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卖的痛,麻醉剂缓解不了。

2017-10-17 一方闲事 撒哈拉追梦

最近出了很多与外卖有关的推文,外卖不会毁掉我们的下一代(2017/10/12  浪潮工作室)是最近出的一篇,“下一代”三个字再次在外卖争论中躺枪。

这篇文章的立意如果是从纠正对外卖的偏见出发,提醒公众从整体层面看待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行为选择的话,可能会很有益,但实际上却有把读者引向“一次性用品消耗更环保,外卖多多益善”的另一极端的倾向。

留言板

从留言上来看,一些读者似乎被这篇文章打了“叫外卖”的麻醉,得到了某种心理上的安慰。

有的网友说,我们吃个饭容易吗?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天天吃外卖,谁不想天天坐在家里吃热腾腾自己做的饭?可是我没有时间、没有精力...

非常理解这种心情......大家只不过是为了吃饭......

小小杰(网友):自来水合格率15%不到的问题都不担忧,担忧几块无法短期分解的塑料盒...

我们担忧的是几块无法短期分解的塑料盒吗?担忧的是人们对真实环境问题的粉饰和曲解。

一次性筷子用的越多越好?

看到这里,有人要质疑了,为了一次性筷子砍光了我们的经济林木怎么办?

为此,种树的农民伯伯必须要告诉你:你就别来帮倒忙了。经济林木长得快、效益高,是很多农村地区的经济支柱。也就是说,一次性筷子用的越多,种树的农民伯伯发家致富越快。而且一次性筷子,上能拉动林业种植,下能变废为宝,提供造纸原料,是真正的绿色环保产业。

文章中作者这样对于一次性筷子的观点,让人很难接受。

消耗更多的一次性筷子,就需要更多的速生林,就能越快的让种树的百姓发家致富?

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耕地转种速生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华北平原种植点为例》(2016年发表)一文显示:从土壤元素来看,玉米地与速生林地的Mg、Fe、Mn、Cu等元素均表现出随着土层变深元素含量增加的趋势,从两者的对比来看,传统农田转变为速生林地后,在0-80 cm深度,速生林剖面土壤中的Mg、Fe、Mn、Cu等元素含量要高于传统农田,而在80 cm以下,速生林剖面土壤中的Mg、Fe、Mn、Cu等元素含量要低于传统农田。由此可见,速生林地的发展不仅消耗大量的土壤水分,对土壤肥力也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作为水分短缺且为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北方地区,不适宜大规模开展速生林种植。

经济林生长迅速,快速抽取土壤中的营养及水分,抑制周边其他物种生长,破坏土壤肥力,对于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绝对算不上真正的绿色环保产业。相反,作为“保护优先”的生态林,是为了恢复生物多样性,让森林储存更多的碳,减缓气候变暖而存在的,这些是速生林做不到的,速生林过于单一,生物量增长极其有限,所以才能带来快速的经济产出。所以速生林不是不能有,但必须合理的控制和减少,减少不必要的一次性筷子就是从需求端促进保护的有效手段。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015uxb8p9&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上面视频是2014年11月24日,在经济信息联播上播出的节目,广西速生桉树遭质疑

同时一次性筷子的回收性也很低。一些志愿者在去垃圾处理场等考察,发现一次性筷子是最常见的,被食物一污染,几乎没有人回收,也几乎没有任何用处,只能填埋或焚烧。

由此可见,大量消耗一次性筷子确实可以促进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一些农民的收入,但GDP有优劣之分,从速生林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来看,算上综合账和长远账,这个产业带来的可能就是消极的GDP。

微信公众号《环境保护》里有一篇文章《治霾影响经济?一吨道理敌不过三两现钱》(2017/10/13)提到:拿环保影响经济发展说事,和前两年的“反腐影响经济发展”有相同的逻辑。这个逻辑通俗点说就是,既然喝着三聚氰胺牛奶也能过活,那就这么对付着好了,不要搞得连三聚氰胺都喝不上。

“小利,大利之残也”,这个心态下,你有一吨道理,也敌不过人家三两现钱。”

探究塑料微粒

除此之外,很多人担心,外卖塑料盒造成了塑料微粒,会进入我们的身体,造成二次伤害。塑料微粒污染确实存在,但这口锅一次性外卖塑料盒真的背不动。

塑料颗粒最为直接的来源其实是纺织品在家庭洗涤过程中脱落的聚酯和丙烯酸纤维,以及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原始塑料微粒。有数据表明,一罐洗面奶里面可能包含有330000个塑料微粒,而在全球范围内至少有1147款个人清洗护理产品含有塑料微粒,据估计每洗一次淋浴,就有10万塑料微粒进入到海洋之中。

