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四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交流研讨会纪要

戏曲研究所 戏曲研究 2021-09-15

20191021日至25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南充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在四川省南充市举办。活动期间,先后于1022日和24日上午举行了两次研讨会,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四川省及南充市文化艺术系统及全国各省区艺术研究所的领导、专家参加了研讨,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郑雷主持。


 与会者集体合影


1022日会议一开始,第四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罗鸿滨受艺术节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赵秀清委托致欢迎辞,对专家学者及各艺术团体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对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的关心支持及会议嘉宾和各位艺术家的踊跃参与表达了诚挚的谢意。罗鸿滨介绍了南充市的地方特点和文化旅游建设情况,特别是结合当地传承振兴川剧、川北灯戏的举措,介绍了历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艺术节取得的成果、呈现的特色和亮点。


会议事先设定了四个主要议题:70年中国戏曲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中国戏曲剧种艺术体系与戏曲现代化,地方戏曲剧种的传承与创新,基层戏曲发展策略。围绕议题,与会嘉宾展开了热烈的发言和讨论。


交流研讨会现场之一


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原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严福昌在讲话中指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意识,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和立足基础,而包括各地灯戏在内的中国戏曲则是其中一个群众基础最广泛、最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川北灯戏流布地区甚广,灯班颇多,影响很大,值得深入研究。解放初期,主政川北行署的胡耀邦同志在新中国建立伊始,百废待举的状况下,指示文教部门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地方灯戏进行调查搜集整理,并举办了有上百个灯班参加的会演,足见我党领导人的远见卓识。当时主持西南地区工作的党政军领导人邓小平、刘伯承、贺龙要求所有干部观摩川剧,且关上剧场大门不许退场,提出“这就是群众观点的考验”,两相比较,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优秀传统戏曲确是华夏文明的根脉所系、民族文化基因所在。我是学西洋话剧的,早年到四川从事宣传文化工作,经过长期学习熏陶,对川剧为主的地方戏曲有所认知,感觉到这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于是在前辈戏曲文化学者、艺术家的指导下,做了许多田野调查、资料梳理、考查甄选的工作,搜集了上百个新老灯戏剧目,编纂出版了《四川灯集》和续集两卷本,算是为裒集戏曲作品、接续戏曲传统添砖加瓦,也是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交出了一份粗浅的答卷。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这方面劳苦功高,成就卓著。20世纪80年代张庚、郭汉城先生主持编纂皇皇《中国戏曲志》,90年代初又在我省绵阳主办国际目连戏活动。近年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在南充牵头主办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艺术节,同样取得了丰厚的成果。这次艺术节已经是第四届了,边演出边研讨,是我学习的一个好机会。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主任丁鸣说,很高兴参加今天的研讨会,这次会议是第四届嘉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艺术节的重要环节。首先,要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对四川的关怀和支持。这样一个高规格的研讨会,专家云集,是对我们莫大的鼓励。嘉陵江奔流千里,在川北这方沃土孕育出了独特的戏曲艺术形式川北灯戏。昨晚的开幕式上演出了南充市川剧团创排的川北灯戏《张飞轶事》,通过这出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川北灯戏的特点:诙谐,豁达,睿智。这也是四川人的特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的本土艺术总是和这一方人的性格血脉相连。地方艺术乃至地方文化的沉淀与积累,其实就是该地民风乃至整个民族性格塑造和形成的重要环节。今天我们聚焦川北灯戏,探讨其源流、现状和未来发展,实质是想看清楚孕育川北灯戏的这方土地上人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对地方戏曲艺术的研究与传承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和责任。有了大家对四川、对南充、对川北灯戏的关注与研究,有了大家给出的意见和指导,我们就能更有自信地面对这方土地和土地上生活着的人民的未来。在国办《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后,四川也迅即推出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三年一届的嘉陵江灯戏节的连续举办,便是对这一政策精神的具体贯彻与落实。巴山夜雨,落木萧萧,这是四川特有的暮秋时节。我们今天在此相聚,共谋戏曲发展大计,是因为我们相信,戏曲的春天已经来临。


