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拟牛顿法的点焊结构应力—疲劳寿命曲线优化 | CJME论文推荐
Yahang Qin, Shoune Xiao, Liantao Lu, et al. Structural Stress–Fatigue Life Curve Improvement of Spot Welding Based on Quasi-Newton Method.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20, 33: 36.
对本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速戳屏幕下方的“阅读原文”,免费获取全文阅读!
工程中常用△F-N曲线是来进行点焊疲劳寿命的预测,但这种方式耗时费力,通用性差。为了准确、有效地预测点焊的疲劳寿命,进行了不同板厚组合点焊试样的拉剪疲劳试验。用有限元法对这些试件进行了模拟,并对结构应力进行了理论计算。在双对数坐标系下,基于拟牛顿法,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点焊结构应力-疲劳寿命曲线。以S-N曲线相关系数的平方为优化目标,以力、弯矩、点焊直径、板厚修正系数为变量。在优化过程中,利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得到三种优化的点焊S-N曲线,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结果表明,改进了S-N曲线的拟合效果,数据点更加紧凑,优化效果显著。这些S-N曲线可用于疲劳寿命的预测,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
试验方法
采用奥氏体不锈钢设计简单的单点焊试样,疲劳试验所用试件一共五种类型,其板厚组合分别为:0.8+1.2mm、0.8+2.5mm、1.5+1.5mm、1.5+2.0mm、2.0+2.0mm。各试件只是板厚、焊核直径不一样,其余试件形状、长度等都一致,对1.5mm+1.5mm点焊试件采用R=0.1、0.5两种载荷比进行加载,其余试件只采用R=0.5的载荷比加载。设计合适的夹具及垫板,使用瑞士RUMULTESTRONIC高频疲劳试验机上进行拉剪疲劳试验。
结果
对六种类型、五种板厚组合的点焊试件,进行拉剪疲劳试验。提取壳单元点焊模型的力和力矩,通过编程计算得到点焊试件母材处的等效结构应力。在双对数坐标系下,对基于拉剪力计算的母材等效结构应力、点焊疲劳寿命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在拉剪疲劳载荷下,载荷比R=0.5时,点焊试件的S-N曲线为y=-0.1694x+3.2506,相关性系数|r|=0.919,剩余标准差
结论
本研究得到的S-N曲线适用于荷载比r = 0.5,母材为EN1.4318,板材厚度为0.8 ~ 2.5 mm的点焊结构的疲劳寿命。以相关系数平方R2的值为目标函数,提出了三种优化方式对载荷比R=0.5下的S-N曲线进行修正。经过三种方式的修正,点焊S-N曲线的相关系数都有一定的提升,数据点分布紧凑且都落在5倍寿命分散带内,优化效果显著,所得S-N曲线可以用作疲劳寿命的预测。
当试验数据中载荷、直径、板厚类型较多时,推荐使用C2优化;当试验数据较少时,推荐使用C3优化;当试验数据中直径、板厚类型较多,但载荷类型较少时,推荐使用C4优化。
前景与应用
不锈钢材料具有强度高、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强、良好的焊接性、维修量低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在轨道交通车体结构中。使用不锈钢车体,还可以满足现代交通运输对于轻量化的要求。不锈钢车体的主要焊接方式为点焊。列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承受着复杂的交变载荷,在这些载荷作用下,焊接结构成为车体结构中最易发生疲劳破坏的位置。如果能在设计初期,合理预测点焊的寿命,那么将规避风险、挽回损失。本文以试验、理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拉剪载荷下点焊的疲劳特性展开相应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可以用作点焊结构疲劳寿命的预测。
相关文章/图书推荐
[1]Zhu Tao , S N Xiao, G W Yang, et al.Fatigue Life Prediction of Spot-Welded Structure under Different Finite ElementModels of Spot-Weld[J]. AdvancedMaterials Research, 2010, 118-120:191-195.
[2]Dong P. A structural stressdefinition and numerical implementation for fatigue analysis of weldedjoi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Fatigue, 2001, 23(10): 865-876.
[3]Dong P, Song S, Zhang J. Analysisof residual stress relief mechanisms in post-weld heat treat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ure Vesselsand Piping, 2014, 122:6-14.
[4]Ekvall, J. & Rhodes, J.& Wald, G.. Design of Fatigue and Fracture Resistant Structures(1982).
