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主创新系列采访 | 将原创研发和生产落到实处,从模式到原创的世熙路径

2016-09-10 张新 广电时评

“决策者需要开放眼界、打开思路,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敢于试错、敢于纠错;如何把先进的模式创意方法有效地变成我们自己的能力,在这方面我们与国外的合作有巨大空间。”


编者按

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通知》就加强自主创新、引进模式管理、920 时段编排、总局扶持政策等做了进一步明确。6 月17日,《广电时评》杂志微信订阅号首发《通知》,引发业界极大关注。为此,本刊策划推出“自主创新系列采访”,关注《通知》对卫视及制作公司创新工作的推动和影响。下文为系列采访之一,世熙传媒CEO刘熙晨向《广电时评》介绍了世熙传媒的自主创新策略。


在综艺节目发展历程中,“引进模式”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海外模式版权的引进一度丰富了荧屏,提升了中国电视制作水平,但同时也引发了电视人的思考。


从2006年引进第一档节目——湖南卫视《舞动奇迹》开始,世熙传媒就与“模式节目”牢牢地绑在了一起。


创立于2004年的世熙传媒,十多年来一直与各大卫视展开合作,从海外模式节目的引进授权,到节目制作、节目投资,再到节目模式创新和研发,出品、制作了《音乐大师课》《咱们穿越吧》《一声所爱·大地飞歌》等一系列节目。世熙传媒借鉴国外优秀综艺节目,深挖本土综艺节目模式,在进行规模化制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原创模式。

世熙传媒CEO

刘熙晨



从模式引进转型内容研发,培育原创力

今年6月5日,第二届中国模式日在上海召开。为期两天的活动吸引了国内外50余位演讲嘉宾及600余名电视人参加,活动主题即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原创力”,国内外一线电视人就市场、原创发展、创作实务等进行了多层次交流。


十二年前,世熙传媒专注于用国际成熟节目模式推动中国电视内容市场化。如今,世熙传媒致力于搭建“中国模式日”平台,以此来汇集国际优秀电视节目创意、制作机构、人才,探路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原创力。


早在两年前,世熙传媒就成立了节目模式研发中心,配套资金投入,同时获得北京市政府的资金支持。据刘熙晨介绍,该研发中心有近30个人,并制定了研发中心的工作流程、任务指标、运营机制,来提高中心的研发效率。同时,研发中心还聘请了国外优秀的创意人员。“我们还在一年一度的中国模式日上专门设置了‘中国模式大赛’单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刘熙晨认为,创意人才不是关在象牙塔里培养出来的,其应该有广阔的视野、有制作节目的经验、有对中国传媒行业深度的认知,了解模式研发流程,同时还需要了解电视节目工业化生产方式。“只有在工业化生产方式下,才能生产出真正好的、可授权到其他国家的模式。我们与欧美国家模式研发人员的最大的区别,就是缺少工业化生产方式下的创意思维。国内电视人习惯于随意性、过于概括的创意方式,而能够进行定性、定量、具体地描述创意的思维才是最重要的。”



已举办三届的“世熙奖·中国电视节目模式大赛”既是创意发现平台,也是人才养成平台。从上千份作品提案中甄选出既符合中国主流价值,又能代表时代潮流,同时又契合中国文化国情的创意是这个活动的主要目标。


刘熙晨表示,总局从政策层面对加强自主创新提出要求,比之前的文件更具体、明确、全面,确实能起到让各广电机构和市场主体真正重视原创的作用。其中对上星综合频道晚间时段自主原创节目播出比重提出明确的要求,一方面可能会引起上星综合频道版面编排的调整;另一方面,在22点30分后安排模式引进节目,有可能出现电视黄金档延长至23点以后的情况。“公司作为市场主体,则必须加大原创节目的研发和生产力度,采取各种措施把原创的研发和生产落到实处。”


发现观众的深层需求

回顾近年来世熙传媒参与投资和制作的节目,可以发现,虽然题材、类型多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娱乐之外,更强调价值观。其中,《咱们穿越吧》《音乐大师课》等优秀节目都是吸收消化再创新的成功范例,代表了世熙传媒对外来内容的改造与集成创新。重创新、求质量,有意思、有意义,敬版权、不跟风,越来越多的优质节目正为其赢得越来越多的口碑与人气。


《咱们穿越吧》从第一季到第二季,一步一个脚印,证明了真人秀开拓复合价值的丰富可能性。节目以穿越概念切入,让现代人浸入、体验、感悟历史。在选题策划上也具有很强敏锐性:穿越丝绸之路,契合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大背景;穿越郑义门家族,用真人秀表现廉洁教育和反腐;穿越明朝戚家军,以古代抗倭的故事,发声南海争端问题……让观众在嬉笑娱乐之余,习得中华传统文化中流传下来的宝贵知识与气节。


《音乐大师课》最大的压力在于价值导向和综艺手段的融合,节目组尝试用娱乐的方式呈现正能量的内核。从第一季发酵口碑到第二季的口碑收视双赢,《音乐大师课》完成了其作为一档音乐教育公益节目的品牌升级。