各国确实对于塑料微粒采取了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大多都是针对化妆品、护理用品等,而非专门针对外卖塑料盒。所以,别把护理产品的“塑料微粒”锅轻易扔给外卖塑料盒。

《海洋科学进展》期刊《海洋中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一文中总结出:陆源塑料垃圾的输入是海洋中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主要是人类生活中有意或者无意丢弃的塑料废弃物、被暴风雨冲刷到海洋的陆地上掩埋的塑料垃圾等;常用的一些洗涤剂生活护肤品以及工业原料均含有大量微塑料成分,这些微塑料颗粒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由于颗粒小而难以去除,从而会随陆源垃圾输入进入海洋。研究表明,日常清洗衣物过程中,每次清洗可产生1900多个纤维颗粒进入废水中,废水中的纤维数量可达到100个/L以上。这些塑料垃圾进入到海洋后逐渐发生光降解或破碎,形成不同形貌的微塑料。塑料制品在加工、成型和储运过程中也会造成微塑料颗粒泄露。

我们现在都清楚,伤害海洋生物,并进而危害人类健康的是所有的“微塑料”,因为它们体积小,可以被各类生物吞食。而从以上科学研究得知,微塑料既包含有意生产的塑料微粒和无意产生的微纤维,也包含由其它大块塑料碎化形成的塑料颗粒。因此,作为微塑料显著来源的各种塑料垃圾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制品,也是造成海洋污染与生物伤害的重要原因。文章作者说:别把护理产品的“塑料微粒”锅轻易扔给外卖塑料盒。这种说法实际只片面强调了塑料微粒的危害,而没有提及其他微塑料产生的同样严重的环境影响,其效果无非是“免除”外卖垃圾所导致的微塑料污染责任,无助于公众全面认识塑料的环境伤害。

外卖垃圾不值一提?

目前,美团和饿了么两大外卖平台日总订单量约为2000万,假定一个订单使用2个外卖塑料餐盒,一年365天就有146亿个外卖塑料餐盒。而一个外卖塑料餐盒按照50克计算,那一年365天外卖塑料餐盒的使用量约为73万吨。

73万吨看似数量庞大,但2016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为7717.2万吨,外卖塑料餐盒占比仅约为0.95%,连1%都不到。

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2009年“环境资源规划”组织发起的一项名为“保持美国的美”的调查显示,所有塑料包装袋加在一起仅占了美国可见垃圾的0.6%,而塑料购物袋只是塑料包装袋中的一小类。

可见,我们使用的外卖塑料餐盒并不是塑料垃圾的大头。

这些文字,是否表达了外卖所产生的垃圾和总量相比不值一提?无论数据统计的多么准确漂亮,看起来多么的合理,可是从文字的理解和末尾的留言来看,文章的导向是不明朗的。外卖塑料餐盒占比仅约0.95%,连1%都不到,难道因为占比少,就可以忽略所产生的污染?这样的逻辑显然不合理。

事实上,正规的垃圾填埋场底部会用黏土和塑料衬一层里子,以防止废物进入我们真正的土壤,再在地表每天一层层往上往上垒新的垃圾。这种垃圾填埋场就像一个垃圾坟墓,垃圾内部没有空气、水和阳光。即使像纸张、香蕉皮这种容易降解的废物,也会变成不易降解的木乃伊。

文章中有这么一段:事实上,正规的垃圾填埋场底部......事实上,即使是正规的垃圾填埋场用的防渗膜,一般在50年左右的时间就会失效开始渗漏,塑料中的有毒分子、添加物也会一起渗,进垃圾场可不代表一劳永逸哦。

贵州某地区存在十几年之久的野垃圾场

除了正规垃圾填埋场,事实上,我国还有数量巨大的不正规垃圾场,卫生情况堪忧。文章作者仅仅用正规垃圾场举例子,忽视了现实实际存在的问题。

塑料垃圾都干了什么

那么,不能降解的塑料袋真的杀死了很多动物吗?

根据美国海洋哺乳动物委员会(U.S. Marine Mammal Commission)专家David Laist的研究,塑料袋对于海洋哺乳类动物的伤害远远没有被遗弃的渔网、渔具、缆绳等严重,对于海洋哺乳类动物和鸟类来说,即使塑料袋能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也只是极少数个例。

一家专门收治受伤海龟的公益性组织,海龟救援和康复中心(Sea Turtle Rescue and Rehabilitation Center)发布的1996年至2012年长达十余年的救治统计中,甚至没有任何海龟被塑料袋伤害的记录。

作者引用了学者Laist的研究,想强调没发现多少例海洋生物被塑料袋直接残害致死的。这需要一定的分析,因为如塑料袋这样的大块塑料制品在进入海洋后,大多会很快碎片化,而碎片化的塑料却是海洋生物名副其实的杀手。事实上,恰恰是Laist本人,通过研究记录了大量海洋生物吞食微塑料塑料碎片的案例。