交流研讨会现场之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北灯戏代表性传承人汪洋作了主题发言,他指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千百年来,我们的民族文化一直是整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柱,而戏曲艺术又是民族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活跃于四川一隅的川北灯戏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它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川北山区民间小戏,古朴生动,充满乡土风情,多年来受到川北农民的喜爱,流传于四川北部昭化、苍溪、阆中及南充县市等地,农民称它为“喜乐神”。据清乾隆时《苍溪县志》记载,当时逢到正月十五,川北农村都会“放花灯,演灯戏”,正如竹枝词《看灯戏》所描述的:“一堂歌舞一堂灯,灯有戏文戏有灯。庭前庭后灯弦调,满座捧腹妙趣生。”这是对有灯有戏有歌有舞的川北灯戏最真实的写照。在发展流播中,川北灯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剧种艺术特色,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喜剧风格。川北灯戏很少有大型的正剧和悲剧,多为小型的喜剧,往往以凡人生活趣事为题材,歌颂好人好事。二是表现形式。早期灯戏艺术上比较粗糙,常常因陋就简,在广场、田间、院坝、晒席等处搭台演出,坝坝戏可以说是川北灯戏最直观、最生动、最具体的表现样式。三是“丑扮灯”的表演特色。川北灯戏的表演特色建立在其“喜乐神”风格和平民化属性的基础上,灯戏老艺人常说“无丑不成戏,有丑好扮灯”,显示丑角在川北灯戏中居于中心地位,在众多的剧目中,都是丑角的天下。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川北灯戏逐步形成了自己诙谐幽默的喜剧性表演特色。川北灯戏第一次进京演出,时任文化部常务副部长的高占祥上台接见演员时激动地说:“川北灯戏很好看,它好像一个海绵体,广泛吸收,是实行‘拿来主义’,让一切好东西为我所用的典范。”著名戏剧评论家马也特地撰成长文《真戏在民间》,发表于《中国日报》,对川北灯戏进行了热情洋溢、富于深度的介绍。观众的喜爱,领导和专家的赞许,给了川北灯戏传承发展的力量和信心。20065月川北灯戏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广泛关注,发展的势头更好了。


四川省川剧院创编室主任樊明君表示,回顾川剧走过的70年,无论是川剧的创作演出,还是川北灯戏的传承发展,只要坚持了“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创作方向,坚持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坚持了巴蜀艺术特色和川北灯戏本原艺术特征,就能创演出内容活泼、风格独特的作品,给全川乃至全国的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其影响力和美誉度也就能得到提升。时间是艺术作品的试金石,几十年过去了,许多平庸作品淹没在了时间的长河里,而那些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统一的优秀作品依然活跃在舞台上。特色鲜明的川北灯戏至今依然在四川举办的各种节庆活动中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希望川北灯戏能创排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在全国戏剧舞台上继续谱写华彩篇章。


交流研讨会现场之三


江苏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张超在发言中提出,繁荣振兴地方戏也要有市场意识。一部好的作品,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戏曲有市场不一定是好作品,但好作品一定会受市场欢迎。如何培育地方戏的市场?一是要打造精品,只有作品过硬,才能打动公众,才能打开市场;二是要培养名角,名角的名人效应能带动人气,尤其能吸引年轻观众;三是要培养观众,扎实推进戏曲普及教育,培养懂戏的观众,传统经典戏曲,只有真懂了才会真喜欢;四是要处理好地方戏独特性与创新性的关系,创新要根植于传统,脱离传统的创新没有生命力,地方戏的魅力就在于它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色。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院长刘德奉的发言以“地方小戏应当主动推动”为主题,他说,在现代社会,地方小戏仅靠自身的内在动力,远不足以生存与发展下去。推动地方小戏的发展,一是政府必须投入。地方小戏之所以是小戏,是因为表演其剧目的人才少,覆盖的地域面积小,欣赏这种戏剧的群体小。小戏是地方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源,有些甚至是全国唯一的资源,政府应当无条件投入,成立机构,提供经费。重庆的梁平区就专门成立了梁平灯戏团,并有专项资金保障,在此状况下剧团十分活跃。二是用剧目带动剧种发展。剧种需要剧目来展现、丰富和推动,重庆的梁平灯戏近年来排演了多个剧目,特别是长达两个小时的《好人邓平寿》,用传统灯戏的形式表现了一个当代镇党委书记的思想情感和为民奉献精神,20188月被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活动选中,参加了演出。剧目的推出还可以培养一批地方小戏人才,梁平灯戏目前就有专业表演和专业音乐人才五十多人,沉寂多年的梁平灯戏就这样又渐渐发展了起来。三是在大力推广中让小戏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近年来,重庆梁平灯戏多有社会演出,《柚子哥哥柚子嫂》《招女婿》《夜钓》《梁山调》《青丝泪》等剧目被纳入“渝州大舞台”,作为地方文化下乡演出的内容,多次到基层展演,深受群众欢迎。这给予我们一个启示,地方小戏展演越多、传播越频繁,社会认可度就越高,其生命力也就越强。


