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设计”到底在关注什么?

赵慧 未来预想图 2020-11-13



愿“颜值”不再是我们好设计的唯一评价标准。


10 月 31 日,被称为“设计界奥斯卡”的日本 Good Design Award 2018 揭晓了今年大奖。特定非盈利活动法人(NPO)团体 Otera Oyatsu Club 成为这次的获奖团体,一个名叫松岛靖朗的和尚是这些活动的组织者,他同时也是奈良一座名叫安养寺的寺庙的第三十二代住持。


△ 松岛靖朗(右)主理的 NPO 项目 Otera Oyatsu Club 获得了本年度 Good Design Award 大奖。图片来源 | 安养寺


Otera Oyatsu Club 将信徒们给寺庙的供品集结起来,通过组织活动、访问或定期发送,将食品与日用品等供品送给那些家庭的孩子们。这个组织表示,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调查,日本每 7 个儿童当中就有 1 个孩子处于贫困状态,每天都有吃不上饭的孩子,另一方面,寺庙却收到大量供品,因此,Otera Oyatsu Club 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成为解决贫困问题的一种方式。


△  Otera Oyatsu Club 的 logo。图片来源 | Good Design Award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日本的贫困问题。Otera Oyatsu Club 听说过各类“表面看不见的贫困”:从家庭单位看,一些家庭的确有收入,但多子女家庭开销大,一些孩子只能得到基本照料;单亲家庭中,为了不让孩子感受到过多压力,单亲父亲或母亲常常要更加辛苦赚取收入以保证家庭开销;一些普通家庭中,孩子身边的朋友都会参加各类补习班,为了让孩子得到同样的教育,收入不高的父母也在更努力赚钱。这个组织将“贫困”定义为“经济上的贫困”与“社会性上的孤立”两个方面。


△  Otera Oyatsu Club 的运营流程:支援者将供品送到寺庙,各地寺庙将可以发放的供品集合给运营方,然后再通过活动、拜访、寄送等方式,将食品与日用品送到贫困家庭的孩子手中。图片来源 | Otera Oyatsu Club


“参加 Good Design Award 会增加我们的知名度,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让更多人认识并关注贫困问题。”松岛靖朗说。这位 43 岁的僧侣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商学部,在继承主持职位之前,曾在一家公司的互联网与经营领域工作。8 年前,他结束在一间名为知恩院的寺庙的修行,正式成为一名僧侣。2014 年,他在自己任职的安养寺正式开始 Otera Oyatsu Club 项目。


截至目前,Otera Oyatsu Club 项目在日本已经获得 932 间寺庙和 377 个团体的支持。Good Design 审查委员评价说,“一直以来,寺庙主要发挥地域性的作用。如今,寺庙采用了现代化的运营方式,通过设计,让寺庙里的’ 丰盈' 与社会中的' 缺乏’合理连接起来。”


日本 Good Design Award 设立于 1957 年,它并非单纯为“美”或“颜值”而设的设计奖,这些年来,“生活”与“社会”一直是其核心关键词。如今,随着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单纯“好看”早已远远不够,Good Design Award 也在鼓励通过设计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发现新的生活趋势”。


2018 年,共有 4789 件作品参选 Good Design Award,1353 件作品获奖。


Editor's Note:

 

1


我们一直觉得,好设计价值与社会价值实时相关。这次,我们整理出 Good Design Award 审查基准与理念的变化。它既体现出日本设计发展至今的社会变迁与消费者需求脉络,也是一个设计与商业、社会价值结合的最佳案例。


愿“颜值”不再是我们好设计的唯一评价标准。


2


这次,我们没有把获奖名单一一列出来。但我们发现,在过去一年中,我们报道了很多 Good Design Award 的得奖项目。未来预想图的设立目的,恰是让中国的年轻人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也会在文末列出链接,供你重温这些好点子与好设计



Good Design Award 审查基准与理念

 

1964 年审查基准

1,活用材料特性并让其得到有效利用

2,充分满足实用性与机能性

3,具备美感与综合造型感

4,有独创性

5,适合量产,价格合理

 

1969 年审查基准

1,材料特性得到有效而适当的应用

2,充分满足实用性与机能性

3,具备美感与综合造型感

4,有独创性

5,具有优良质量,尤其是要特别注重安全性

6,适合量产,有合理价格


1971 年审查基准

1,材料特性得到有效而适当的应用

2,根据用途,非常易于使用

3,造型美

4,有独创性

5,价格合理


1975 年审查基准

1,外观:综合看来,形状、色彩、样貌等外观构成要素具备美感,且有独创性

2,机能:根据商品使用目的,充分具备适当的机能性、使用上的便利性,易于维持与管理

3,品质:有效利用适当的材料,充分满足此类商品通常的品质水准(商业习惯上,如果该商品被认为需要妥当的售后服务,则需要确保适当的售后服务体制)

