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4年2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被用户删除
壹 最近一段时间,发生了几起跟媒体相关的事件。 一是美英等国一边有组织地大规模驱逐俄罗斯外交官,一边讨伐克里姆林宫开设环球电视网路“今日俄罗斯”,不是为了新闻传播,而是“加快改造全世界对俄罗斯观感及公共言论上的步伐”,“并在网上及现实世界罗织一个将国际舆论方向,调转到有利于己方为目标的强力网络。” 二是《纽约时报》在头条聚焦了一份报纸的复兴与转身——《南华早报》会变成宣传工具吗?在表达担忧的同时算是给出了己方的答案:在全球企业和政府都在设法避开传统新闻媒体之际,《南华早报》已经成为一个先例,让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已经确立了声名的品牌如何在新东家的授意下,去宣传一个特定的视角。
三是《重庆日报》连续九天发文痛批薄王孙,意欲清理遗毒和影响。按照该报的说法,孙薄二人是不修政德的典型:一个毫无理想信念,背弃党的宗旨,官僚主义严重,精神懈怠、庸懒无为,工作中不敢担当,掩盖矛盾,遇到麻烦“绕着走、拖着等”;一个热衷于“政治表演”,哗众取宠、沽名钓誉,要么只说不干、弄虚作假,要么杀鸡取卵、寅吃卯粮,要么贪天之功、据为己有,完全一副资产阶级政客的做派。 四是今日头条继去年12月底因传播色情低俗信息被要求整顿、今年1月底又因涉嫌侵犯用户个人隐私被约谈后,近日再次因违规广告被行政处罚。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在《“今日头条”广告里的“二跳”玄机》中,针对头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曝光。人民网则评论:不要以丑陋方式上头条。 …… 贰 以上几起事件,看似彼此孤立存在,其实本质上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在互联网大繁荣、信息传输如此便捷的今天,曾自诩为“无冕之王”的媒体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如果让学院派来回答,应该会对今日俄罗斯“不是为了新闻传播”的初衷大加挞伐,也不免对《南华早报》在东家的授意下宣传特定的视角嗤之以鼻,至于《重庆日报》的轮番以大字报的形式来站稳舆论高地以及今日头条无所不用其极的流量策略,估计也只能“呵呵”了。 各个击破“媒体不应该成为什么”容易,要想立起来一个“媒体应该是什么”的标杆,而且这个“应该是什么”必须抽离理想主义,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却比登天还难。原因很简单:真正的新闻正在慢慢死去。 这也是一个从事新闻工作已近30年的“资深”媒体人不久前的感慨。因为一个需要重视和忧虑的客观事实摆在面前:在这个新媒体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生机蓬勃的新时代,中国的新闻生产及新闻产品的质量变得更糟了,而不是更好了。 叁 没有无缘无故的“更遭”,何况“糟糕”的例子一抓一大把。 最典型的,大概要数2013年接连发发生的两场风波了。其一是《南方周末》新年献词风波,其二是《新快报》头版的“两根骨头”丑闻。第一起事件之后,曾经作为一面旗帜的南方系好比推倒了一块多米诺骨牌,自此之后一蹶不振;而经过第二起事件,人们也算看清了那“两根骨头”的真实份量。
犹记得《新快报》事件后不久,《财新》当家人胡舒立在《新闻寻租不可恕》一文中的慷慨陈词:中国的新闻寻租并不是个人操守有亏的偶然发作,而是存在于相当一部分新闻机构和媒体人的顽疾。媒体本为社会公器,新闻界不是“升官发财”的通道。但由于体制机制原因,多数媒体又有官方背景和政府隐性支持。因此,倘缺乏自律与他律,媒体很可能在市场与权力之间“套利”。 此外,在一部分媒体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有的拉广告不成,便以揭露真相为名,作选择性负面报道;有的自觉充当公关工具,深深卷入利益输送。此类以“新闻寻租”为特征的“商业模式”不仅不是秘密,还常常成为一些人私下炫耀的资本。 时隔5年,胡舒立作为媒体江湖“大姐大”的“不可恕”凿凿之言,已经再无后续。当年提到的新闻机构和媒体人的种种顽疾,也进阶到了2.0版本:以揭露真相为名做选择性报道的情况少了,不是因为媒体人有操守了,而是没人愿意花时间去揭露真相了;新闻界也不再是“升官发财”的通道了,因为通道已经被作为后来者的自媒体系数占领了。