浙江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蒋中崎结合提交给会议的论文《新中国70年越剧现代戏的发展轨迹与经验启示——以浙江越剧现代戏的发展为例》作了发言,他指出,在越剧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现代戏创作演出始终是越剧最具特点、最为鲜亮的符号与标识。浙江是越剧的发源地与重要的繁盛区域,同时也是越剧现代戏创作演出的重要区域。浙江越剧现代戏的创作实践是70年中国戏曲发展经验与启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一是党和政府对越剧现代戏的重视。这不仅体现在鼓励作家深入现实生活,建立专业的演出剧团,更集中体现在近70年来在不同时期浙江各级政府相继举办了形式不同的戏曲现代戏调演与会演。二是创作题材和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民。三是借鉴、吸收话剧的艺术表现手段,积极创新。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追求写真求实的生活场景成为越剧现代戏舞台创作的一种创作定势。四是演出的多数现代戏剧目以改编、移植为主,很少有原创的优秀作品。五是逐渐形成浙江越剧现代戏自身的创演风格与剧团特色,尤其是以浙江越剧团越剧现代戏演剧风格的确立与完善最为典型,已经成为了浙江越剧现代戏风格与剧团特色形成的标志。


交流研讨会现场之四


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会长杜建华认为,中国民间地方小戏系统中的川北灯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四川阆中县、洪雅等地的县志或文人笔记中,多有明代演出灯戏的明确记载。其中包括花灯类的梁山灯调、秀山花灯、古蔺花灯、芦山花灯、许家湾十二花灯、白龙花灯等,也包括称为堂灯的夹江堂灯、峨眉堂灯,还有直接称为灯戏的川北地区岳池灯戏、苍溪灯戏、老观灯戏等等。从全川各地灯戏的乐音主腔来分析,都是以大筒腔为主要腔调,再吸收流传于各地的民间小调、山歌、秧歌等,形成四川(含重庆)灯戏的主要曲调。再从其发展源流来看,各地的灯戏都经历过“灯坛两开”的发展阶段。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年间,各地灯戏多与端公庆坛互为依附,端公庆坛时要演出灯戏,端公本人也演灯戏,而灯戏艺人同样经常在端公班子从事演出活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各地都要张灯结彩、演出灯戏,是为民俗。值得关注的是,新中国建立70年来,四川各地的灯戏虽然都有所保留,但其发展水平低下,多数地方灯戏仍处于民间自娱自乐、自然生长的业余状态。也有一些花灯受到地方政府保护,但其艺术形态的发展没有根本性突破,其民间艺术属性并未改变。以南充为中心的川北灯戏,在20世纪80年代异峰突起,形成了一个艺术形态完整、有全国影响的独立剧种。究其原因,离不开南充市党政主管部门70年来的高度重视和剧团一以贯之的坚守与积累,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20世纪50年代政府主持的大规模调查、记录、整理和组织的农民灯戏调研,留存了珍贵的资源。二是理论研究的跟进。20世纪80年代,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与南充市文化局合作,编写《川北灯戏》专著,进行学理性阐释,奠定了川北灯戏研究的学术基础。三是一批扎根基层、掌握深厚灯戏艺术传统又有创新意识的剧作家数十年坚守创作,不断推出与时俱进、观众欢迎的新剧目。四是始终保持一支专业演出队伍,成为灯戏艺术提升的重要力量,推动了川北灯戏艺术水准的发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之薇说,这次艺术节有幸看到四川具有代表性的川北灯戏,而且是区别于灯戏原有小戏形态的大戏《张飞轶事》,我想从这个作品谈谈地方剧种传承与创新的问题。戏曲来自民间,虽然现在的民间生态早已与当初这个剧种所生成的民间生态千差万别了,但怎样让它的艺术基因留存下来,并能契合今天民间观众的趣味,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看《张飞轶事》是令人欢喜的,首先,戏中表现张飞的切入点很独特。故事的编织带有强烈的民间艺术特色,借历史传说尽情演绎,不讲求史实是否真实确凿,只讲求故事是否充满人情味。编剧的创作思维很尊重剧种的民间性。其次是富于地域性特点。地域性不仅体现在方言式的舞台语言上,还体现在充满四川特色的俚语、歇后语、巴渝舞蹈甚至张飞“耙耳朵”的人物性格上。再次是喜剧性的营造。这其中有行当带出的,有渗透着民间机趣、智慧的喜剧语言带出的,也有通过当代流行歌曲的现挂制造的喜剧感,还有各种插入式的调笑,比如会说话的树、猪八戒样貌的猪等。这些喜剧方法都很有趣,充满生命力。还有这个戏保留了灯戏的歌舞样态,看得出这种歌舞样态是杂糅的、自由的。我觉得灯戏是个宝库,民间戏曲是个宝库。这个宝库是与中国百姓的审美最贴合的,也是最能够体现中国乡土文化典型戏曲形态的。所以,怎样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不流失掉剧种本身的艺术魅力显得特别关键。要在保护和挖掘上下功夫,只有真正拥有了传统,我们才可能知道如何创新。


