旋律同频共振,能否以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支撑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回顾本专题教学,我们可以得到几点基本结论:

一是当代科学技术不断交叉融合,竞争愈加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


二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为当代科技发展所体现和发展,是指导我们认识科技与社会关系,厘清科技发展中重大哲学与社会科学问题的根本遵循。


三是面对当代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广大博士生应该不断锤炼以辩证思维为核心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拓展视野,增强使命感,助力中国创新发展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五、问题与思考

1. 如何看待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与人类生活变化?

2. 相比以往科技革命,新一轮科技革命具有哪些新特征?

3. 如何理解新一轮科技革命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六、推荐阅读文献与书目
1.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29日。2.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双月刊)》2020年第6期,侵删



更多精彩文章

·课程思政案例汇总 · 续‖63个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及经验分享
·课程思政案例汇总‖12个门类,超100个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及经验分享
·课程思政案例汇总·续(二)|110门课程思政经典案例分享·课程思政‖工科专业课12个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解析·课程思政│设计--实施,七个案例详解·《课程思政面对面》视频全集·PPT·分享丨北京联合大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专题系列公开课·必读||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编制指南及方法

·课程思政‖分享·九篇课程思政案例

·思政课·特等奖教案|于文博:儒家仁爱思想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思政课·特等奖教案|李乐: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 张明:全面辩证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思政课·特等奖教案|梁罡: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思政课·特等奖教案|周荣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与理论探索

·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韩晓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早期探索为什么没有成功?

·思政课·特等奖教案|欧阳锐璇:当前国际形势的‘变’与‘不变’·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 张志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角色·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 闫方洁: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刘越:“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教学设计·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 王雪超:为什么说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思政课·特等奖教案  |谭清华:大力反腐,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
·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郑敬斌:“如何理解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教学设计
·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 李建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及其本质·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吕松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教学设计·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 李梁: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 李齐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 丁菁: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 胡嘉苗:“一带一路”上的文化自信与自觉·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孙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应辨析的四个认识误区·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 张会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理论要点与教学方案·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 任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思政课 · 特等奖教案 | 李生: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思政课 ·特等奖教案|陈东: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实用建议‖CSSCI期刊主编:论文写作用词的八条建议,保持“零修辞”状态·金课|国家级一流课程评审指标(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金课│一流本科课程申报“说课”视频的设计与实现·教案与教学设计
·思政观摩课(实录+PPT)|吴现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思政课 | 陈大文:大学生民法典教育专题教学的基本思路·2021人文社科类期刊选题指南·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版目录发布,825种期刊入围人文、社会科学列表

时间

地点

会议名称

3月12日

长沙

双万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训班

3月19日

昆明

“中国共产党百年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发展”专题研讨会

3月19日

扬州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讨会

3月19日

厦门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研讨会

3月26日

杭州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暨教学竞赛经验交流研讨会

3月26日

桂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研讨会


3月26日

上海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研讨会

 *会议将同步开放线上直播,无法现场参加会议的老师可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直播课堂,订阅直播课程。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报名线下会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