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了心理科普书也无法减压,这不科学 | 海浪 Vol.17

海浪 心声 Mind 2023-02-13



▍主播按

“行行行,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做不到…”这句话或许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尤其是当我们被要求反思当下的处境,并做出改变的情况下。在压力山大的今天,各种围绕着压力和解压方式的科普书籍、自助书籍、泛心理类文本层出不穷,在为我们提供参考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加迷惑:为啥我读都读了,压力还是只增不减呢?


比起压力是什么,大众更加关心的是面对压力该怎么办。然而现实是,我们明明知道缓解压力的方式是完成这个报告书,身体却诚实地瘫在床上喝汽水。确实,不论是在阅读心理学相关书籍还是在接受他人对自己的建议时,知识与行动之间的鸿沟都会浮现出来,甚至让我们更不清楚自己该怎么办,衍生出一种无奈自责的情绪。


本期节目里,我们有幸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的李世佳老师与我们一探关于压力那些“残酷”的真相,以及我们对于心理类科普书的认识和期待。


如德国作家Hermann Hesse所言,“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每个人不断学习知识、获得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严酷的蜕变。这种严酷或许在于:想要解决一个问题的前提是更好地认识这一问题,而认识这一问题的前提,其实是更客观地认识自我。希望各位都能在本期节目中寻找到拼凑自我拼图上的一小块。



我们的节目已入驻小宇宙app、苹果播客、Spotify、Pocketcast各大平台,你可以通过搜索“海浪FM”找到并关注我们的节目。


▍本期主播

Ivy

心理学 & 社会学专业,希望有业的游民

JY

心理学专业,“自我介绍头脑空白综合症“



▍本期嘉宾

李世佳

“不喜欢撸铁的心理学副教授不是好的铲屎官”



▍内容精选

1

如何理解压力与自我,

以及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17] 同学们眼中的世佳老师[5:18] 其实应对压力的方式因人而异,因为大家都是压力下的幸存者[9:10] 我们对于压力的理解是什么?[11:34] 压力本身是中性的,只不过环境的变化戳动了我们的舒适区 [12:30] 压力就是一种适应力,压力感的产生是为给我们一种警醒 [14:20] 是个人适应环境,还是让环境适应个人? [16:30] 因为内卷就停滞不前,这或许是一个错觉 [17:24] 高校导师该不该push学生? [20:45] 不被导师push,就被“别人家的孩子”push, 不同人生阶段都有什么样的朋辈压力? [22:10] 抗压能力很强的人或许只是更能够聚焦在自我身上[26:45] 寻求社会支持并不只是找到一个倾诉的树洞 

供图:《压力心理学:从大脑、个人成长到心理健康》李世佳 上海教育出版社

2

“书上说的都有道理,但我就是做不到…”


[29:45] “ok, 那我就算知道这些科学应对压力的方式,但还是做不到,还是想边葛优瘫边刷剧、吃零食怎么办?”[30:25] 三类减压方式 [34:10] 我们对于对科普书的期待是否有问题,真正的科普应该是什么? [38:10] “科普书让我觉得有说教意味”[41:24] 为什么“做不到”?你不想做,还是你不能做?[44:30] 炸鸡是垃圾食品这一“残酷的真相”让我连吃炸鸡都不再快乐!

供图:https://www.popsugar.com/smart-living/Memes-About-Stress-43468369

3

自我接纳和改变之间的平衡如何达成?


[46:31] 成长就是件“残酷的真相” [48:30] 接纳和改变并不矛盾,有效的改变要基于对自己的充分了解之上[52:25] 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中的新知只是工具而已 

供图:https://arnoldm.medium.com/self-acceptance-and-mental-health-ed69b734bd5c
策划 | Ivy、JY音频 | 泡馍、JY、Ivy文字 | Ivy排版 | Angie

▍延伸阅读
李世佳《压力心理学:从大脑、个人成长到心理健康》http://psy.ecnu.edu.cn/a6/ed/c17446a370413/page.htm
澎湃新闻丨【懂点心理学】张晨 余思雨 李世佳:心理学角度解释:为什么压力让我们更团结?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400773 
《象与骑象人》乔纳森·海特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成为一个人》卡尔·罗杰斯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Kim, Y. J., & Zhong, C.-B. (2017). Ideas rise from chaos: Information structure and creativity.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38, 15–27.
Timpano, K. R., & Schmidt, N. B. (2010).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lf-control and hoarding: A case report.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Practice, 17(4), 439–448.

▍本期配乐

红白色乐队《海浪》


▍往期节目

和中文比我好的美国人聊聊精神健康 | 海浪 Vol.16
喂,心理援助热线吗?| 海浪 Vol.15
走出灰色象牙塔——高校学生的焦虑,理想与现实 | 海浪 Vol.14
原来我们都是“野生艺术家” | 海浪 Vol.13
我们要不要温柔地走进那个良夜?| 海浪 Vol.12
飞跃荧幕上的疯人院(下)丨海浪 vol.11
飞跃荧幕上的疯人院(上)丨海浪 vol.10
我在办公桌上放了个彩虹旗,然后…丨海浪 vol.9
我一路行走,企图甩掉这条黑狗丨海浪 vol.8
到田野里去!丨海浪 vol.7


▍订阅方式

为了保证大家可以及时稳定收到我们的播客,我们推荐大家使用泛用性播客客户端,通过粘贴拷贝RSS Feed来订阅我们的节目。同时,你也可以在小宇宙Spotify苹果播客Pocketcasts等平台上找到我们。

RSS feed  https://mind.typlog.io/episodes/feed.xml

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主页:
https://mind.typlog.io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

如果你想加入听众群,可以添加心声公益客服小野人(微信号:mindchn),备注「海浪听众群」,即可入群。

如果你想要对我们的节目进行反馈或是想要和我们合作,可以通过邮箱 mind.hlfm@protonmail.com 联系我们。



心声公益(英文名:Mind China)是一家关注精神卫生的青年公益组织,由来自哈佛、哥大、UCL、复旦、华政等高校的同学发起成立,我们致力于以社会创新与青年力量,提高公众精神卫生意识,促进精神病人社会融入,推动中国精神卫生发展,并最终实现社会包容性与可持续性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