1024日的研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静波以江西赣州的两种茶篮灯表演为例,重点论述了茶篮灯中的祭祀与戏剧成分。她指出,茶篮灯是赣南采茶戏发展的基础之一,也可以说是它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赣州市,茶篮灯的表演在民间仍然存在。安远县的《摘大茶》(或《九龙山摘茶》)被艺人们称为“祖宗戏”,已经发展为大戏,为灯彩《茶篮灯》加戏剧表演的两段式结构,角色行当多,故事完整。其祭祀性表现在《茶篮灯》表演前的呼赞、茶女用身体和手中道具摆“天下太平”字样、班社组成方式等方面。于都县的茶篮灯仍属灯彩,角色少,其表演程序为:祝赞—摘茶—倒茶—卖茶—送茶。其中摘茶、倒茶、送茶为歌舞表演,卖茶其实已发展为对子小戏,因此为灯彩含有小戏的嵌入式表演。从祝赞词、唱词、演出场合等方面也可看出其祭祀性。总的来说,茶篮灯的表演是在赣州浓厚的宗族文化秩序和氛围中迎合宗族祭祀的需求而存在的;灯象征丁,茶篮灯表演最重要的仪式性功能是祈子添丁;而“灯带戏”的表演形式对于采茶歌和采茶戏的传播至关重要。


河北省艺术研究所所长蒋国新以“地方戏曲剧种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为题发言,他说,戏曲传承是戏曲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要推动剧种的活态传承,首先要从艺术生产的视角出发,强化传承,充分发挥戏曲剧目在带动行当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性传承载体的作用,防止单一的静态保护对剧种全面传承造成割裂。其次要坚持戏曲技艺传承与戏曲精神传承并重。在戏曲传承中,除挖掘和整理传统技艺、创造新程式外,也要重视对青年演员艺德艺品的培育、对传承人勤业精业的引导。戏曲创新是戏曲发展的必然选择,新时期剧种创新要在技术和理念等层面整体考虑。在艺术呈现上,要适当引入新型技术,融合现代元素,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在理念创新方面,要坚持剧种特色,避免同质化和空泛化;要推出更多符合现代生活理念与审美趣味的作品;要树立整体意识,在地方剧种的宣传、推介乃至市场的培育和引导等方面着眼,创新思路和方法;要创新传承保护机制,探索有利于剧种传承和发展的运行模式,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此外,各地方剧种在推进传承与创新上要略有区分和侧重。具体讲,大型剧种及生命力相对旺盛的中型以上剧种,在做好传承的基础上,可以更多在剧目、唱腔、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创新上提出要求;而面对众多的小剧种和濒危剧种,工作重心则要放在传承上,关注其存世价值。


