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明师就不能错过的一本好书——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无论是令人敬重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如顾明远、杜殿坤、朱永新、朱小蔓,还是声名远播的一线实践工作者,如魏书生、李希贵、李镇西、窦桂梅,他们都极力推崇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很多,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是明师就不能错过,就应该深研。
《给教师的建议》由华东师范大学杜殿坤教授编译。杜教授深厚的教育功底,高超的编译技巧,赋予了本书的极高品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自1984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以来,畅销30多年,已累计销售200多万册。
01
作者简介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联教育科学通讯院士。
他热爱教育事业,从1935年师范毕业起,除了短时间的军人生活,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数十年如一日。他每天早上5点至8点从事写作,白天上课、听课。当班主任,深入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晚上整理笔记,思考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他规定自己每天平均要听两节课,一年要听450—480节课。
他一生共完成了《公民的诞生》《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帕夫雷什中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41本理论著作。此外还发表了六百多篇论文和一千二百多篇儿童读物。他的教育著作既有理论又有实际,被人们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工作了二十三年的帕夫雷什中学成为人类教育的圣地。
02
内容简介
本着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切实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初衷,苏霍姆林斯基高度凝练自己二十多年成功进行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重要原理,结合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给中小学教师提出了100条卓有成效的建议。
作者以“建议”的新颖形式,诚恳地与读者谈心,使人听来毫无刻板、说教之感。每一条建议皆为经验之谈,饱含真知灼见,既有生动鲜活的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又及其通顺流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
03
精华摘要
“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尊敬的教育者们,时刻都不要忘记:有一样东西是任何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任何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都没有做出规定的,这就是儿童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
“请你不必害怕把学校教学的整块时间用在让学生读书上面去!你不必害怕让学生花一整天的时间到“书籍的海洋”里去遨游。让书籍以欢乐的激情去充实年轻的心灵吧!让书籍去占据青年时代吧!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书籍永远是一种新奇之物,如果年轻人总想单独地躲起来去享受这种瑰宝,如果在青年当中有许多这样有读书癖的“怪人”,那么,我们的社会目前还不能对会的许多棘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04
名家评说
苏霍姆林斯基是我国教育界熟悉的名字,他虽然离开我们已经有48年的时间,但他的思想一直在世界各国流传,而且至今仍闪发出耀眼的光芒。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形成不是偶然的,是与他所生活的时代密切相关,与他成长密切相关。他热爱生活、热爱孩子、热爱教育。在帕夫雷什中学担任校长几十年,从来没有离开过课堂、离开过学生。他担任班主任从一年级一直到十年级学生毕业;他带领学生到田野到社会去体验劳动体验生活;他研究三千多名学生,探索儿童成长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逐渐形成了自己系统的教育思想。
——顾明远,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名誉院长
至今,在我办公室的桌上,摆放着2008年我从帕夫雷什中学带回的苏霍姆林斯基先生去世三年前的照片——他的眼神温暖、平静却深邃。十年过去了,每一次望见他,都会有新的领悟。应该说,他对儿童的爱是高尚的情感和深邃的理性的高度契合。难忘啊,他为3700多名学生做观察记录,他能指名道姓地讲出几百名“最难教育”的学生曲折成长的过程。所以,读苏霍姆林斯基,定要杜绝急功近利,去找回沉甸甸的对儿童真正的爱。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1980年,我刚刚参加工作,即得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代表作《给教师的建议》,这是我教育生涯中最幸运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以他娓娓道来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知道了该如何包容学生的错误、如何在教育的苗圃里静待花开,如何坚定而又小心翼翼地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随后,我又找来了他的全部著作,包括《帕夫雷什中学》《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要相信孩子》等,由此使我进入了一个教育的世界。
——李希贵,北京十一学校校长
05
结语
阅读,不仅要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书。《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不仅用深入浅出、简洁易懂的文字诠释精辟的教育理论,还配有众多丰富、实用的实际案例,从多角度带领教师思考教育,体会温暖的教育力量,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美编:国典教育
- END -
热文推荐版权说明:
图片来自 Pexels 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请遵守《著作权法》,严禁复制粘贴用作它途。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点击“在看”与更多人分享您的观点
左下角分享朋友圈也是另一种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