不消说,野蛮生长起来的自媒体固然让“人人手里都有麦克风”成为现实,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构着主流意识形态叙事方式,但其从一出生就附带着的碎片化、娱乐化、不求真相只为眼球的“胎记”,则注定了此一媒介形态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到巨大的危机中。 肆 你大概也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看到一条新闻推送,标题起的很正儿八经,点击去之后才发现驴头不对马嘴,忍不住会骂娘;还有一些自媒体大号,好端端的文章来个软文烂尾,也是太伤感情,多几次这样的“被蒙骗”、“被忽悠”,只能取关了事;至于一些官方媒体“自说自话”、“自弹自唱”,已经成了常态,可又能奈若何? 比起标题党式的故弄玄虚,以及宣传目的压倒一切的陈词滥调,人们真正需要的,只是有价值的讯息本身。 如果百度能提供给魏则西有价值的讯息,刚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也不至于错失治疗机会,命丧黄泉;如果胡舒立以及她所带领的团队能延续“基金黑幕”系列报道,“银广夏事件”、“庄家吕梁”时期的风骨,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失去整个媒体江湖“大姐大”的霸主地位;如果澎湃能保持开始阶段的“深度报道”模式,估计也可以在澎湃的高点多停留一点时间。
也罢,冥冥之中像是天注定,天道轮回谁也没能躲过。所谓事实即颠覆,之所以媒体现在很难再有颠覆性的力量,大概也是源于新闻“事实”本身已经严重稀缺。 当黑龙江汤兰兰案发生时,其实人们需要的,不是无所不用其极地消费这起触目惊心性侵案的自媒体文,也不是官方抱持着高高在上姿态给出的“维持原判不变”,而是经过切实调查取证后的真相;当除夕当天张扣扣以最惨烈的方式灭门复仇案发生后,人们需要的,不是那些将张扣扣塑造成为英雄人物的悲情文,也不是以关注张扣扣的名义宣泄对当政者的不满情绪,而是二十年前的那场判决是否经得起推敲。 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未来;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不知不觉中,多数人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已经被少数人垄断。 伍 犹记得当年流传颇广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内部恶搞短片《分家在十月》,以两部前苏联经典革命影片《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为母本,剧中人物白岩松斯基慷慨激昂地当众演说,“本台最新消息,本台记者报道:本台着火了……收视率下降、广告不再增长,重大新闻失语,央视不再是电视界的延安,糟糕的时代越来越缺少终极关怀……”
恶搞短片不幸一语成谶,不仅央视着火了,而且失语、糟糕等状态一一应验,而且弥漫于整个媒体圈。于是,一些人选择了告别,一些人选择了苟且,一些理想勉强活着,一些生意找到了市场。 如果今天再来一次《分家在十月》,想必曾在江湖叱咤风云的老媒体人更愿意将崔健的《红旗下的蛋》重新演绎一番倾情合唱:“钱在空中飘荡,我们没有理想。现实像个石头,精神像个蛋。石头虽然坚硬,可蛋才是生命……”
推荐阅读: 真实新疆到底什么样?一个香港人的“西行漫记”
同济教授:不否定文革,那叫没良心;想否定改革开放,那叫没头脑 资深外交官袁南生:轻言战争的愤青把中国害苦了 “精神导师”李泽厚走了,他身后的时代为何让人怀念? 500万人死亡也叫不醒装睡的人 上海在感谢“不灭的烟火”,北京在吐槽“回不去的北京” 盛名之下,终究只是时代浪潮里的沧海一粟 鲁迅:现今舆论的威信可怜极了,一些句子摇笔即来不假思索 面对瑞丽的呼吁,不需要负面舆情式的警惕,更不需要上升到恶意煽动 北大考古博士刘拓意外去世:在最危险的地方重拾理想主义 高层到底怎么决策? 一位国务院副秘书长的卸任后思考 “补课”还是“割肉”?中国踏入房地产税时代的九大问题 20年前宝藏级反腐剧,评分超过《人民的名义》直击官场痛点 清华教授万字内部讲话:详解中国三大关键政策走向 从《长津湖》到《功勋》:中国为何能打赢朝鲜战争? 历史的真相:八国联军绝不是“正义之师” 赵汀阳:经典不再塑造我们的生活,而是变成了摆设和表演
其他
记者节|“无冕之王”的媒体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今天是记者节,早上看到朋友圈不少朋友在道贺、纪念,为了赶时髦,将2018年写的一篇旧文予以重发,仅作为记者节的一点作料,供诸位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