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8年4月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青史复印资料:一周重要史学热点一览!

2018-03-31 青年史学家
青年史学家人文社科丨高等教育丨社会热点





 经济贸易战类 



▽  1  ▽

朱悦:信息如何影响贸易?──来自英美棉花市场的自然实验证据


全球化年代,连接世界各国的,不仅有商品、人员的频繁流动,还有信息的快速传递。商品和人员的流动依赖信息——如果货物在目的地卖不出好价钱,商人就会改变决定;如果目的地的劳动力市场不景气,劳动力在流动前也会三思。可是,信息看不见、摸不着,要怎么才能衡量信息对经济的影响呢?Steinwender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即将刊出的研究,利用跨洋电报线这一自然实验,发现便捷的信息确实促进了市场整合和贸易、增进了社会福利。


http://mp.weixin.qq.com/s/uiM0oNZcEAlHTBuZuxo_0A


▽  2  ▽

李零:汉奸发生学


“汉奸”一词起于何时,惜无考证,但它无疑是咱们汉民族但它无疑是咱们中国人“唯一指定,享有专利”的词汇。据《辞海》定义,“汉奸”本指汉族的败类,现在则指中国的叛徒。视点完全是以我们的“国族”(随其不同的历史内涵)为转移。对汉奸大家都骂,但骂来骂去,全是些古人、死人,最晚离现在也有几十年光景。余生也晚,就连抗日战争也没赶上。在我印象里,汉奸形象的定位大概与宋以来的忠奸之辩有关。宋以来,“精忠报国”家喻户晓,爱国主义高唱入云。可是每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汉奸也就层出不穷。国难当头,恨奸思忠,大家不免凝感情于“气节”二字。但这类讲法之于男人就象贞操之于女人,其实是配套概念。道学家对女人失节,关注点一向不在原因(缘何失身,被谁强暴),而在后果(是否处女,可曾上吊)。同样,他们对男人失节,也是只责个人,不问环境。其逻辑的如出一辙还影响到文学表现,典型手法是拿刚烈女子臊失节男子(比如李香君与侯方域),让人觉得“侠谷刚肠剩女儿”,“几个男儿非马牛”。我们看历史,只问个人的“有骨头”、“没骨头”,往往失诸空洞抽象、虚假失真。


http://www.aisixiang.com/data/5588.html


▽  3  ▽

冯筱才:政治运动的基层逻辑及日常化——一个“汉奸”的发现与审查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历史,几乎都是与政治运动密不可分的[1]。尤其是1949年后的三十年,政治运动几乎席卷了中国每一个单位、家庭及个人,“搞运动”也成为民众口头极为流行的词汇。那么,究竟什么是“政治运动”?它们又是如何“搞”起来的?其逻辑是什么?对于基层干部与民众来说,又是按何种理解去参与这种运动?学术界此前许多研究都侧重于研究政治运动的高层逻辑,如党内权力斗争与政治运动兴衰间的关系[2],但政治运动的主体仍是人──无论是运动对象,还是运动过程。如果我们回顾历史,1949年后的历次政治运动皆以特定人群为对象,但同时又将绝大多数民众席卷其中,“运动靶子”与“参与群众”均是同样重要的。政治运动既然是以人为主体,那么,其具体实施过程又是如何?每次政治运动之间有联系吗?还是它们都是服务于特定时期的政治任务?


http://mp.weixin.qq.com/s/v6KzdSb_8cT_ZA6zf8EdXw


▽  4  ▽

梁志:一段隐秘的历史:美国在台湾的核部署(1957—1960)


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中期,核军事技术革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与台湾海峡局势变化三者间呈现复杂的互动关系。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为威慑中国乃至对其进行核打击,提高台湾的"防务能力",艾森豪威尔政府于1957年到1960年间陆续在台湾部署了配备有核弹头的"斗牛士"导弹和原子弹。美国在台湾的核部署推动台海地区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并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第二次台海危机的爆发。更令美国意想不到的是,台湾非但没有因为核武器的到来而感觉更加"安全",反而要求美方为自己提供核武器甚至一度秘密走向核开发。导致此种意外结局的原因,与其说是美国"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固有缺陷,毋宁说是核武器的特性使华盛顿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安全困境。 


http://mp.weixin.qq.com/s/PQdy6Ne26_niGYFMuoVw2g




知网文章



▽  1  ▽

张克难、曹雷:抗日经济战探析


摘要: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经济战起着基础性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采取了许多富有成效的经济战措施。自“硬冷战”结束后,当代世界进入了经济“软热战”的时代,总结抗日经济战经验,对于今日中国仍有警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抗日战争; 经济战;

分类号:K265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2005&filename=JLSY200502016&v=MTYzNzBWdUZpSGtXNy9MTHlIWWQ3RzRIdFRNclk5RVlv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EtmWk8=


▽  2  ▽

林利民:试析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对华全面经济战


摘要:on December 2, 1950,America’s full-scale economic war against China broked out formally when U. 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licensed the export to China,but its real goalwas to cut off the foreign trade with China gran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commerce. At thebeginning,American government was going to undermine Chinese army in Korea and China’sfull power against America’s invation in Asia by the economic war. After the Korean War,American government was terrored by China’s devolopment in economics, politics and military field, and decided to continue the policy of contain China, then it became a long policythat continue the full-scale economic war against China. 

