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书林:新中国7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主要经验和规律

思想火炬 2022-10-03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编者按:新中国7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发展成功的政治保障,必须永远坚持、毫不动摇。世界观的学习和改造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全局的根本问题,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永远不能动摇和放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永远守好这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这一教育内容决不能淡化和放弃。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体现针对性、亲和性、渗透性,体现问题导向,是增强教育效果的关键环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净化校园、课堂和教材等教育环境,保持良好的办学方向和条件。研究和总结这些基本经验,有利于认清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


 新中国走过70多年的历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中,创造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史无前例的辉煌成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研究和总结这些基本经验,有利于认清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


一、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新中国7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发展成功的政治保障,必须永远坚持、毫不动摇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1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前提条件就是党的全面领导。新中国70年的历史上,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一个光荣的传统。在这方面,我们党从来没有动摇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70年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党的领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全面坚持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办学的政治方向。70年来,我国高校始终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建设人才,支撑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不断被我国教育界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批判和清理。我国各类学校在立德树人方面的认识不断提升。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2]

 第二,党的领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还体现在坚持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党的教育事业保持正确政治方向提供了组织保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主要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同时体现在党委的具体领导。70年来,高教战线党组织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高校党委努力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及其主管部门都紧紧抓在手上,努力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每年召开的全国及各省、市党建工作会议,起到了把握方向、交流经验的作用。

 第三,党的领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还体现在长期稳定保持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教育。从新中国之初,到21世纪的新时代,在党的文件和高校实践中,始终坚持了这一主旋律教育。清华大学蒋南翔校长一贯倡导大学生在思想政治上应该“上三层楼”,即提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3个层次的觉悟。这就显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新时期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只要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事业就发展、壮大、兴旺;否则就会出现曲折和失误。党的十八大以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连续出现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3]29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1]34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和核心部分,必须持久地加以坚持,毫不动摇,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第四,党的领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还体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大学文化上,坚持德育第一、又红又专。70年来,各高校普遍形成了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大学校园文化,制定了适合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校训、校歌,形成了健康向上的校风。历史虚无主义、“去意识形态化”“普世价值”的思潮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不断得到清理和批判。

 70年的实践历史表明,党的坚强、正确的领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康发展的关键。高校党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领导干部的质量,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决定性要素。


二、世界观的学习和改造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全局的根本问题,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永远不能动摇和放弃


 自从新中国诞生之时起,全国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就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社会,拥抱新生活,适应最深刻最伟大社会变革。广大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掀起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高潮,愿意学习科学世界观,改造自己的旧的世界观,以适应新的社会生活。

 新中国70年,经历国内外风风雨雨的洗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得到发扬,全赖共产党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学习和追求,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注意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国家需要人们的思想和世界观的适应,无论知识分子还是党政干部,学习和改造世界观都是思想上的根本性任务之一。毛泽东提出:“为了充分适应新社会的需要,为了同工人农民团结一致,知识分子必须继续改造自己,逐步地抛弃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而树立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现在多数知识分子还不能说已经完成了这个转变。我们希望我国的知识分子继续前进,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逐步地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逐步地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步地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而不要中途停顿,更不要向后倒退,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4]2251957年3月,毛泽东进一步指出:“知识分子又是教育者。……过去几年,他们受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有些人并且很用功,比以前大有进步。但是就多数人来说,用无产阶级世界观完全代替资产阶级世界观,那就还相差很远。……如果认为教人者不需要再受教育了,不需要再学习了,如果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只是要改造别人,改造地主、资本家,改造个体生产者,不要改造知识分子,那就错误了。知识分子也要改造,不仅那些基本立场还没有转过来的人要改造,而且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习,都应该改造。我说所有的人,我们这些人也在内。……知识分子如果不把自己头脑里的不恰当的东西去掉,就不能担负起教育别人的任务。” [4]270-271当然,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改造,属于“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主观世界的斗争”,与剥削阶级的“被迫改造”是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决不能混为一谈。[5]296毛泽东认为,只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观,“大家就有了共同的语言,不仅有爱国主义方面的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制度方面的共同语言,而且还可以有共产主义世界观方面的共同语言。”[4]273在新中国,人们世界观的改造产生了崭新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国范围内先后开展了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学习解放军的活动,同时涌现出雷锋、焦裕禄、王杰等先进典型。这些集体和个人典型的共同特点就是注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用以武装头脑、指导自己的工作。这也可以视为世界观改造的积极成果。经过几十年的社会实践的检验,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引导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近几十年的实践特别是一个时期以来形形色色错误思潮的泛滥和表演,恰好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知识分子队伍世界观改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964年3月,毛泽东与几位领导同志谈话时曾说:“《毛选》,什么是我的?这是血的著作。《毛选》里的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的。有些文章应该再写,把新的东西写进去。” [6]329这可以作为我们后人尊重和理解毛泽东思想科学性的根据。

