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Vpeople到WePeople丨我们,凝视时代的脸

2016-11-09 WePeople WePeople筑梦者



许多人在后台留言,怎么你们又改名了?

是的,感谢关心。

改名并不是一件值得鼓吹的事——这个时代,变的东西太多太快,能留住的太少。在团队创建近一周年之际,我们任性地变了名字,有人在意,便总得有个交代。

 

变,并不意味着舍弃,或对初心的背叛。

从Vpeople到WePeople,读音没变,态度没变,我们对未来的决心也没有变。

 

曾经以为V是意见(Vioce),是价值(Value),是领袖(大V),是众生Variety),于是用力地在人群中寻找理想的范本,态度的榜样。


最终发现,我们一直都在舍近求远。V其实,是我们(WE)。

 

尽管这个名字的注册几经周折,但始终觉得,它是我们应有的样子。

毕竟,每个人追求的V,无法定义;但由每个人组成的We,却有迹可循。


每个人,就是我们所处时代的本来面孔,我们的时代,不需要去或定义或褒贬,我们只是在一旁凝视与纪录它最初始、最纯粹的样子。

 

「凝视时代的脸」,这句Slogan是余楠老师脱口而出的,然后瞬间全员通过。




我们都是时代的一份子,每一张脸,共同组成了时代的面孔。而凝视,则是我们希望用更理性而深刻的眼光去观察,在互联网“小而美”的快消思维中挣脱。与其去附会稍纵即逝的热点,不如思考能留下的是什么。


在舆论鼓吹短视频的风口时,我们不再留恋高空迅猛的气流,而是踏实地回归地面,做有意义的尝试。


互联网太快了,一个风口接着一个风口,唯快不破,但是,总归要有人留下来,坚守那些属于深度的内容价值,哪怕有时候你看起来它过于沉重或者冗长。我们也在寻找一种新的,深刻与明快之间,相处的方式。

 

从Vpeople到WePeople,仅是符号的变化,各位看官大抵不必太在意。毕竟这只是我们给自己的信诺,凝视“我们”的时代。


我们依旧在这条充满未知的路上,不曾回头,坚持用媒体人的追求打造深度、有价值的视频内容,依旧关注人、回归人,用“人物”来还原身处的时代,依旧努力地打造一个理性冷静的人物视频媒体平台。


这些,都没有变。

再次,感谢你们的“在意”。



《WePeople》第二季《不被左右》

李翔张海星沈庆黎文丁根芳李斯璇

曾国祥薛梅王西梁峰蒲荔子苟骅

《WePeople》第一季《路上》

蒋明王玉德吴妍妍

宋晨枫贝卡陈特军田延友

《WePeople》年度巨献《筑梦者》

李开复潘石屹李云迪郑智

(点击人名可以查看人物纪录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