4,安全性:充分考量安全性

5,其他:适合量产,价格合理


1998 年审查基准

1,设计基本面需满足以下条件:

(1)美感:视觉上具备美感/具备良好体验

(2)品格:人们为拥有或使用该物品感到自豪/让周围环境或使用者产生共鸣

(3)原创性(非模仿):体现概念与形态上的独特性(非模仿)

(4)安全性:满足与之关联的安全规定或法规/在一般使用过程中,不会危害人或财产的利益

(5)机能与易用性:机能上可体现使用目的与用途/人们无需学习即可操作

(6)质量:具备充分体现使用目的与用途的质量/在商品或设施的使用寿命期间可保证质量

(7)环境协调:在使用与收纳时,与设定环境没有违和感/又考虑到使用时环境的特殊条件

(8)适当价格:符合价值的价格/将可选项、初期成本、长期损耗等都考量在内时,总成本妥当


2,设计面上的卓越性,可具备以下一项或多项标准:

(1)整合设计意图与表现:可以有效表现视觉表现与企划意图(概念)

(2)概念的先进性:能让生活者与使用者感受到新的视点与魅力/能让人们对预想中的将来新生活产生梦想与期待

(3)解决方案的恰当性:针对人们多样化的价值观,能够提出解决方案/能够应对人们的个别需求。洞察时代的变化,导向问题解决的方向。

(4)多样性(超越年龄与性别,考虑到广范围使用):考虑到高领认识与身体障碍人士的使用/部分年龄、性别、语言,各类人群都能平等感受到使用的益处

(5)环保性(考虑到地球环境与资源的有效活用):适当考虑环境污染问题与环境负荷问题/制造过程中,考虑到节省能源与资源/可实现再利用、再回收、LCA(Life Cycle Assessment,生活循环评估)

(6)系统效率性:在不同生活场景下都能体现系统性解决的益处/根据不同时期的变化都能够有所对应

(7)用户沟通顺畅:正确提供机器使用时必不可少的信息/出现先进技术与新功能时,为便于使用者理解,要有新的解决方案

(8)安全保证:在普通使用情景之外,也考虑到即便有误操作与不恰当操作、没注意误操作时,也不要对人与财产带来重大危害与损害

(9)适当的生命周期:注意平衡商品寿命与产品寿命/有致力于延长商品寿命/让产品具备可长久使用的魅力

(10)综合完成度高:完成度高,成熟度高/用户可以放心使用

(11)超越价格的价值创造:针对商品,人们感受到超过商品价格的满足感

(12)有价值景观的构成:有考虑都市景观与地区景观/为景观带来新的魅力


3,设计上的前瞻性,具备以下一项或多项要素,可以获得更高评价:

(1)卓越的创造性:开发出迄今以来从未有过的新概念或新用途/提供了迄今以来从未有过的新造型保险,让人们的情绪与感性获得共鸣/开拓了迄今以来从未有过的新市场,刺激或创造了新需求

(2)机能与解决方案的前瞻性:让人们感受到机能与性能上的先行性与战略性/设计师洞察时代变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

(3)生活方式的创造:提出让人们能够乐享的各类新生活提案/让人们创造出自己的生活方式

(4)增进社会与文化价值: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生活文化质量/对公共福祉有贡献/对新事业或者或者经济有贡献

(5)有益于日本的独特性:凸显日本设计与制造,让全世界都有共鸣/积极提出各类由日本发出、全球化思考方式、有持续可能性的指标

(6)唤起人性:引导生活者的好奇心与创造力/让生活者对以人为中心的制造产生共鸣


1999 年审查基准

1,好设计(“好设计”商品与设施的基本表现要素):

美感

诚实

独创性

优质机能与性能

易用性与亲切感

有考虑安全性

有传达给用户对使用环境的考量

有适应生活者的需求

有与价值相符的价格

让人们感受到魅力


2,更好的设计(商品与设施尤其优异的表现要素):

(1)设计:

更好的设计概念/更好的设计的进程与管理/新型造型表现/更好的设计综合完成度

(2)生活:

能从更高视野解决用户生活中的问题/实现多样化设计/提出新的做法与规则/让人们容易理解多机能与高性能的表达方式/从使用开始时就考虑到维持、改良与发展

(3)产业:

巧妙利用新技术、新素材/系统化提出解决方案/活用高技能/提出新的制造方式/实现新的销售方式/引导地域产业发展

(4)社会:

提出人与人之间新的沟通方式/可长久使用的好设计/实现了环保设计/提出与环境景观和谐的方案


3,开拓未来的设计(设计积极体现针对生活、社会、产业的未来性的表现要素)