 新时期以后,为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强调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个做法获得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一个时期以来,有些人却把“改造世界观”与“无产阶级一部分”对立起来了,忘记了“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也是需要改造世界观的。知识分子世界观改造的任务被淡化或取消,几乎不再提及了。有人甚至认为,提出知识分子世界观的改造,是对知识分子的压抑和迫害。这一严重误解和片面性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后果,使得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渗透和泛滥时起时伏、防不胜防,这对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的冲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20世纪80年代,先后出现过丑化和抹黑社会主义制度的《太阳和人》等错误作品和精神污染现象,社会丑恶现象时有出现,学潮频发,甚至闹出政治风波。这些消极现象,受到邓小平等领导同志的批评和抵制。但由于淡化或取消改造世界观的影响,收效有限,而且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或旧病复发。直到21世纪初期,高校在“大学文化”研究中,还有颠倒是非的现象,甚至出现贬低社会主义时期的大学文化建设的错误说法。在教育、新闻、出版、司法一些部门,少数关键岗位的权力并不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直到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所谓宪政民主思潮、“普世价值”思潮,仍然频频泛滥,严重干扰和损害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方面出现短板的突出表现,党内的消极风气和腐败现象不断蔓延,威胁着安定团结局面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深刻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苏东社会主义国家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坚决采取了反腐败的有效举措,强化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重新得出了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都必须加强世界观改造的基本结论。2016年10月27日,在习近平同志主持下,党的第十八届六中全会制定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第一条就提出:“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1]51可见,在新的时代,我们党又重新把学习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观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任务提了出来。这使得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了高屋建瓴的制高点。

 在新时代,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运用马克思主义等党的指导思想武装头脑的任务重新提上日程。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武装头脑,意义深远:第一,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是坚持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前提条件,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的思想基础。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不断把教育对象的思想水平从心理层面提升到科学世界观的理性层面。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不断清理和去除思想上的非科学的成分,才能担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第四,坚持对世界观的改造,也是保证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阵地经受得起一切风险考验的必要条件。第五,坚持世界观的改造也是党内党外培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和共同语言的条件。

 新时代,北京大学等许多高校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对研究生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的学习的要求,为青年知识分子世界观的改造提供了健康的政治环境。在全国,一个学习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高潮已经出现。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永远守好这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党政干部和青少年学生。前者是社会主义国家各项工作的骨干,决定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和作风;后者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决定着未来前途和现实趋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对象是青年大学生,同时也针对教育战线的干部。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始终受到党中央和中央政府的重视。70年中逐渐形成了日益提升的思想认识和相关制度。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光荣传统开始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初期。特别是党的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内军内的主导作用,这一传统就牢牢扎下了根。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不久,毛泽东就倡导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大学(1937年1月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培训干部,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类的课程。毛泽东亲自为抗大学员讲授《辩证法唯物论》,留下了一个好传统。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高校普遍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类的课程。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就明确指出:“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8]179实际上提出了教育战线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当时在全国大学和中学都比较普遍地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并注重培养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为此,中国人民大学创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班,为全国各高校培养一部分政治理论师资。一些高校和中等学校,还从高年级学生中选拔优秀的党员、团员在本校担任政治理论课程的助教和助理,充实政治理论师资队伍。可见,新中国一经成立,在高校和中等学校就普遍开设思想政治理论类的课程,并建立了相应的师资培养机制。