《一声所爱·大地飞歌》作为新民歌音乐节目,时刻不忘以传承民歌文化为己任。在传唱有精神、有特色、有故事的中国特色民族音乐作品之外,以音乐为线索,寻求给人以精神上积极乐观的正能量。


寻找符合当下观众文化消费需求的节目,是制作方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每个节目都有各自的观众定位,年轻人和中老年人兴趣点不同,需求也不一样;同时,节目受众群体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要针对不同节目研究目标受众;另一方面,要看到节目的受众在快速变化。“中国综艺电视人要适应这个变化,总的来讲,观众需要的是既好看又能够得到情感共鸣的节目,这才是好节目。”


如何把节目做得有意思又有意义?刘熙晨表示,想要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就要真的去发现观众深层的需求,即除了娱乐之外的需求,建立起和观众深层需求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只想着如何打“娱乐的擦边球”。“其实,在欧美很多国家,被划为娱乐节目之外的节目类型,有很多都获得不错的收视。在这方面,国内从播出机构到制作机构都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决策者要敢于试错、创新

《音乐大师课》“公益演唱会”完美落幕,《咱们穿越吧》第二季即将收官,《超人来了》正在紧张地筹备之中……作为世熙传媒的掌舵者,刘熙晨需要对每一个项目进行把关。


在刘熙晨看来,中国电视长期以来都存在“跟风”现象,看到某一平台播出某类节目效果不错,首先就想“跟风”,而不是如何创新,导致平台在开发差异化节目上思路不够、视野不开阔。决策者们决定着每一个节目“上”或者“不上”的命运。要推动自主创新,在不同主题不同领域开发多样态、差异化的节目,就需要决策者们开放眼界、打开思路。“这个过程中,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敢于试错、敢于纠错。”


如电视台920时段承担着提升收视的巨大压力,但同时必须与娱乐节目保持距离,这是一个艰难的创新。刘熙晨表示,近两年来,各个电视台都在努力,希望在920时段形成突破。“在继续打开脑洞的同时,电视台应该允许试错,多尝试一些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节目,否则,920时段的突破会困难重重。”


刘熙晨预估,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的电视节目在形态上不会有大的突破,会依然持续去年和今年的状态。要形成突破,有两个重点:一是内容上突破,抓住观众时下关心、关注的问题,真正形成与观众内心的共鸣;二是素人真人秀的突破。“在中国,观众从关心明星的生活到关心普通人的生活,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这种转变迟早会发生。”



以开放谋原创

创新路径不同,但有两条路径起码目前看来在行业里是有效的,而且未来应该还会存续:一是原生,二是吸纳融合。


现在是电视创意大国的以色列,之前经历过七八年的模式交流和学习过程。鉴于以色列对创新要求很高,也倒逼着其创意机构及节目制作方不断更新节目内容。这与当下探索自主创新的国内很相似。


刘熙晨认为,创新是基于人才、资源、文化、技术的流动和融合。在“引进—消化—吸收—创造”的过程链里,中国电视节目还要伴随大量的学习、交流、思考和尝试,才能结出原创的果。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国确实出现了过度依赖模式引进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确有必要改变。但在刘熙晨看来,模式引进并不会压制创新。“很多事情或现象过度或集中爆发时,都可能会有负面影响,引进模式也不例外。从模式引进来看,国内的电视节目生产需要发展的过程,就像各行业的国际化一样,需要开放的心态来看待电视产业发达国家的先进创意方法和制作方法,并将其变成自己的创意能力和制作能力。”


刘熙晨表示,总局推行“自主创新”新政策虽对模式引进节目在时段和数量上作出限制,但并非禁止引进模式,而是要引导原创的快速发展。“所以,世熙将把更多的资金、人力、精力,放在与国际先进公司合作原创这一方面。从是否拥有‘完全知识产权’这点入手,真正做到原创。”


2016年5月,世熙传媒与英国著名制作人AndreaHamilton合作,投资成立英国OmTV公司。新公司是世熙加大自主创新研发力度,加大对模式知识产权国际化输出战略的重要一步。OmTV公司将致力于研发并制作综艺节目、真人秀、真实娱乐节目及剧本模式。


“当下,国际各大模式公司对中国的市场依然看好。如何把先进的模式创意方法,有效地变成我们自己的能力。在这个方面,我们与国外的合作有着巨大空间。”刘熙晨说。

更多自主创新系列采访

央视综合频道的创新策:“创新三原则”

东方卫视:创作者的“心”和“脚”要放在中国

浙江卫视新声音 自主创新春来早

北京卫视马宏:自主创新应是基因、动力与标配

安徽卫视张阿林:坚定强化原始创新 激发内生动力

灿星制作:不再引进新模式,未来只做原创

唯众传媒十年原创路:唯众但不从众

专家解读自主创新:“原创”力量已悄然而至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