分类号:K153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9899&filename=HIST199805001&v=MjI2NDV4WVM3RGgxVDNxVHJXTTFGckNVUkxLZlpPVnVGaUhsVnJyTkxTVFllckt4RjluTXFvOUZaWVI4ZVgxTHU=


▽  3  ▽

樊勇明、贺平:经贸摩擦与大国崛起——日美经济战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中国已进入战略性贸易摩擦期。20世纪后半叶的日美经济战与入世后中美经贸摩擦具有较大相似性。本文系统回顾了日美经贸摩擦中“贸易摩擦———汇率摩擦———体制摩擦”的发展演变轨迹,厘清了三者的内在递进关系,并分析了入世后中国对外特别是对美经贸摩擦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战略性贸易摩擦是正在崛起中的经济大国与现有国际体系和国际主导国之间在经贸领域冲突博弈的重要表现之一。本文结合对日美经贸摩擦和中美经贸摩擦的对比分析,简要概括这一战略性贸易摩擦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日美关系; 中美关系; 经贸摩擦; 大国崛起;

分类号:F753.13;F752.02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2006&filename=REED200603010&v=MDAwNDFyQ1VSTEtmWk9WdUZpSGxXcjdBTnlqT2FyRzRIdGZNckk5RVp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Y=


▽  4  ▽

陈海涛、黄宁辉:郑观应关于“商战”的论述与国防经济思想萌芽


摘要:<正> 郑观应(1842-1921),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人,中国近代著名的维新思想家和实业家,也是"商战"问题的系统论述者。在其脍炙一时的著作《盛世危言》中有专论商战2篇,商务5篇,商船2篇。长期以来,关于郑观应商战思想的研究资料较多,但往往是立足于其"富国"的一面,而对"强兵"一面重视不够。鉴于郑观应商战思想是在国家安全受到极大威胁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与军事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拟从国防经济角度出发,重新挖掘其思想的另一部分。一、基于经济安全的国防安全观与同时代一般人着眼于政治和军事不同,郑观应着重揭露了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危害性。他认为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是借战争或和平的手段进行经济掠夺,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取材之地。

分类号:K252;E0-054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2004&filename=JSYP200410020&v=MjI4NzBYTnI0OUhaSVI4ZVgxTHV4WVM3RGgxVDNxVHJXTTFGckNVUkxLZlpPVnVGaUhtVXJ2S0x6N1Nmckc0SHQ=


▽  5  ▽

臧运祜: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研究述评


摘要:<正>1931年至1945年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者在广大的中国占领区,扶植诸多伪政权,实施殖民统治,从而形成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沦陷区"。与"解放区"(根据地)、"国统区"(大后方)一样,"沦陷区"同样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值此抗战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笔者拟在回顾我国学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就其未来的学术发展做些展望,以就教于学界。 

分类号:K265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LAST2015&filename=ZGDS201509012&v=MTI4NTJwbzlFWm9SOGVYMUx1eFlTN0RoMVQzcVRyV00xRnJDVVJMS2ZaT1Z1RmlIbVViL09QeXJQZmJHNEg5VE0=


▽  6  ▽

高莹莹:1949年以来的沦陷区研究综述


摘要:沦陷区研究是抗日战争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学术界就已有所涉及。综览1949年以来沦陷区研究的基本情况,可以发现其研究内容早在初期甚至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即已确定。但随着资料的挖掘与意识形态的变化,研究的方法及关注的侧重点也有所改变。 

关键词:日本侵华; 沦陷区; 日伪; 奴化; 经济掠夺;

分类号:K265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LAST2015&filename=LZXK201505002&v=MzE2OTdv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EtmWk9WdUZpSG1WTDNKS1RmVFpiRzRIOVRNcW85Rlo=





边疆类



▽  1  ▽

罗志田: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


蒙文通先生治史最重通识,曾提出“事不孤起,必有其邻”的名言,主张通过多读前后左右之书来认识特定的学术思想。但这与传统的博览取向和现代的跨学科取向均不甚同,而是有意识地从社会视角考察思想学术,同时侧重其学脉渊源和时代精神。一方面,不因史无明文就以为实无其事,当尽量寻觅蛛丝马迹,以连接历史可能割断之处;另一方面,又强调历史上“空言”和“行事”的紧密关联,以因事证明的方式将相关时段的制度和理论结合起来研究,以见其全貌。


https://mp.weixin.qq.com/s/QizCSeKJixHHphmi-X1crQ


▽  2  ▽

钱超峰:“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女性政治参与对教育平等的影响


我们熟悉的白居易《长恨歌》中写道,“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杨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女性所能实现的政治权力改变了当时人们对于性别的一些看法。据陈鸿《长恨歌传》云,当时民谣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政治榜样的存在改变了人们对于培养女孩的回报预期。