 至1956年9月,高等教育部发文正式规定高校要开设4门思想政治理论类的课程:“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当时称作“政治理论课”;1961年7月,教育部又称这类课程为“共同政治理论课”。进入20世纪60年代,在全国群众性的学习毛泽东著作的高潮中,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原有基础上普遍增加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的内容。总之,新中国前30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与旧社会根本不同的崭新面貌,紧密配合党的革命和建设的中心工作,提高了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的觉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经常关心共同政治理论课,并多次接见任课教师代表,极大地鼓舞了任课教师的积极性。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面对新的局面、新的挑战、新的冲击,党中央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随着思想政治工作压力的加大,不仅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提上了日程,先后有了双学位、硕士、博士学位点的增加,而且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新时期之初,基本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两课”)两大类课程。1995年10月国家教委发文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简称为“两课”。文件对于“两课”的设置也做了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革命史;思想品德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文科还要加上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党中央对“两课”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此后课程体系又有两次改革和调整。

 第一次调整形成了“98方案”。1998年4月,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讨论教育部关于“两课”设置的报告,并作了重要决定。根据“98方案”,全国高校本科生都要开设8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部组织编写示范教材,同时也允许各地自编教材。在“98方案”贯彻期间,教育部针对“两课”教师学位比例偏低的情况,自2000年起,采取特殊培养措施,依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13所重点大学,对全国高校“两课”教师进行硕士学位专项培养。为此制定专项培养计划,编写独具特色的课程教学大纲,成功地改善了“两课”教学队伍的结构。

 第二次调整形成了“05方案”。这次调整于2004—2005年进行。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新华社组成联合调查组,根据调查的结果,党中央作出三项重大决定:第一,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第二,决定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第三,2005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原来的“两课”正式统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或简称为“思政课”。为了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正确政治方向、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由中宣部、教育部联合组织教材编写,统一列为国家“马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并委托高等教育出版社统一出版和修订。从此,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全国一本通”。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迎来了大发展的空前机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十分重视,悉心指导,热情支持,热心爱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了无穷的活力;反腐败斗争的胜利进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全党全民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更加指明了国家前进的政治方向;习近平关于伟大斗争精神的阐述和分析,为我们投身各种富于历史特点的斗争增加了骨气和勇气;习近平在工作中的创新实践,为我们提高了丰富的方法艺术;习近平投身事业,“我将无我”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2016年12月7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9]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 [2]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10]习近平的这些思想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鼓舞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创新局面。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这一教育内容决不能淡化和放弃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1]11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胸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使得今天的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

 新中国成立之后,借助于人民革命胜利的推动和鼓舞,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由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成功,我们党胜利地完成了过渡时期的任务,进入社会主义的发展时期,在此前后胜利地进行了抗美援朝,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战胜了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在工业、农业、科技方面都取得辉煌成就,建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全国掀起了持久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高潮,英雄模范人物辈出。

 新时期以来,国家工作重心转为经济建设,党的十二大报告及时地指出,新形势下不能放弃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共产主义作为社会制度,在我国得到完全的实现,还需要经过若干代人的努力奋斗。但是,共产主义首先是一种运动。……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共产主义的实践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那种认为‘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我们每天的生活都饱含着共产主义,都离不了共产主义。” [11]30-31邓小平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优势不能丢。党的有关部门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学雷锋树新风”“做四有新人”等一系列活动,促进了全国人民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科学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加深了人民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关系的科学认识。

