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起征点5000元低吗?社科院副院长高培勇这样回答
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引发了公众对个税的讨论。时隔7年后,个税起征点调整为5000元,这个标准合适吗?个税中的“扣除”应该如何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近日表示,中国应该找到标准扣除跟随物价指数上涨的联系机制。
个税起征点调整为5000元,低吗?
高培勇:个人为了取得收入而付出的成本,我们是怎么核算的。在个人所得税上我们采取了两个渠道:一个是标准扣除,每个人都扣除相同的数额,这是最基本的生活费用的扣除。除此之外是专项扣除,比如贷款利息扣除等,扣除的额度多少为合适需要综合考评。
标准扣除的确要随着生活价格指数而频繁进行调整,从3500元到5000元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况,是不是能够跟上生活费用上涨的尺度,请大家要注意,这个指数是和通胀的指数统计密切相关的。大家可能会感觉到我们生活费用上涨速度非常之快,但是这些几乎所有上涨的项目,要么房价,要么教育,都不在通胀统计的因素范围之内。所以我们要找到标准扣除跟随物价指数上涨的联系机制,目前还没有。
这次个税改革考虑到了子女教育费用扣除、大病医疗扣除、住房贷款扣除等。我们所能设想的专项扣除应该很多,但是必须考虑到它的可实施性。扣除由标准扣除走向标准扣除和专项扣除相结合,这是这次个税改革非常大的变化。
如何理解“积极财政政策”?
高培勇:对于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解,我以为目前整个经济学界都有偏差。“积极”二字是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引进中国。说是引进,不一定准确,我们用“积极”二字取代了“扩张”二字,把它做了一个文学色彩的表达。从1998年到今天,很多人一直以为“积极”就等于“扩张”,积极财政政策就等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提到“积极财政政策要更有力度”,或者叫做“更加积极”等这些话语的时候,不少人就把它理解为对当前财政扩张力度不满,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
但实际上请大家注意今年以来几个方面的信息。第一个信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他说过去五年一直把财政赤字率控制在3%以内,这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对积极财政政策有了新的定位,特别是对作为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标志的财政赤字,及其占GDP的比重有了新的认识。3%是怎么回事?一个国家的财政政策是不是扩张的,它的主要标志不是有没有赤字,也不是赤字规模有多大,只取决于今年的财政赤字比去年的财政赤字增加了多少。如果今年财政赤字和去年财政赤字相比是不变的,那意味着从整体上来讲财政就不是扩张。如果今年财政赤字比去年少了,尽管规模仍然很大,那它实际上是紧缩。去年财政赤字是2.38万亿元,今年也是2.38万亿元,可以理解为今年的财政赤字并没有标志着中国财政政策走的是扩张的路。
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对投资做了新的阐释,我们过去把投资当作财政扩张的一个重要工具和途径,一提到财政扩张的时候,肯定是政府增加投资,像2008年以来以1.18万亿带动4万亿,4万亿带动十多万亿。那个时候的投资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拉动需求,来扩张需求的作用。十九大报告中给投资做了一个新的定位,解答的是发挥投资对于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拉动的不是需求的总量,而是供给结构。
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格局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宏观经济政策的理念、思想战略,已经有了极大的调整,如果抄用传统意义的对于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解,用老标准要求今天的积极财政政策,总会感觉到它不符合要求,我们需要有意识地用新的认识去看待宏观经济政策。
本文来自高培勇在由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主办的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的发言。
END
网易研究局出品 | 专业财经智库
推荐阅读
个税改革
中美贸易
关注我 看最有态度财经言论
联系我们
WeChat:yangzeyu565760
Email:yangzeyu@corp.netease.com
↓↓↓ 点击阅读原文,看局长精品存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