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是一种力量
今天“浙江宣传”推出一篇题为《媒体监督: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文章,很多人在朋友圈转发。因为这篇推文的配图上写着很大的两个字——看见,所以第一时间就吸引了我。
在这篇推文中,“浙江宣传”以湖州舆论监督栏目《看见》为范例,来强调时下舆论监督的普遍缺失和重要性。比如文章列举了今天媒体监督普遍没有“市场”的三种深层逻辑:
一种是“家丑不外扬”心态作祟。一些领导干部怀抱狭隘的政绩观,认为舆论监督就是单方面找茬挑刺。在他们看来,“家丑”曝光后可能会影响政绩,因此不配合、不支持,甚至还会出现对媒体的敌视心理。
一种是习惯听号令。有些新闻媒体有要求就做,没要求就不做;有些媒体习惯唱赞歌,不想监督、不敢监督,导致能力丧失,对舆论监督报道“敬而远之”;还有些媒体尽管也监督,曝光现象也多,但因为准备工作不足,对问题分析不够,出现光打雷不下雨现象,更谈不上什么效果。
一种是“三分钟”热度。有些栏目舆论监督时冷时热、时有时无、时多时少的状况,广泛存在。说白了,很多地方其实是把舆论监督作为“备稿”,也有为了应付之嫌。久而久之,舆论监督就会处于尴尬境地,“监督难”“难监督”现象始终伴随。
不得不说,“浙江宣传”还是敢于直面问题和矛盾的。因为以上这三种情况,很多人都有切身感受。尤其是疫情爆发以来,官方媒体所代表的主流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仿若两个平行时空,很多时候一个社会热点事件,民间舆论场已经沸反盈天,而主流舆论场却还是充耳不闻,或者更准确说,是闭目塞听。长期以往,政府公信力和官民互信,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这段时间陆续发生了很多事情,身边不少朋友都陷入巨大的不安中,后来的变化和政策调整似乎又让不少人松了一口气,很多人隐晦地表达着对年轻人和勇敢者的感谢,因为人们开始意识到,民众层面的不满和愤懑是有被“看见”的,且这样的“看见”,已经成为一股实实在在的力量,推动更多的变化发生。
作为媒体人,我一直很喜欢“看见”这两个字,所以今年七月出版的第一本访谈录就用了《看见香港》作为书名。为什么要用“看见香港”?仅仅“看见香港”就够了吗?这也是我的老板在写序的时候问我的问题,我当时是这样回答他的,之所以要“看见香港”,其实是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从“占中”到修例,尤其是修例,香港好像真的被全世界看见了,不断上头条,但其实人们只看见了香港的一部分,或者只愿意看见自己愿意相信的那部分;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寄望,希望香港真的能被看见。之前也有被看见,但多少人真的好好理解和认识过香港?以为回归就万事大吉的大有人在,看见的,不应该只是街头肉眼可见的暴力,还有深层次的问题:为何他们会变得如此暴力?更广泛和深刻的思考是什么?
虽然“看见”显得不够深刻,但也因为它的基础性,才更具力量感,也只有更多的“看见”,才有可能打破自己的认知边界,才能更真切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就像作家方方在武汉日记中写的,“常识是深刻中的深刻”,同样地,“看见”是有限中的无限。面对改变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疫情,也许情况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回归常识,“看见”更多可能性,很多复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推荐阅读:
新書推介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