 但是,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原因,一个时期以来,理想信念的缺失成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严峻问题。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一些党员干部甚至高级干部出现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社会上出现少数人质疑改革开放的性质,甚至认为改革开放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苏东剧变后,一些人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一个时期以来,逐渐淡化和模糊了对共产主义的认识,甚至在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只提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敢提及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生怕超越了“初级阶段”,生怕发生“左”的错误。这些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课堂、研究成果、学术研究中都有反映。在日常生活中,连中国少先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也很少听到了。实际上,这种状态潜藏着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模糊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旗帜鲜明地强调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 [12]“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7]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 [1]51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又明确强调要对大中小学校的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他指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2]习近平讲理想信念教育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强调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联体讲,只有讲清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才能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质。二是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三是强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全体公民都要讲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而不仅仅是对党员的要求。四是强调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涉及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作为要求党员的“首要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召唤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巨大精神力量,带动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群众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坚持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永恒的主题,永远不能淡化和动摇。


五、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体现针对性、亲和性、渗透性,体现问题导向,是增强教育效果的关键环节


 新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党历来提倡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症下药、治病救人、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以及和风细雨、深入细致做好思想工作的方法和原则,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在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几次怀念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社会风气,提出集中努力几年,恢复五六十年代的社会风气。可见那个时候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效果是好的。

 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70年,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积累了丰富的成果。

 第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意义不断得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普遍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桥梁和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方法,疏通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沟通的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是达到实效性的关键,只有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才能收到实效。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是连接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纽带。只有进行科学的组织和运作,才能产生良性的互动,达到预期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正确方向的条件;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能够揭示教育对象思想的特点,揭示社会环境的影响,揭示教育实践的层次性和阶段性,最终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法在实践中的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方法。它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方法,规定着其他具体方法的方向和要求。在长期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积累的原则方法有方向性原则、层次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互动的原则等等。新时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在实践中又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体现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的正面教育的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三贴近”的方法(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疏导的原则即根据具体情况疏通和引导的方法;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精神鼓励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等等。同时,在教育方法的选择方面,也积累了针对性、创造性、综合性、实效性等原则性的要求。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的要求,也提出了许多原则方法要求,体现着时代新特点和新成果。特别是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对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出了创新方法的“八个统一”的新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推进到新的境界。这些创新方法和要求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10]这些方法论原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纲领,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结晶。


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净化校园、课堂和教材等教育环境,保持良好的办学方向和条件


 随着新中国经济条件的改善,教育事业大发展,高校的物质条件和教育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具备了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良好基础。

 在20世纪50年代,不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老的名牌大学得到进一步扩展和改善,大量的新建学院纷纷动工,北京海淀区集中出现了北京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石油学院(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学院(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邮电学院(今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学院(今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今与中国农业大学合并)等以理工科为主的新建学院,出现了学院路八大学院的新景观。虽说“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但是没有起码的建筑就没有办学的基本条件。清华大学校园得到了适当地扩展,北京大学有了新校园,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也都建设了新校园。海淀区成为大学集中的区域。昔日荒野之地,现在充满了现代文化科学气息,变成了门类众多的大学城。中国矿业大学(原北京矿业学院)虽然校址迁往徐州的“不显山”,但实际上现已成为世界同类大学中专业最齐全、教育实力最大的“第一”院校。大学教育的条件迅速改善,高等教育事业以旧社会不可想象的速度和质量蓬勃发展。

 1952年的院系调整适应了国家发展和建设的新形势,特别是清华大学,为了支撑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全面抽调自己的骨干力量,支持众多工科院校的建设和发展,立下了历史性的功勋;在做了极大“付出”的情况下,清华大学自身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家蒋南翔校长的主持下,也有了更高的起点和更加重要的影响。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成新校天津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其他四所院校系科合并成华东师范大学。[13]248

 新中国的大学体现了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工农子弟、工农干部、少数民族学生第一次得到了享受国家高等教育的机会。所有大专院校、中等技校、师范学校学生生活费用均由国家供给。[13]247-248高校的氛围为之一变。中国的高校第一次成为劳动人民受教育的地方。

