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沙丘》:想拍一部科幻经典为何如此难!

卫雪珉 电影设计师 2022-05-24

引言

电影设计师

弗兰克·赫伯特1965年的经典科幻小说《沙丘》,曾被大卫·林奇改编成了同名电影,却成为林奇再也不愿谈起的败笔。而今年,这部小说将再次被搬上大荧幕,成为了2020年最受期待的电影之一。

 《沙丘》海报

获奥斯卡提名的导演丹尼斯·维伦纽夫(Denis Villeneuve)在2019年将深受观众喜爱的科幻小说《沙丘》搬上了大银幕。这是2020年最受期待的电影之一,由甜茶提莫西·查拉梅、 丽贝卡·弗格森、 奥斯卡·伊萨克 、张震等领衔主演,并将于2020年12月于北美上映。

 甜茶提莫西;张震

电影《沙丘》为观众呈现了一段神秘而感人至深的英雄之旅。



天赋异禀的少年保罗·亚崔迪被命运指引,为了保卫自己的家族和人民,决心前往浩瀚宇宙间最危险的星球,开启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与此同时,各路势力为了抢夺这颗星球上一种能够释放人类最大潜力的珍贵资源而纷纷加入战场。

 赞达亚剧照


2019年的夏天,《沙丘》的剧组成员冒险深入约旦南部的砂岩和花岗岩峡谷,为了能在镜头中捕捉到黎明,他们经常在午夜开拍。约旦荒漠壮丽的景观可以说服任何人正身处宇宙的某一颗行星上,而不是地球上。


 列特·凯恩斯Liet-Kynes剧照


在拍摄过程中,所有演员穿着被小说世界中弗雷曼人(Fremen)的蒸馏服(stillsuits),一种厚橡胶盔甲,来保护身体的水分,甚至收集鼻子呼出的水蒸气。在故事中,这些衣服是生命的来源。但实际拍摄过程很痛苦。



“不管你相信什么,地球正在变化,我们必须适应。”

—— 丹尼斯·维伦纽夫



 《沙丘》海报


维伦纽夫认为,这本写于20世纪的《沙丘》,是对未来地球上石油、资本主义以及人类对地球过度剥削的现实的描绘。随着地球的环境每况愈下,这个故事也是对年轻人号召,呼吁大家行动起来,保护地球。这个有着55年历史的故事的不仅仅是一次太空冒险,更是一个预言。

 片场工作照


1965·小说《沙丘》


《沙丘》是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写于1965年的经典科幻小说,曾获得过雨果奖和星云奖,被认为是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的灵感来源之一。


宇宙级别的叙事维度,史诗级别的个人成长经历,它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这里面有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生态学、未来学等,更把人性、人的本质、人的目的放在一个宇宙的尺度上进行思考。

 

这个故事最初分段连载发表在科幻杂志《模拟科幻和事实》上,分别于1963年和1965年出版。自出版以来,已经有五部续集,包括:《沙丘弥赛亚》、《沙丘之子》、《沙丘之神》、《沙丘异教徒》和《沙丘番外篇》。



小说创作背景
《沙丘》的年代是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中后期,距今已有半个世纪。在黄金时代中,科技腾飞星际探索如火如荼,三巨头之一的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很好的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科幻基调:“千万年后的地球、遍布银河的人类、跨星系的旅行等不一而足……”,《沙丘》的背景同样是是“人类遍布宇宙”的时代。

 大卫林奇版《沙丘》概念图


《沙丘》被戏称为“环境保护手册”,就是因为它融入了相当多的对于环境问题的思考,除此之外,作者如制作大杂烩般融合了很多哲学思考、政治讽刺、人性窥探,而整个小说又像是“权力的游戏”般充斥着奇幻色彩。(来源于知乎Leonardodo的回答)


历史上的《沙丘》影视作品


小说改编的难点

书中三大家族中数量巨大的人名和团体名、地名和新物质以及“沙丘世界”独特的生态体系,这些在原著中运用了引言、正文以及脚注三个叙事维度融合到一起讲述故事主线。
 
而这一点在时长受到限制的影视作品中是很难实现的,观看时难免会产生迷惑和困扰。除了叙事维度的局限性,改编的另一个难点在于,如此恢弘的“沙丘世界”包含的诸多内容很难被全部“塞进”影视作品中



1970,佐杜洛夫斯基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佐杜洛夫斯基(智利籍墨西哥导演,邪典电影大师),以一系列魔幻现实主义电影而闻名影坛,代表作《圣山》、《圣血》、《鼹鼠》。

 《圣山》剧照


1970年代,佐杜洛夫斯基也萌生了拍摄《沙丘》的想法,也的确组建了强大的团队:

