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却不能拯救你 | 滚雪球一点也不好玩了啦
编 者 按
相信很多病友跟我一样,第一次就诊时早已不是首次发病。我们希望,潜在患者们可以少一些自我谴责(“我没病!我只是懦弱!能力不足!别老是给自己找借口对号入座了!”),多一些自我关怀(“我觉察到我的痛苦了,我想像照顾家人一样照顾好自己,而这也许需要更专业的帮助不是吗?”),不要拖延着,把一时的情绪问题熬成情绪障碍。
小雨所说的产后抑郁症、焦虑症或强迫症是一种合理猜测,至于有病没病,我们不如交给医生判断?想起我们在北京拍纪录片时刘破资教授的感慨:“要不要寻求帮助?这个选择权在患者那里。如果大家不走进精神科,我们医生也有心无力。”
你是自由的,寻求帮助是你的选择,也是你对自己负责的表现,而不是你向生活认输的开端。
作者|小雨 编辑|Emile
☆ 生下孩子后,我一直感觉很不好。我好害怕自己会抱着孩子去跳楼,我好害怕有这种念头的自己。
☆ 孩子马上就要高考了,我觉得压力好大。家里人好像都不能理解我,他们总是告诉我应该怎样做。每一句“你应该”,都让我好想逃离这个家。
☆ 我好像一直无法融入上司和同事,感觉自己被团队孤立了。我明明很努力地工作,完成了工作上的所有任务,可是,上司说我没有留下来加班,说我还不够尽责。难道非要留下来加班才能表示我在努力吗?为何上司看不到我做的成果,只看到我没加班?我最近开始不断洗手,想一直洗下去,停不下来......
——我的友人们
身边的朋友们向我倾诉过很多让我心疼的日常思绪。我很想对他们说,同样的情绪问题也曾发生在我的身上。
这个周末又需要加班。现在是午休时间,办公室的灯火已经熄灭了。其他同事都已经去了饭堂,整个办公室只剩下我和今天的工作搭档。我焦虑地面对着电脑屏幕上的一堆数据,深怕遗漏任何生产线的异常。
工作搭档忍不住说:“唉, 再看这堆数据我真的要看出精神病了!”
我说:“是啊,我也是。”
工作搭档说:“对吧!简直是快有精神病了!”
我说:“是啊,我就是个精神病。”
工作搭档无言以对。
没错,这是个让我又爱又恨的工作。我热爱这份工作,可是这份工作让我没有任何喘息时间。每分每秒我都要保持警惕,深怕遗漏了任何重要的数据,从而导致公司损失。
白天甚至到夜晚下班以后,我二十四小时都需要接电话,回复上司的任何信息。工作与生活上的失衡让我开始感到焦虑。
我想起昨天上司与我的对话:“小雨,任何人跟你工作都一定会感到压力。你每一刻都追着你的下属的进度,你的下属会被你逼疯。”的确,在职场上,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上司逼着我们要快点拿到成果,我们中间层的就逼着下属尽快做完工作,结果在大家都不懂得处理自己的情绪,大家都很紧张焦虑。
有时候,情绪勒索会发生在职场上或生活里,而学校未曾教育过我们怎么去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当上司生气地责备你、质疑你的能力、说你做得不够好时,你开始自我怀疑,并感到不舒服。到底是哪一方面出错了?是自己的抗压能力太低?还是自己真的做得不够好?还是上司针对你?
我问自己:“我到底是在追求完美,还是只想完成自己的责任?”我已经把我的期望放得很低了,都是实际的期望,我只希望能解决问题。可是,一心只想解决问题的我,在处理事情上有时会坚持己见。结果我发现,有同事在背后说我固执,说我无法接受他人的意见。
我固执吗?我只是想解决问题啊,所以有时候我就当没听见这些批评。这并不代表我不接受人家的批评,我只是学会了以自己的情绪为界限,再去看待这些批评。我不会像治病之前那样,抱有罪恶感地去自我怀疑了。
说到焦虑和压迫,其实我们每天都可能面对这些情绪,每天都可能被上司强迫去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当我们长期处于这种恶性工作状态下,情绪问题有可能会恶化成情绪障碍,比如躁郁症。这属于精神疾病,只是大家不愿意去承认自己的状态与精神疾病有关,然后避讳就医。
部分电影为了戏剧效果会丑化精神病,让社会觉得得了精神病脑子就不清醒,甚至会危害他人。其实,躁郁症就如抑郁症、焦虑症或强迫症,都是要到精神科就诊的疾病,生病并不代表患者脑子一定不清醒,更不代表患者一定会危害他人。
我亲爱的朋友,你的身边有很多深爱你的亲人和朋友,我就是其中一员。然而,我爱你,却不一定能拯救你。请不要忽视身心出现的任何小毛病,别让它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我曾分别跟文章开头的三位朋友说:
☆ 在你想抱着孩子去跳楼的那一刻,请你听我说,去医院吧,你也许只是生病了,产后抑郁症不是你的错。(这个朋友刚开始也不想就医,但她想到了孩子的安危,最后还是决定去医院了。)
☆ 我知道,你工作非常不开心,一直对自己要求完美,导致你不断地洗手。我亲爱的朋友,请你听我说,去医院吧,你也许只是生病了,在工作中你已经做得很棒了,不要怀疑自己。
☆ 我能理解你,家庭所有事情都让你感到很焦虑,所以你很容易觉得家人不能对你有同理心。朋友,请你去医院吧,你也许只是生病了,这种焦虑或抑郁状态的状态是有解的。
小 雨 的 往 期 分 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