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纪实创作访谈录 |《在武汉》总编审朱贤亮:希望故事与纪录片的“时差”只有一周
编者按:战“疫”期间,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战士”,他们扛起摄像机,冲锋到一线,将诸多暖心故事和珍贵瞬间一一记录,为历史留下珍贵的“抗疫日记”。
为了记录这些纪录片人疫情期间的拍摄故事,广电时评和纪录中国联合推出【战“疫”纪实创作访谈录】。本文对话纪录片《在武汉》总编审、哔哩哔哩纪录片高级顾问朱贤亮,揭秘该片的创作幕后。
采访:王辉
在疫情期间涌现的主题纪录片中,有一部作品从开篇到结束都被或红或白的“武汉加油”糊了一层厚厚的弹幕墙。
在《在武汉》记录的画面之中,无数个同心戮力的普通人串联起了一个个不为人知但又值得记忆的故事。“他拉我,我拉他”成为片中每一帧画面的文字映照。
2020年2月26日,纪录片《在武汉》在哔哩哔哩上线,七集播完,全片总播放量突破1000万,弹幕量破10万。该片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哔哩哔哩与FIGURE联合出品,由媒体人张悦带队,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逆行”进城,用镜头记录了特殊时期不同职业的各类人群真实的生存状态。
聊到创作缘起,《在武汉》总编审、哔哩哔哩纪录片高级顾问朱贤亮说,“B站作为一个青年人的社区网站,一直有up主上传武汉相关的vlog等,作为平台方也希望发出特殊时期的声音。”
《在武汉》从1月28日晚上开始接洽,到29日凌晨敲定立项,前后只用了八个多小时,“这部片子立项特别快,从上到下,都非常支持这个项目”。
作为较早一批进入武汉的拍摄团队,《在武汉》主创人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在朱贤亮看来,特殊时期特殊情况,《在武汉》不能以一般纪录片的衡量标准来推出。因此,主创团队给创作提出了两点核心诉求:一是要真实,真实记录武汉百姓在抗疫时期的生活;二是要有时效性,“一星期前发生在武汉的事情,一星期后就能够在B站看到”。
在这样的诉求下,《在武汉》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车轮上的生命线》中,志愿队的队长去探望已经感染的志愿者,为了防止病毒传播,只能将食物等生活物资放在车子外面,两人相隔一个马路远远地打个招呼,目送被感染的志愿者慢慢走远。《这不只是工作》里,留在武汉的锁匠一家家地解救宠物,外卖员奔走多家药店,只为帮顾客买到所需药品……
囿于时间等条件限制,朱贤亮直言,这部片子还有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为了尽力弥补可能发生的“不完美”,朱贤亮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多出字幕,每集故事中,所有戴口罩穿防护服的人每次出现都要有字幕说明,选取武汉的哪些地点进行了拍摄也要给出文字信息,让不熟悉的观众知道这是武汉的哪条街道、哪个城区;二是多给城市空镜,这样增加了片子的信息量,外地的观众也很想看看当时的武汉。
播出期间,《在武汉》每集片头会有“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字样的弹幕霸屏,片尾也会有“致敬”“辛苦了”弹幕刷屏,看到这些反馈,朱贤亮感到感动,“弹幕刷屏也体现了观众对纪录片工作者的支持”。
《在武汉》最后一集片尾,“完结撒花”等弹幕占据了整个画面,不同于观众以往对纪录片第二季、第三季的呼唤,观众更希望《在武汉》“永无第二季”,期望疫情早日结束。
《在武汉》播出后,哔哩哔哩和五洲传播中心、discovery 三方合作的《新冠肺炎:与魔鬼的战斗》也已在B站播出。朱贤亮介绍,围绕抗疫情主题,B站后续还会有科学、医学等领域的纪录片在计划当中。
记者:创作团队在决定拍摄抗疫相关主题纪录片时,有哪些压力?
朱贤亮:作为较早进入武汉的创作团队,团队承担的心理压力不言而喻。后方的制片人、项目联系人每天盯着项目进展,争取第一时间解决各种问题。当时还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对摄制组再三要求,一定要做好防护。最后片子结束,离开武汉,整个团队进行核酸检测,没有人被感染,这也令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记者:面对特定受众,B站如何平衡主题创作和内容表达形式?
朱贤亮:B站的最大特点,是其受众群体主要集中在18-35岁的年轻人。受众群体的特征体现出他们对文化类节目、文化类作品的认可,因此他们对纪录片有一定的需求。
B站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 ,和其他网络视听平台相比,B站兼顾了年轻和社区两个特点。对于B站来说,纪录片创作需要符合B站的气质、调性,要年轻 、要创新。以往纪录片的创作风格以轻松幽默为主,这次《在武汉》则侧重以真实性和时效性为重。
记者:如何看待重大突发事件面前,纪实影像的价值和意义?
朱贤亮:对所有纪录片人来说,都会有一个意识,就是重大事件面前,纪录片人应该在场。记录和真实呈现重大事件,不仅是纪录片人的责任,更是人文情怀。
推荐阅读
☞500余人“云”协作,《今日龙抬头》总编导赵捷谈制作创新|战“疫”纪实创作访谈录
☞战“疫”纪实创作访谈录 | 《第一线》总导演赵曦:走进第一线,记录城市的重生
☞战“疫”纪实创作访谈录 | SMG纪录片中心的战“疫”故事
编辑 | 王海婷 朱晓乐 饶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