美术指导:欧洲最顶级的漫画家、设计师让·墨比斯H·R·吉格 HRGiger,
电脑动画制作:丹·欧班农 Dan O'Bannon,
主演:滚石乐队主唱米格·贾格尔 Mick Jagger,
参演:《公民凯恩》的导演奥森·威尔斯、与毕加索齐名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
音乐制作:英国迷幻摇滚先锋平克·弗洛伊德 Pink Floyd……

甚至剧组已经在非洲进行了实景拍摄。以这样的阵容,本该造就一部无比伟大的科幻电影。


但佐杜洛夫斯基没能拿到投资,他与合伙人的关系破裂,整个团队继而解散,而他的《沙丘》依然只能以厚重的分镜画本的形式,被束之高阁。

▲ 制作团队中顶级插画家墨比斯画的分镜


1984,大卫·林奇

《沙丘》第一次被完整搬上大荧幕是大卫·林奇在1984年导演的同名电影。

 1984版电影《沙丘》


影片虽然投入巨大,特技制作效果在当时显得很逼真,但是最终票房却出乎意料地一败涂地,或许是因为太过沉重的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也或许是因为影片太过形式主义。,约4000万美元的制作预算下仅仅获得了近3100万美元票房。



在当时,原著小说的粉丝、林奇作品的粉丝和评论家对这部小说的反响并不好。罗杰·艾伯特(Roger Ebert)称这部电影是一场巨大的混乱,是一部难以理解、丑陋、无结构、毫无意义的电影,它是有史以来最令人困惑的剧本之一。


▲ 大卫林奇版《沙丘》概念图


▲ 大卫林奇版《沙丘》剧照


拍摄的前期准备时间是很充足的,相比于别的剧组要多得多。各个部门大约从拍摄两年前就着手制作各种模型、道具、服装等。

团队需要寻找适合拍摄的沙漠,制定了接近20种在全球各地的取景方案,包括意大利、摩洛哥、英格兰等等。

 大卫林奇版《沙丘》概念图

影片中了大量的特效镜头如果放在今天,一定会用数码技术来完成。但是在当时,特效师们制作出了很多模型实体来拍摄,以达到真实的机械效果。


一些沙漠中的场景,其实是利用微缩模型拍摄完成的。为了保持观看比例,镜头中的沙子实际上是一些极其微小的玻璃球,沙丘中的虫子是模型,同时利用了当时突破性的高速摄影。


 大卫林奇版《沙丘》概念图


作者赫伯特在原著中写道:因为没有水分,整个Iraqis见不到蓝色的天空。所以剧组不能在外景直接拍摄,而是要保证天空的取景可以被后期更换掉。


沙丘是一部活在读者脑海中的故事,原著的世界观无比宏大,叙事结构层次极多。赫伯特从零开始建立的整个世界在每个读者看来会有不一样的诠释,一旦图像化,且受到电影时长限制,大量细节与形象上的出入就不可避免,且原著里的很多配角和支线剧情都被省略,影片显得不够清晰与完整,甚至有些支离破碎。


 大卫·林奇版本《沙丘》中的保罗·亚崔迪


也有人提到,影片中最"非林奇化"的是它不是一个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故事。它是整整一条银河,而且林奇自己也没有最终剪辑权,并且在制作中日益妥协,致使了一场失败的发生。



随后


在后来的二十多年中,《沙丘》一直被尘封。它开创的技法和展开的设定被无数好莱坞科幻大片借鉴,超前的概念影响了后来几乎所有科幻导演。

雷德利·斯科特启用了原属于佐杜洛夫斯基的团队,吉格与欧班农在四年之后共同打造了科幻经典《异形》

墨比斯手绘的分镜组成的长镜头成为《超时空接触》的经典场面;

《银翼杀手》、《终结者》、《黑客帝国》……也无一不受其影响。

技术(特效)+故事,一直是好莱坞科幻片的两大根本要素,而《沙丘》在技术上超前于时代,在故事上跳脱于时代。

就让我们一起期待2020年末将要重新演绎的《沙丘》吧!

编辑 / 卫雪珉





征集令——打造国漫英雄史诗

中国CG视觉开发者社群正式推出

影视美术创作与教学的一些思考

SketchUp在影视行业的应用潜力
数字影像虚拟创作实训班正式起航
《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的建造密码
《龙岭迷窟》最全幕后美术解析来了
郑辰:电影工业下的美术探索
UE4或是未来影视动画行业的必备技能
录屏来啦!CG电影分享会高能时刻回顾
硬核科幻:强大的幕后制作设计(下)
好莱坞电影美术的百年发展史



 欢迎热爱电影设计的小伙伴们投稿 

活动qq群:882842048


投稿转载 / 交流合作 / 应聘编辑

请联系微信:

bingfmj001


-电影设计师编辑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