这与今天关注性别问题的经济学家观点不谋而合,不少学者发现,女性政治参与的加强不仅能够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议题,其本身也会改变人们传统的性别偏见。最近,姚洋和游五岳发表在World Development的论文“Wom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gender gaps of education in China: 1950–1990”,揭示了当代中国在这方面的进步,女性在当地党员中所占的比例越高,该地区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也会越高。


https://mp.weixin.qq.com/s/wKUR3Vw_2uHPkVP7qxYK4Q


▽  3  ▽

彭慕兰:历史研究并不是为某种历史发展模式辩护


作为中国历史的研究者,如何解释20世纪中国革命的成功与起因,是一个具有持久魅力的话题,不仅仅因为其间的错综复杂与波澜壮阔,更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依旧身处历史的波动之中,寻找历史的遗产,也在寻找新的出口。


https://mp.weixin.qq.com/s/OzuGzaKqZ7D3iytLPql9xQ


▽  4  ▽

拉铁摩尔:历史中的边疆(袁剑译)


边疆(frontier)是在某个共同体(community)占据一片领地的时候形成的。此后,边疆就随着共同体的活动与发展,或者因另一共同体施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由于历史是由社会发展的记录构成的,因此,对于历史学家而言,随着社会共同体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边疆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http://mp.weixin.qq.com/s/4WIiG1BBrLoFr8Z1DI5UlQ


▽  5  ▽

陈谦平:国民政府时期的边疆动荡与危机


以1925年五卅运动为契机,中国的民族主义运动蓬勃兴起。在苏联的支持和援助下,北伐战争于次年开始。国民革命是在一个非常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发生的,由于日本自华盛顿会议后对中国采取币原外相的不干涉政策,英国成为主要打击对象。随着北伐军攻城略地,最终攻下杭州、南京和上海,推进到最富裕的长江三角洲流域,革命阵营内部的分裂亦愈加明显。


https://mp.weixin.qq.com/s/iqYijFI9fhd-iIBlyap8Nw


▽  6  ▽

学科生长史|中国边疆研究所简介


中国边疆研究所(原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成立于1983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开放性研究机构,先后由翁独健(已故)、吕一燃、马大正、厉声任主任。主要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科研改革开放和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继承和弘扬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优秀遗产和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组织和协调本单位及全国边疆史地领域的学术研究;为本学科的学术繁荣,为维护国家统一,为我国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http://mp.weixin.qq.com/s/dPge3AVsVeP6jKeGUDIE-Q


▽  7  ▽

吕文利:被斯大林改变的中国边疆


90年前的1924年,列宁病逝,斯大林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取得了苏联的最高领导权,开启了他近30年的统治。当他的目光投向东方时,发现中苏之间漫长的边界线上有太多沙俄时代留下的“悬案”——沙皇俄国本是一个欧洲国家,与中国并不接壤,但经过几个世纪的扩张,其势力入侵到中国边疆,形成西段、中段、东段三段有争议的边界。到斯大林时代,中苏西段边界,有新疆问题;中苏中段边界,有外蒙古问题;中苏东段边界,有东北的中东铁路等问题。


http://mp.weixin.qq.com/s/QhrpLlyhkqjHQTVCZ1n-qA


▽  8  ▽

王明珂:华夏边缘: 记忆、历史与族群本质


工具论与根基论都有其明显的缺失。工具论强调资源竞争与族群边界的关系,强调视状况而定的认同与认同变迁,这些都是毫无疑问的。问题在于:人类有许多社会分群方式(social groupings),如家族、国家、党派、阶级、性别、社团,等等。每一种社会结群,似乎都在资源竞争下设定边界以排除他人,并在状况改变时,以改变边界来造成群体认同变迁。譬如,一个高尔夫球俱乐部可以用高额的年费来设定“边界”,以保护会员共享资源的权利。当会员愈来愈多,资源(玩球的机会)竞争激烈时,提高会费以改变“边界”,可以排除更多的人,如此造成此高尔夫球俱乐部成员的“族群边界变迁”。那么,族群认同与其他人类社会认同的差别又在哪儿?这是工具论者一直无法解答的问题。

 

https://mp.weixin.qq.com/s/24i8-BTNkhd2Ut_oMXFqqA


▽  9  ▽

蒋永敬新著:《多难兴邦:胡汉民、汪精卫、蒋介石及国共的分合兴衰1925-1936》


https://mp.weixin.qq.com/s/NK7Ob94wBF4KXqiHKHBATw




青史复印资料丨往期精彩

青史复印资料:关于“加州学派”的相关研究

青史复印资料:近年来近代史研究热点一览

青史复印资料:今日重要史学文章一览

青史复印资料:一周重要史学文章摘编









 版权声明 

青年史学家所使用的文章、图片等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