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教育,路在何方

舒妙珠 明师慧 2021-10-26

读《未来学校》有感

在全民齐心抗疫的关键时节,各个学段的学生都不得不走上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学习轨迹,与学校的集体学习环境不同,线下的学习环境转移到了家庭中,实行线上教学。这不禁让人心生一系列疑问:学校和教室会不会随之不再是固定的学习活动场所?未来的教育教学趋势是什么?父母应该做些什么?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教育家朱永新在《未来学校》一书中对学习的未来趋势作出设想: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学习中心的未来趋势。眼下,以学校环境为硬件设备的教育模式正面临挑战。针对本次疫情“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的状况,我们自问反思,以期能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给学生提供更有力量、更有温度、更有质量的教育。




《未来学校》以“未来的学习中心”为关键词,十分具备逻辑性和条理性,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如何做”三个方面,阐述了以下观点:第一,在未来,学校的花草树木、钢筋水泥,运动场,依然如故,保安人员依旧是维护校园安全的重要成员,围墙也可能依然高高筑起,保护学生学校财产安全。然而,学校不再是唯一的教学活动场所。第二,未来的学习中心不需要固定的教室,但是每间教室都需要计划安排。学校的布局不以领导机构“校长办公室”、“行政楼”为中心而是非常灵活的,不受空间的限制,类似于北上广地区的创业孵化器,它可以分布在社区,可以在大学校园里,也可以安排在培训机构里。这两点,充分突出了未来学习中心的外在形式与传统学校的不同。从学校外在的形态来说,它会逐渐演变成一个以学习中心为纽带的学习共同体。

在未来学习中心,教材的选择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且门类众多。电子书每天二十四小时可阅读,有了充足的学习资源和自由的学习空间,学习可以灵活安排时间,甚至在周末、寒暑假也可以不断充实自己。按照惯例,孩子到6周岁开始上小学,而在未来,受教育的年龄不受限制,孩子可以提前在学校以外的地方进行学习,7岁和70岁的人可能在不同一个地方学着相同的内容。这就是学习中心自由化所带来的好处,既能使各个年龄阶层的人都能汲取到所需的知识养分,又能把他们零碎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不断充实自我,提高国民素质。

未来学习中心以学生为主,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需求很可能会大大减少,“能者为师”。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实力取胜,这也说明,以教师资格证论英雄的看法将成为过往。以上两个观点体现了未来学习中心的内在本质: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这个过程,必须规范化、个性化,即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开发多种特色课堂。简而言之,个性化将成为未来学习的主要特点。

读完这本书,我对“未来学习中心”有了深刻的了解。朱教授表达的主要观点,概括起来就是:学习时间弹性化、学习内容定制化、学习方式合作化、评价方式以描述、诊断、咨询为起点。在阅读过程中我同时产生了以下这些疑问:未来学校的课程结构改革核心是什么?学习仅仅是为了考大学吗?学习中心学什么?如何运作?学习中心的启示是什么?这些问题,也是我对未来教育思考的几个方面:未来学校结构变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改革与课程变革、基于学校实践和发展目标的启示。

对于未来学校的结构变革,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时空变化、理念更新、技术换代,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今天教育工作者思想和教学理念仍然停留在过去,那么未来的学生所接收到的也是过时的思想,不能适应未来的生活。所以,现在定义未来教育,它要求我们必须进行结构变革。学校结构变革的核心是什么?我认为是学生素养。未来的学生应具备的,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终身学习理念、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能力和品格。这些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包含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等方面。也就是说,未来教育的改革是要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服务。那未来教育的结构变革如何达成这个目的呢?伯恩斯坦的课程理论认为,不同的课程之间不应该严格区分开来,学科与学科之间存在交叉关系,当两者之间能够打开,那么打开即变革,是思维的变革。开拓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过去,教科书是学生的精神食粮;在未来,整个世界都可以成为学生的教科书。经历即财富,体验即学习。

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未来学习中心,也和这个理论观点极为一致。他们都在提醒我们,未来教育的改革,要立足于课程改革:(1)内容重构。我们要重构整合出适合学生的课程。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以校本课程为特色,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校本课程。(2)学科重组。目前学科之间存在严格的界限是真正的问题:学科之间的围墙密不透风,不同的学科教学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譬如表面看起来毫不相干的语文和数学,实则知识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把有内在联系的学科联系在一起,通过学校自主课程,让学生在经历、实践中体验游戏式学习。

通过阅读与思考《未来学校》这本书,我深有启发:第一是需要大力开发校本课程,第二是需要努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是学校必须有认可的课程,这应该由本校的教师根据学生需要或者当地需要来开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未来,教师的职责将不仅限于知识内容的传播,还是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示范者。在这个理念指引下,古梅一中前瞻性思考,转变育人模式,改进教与学的方式,积极创造一个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新型学习环境,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学习和创新实践搭建平台。在疫情之下,停课不停学,孩子们学习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利用直播平台授课的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应该定时跟进学生的德育情况。在这个特殊时期,教师需要汇集教育资源,广泛动员,把爱国主义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网络课堂,让学生学会积极乐观面对疫情,提高心理素质,以全新的状态面对学习。

疫情之下,不论是支持线上互动的现代教育技术平台还是实时在线的调控与评价,都和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相距甚远,互联网学习已经成为群众学习的主要方式。老师们也当起一线主播,学习解锁各种新技能。尽管线上学习和线上教学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是其对优化教与学的方式具有积极的作用。开学在即,现场教学和辅导可以为教师提供更为方便管理和领导的效果,显而可见,传统的教学组织的优势是无法替代的。以此为契机,互联网学习与现场学习的互相“合作”将成为未来的教学新模式。互联网+学习中心也将让未来教育更加高效、人性化,使教育焕发新的活力。

【专家点评】



教育是面向未来培养人的活动。培养未来人才需要面向未来的学校。舒妙珠校长从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研读朱永新《未来学校》的心得。关键要点抓得准,理论实践结合好。字里行间可以看得出她是读进去了,也读出来了。东莞中学初中部和麻涌古梅第一中学联合办学,这就是教育面向未来深化改革的有益尝试。期待也相信古梅一中在迈向未来学校的征途中不断为我们带来惊喜!(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  闫德明博士)


舒妙珠,女,东莞中学初中部副校长,东莞市麻涌古梅第一中学常务副校长


美编:国典教育

- END -

热文推荐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二)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

逐梦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

明师何以攀登“第二座山”

把握当下,掌控未来

把你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明师教学风格案例点评(四)

我们携手一起走向诗和远方 ——明师教学风格案例点评(三)

明师伴你做课题-02




版权说明:

图片来自   Pexels  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请遵守《著作权法》,严禁复制粘贴用作它途。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点击“在看”与更多人分享您的观点


右上角分享朋友圈也是另一种赞赏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