此外,联合国环境署201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很清楚地表明,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产生的主要危害,既包括被废塑料缠绕或包裹围困致死、致残,也包括因吞食形状、大小不等的各种废塑料而引发的急性死亡和慢性伤害。

如此看来,作者将残害海洋动物的锅都让“渔网、渔具、缆绳”来背相当不妥。而在那些常见的海洋塑料垃圾当中,一次性塑料餐具、食品包装、饮料瓶所占比例是相当高的。

另外,作者所引公益性组织的救治统计中,没有海龟被塑料袋伤害的记录,其实也未必反映事实的全部。以下三起是在网上曝光出的案例。

《农民海边发现奇怪海龟尸 .体,解.剖.后整个房间鸦雀无声,原来是个塑料袋惹的祸!》

(网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57026979205181&wfr=spider&for=pc)

《海龟误食塑料死亡 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有多大?》

(网址:http://www.lc123.net/xw/rd/2017-09-24/809145.html)

《绿海龟奄奄一息  原是吃了塑料袋》

(网址:http://www.hkwb.net/news/content/2013-05/18/content_1200208.htm?node=115)

一次性真的那么神奇?

更重要的是,一次性筷子和塑料盒也让2.56亿人摆脱了清理餐具的问题。可重复利用餐具虽然环保,但也有使用周期。例如中国人最常用的木制筷子,正常的更换周期为3-6个月,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筷子包装袋上都不会注明这一点。

而且餐馆使用频率高且长期用水清洗,筷子的含水量相对较高,很容易滋生细菌,如幽门螺旋杆菌、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等,同时由于普遍交叉使用及清洗,消毒不干净很容易诱发各类胃肠疾病及肝炎等。

餐馆的餐具真的消毒干净了吗?随手搜索新闻,大肠杆菌超标、蟑螂溢出的下水道,从成都的中小学食堂,到北上广知名餐厅,依然是很多食堂、餐馆的标配,就算是业界良心海底捞,后厨也是老鼠乱窜。

尽管大肠杆菌不是致病性,但是它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不管是在餐具回收、冲洗、消毒哪个环节产生了污染,送到顾客手里依然大肠杆菌超标,至少说明,餐厅的消毒柜灭菌不彻底。

一旦可重复餐具消毒不彻底,那么这就是极大的卫生安全隐患。相反,一次性餐具,注意,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安全合格的一次性碗筷,也截堵了各种病菌、肝炎疾病传播的潜在可能。

所以,别对餐馆期望太高,自带一次性碗筷才是最安全的。

这一段文字,基本上否定了耐用筷子的使用,而此前作者也通过生命周期比较,否定过其他一次性材质、甚至耐用品的使用,其最终的落脚点仿佛是:都替换成一次性塑料制品才是最环保似的。

塑料与其他材质进行比较没有错,但是因为别的材料也不好,就得出应该“放胆”使用塑料的结论,显然有失严谨。事实上,要判断用什么东西更环保,不光要比较塑料和其他材质,塑料自身的用与不用也应该进行比较,一次性塑料与耐用品更应该进行比较。

但作者在比较一次性塑料和耐用品时显得有些武断,只是罗列了一下耐用品使用存在环境影响,就推断这些环境影响会比一次性塑料高,而没拿出真正的研究数据来证明,存在着不应该有的逻辑跳跃。

不过仍有一个例外,作者引用研究数据称无纺布购物袋在可以使用11次后,就比每次都消耗一个塑料袋更环保。很显然,这个证据实际上是作者观点的一个反证——它很大程度证明了耐用品的环保优势。但让人跌眼镜的是,作者此处没有选择尊重研究数据并修正观点,而是转为怀疑公众不可能将无纺布袋用够11次,以此“证明”塑料袋还是更环保的。此处作者犯了一个更大的逻辑错误:把自己假设的情形当成了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不过,退一步说,就算公众还不能将无纺布袋用够11次,也不能说明一次性塑料袋环保,它只能说明公众目前还很不环保,而公众要做到更环保,就是不用一次性塑料袋,并且同时把无纺布袋用够11次。如果作者选择怀疑公众做不到,我会选择相信不少公众已经能够做到,而且相信社会的发展会推动更多公众做到。

原文中有关对替代材料不可持续问题的分析,是值得肯定的,但单从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的角度看,一次性塑料制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环境影响已经足够严重。据统计,生产1吨塑料,需消耗6吨石油,石油冶炼和石化行业又污染严重,塑料垃圾管理的再好,用几分钟就丢掉,放在填埋场里是极大的资源浪费,更不要说越来越多的是烧掉,直接就变成温室气体了。因此说“塑料袋是最优选择”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有些医疗垃圾已经加工成颗粒,进而加工成一次性餐具,这是警方在宿迁、浙江等地查获的。警方供图)