山西省戏剧研究所副所长武铁亮在书面发言中以山西四大梆子为例,畅论新时期戏曲传承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他说,山西是戏曲大省,据最新的剧种普查资料,山西现有剧种38个,居全国第一。在山西的众多剧种中,晋剧、蒲剧、上党梆子、北路梆子这山西四大梆子占有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戏剧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在国家艺术基金等项目扶持下,戏曲艺术传承方面也卓有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棘手问题。如高峰之作的缺失、戏曲编创人才的匮乏、戏曲从业者从业环境的艰苦等问题,都有待解决。这些问题既反映了全国戏曲行业的共性特征,也有山西的独特性。成就与问题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相信山西的戏曲事业一定能够迎难而上,创造出新的更大的辉煌。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所长邹荣的发言以“十论戏剧市场”为题,他说,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寻找戏剧市场的种种探索仍停留在戏剧自身的改革或商品经济的具体问题上,忽视了从系统角度来研究戏剧市场的客观规律,缺乏从戏剧属性的特性出发进行的时代性、总体性的思考。因此,我从影响戏剧市场的十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希望能把握住戏剧市场发展的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这十个方面是:一、社会环境是影响戏剧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二、价值观念是确立戏剧市场态势的哲学依据;三、审美心理是调节戏剧市场走向的无形杠杆;四、消费方式是转换戏剧市场载体的直接原因;五、商品属性是反映戏剧市场本质的客观规律;六、精神属性是体现戏剧市场特性的必然要求;七、体制改革是激活戏剧市场经营的先决条件;八、产品质量是提高戏剧市场效益的根本前提;九、适销对路是占有戏剧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十、宏观调控是促进戏剧市场繁荣的有力保证。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院长高晓红在题为“内蒙古自治区戏曲传承发展的几点思考——以蒙古戏、漫瀚剧为例”的发言中指出,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戏曲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原生剧种匮乏。以蒙古剧与漫瀚剧的发展为例。蒙古剧是在蒙古民族为主体的环境下诞生的,要使这一剧种繁荣发展、长盛不衰,必须建立各级专职院团,推出精品剧目,建立蒙古剧人才培养基地,采用科学而又切合实际的方法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从蒙古剧人才库中遴选具有突出成就的编剧、导演、音乐、表演等方面的人才到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相关高校(或院团)学习、深造,或建立“绿色通道”,引进蒙古剧建设急需的人才,此外更须适时出台《蒙古剧保护条例》,进一步推动蒙古剧建设。漫瀚剧是内蒙古自治区新中国成立以来新创的唯一戏曲剧种,在未来的传承和发展中要在政府主导下解决好几件事:一是从理论层面对声腔、曲调等戏曲剧种应具备的元素加以论证,形成科学体系并加以固化;二是在本地区职业艺术学校或高校开设漫瀚剧专业班,系统地进行漫瀚剧的教学(之前曾组织专家编写专业教材),培养漫瀚剧编剧和表导演等方面人才;三是走出去,开辟周边盟市及省市演出市场,扩大观众覆盖面,借助乌兰牧骑深入基层多的优势,传播推广漫瀚剧;四是利用网络的传播力,制作漫瀚剧经典剧目的视频,推到网络平台,增加观众的认知度。


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赵瑞雪说,辽宁历来是一个戏曲不发达的地区,1949年以前几乎没有自己成熟的戏曲剧种。新中国成立后,辽宁的群众和文艺工作者创作热情高涨,逐渐创造并形成了辽剧(辽南戏)、阜新蒙古剧、海城喇叭戏、铁岭秧歌剧等几个有影响的戏曲剧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很多省份一样,辽宁省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地方政府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艺术个性趋同,剧目创编乏力,队伍建设青黄不接,演出市场萎缩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15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振兴辽宁地方戏曲实施意见》,从抓紧培养戏曲优秀人才、全力打造优秀新剧目、提供平台展示优秀成果、扩大剧种影响、加大研究与宣传力度、深度立足、广度扬名等方面逐步开展辽宁地方戏曲振兴工作,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交流研讨会现场之五