 1953年11月党和政府提出学校以教育改革为中心的环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旧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清除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文化糟粕,取消烦琐、陈腐、庞杂的材料和结构;精简课程,确定新的课程体系,解决各地教科书供应混乱问题;提出参照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经验,又要密切结合中国实际。[13]249学校的政治理论课被确定为进行系统、经常教育的基本形式和主渠道。教育管理部门要求不论哪门课程的教师都应该结合业务技术的教育,随时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担起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13]252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经过70年的发展和建设,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和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恢复,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推进和扩大招生,高校基本建设获得了更大的投入,充实了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恢复了教材编审制度,教师和学生的住宿条件、饮食条件和生活环境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仅就物质条件而言,许多高校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西方的高校。

 但是相对来说,一个短板就是:有些高校干部不能按照马克思主义指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一个时期以来,有些学校编的“大学文化”教材,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严重影响,竟然宣扬旧社会的20世纪30—40年代的“大学文化”状态,否定和贬低新中国的大学没有“大学文化”,还有个别人借否定“文革”之机全盘否定新中国的革命历史和现实。还有的自觉不自觉地吹嘘个别不与新中国合作的旧知识分子有什么“骨气”。这些消极现象说明一些干部受西方敌对势力的宣传不可忽视。

 关于校园的课堂净化问题。习近平曾经指出,一个时期以来在有些高校课堂上马克思主义“无语无声”的问题。一些敌对的思潮甚至颠覆性的舆论,一度在高校课堂上泛滥,同时占据和污染着讲座、报告会、学术会等文化阵地,毒害大学生的心灵。一些学校领导干部也有是非不分、良莠不辨的情况,为错误思潮开绿灯、甚至为之站台撑腰。这些情况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受到邓小平的尖锐批评:“一段时间内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我们党一些同志把思想阵地也交出去了。” [14]1291这些情况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得到了有力的纠正。现在的问题是怎样继续思考向上、向好发展的问题。

 关于教材净化问题。目前高校许多教材,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社会科学主干课程的教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教材占主导地位。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极大地净化了学校的教材阵地。但是高校其他文科教材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在一些哲学和社会科学学科的教材中,直接搬用西方理论体系和概念的现象还不少。有些学校的学位论文,为了显示“学术性”,一味追求西方学术著作的话语和逻辑思路,严重误导高校社会科学的科研方向。所以,净化教材的问题,首先是一个干部的素质问题,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解决教材净化问题的。

 关于校园物化环境建设问题。我国高校物质条件的建设本来是属于成绩比较显著的一个方面。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学校的领导干部却出现思想上的一些奇葩。一些干部没有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竟然用搞形式主义的做法应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甚至用复古主义代替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吸收。比如,许多高校树立孔子塑像成风,甚至组织师生跪拜孔子,个别的竟然鼓吹建立“孔教会”。还有的在校园里修建既没有什么审美价值,又不联系本校实际的一些塑像或“艺术品”,不顾劳动人民的审美标准,弄得劳民伤财、丑态百出、莫名其妙。

 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贯彻,以上在校园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教育部有关部门也开展了关于大学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术研讨,增长了阵地意识,吸收了广大教师和干部的参加,深入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有了很大的希望。

 (本文为清华大学刘书林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2019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8-0

9/10/c_1123408400.htm,2018-09-10.

[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 毛泽东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毛泽东年谱(第5卷)[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7]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

02/c_1119838382.htm,2016-11-02.

[8]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料选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9]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

2016-12/08/c_1120082577.htm,2016-12-08.

[10]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11]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2] 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讲话[J].求是,2016,(9).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

[14] 邓小平年谱(下卷)[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作者:刘书林,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书林教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相关链接:

刘书林: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修养

刘书林:坚持列宁主义的斗争精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刘书林:新中国70年历史研究与中华文明发展规律

刘书林:毛泽东思想与改革时期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的产生

刘书林:意识形态工作中需要正确把握的若干辩证关系



感谢支持国家主流价值观

公益宣传平台建设


分享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长按左侧二维码,即可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提示,点击可直接关注公众号。


共享“思想火炬”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共享“思想火炬”官方头条号:@思想火炬



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推荐:










思想火炬

点击图片关注



请关注: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