团队带头人介绍
肖守讷,江苏沛县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机车车辆结构设计及理论、车体与转向架结构强度、碰撞动力学等研究。主要承担项目包括国家科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养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教育部创新团队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内各大主机厂等在内的多项科研课题。2005年获四川省“学科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2002年“东风4D系列内燃机车”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0余篇。
结构强度、复合材料轻量化与碰撞研究团队隶属于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机车车辆研究所,团队目前有专职教师5人,博士生5名,硕士生51名。主要涉及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非线性动力学、工程力学、断裂力学、复合材料等多个学科领域,开展前沿基础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机车车辆结构设计与理论、列车碰撞安全性、结构强度、疲劳可靠性、吊挂设备耦合振动、复合材料与结构轻量化、动力学、疲劳断裂,以及车辆性能-参数关系与系统平台搭建等等;主要研究对象包括:车体(动车组系列、地铁车、磁悬浮车、低地板车、机车以及其它特种车辆(加载车、隧道检测车等)、转向架(构架、车轴、轴箱及其它部件)、吊挂件(电池箱、变压器等车体吊挂件)等。先后承担包括国家973、863、国家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中车、四川省科技厅等纵向项目20余项,校企合作项目100余项,获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一等奖1项、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1] Bing Yang, M.N. James, YongfangHuang, J.M. Vasco-Olmo, F.A. Díaz. (2019) An improved prediction of theeffective range of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in fatigue crack growth. In: CorreiaJ., De Jesus A., Fernandes A., Calada R. (eds) Mechanical Fatigue of Metals.Structural Integrity, vol 7. Springer, Cham: 133-138.
[2] Bing Yang, Zhen Liao, ShengDai, Yahang Qin, Mingmeng Wang, Xiangning Zhang, Shoune Xiao, Guangwu Yang, TaoZhu. Short fatigue crack behavior of carbon structural steel undertension-torsion load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B, 2019, 33,1-3: 1940010.
[3] Bing Yang, Hao Duan, ShengchuanWu, Guozheng Kang. Damage tolerance assessment of a brake unit bracket forhighspeed railway welded bogie frames.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Engineering, 2019, 32: 58.
[4] Bing Yang, J.M. Vasco-Olmo,F.A. Díaz, M.N. James. A more effective rationalisation of fatigue crack growthrate data for various specimen geometries and stress ratios using the CJP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2018, 114: 189-197.
[5] Bing Yang, Mingze Wu, Xing Li,Jiwang Zhang, Huaqiang Wang. Effects of cold working and corrosion on fatigueproperties and fracture behaviors of precipitate strengthened Cu-Ni-Si allo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2018, 116: 118-127.
[6] 杨冰, M.N. James. 基于CJP 模型的疲劳裂纹扩展率曲线及应用方法. 机械工程学报, 2018,54(18): 76-84.
[7] 廖贞, 杨冰*, 秦亚航, 肖守讷. 基于遗传小波神经网络的疲劳短裂纹演变规律研究. 铁道学报, 2018,40(5): 66-72.
编辑:李楠 编校:张强
有一种合作叫做真诚,有一种发展可以无限,有一种伙伴可以互利共赢,愿我们合作起来流连忘返,发展起来前景可观。关于论文推荐、团队介绍、图书出版、学术直播、招聘信息、会议推广等,请与我们联系。
推荐阅读
1.CJME最新SCI影响因子1.413,Q3区
2.最新机械工程领域SCI期刊一览(2018JCR)3.轮足式仿生软体机器人设计与运动分析 | JME文章推荐4.深海海底钻机收放装置关键零部件可靠性分析与试验丨JME封面文章5.绿色切削微量润滑增效技术研究进展丨JME封面文章6.摩擦纳米发电机在自驱动微系统研究中的现状与展望 |JME封面文章7.激光加工平面型微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丨JME封面文章8.面向灾难搜索救援场景的空地协同无人群体任务规划研究丨JME文章推荐9.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生物细胞电阻抗成像检测技术丨JME文章推荐10.双臂协调机器人相对动力学建模丨JME文章推荐11.针对高维优化问题的快速追峰采样方法丨JME论文推荐12.C基于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状态估计丨JME文章推荐
版权声明:
本文为《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请联系授权!
在公众号后台留言需要转载的文章题目及要转载的公众号ID以获取授权!
商务合作:
联系人:张强
电话:010-88379891
E-mail:cjmezhang@126.com
网 址:http://www.cjmenet.com.cn
官方微信号:jme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