上海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祖燕表示,文旅融合是国家的大战略,如何在旅游中注入文化之魂,注入地方戏曲之精髓,让戏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传播和发展,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当下,交通便捷,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开始注重提升文化内涵和游客的文化体验感。调查显示,2019年元旦期间超过90%的受访游客参加了文化活动,前往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和科技馆的游客平均高达45%以上,感受旅游地的人文生活、了解民间艺术、欣赏地方小戏者也不在少数。戏剧艺术是集文学、音乐、舞蹈、服装、曲艺等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它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内涵逐步受到各界关注,所承载的社会价值逐步得到挖掘和展示。一个显例是我们在这次艺术节上看到的川北灯戏《张飞轶事》,剧中将张飞镇守阆中时期的一个个民间故事串联起来,以生动活泼、诙谐幽默、雅俗并举的灯戏样式,带给观众一个完全不同的张飞的独特形象。在新时期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只要政府善加引导,有关方面开发好市场,这样土生土长、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地方小戏就能充分显现其旅游开发利用和文化保护传承的价值。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孙海翔说,戏曲现代戏是当今时代戏曲创作的重心,然而如何将时代意识中的创新和创造与戏曲本体充分融合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前不久,山东举办了一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东经典戏剧展演,其中演出的几部产生于不同年代的戏曲现代戏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不但得到了创作时代的认可,而且常演不衰,流传至今。比如《李二嫂改嫁》创作于1951年,主题是宣传新中国首部婚姻法,与我们这个时代有着较大的距离,至今传承了六代,却依然广受欢迎。再比如莱芜梆子《红柳绿柳》创作演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批判极左年代割资本主义尾巴的,但是复排演出的效果也是意外地好。这说明带有时代特点的作品,只要做得用心,一样可以很好看,可以成为经典。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展演中有我比较喜欢的湖南花鼓戏,其中的《补锅》也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却比现在很多手段复杂的新编戏要好看得多。由此可知,要让戏做得好看,本质上还是要求作品有戏剧性和戏曲艺术性。我个人觉得,一部合格的现代戏,既需要讲一个合理的吸引人的好故事,又需要塑造出几个让人认可的“真”人物,同时还需要多几处点亮舞台的巧桥段。而所有这些,都需要以富有韵味的戏曲艺术形式来表达。


湖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晏妮表示,湖北省既是戏曲的重要发源地、流变地,又是戏曲及戏曲音乐的聚集地。湖北现有的32个剧种都具有活态传承特征,特色各异,发展路径不一,传承保护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湖北地方戏曲剧种早已形成多元分布的格局,保留了最能代表本剧种风格、声腔音乐、行当表演特色的经典传统剧目,各剧种的经典传统戏及新创作的具有楚地、楚风、楚人的剧目都不乏精品力作。历史上湖北出现过一些编剧、导演名家,但整体数量还是偏少。湖北戏曲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找寻戏曲艺术的发展规律,营造不同剧种的良好生态环境,加强政策的支持;二、保持地方戏曲艺术的独特性,重视剧种声腔和地方语言的专项研究;三、重视戏曲分类人才结构的建设,建立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


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何桑以“‘跳灯’的现代性”为讲题进行发言,她说,我想围绕两点来谈:一、“跳灯”是川北人精神气象与心理气象的艺术化。把严肃的题材和历史人物喜剧化和世俗化,通过“跳灯”这种载歌载舞、诙谐幽默的“喜”的表现手段讲述故事,化解矛盾冲突,告诉你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沟和坎,是川北灯戏的最大特色。世俗的谐谑与圆融使川北人的心理气象与精神气象跃然于舞台之上,完全解构了我们平常看过的梆子、皮黄等声腔剧种惯常展现的高大上和悲苦怨,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艺”,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川北灯戏。二、现代性即老百姓喜闻乐见。在当下,我们更需要“喜”的舞台手段,因为过快、过紧的现代生活使现代人渴望能有一种轻松愉悦的戏剧智慧去化解生活中的不解与难解之处,“跳灯”恰好具备这种特点。如果说宁夏的秦腔现代戏《花儿声声》《狗儿爷涅槃》《王贵与李香香》的舞台呈现充满了现代感,那么像川北灯戏、湖南花鼓戏这样深受普通观众欢迎的传统喜剧样式是否也是现代性的一种表现呢?