同时一次性餐具中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危险产品,2016年12月19日,有篇文章《南京破获医疗垃圾大案:查实三千吨 部分已成餐具》,曝光出有些医疗垃圾已经加工成颗粒,进而加工成一次性餐具。(点击阅读原文)

无独有偶,一次性筷子的卫生问题亦不容忽视,目前使用的竹筷较多,质量良莠不齐,比较常见的就是二氧化硫超标的问题。原因是一次性筷子加工过程中少不了漂白这一步,二氧化硫具有防腐、漂白的作用,可以杀菌、使筷子更好看

长期使用含有二氧化硫的筷子,容易造成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症状,尤其气喘患者,可能因此过敏使气喘复发,严重者更有致命的危险。可以参考文章《对外卖送的一次性筷子进行了检测,准旗食药检测中心专家的结论是...》(2017/5/11  智慧准格尔)

这样的新闻并非耸人听闻,当然也不代表市面上的一次性餐具都是不可靠的,可仍值得我们关注。

绿色消费势在必行!

2016年2月17日,发改委、中宣部、科技部等十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而提出的意见。自2016年3月1日起实施。

《意见》称:“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禀赋不足,环境承载力有限。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潜力。促进绿色消费,既是传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供给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更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

《意见》提出积极引导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消费者旅行自带洗漱用品,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重复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使用一次性日用品。

英国环境局在2011年做了一项研究,对比塑料袋和环保袋的碳排放量。常见的可重复使用无纺聚丙烯袋,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买菜大妈使用无纺布袋,废弃后碳排放量远高于塑料袋,至少需要重复使用11次,才能弥补它带来的污染。要达到同样的水平,棉布袋则需重复使用惊人的131次。

试想,你买回家的环保手袋,有用过超过哪怕10次吗?

所以,别对餐馆期望太高,自带一次性碗筷才是最安全的。

促进外卖的绿色转型,引导读者正确的外卖消费理念和方式,显然是顺应我国当下绿色消费发展趋势的明智之举。

为什么不能鼓励消费者用环保手袋,并超过10次呢?去餐馆吃饭,为什么不能鼓励自带筷子,回家清洗呢?而一定是自带一次性碗筷才是最安全?

我们不能再为“懒人经济”唱赞歌,不管这样的消费带来何种环境影响。如果懒惰型外卖可以免疫于社会反思和改良,那么其他一切懒惰型消费都可以,这或许就是这篇文章可能带来的更严重的后果。


以下是有关外卖的热点文章,整理一部分,与大家一起参考学习。

1.《对外卖送的一次性筷子进行了检测,准旗食药检测中心专家的结论是...》(2017/5/11  智慧准格尔)

2.《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2017/9/15  食品锐观察 )

3.《饿了么“无需餐具”功能上线,今天我们追踪一次性餐具的后半生,发现……》(2017/9/19  饿了么)

4.《饿了么君,“无害焚烧”救不了你,因为它并不存在》(2017/9/20  东西故事)

5.《争议丨外卖每天用的塑料袋可覆盖168个足球场!这所高校“禁止外卖” 你怎么看?》(2017/9/24  央视新闻)

6.《外卖争论毁掉的,将是年轻人在环境问题的认识》(2017/9/26  东西同异)

7.《美团外卖成立“青山基金”,给外卖环保事业添一份力!》(2017/9/26  美团网)

8.《外卖毁掉学生汪加班狗的下一代,可他们不得不点餐!》(2017/9/28  土豆公社)

9.《观察 | 每天2000万份的外卖垃圾究竟怎么治?专家来支招!靠制度还是靠技术,都离不开每个人从小事行善。》(2017/10/1  固废观察)

10.《电台访谈丨就怕有一天我们习惯不做饭,只叫外卖》(2017/10/8  东西故事)

11.《外卖不会毁掉我们的下一代》(2017/10/12  浪潮工作室)

参考文献:

1.《耕地转种速生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华北平原种植点为例》-王佳月-辛良杰-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 2016  , 7(5) :352-359       

2.《海洋中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孙承君-李景喜-蒋凤华-郑立-

   《海洋科学进展》  , 2016  , 34 (4) :449-461

3.《Impacts of Marine Debris: Entanglement of Marine Life in Marine Debris Including a Comprehensive List of Species with Entanglement and IngestionRecords》-J. M. Coe et al. (eds.),Marine Debris ©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 1997

4.UNEP&GRID-Arendal.(2016).Plasticized Animal Species-Ingestion.Marine litter vital graphics .United Nations:Environment Programme&GRID-Arendal.Retrieved from www:unecp or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