(1)设计:体现出引领时代的表现/引导下一代全球标准/引导日本独创性的实现

(2)生活:诱发生活创造性/创造下一代生活方式

(3)产业:诱发新技术/引导技术的人类属性/对诱发新产业、新商业机会有贡献

(4)社会:诱发社会与文化价值/对社会基础的扩充有贡献/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贡献


2000 年审查基准

具体基准同 1999 年。

但作品选拔范围得到扩充:

1,好设计(“好设计”商品与设施的基本表现要素)扩充为:

好设计(“好设计”商品、建筑与环境的基本表现要素)


2,更好的设计(商品与设施尤其优异的表现要素)扩充为:

更好的设计(商品、建筑与环境尤其优异的表现要素):


2006 年审查基准

具体基准同 1999 年。

但不再对作品选拔范围作出限制。

1,好设计(“好设计”商品、建筑与环境的基本表现要素)改为:

好设计(“好设计”的基本表现要素)


2,更好的设计(商品、建筑与环境尤其优异的表现要素)改为:

更好的设计(尤其优异的表现要素)


2008 年审查理念

1,人(HUMANITY):对物品与事件/服务的创造与发动力

2,本质(HONESTY):对现代社会的洞察力

3,创造(INNOVATION):开拓未来的构想力

4,魅力(ESTHETICS):对丰裕生活文化的想象力

5,伦理(ETHICS):对社会与环境的思考力


2011 年

审查理念

同 2008 年。


审查视角:

1,身体视角:

有考虑安全性/有考虑对高龄者、身体障碍者等弱者/易用性、亲切感/可长久使用的好设计/可以激发使用者的创造性


2,生活视角:

提出新做法与规则/有传达给使用者对使用环境与生活环境的考量/为家庭与社区提供提案/有针对新的工作方式与参与社会的形式提出提案/有创造出下一代生活方式


3,产业视角:

巧妙利用新技术与新素材、解决问题/提出、引导活用设计的新方法/对引导新产业与新商业机会有贡献/为产业与公司提出新方案


4,社会与地球环境视角:

提出人与人之间新的沟通方式/创造社会与文化价值/社会基础的扩充有贡献/对国际社会的协调与发展有贡献/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贡献


2014 年

审查理念

同 2008 年。


审查视角:

1,人的视角:

(1)易用性,易理解性,亲切性等,对用户的规制性等考量

(2)针对安全、安心、环境、身体层面上的弱者等角度,提出各类考量,确保可信赖性

(3)用户可以从设计中得到共鸣的设计

(4)可以引导用户产生创造性力的设计


2,产业视角:

(1)巧妙利用新技术与新素材,在创意上花功夫、解决问题

(2)通过缺失的技术、方法、品质管理,做出合理的设计与计划

(3)对新产业与新商业机会的实现有贡献


3,社会视角:

(1)新的做法、生活方式、沟通方式等,对新的文化有贡献

(2)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有贡献

(3)新的手法、概念、央视等,对社会新价值提出提案


2016 年

审查理念

同 2008 年。


审查视角:

1,人的视角:

(1)易用性,易理解性,亲切性等,对用户的规制性等考量

(2)针对安全、安心、环境、身体层面上的弱者等角度,提出各类考量,确保可信赖性

(3)用户可以从设计中得到共鸣的设计

(4)可以引导用户产生创造性力的设计


2,产业视角:

(1)巧妙利用新技术与新素材,在创意上花功夫、解决问题

(2)通过缺失的技术、方法、品质管理,做出合理的设计与计划

(3)对新产业与新商业机会的实现有贡献


3,社会视角:

(1)新的做法、生活方式、沟通方式等,对新的文化有贡献

(2)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有贡献

(3)新的手法、概念、央视等,对社会新价值提出提案


4,时间视角:

(1)活用过去的经验与积累,提出新的价值

(2)从中长期视角,提出可持续可能性更高的提案

(3)顺应时代,持续做出改善


我们曾经报道过的

  Good Design Award 得奖设计

 

# 001:改造老民居,让人们重新探索东京老城区的魅力:


# 002:地铁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它自己也成了一个 long life design:


# 003:将你的世界,缩小到一百分之一:


# 004:给逝去的你,写一封信:


# 005:和果子老店有了全新形象


# 006:在你去朝圣之前,先看看我们关于大地艺术节的观摩报告:


# 007:想了解日本好设计,从你身边一粒米开始


# 008:杂货店开了 300 年

# 009:咔哒,吃掉你所有零钱的蛋


# 010:除了感慨“日本设计奥斯卡”有太多人得奖,你需要看到它的更多价值

想加入我们?点击“阅读全文”或上方图片

#我们修改了转载说明,

请后台输入关键词“转载”或点击“阅读原文”#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