 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何桑发言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周琪的发言围绕“地方戏曲发展要强化地方化艺术个性”的主题展开,他指出,地方戏发展的重点核心应该放在“地方”这一关键词上。地方性代表着独特的艺术精神和审美价值,代表着区域文化的风貌和戏曲文化生态的空间,代表着我有他无的艺术特色和地域文化发展的脉络。把握地方戏曲史研究的正确轨迹方能对中国文艺史的发展进程有一个科学的把握。语言、声腔、表演等地方戏曲的艺术风格化继承和建设刻不容缓。创作新剧目时,要从整体上把握好地方戏曲剧种的艺术特征。地方戏曲研究要打破地域概念和省份界限,立足剧种,展开跨区域、跨学科的研究。要以戏剧文化生态的视野来研究地方戏文化。对地方戏的研究是中国当代戏剧史研究的薄弱环节,也是中国戏剧文化史重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地方戏完整系统的研究学科体系建设,将为一部全新的中国戏剧史的产生创造坚实而有力的条件。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詹怡萍认为,当代戏曲70年,是遍布路线斗争的艰辛历程,也是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总结历史经验,针对地方戏的传承与发展,可以提出“一”“二”“三”:所谓“一”,是指“一个共识”——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更需要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所谓“二”,是指“两个方针”——其一是回归戏曲本体,即剥离历史曾经附加给戏曲的身份和使命,重新认识戏曲本体,从而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其二是整合各界力量,包括政府扶持、业界自强、友军协作、科技推动等等,从而实现传承和发展。所谓“三”,是指“三个策略”——其一,以剧种经典剧目的教学作为戏曲传承的主要方式,保护和传承剧种艺术特色,培养新一代表演人才,锻炼戏曲艺术队伍,进而传承整个戏曲表演艺术体系;其二,以优秀剧本的创作作为剧种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开拓戏曲发展道路;其三,以新编剧目的整体呈现作为剧种创新的重要手段,根据剧情需要,不拘一格,打破固有的藩篱,创新戏曲表演程式。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小菊指出,基层戏曲的发展,包括剧团建设、剧种建设、剧目建设三个方面,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当前政策利好的环境下,基层戏曲的生存意识得到激发,发展意识正在加强。对于一些有非遗剧种的基层剧团,应以保护、传承、挖掘戏曲遗产为重点。虽然国家对基层戏曲非遗保护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但具体到每个剧种、剧团,基本生存状况还是非常严峻,不容乐观,一些剧团只能以自己对本剧种的热爱为动力而苦苦支撑,因此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和文化官员对戏曲非遗的认识、重视非常必要。对于一般的基层剧团来说,演出传统剧目的同时,编创新剧目是其突围发展的一条路径。本次会演中大部分剧团演出的都是传统、经典剧目,湖北老河口豫剧团向河南豫剧优秀创作队伍借力,创排优秀现代剧目以提高本剧团演出水平和影响力的方法可供借鉴。


