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活在异国,双相会轻松很多吗?| 导演手记03:日本拍摄(一)

SimoneWasRikky 双相躁郁世界 2022-11-12


  序 



“一见钟脸”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这是文桑的微信名。
我知道,每一个被塑造的名字背后都有一些故事。一个名字被创造出来,其实是人们对自己一段经历的结案陈词。


作者|SimoneWasRikkyAKA导演刘欣子。欣子的同学们说,她就是他们眼中的Simone,因为Simone听起来像是那种特别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

编辑、排版|EmileAKA执行制片施瑾。Emil是黑塞写《德米安》时用的笔名。


因为我正好有事去日本见朋友,所以临时决定在日本进行拍摄。

 

日本的工作群很快就建立起来,拍摄对象也确定下来了。菠萝包和施瑾行动起来总是超级给力,我有时候觉得,和她们比起来,我更像一个病人。

 

每次临近采访,我总要花很多时间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就像饭局一样,在确定的那一刻我很兴奋,然后有一个漫长的期待期,但是在临近的那些时刻,我总是莫名其妙想要随便编个理由取消,或是在赴约之前总要磨叽很久才能出门。


我一直不明白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心理机制,但这花去了我很多时间。我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很久了,大概率的原因可能是懒。

 

  
京都拍摄花絮(ಡωಡ)hiahiahia 


两名拍摄对象一个在京都,一个在大阪,而我要见的朋友在东京。这将是一场扛着四十斤重的行李的穿越之旅。

 

这不是一部关于大陆双相患者的纪录片吗?我们为什么要做海外拍摄呢?决定拍摄初期,我和一个挪威的朋友聊起这个项目。作为我的御用作曲,他答应帮我给片子写主题曲。他说:"Yeah,  bipolar disorder is pretty common. It’s not common to talk about, but it’s a common disorder. I'm most likely borderline or bipolar for example.(双相还挺普遍的呀~大家很少聊到这个话题,不过双相这个疾病本身很常见,我自己就多多少少有点双相或边障的丫子。)"

 

双相普遍么?我在国内的朋友对此所知甚少。“还有双相这么一个病呢”,这是我得到最多的回答。

 

我尝试和更多来自各国的朋友聊这个项目,发现国内外对双相的了解程度真的有很大差距。如果说,了解是接受的开始,那么国内的现状真是有些令人悲伤。

 

 

但是,环境对于双相患者的影响其实非常大。

 

“在国外,会轻松一些吧。” 这是目前我问过的朋友比较有共识的一个论调。

 

我也在国外求过学,似乎也在最开始的某些时刻感受到某种孤独感,并因此长久饱受失眠的困扰。“布拉格大栅栏”、“布拉格王府井”、“布拉格西单”......我需要不停地给各种事物冠以能和北京有所联系的名称来缓解陌生感。所幸我遇见了一些朋友,他们不计较我恶劣的英文,也不计较我们文化上的差异,努力寻找一种只有我们才能懂的方式交流。

 

如果生病了呢?不想麻烦刚认识的朋友,不想让家里人担心,更不会打电话回去诉苦。独自忍受,或者找方式自我排解。酒吞童女说她当时是用酗酒来缓解的,过度的酒精听上去总不像是一种好方式。

 

但是,很多人却告诉我在国外“会轻松一些”。所以,带着双相在异国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境遇?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阅读


文桑是个看上去特别安静的姑娘。个子小小的,如果不开口,我会以为她是个典型的日本姑娘。


她的声音很好听,日文好到已经听不出来口音。文桑正在读研,学插画。因为有个认识的朋友由于抑郁症被退学了,所以文桑正在“努力攒出勤率”。

 

的确,“不想出门”听上去并不像一个可以请假的理由,但这又切切实实影响着每一个患者日常生活,因为很多人不会把患者的“不想出门”理解成“没办法,ta真的出不了门”。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阅读


文桑说,她并不想让人因为生病而区别对待自己。只有这样,她才能让自己感觉是个正常人。


但是,当病症出现的时候,成为一个“正常人”却要花上比普通人很多倍的努力,并将自己置于一个无比难过的境地。这样也还是希望别人不会因此降低对自己的标准与期待吗?

 

我们不能要求一个下肢有功能障碍的人像正常人一样行动奔跑,不能要求一个糖尿病人和我们一起分享甜食。而肉眼不可见的伤害是无形的,不仅旁人难以知晓,就连自己也难以真正接受。

 

采访过的患者中,不少人对自己的要求都非常非常高(通常他们也都很优秀),高到让我特别惭愧。双相经常被人称为是“天才病”,这也算误读之一。其实深究下来,不是疾病本身让患者成了“天才”,而是他们深知自己的“缺失”,基于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常人加倍努力的结果。

 

这非常值得尊重。


京都拍摄花絮

 

文桑叙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声音也很温柔,冷静,就像旁观别人的人生。胳膊上有触目惊心的伤痕,虽然全部愈合,却留下了痕迹,要么遮挡,要么公之于众——唯独不可能让伤痕消失。


Emile:我想问一下大家,你希望这些伤痕消失吗?对你来说,这些伤痕是不可能消失,还是不能消失?



十二月的京都很冷了。我们拍摄文桑坐公车的情景。机器远远地在马路这边,她在马路那边独自等车。车很久都没有来。她穿的很少。我有些担心她会感冒,不停发微信问她状况。

 

文桑说,不要紧。


那一瞬间,马路对面的文桑虽然看上去身影很瘦弱,但是我分明感受到了她内心中强大的那一部分。 

导演的形同虚设的赞赏码


BipolarWorld纪录片
导演手记:
01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02精神科医生需要做到共情吗?
内部访谈:01疫情这么严重,我们为什么还要为躁郁症患者拍纪录片?


寻找一起用爱发电的

剪辑师/特效/动画





目前,导演、摄影师与制片团队都是零酬劳为这部纪录片服务,欢迎更多志同道合的影视圈业内人士加入我们,尤其是后期制作人员:



1. 剪辑师!剪辑师!

要求:有能力独立整理采访素材,其中包括剔除无效素材、为有效采访素材配上字幕等等。这个工作量很大。

2. 特效

要求:能够完成片头设计,以及影片中需要处理的画面。

3. 动画

要求:有些片段会以动画形式出现,需要能够完成简单动画。

4. 现场场务

5. 摄影助理


简历投递:Bipolar_world@sina.com




志愿者报名请点击阅读原文。纪录片项目需要的是后期制作方面的专业志愿者,我们会优先考虑作品与简历;公众号内容运营与社群运营志愿者则需要通过报名表的初步筛选。我们非常期待、非常需要有着共同愿景、足够胜任力与时间精力的你加入到志愿者行列。另外,我们绝对不会跳过认真审题、先填表再投递简历的小伙伴(比如龟龟爬、橙加鱼、昕昕和籽菌)、反而优先联系那些把患者身份、名校背景、行业大咖或赞赏金额较高当作优势、因而不好好花时间填表的人,因为那样很不公平呢!所以说直接私聊主页菌和Emile不太好哟~


 双相躁郁世界

双相躁郁世界是国内首个专注于为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发声的组织。我们起步于同名公众号,内容以过山车玩家(双相亲历者)的原创非虚构故事为主。我们希望能通过故事、展览与纪录片等形式,构建本地化与多元化的双相患者群像,提升公众对双相的认知度与自我关怀的意识,为双相去污名化、去浪漫化,让每一个人都能有尊严地在这个社会上活着。


 

以下是图文编辑龟龟爬当时填写的志愿者报名表的主观题部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