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副研究员王应舜以本届艺术节开场演出的新编川北灯戏《张飞轶事》为例,谈到灯戏传承发展的有关问题。他说,1960年我在南充专区灯戏团当演员。历年收集、整理的川北灯戏加起来有390多个剧目,有的有本无目,有的有目无本,有的只有个条条。其中绝大多数是小戏,中型戏都少,没有大戏。“小剧种演小戏,大幕戏扛不起。”历史题材的戏只有《包公审城隍》《包公审绣鞋》《巧姻缘告状》《正德王访贤》《闹窑封宫》五个剧目,戏里的刘秀、包公、正德王一不撩袍端带,二不迈四方步,动作很随便,而且刘秀、正德王还要现点惨相,包公还要开玩笑,一点架子都没有,同演生活戏一样。多年来,南充大胆尝试,创作排演了几出大戏,效果都不太理想,只有1992年参加四川省振兴川剧第六届会演时排演的新编川北灯戏《半边月儿明》获得过优秀导演、音乐、表演奖。这次艺术节上由总编剧彭碧珠等创作的大型川北灯戏《张飞轶事》靓丽登场,惊艳果州。千年定格的张飞形象刚劲威猛、能征善战、智勇双全,被誉为虎臣良牧。剧中的张飞直朴率真,重义多情,这个可敬可亲的另类“喜乐神”张三爷令观众眼前一亮,开怀大笑之余,为之所震撼。90分钟的演出持续维系愉悦的情绪,剧场效果极佳,可谓雅俗共赏,老少咸宜。我为《张飞轶事》点赞,它是川北灯戏演大戏最成功的作品,虽不敢言绝后,却堪称空前。


 四川戏剧专家王应舜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郑雷在研讨的总结环节提出,川北灯戏与川剧一样,充分展现了四川地域的文化特性,具有明显的喜乐风格,反映了四川幽默乐观、豁达大度、泼辣正直的民风。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汇聚了多种地方小戏,演出剧目中透现出的民间性可以称为中国戏曲现代化过程中借鉴的重要内容。民间小戏创新发展的灵活性很突出,可以给成熟的大剧种以多样启发。现在不少戏曲演出正逐渐改变原有的中国戏曲美学特性和地方剧种特性,戏曲艺术家们应当向民间小戏学习,从中汲取民族戏曲美学的源头活水。南充市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多年合作举办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已经将活动打造成了一个地方文化品牌。艺术节提升了地方戏曲的文化品位、审美格局、艺术手段、创新能力乃至组织管理方法,同时南充市的文化艺术事业也从中深深获益。是南充乃至四川文化艺术界同仁的鼎力支持,让我们再次深切感受到中国戏曲的美妙,在秋天里展开了一个艺术的春天。


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罗鸿滨在会议结束时作了总结发言,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论述表示敬佩,希望与会嘉宾为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南充市地方戏的传承发展工作及文旅发展多提宝贵意见。最后,罗鸿滨对参加第四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的各位专家学者及艺术团体代表表达了美好的祝愿,祈愿艺术同仁携手共进,同襄中华文化复兴大业。


 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罗鸿滨总结发言




编校:张静

排版:王志勇

审稿:郑雷、谢雍君


往期回顾●点击阅读 ↓↓↓


2019年第四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展演回顾

2019年王国维戏曲论文奖颁奖典礼暨学术研讨会纪要(下)

2019年王国维戏曲论文奖颁奖典礼暨学术研讨会纪要(上)

海洪宁静,专心为学,重拾中华戏曲的金叶——在“第八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古艺薪传——中国莆仙戏”赴曼谷中国文化中心进行艺术展演

2019年“王国维戏曲论文奖”评奖结果揭晓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氍毹心传——戏曲‘名家传戏’人才培养计划”盔头制作技艺顺利完成传承、记录与整理工作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氍毹心传——戏曲‘名家传戏’人才培养计划”评剧、河北梆子项目成果丰硕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 《中国戏曲剧种艺术体系现状与发展研究》 开题论证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

南陵县全国目连戏学术研讨会征文邀请函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氍毹心传——戏曲‘名家传戏’人才培养计划”京剧项目的总结与启示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氍毹心传——戏曲‘名家传戏’人才培养计划”昆曲《烂柯山•痴梦》《百花赠剑》传承小记

傅雪漪先生文献整理工作启动会暨音像资料捐赠仪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

《中华戏曲》编辑部换届座谈会纪要

2019年王国维戏曲论文奖征稿启事

现代戏曲之师: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国戏曲剧种全集》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文化报》“艺海问道”第25期文化论坛综述

“戏曲研究”微信公众号2017年、2018年文章目录汇总


欢迎投稿、联系邮箱:

xiquyanjiu@sina.com

戏曲研究丨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哟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