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语|“目不识丁”“掉以轻心”

最佳发送时段调查(请投票)


再说“掉以轻心”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继如

“掉以轻心”是个常用成语,但其中的“掉”字何所取义,是不容易弄清楚的,现在再谈谈笔者的看法。

崔文印先生在2016年第1期《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上刊发的《不重写字 古籍流传堪忧》一文中,指出了印刷物上错字连篇的情况,又殃及整理的古籍,他很是担忧。对此,我是有同感的。但他文章中提到“掉以轻心”的“掉”应写作“吊”,我却不能赞同。

崔先生说:“最典型的一例就是‘掉以轻心’。其实,这个‘掉’字在这里根本就讲不通,它应写作‘吊’。‘吊’是悬挂之意,‘吊心’就是‘悬心’,就是放心不下。而‘掉’则是落地,落地的心,即已放下来的心,除了事后诸葛亮自我表白以外,还有区分轻重的必要吗?所以,‘吊以轻心’,绝不能写成‘掉以轻心’。但‘吊’与‘上弔’的弔是一个字,不少人嫌弃这个字,就像‘死’,很多人都回避,非用‘走了’取代不可,于是‘掉’反倒成了大家都用的字了。更可悲的是,我们的辞典编辑者也‘与时俱进’,居然承认了‘一作掉以轻心’的写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笔者认为,这个说法将“掉以轻心”使用的历史说拧了,也将“掉”字完全理解错了。“吊以轻心”的写法,在《四库全书》和《四部丛刊》中都检索不到。以笔者的孤陋,也未见辞书用“吊以轻心”立目,更遑论立目后又写“一作掉以轻心”。再说,“吊以轻心”是悬挂着一颗轻慢之心吗?一般来说,我们说的“悬着一颗心”都是指担心,含有极端关注的意味,不至于轻慢之心会用悬着的。

据笔者考察,“掉以轻心”是入清以后方大量使用的。至于它出自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则是人所共知的。所以,要理解这个成语中的“掉”字,还得从柳宗元的文章入手。

柳文云:“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这句话大体意思是清楚的,就是说:我每次写文章的时候,都不敢轻慢对待,害怕文章轻浮而不沉凝;但落实到每个字,就有个“掉”字不好解释。

柳文中的“掉”字,旧注也没有训诂,仅仅在《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中留下一个音切:“掉,徒弔切。”这和《广韵》筱韵“掉”字的反切相同,所以今人要给它作注是无旧注可以依傍的。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解释道:“掉,大摇大摆,指放纵,随便。后代成语有‘掉以轻心’。”20世纪60年代初,笔者在读书时总觉得此处所释难以切合“掉”字之义,一直心里存个疙瘩。直到20世纪90年代读敦煌文献时,偶然间得到一个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个“掉”字实在是“誂”的通假字,这个疙瘩才算解开。

《大般涅槃经》卷17云:“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读诵书写演说《涅槃经》者,当正身心,慎无掉戏,轻躁举动。”这里的“掉戏”一词,也不好解释。而此词敦煌遗书伯2172号《大般若涅槃经音一卷》作“誂戏”,注音云:“上徒弔反。”(《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此反切与《广韵》去声啸韵“掉”字反切“徒弔切”同,是“掉戏”本字当为“誂戏”。《广韵》云:“誂:弄也。俗作‘挑’。《说文》曰:‘相呼诱也。’”“相呼诱”就是引诱,挑逗。《战国策·秦策一》:“楚人有两妻者,人誂其长者,长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许之。”[宋]鲍彪注:“誂,相呼诱也。”正用《说文》的解释。《史记·吴王濞列传》:“于是乃使中大夫应高誂胶西王。”誂就是引诱,挑动。从撩逗、戏弄之意引申,就有戏耍、玩弄之意,这就是《广韵》说的“誂:弄也。”《涅槃经》“誂戏”便是此义,“誂戏”也为同义并列复词。《涅槃经》的意思是:受持读诵书写演说《涅槃经》的人,一定不能戏弄玩忽,轻燥举动。敦煌遗书《涅槃经音》的异文,证明“掉”当读“誂”。明乎此,柳文的“以轻心掉之”就可以理解了,就是以轻慢之心戏耍写作;由柳文而来的“掉以轻心”也可以得到明白的解释了,就是以轻慢之心来戏弄玩忽所做的事情。

过去由于“掉”字之义不明,对于“掉以轻心”的解释采取了两种处理:一种是避开“掉”字不谈,如《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轻率,不重视。”《辞海》第六版的解释是:“轻忽;不经意。”我估计所以避开“掉”字而不做解释的原因,是对这个字的意义吃不准,是审慎的态度。

另一种是勉力对“掉”字做解释,多数解释为“摆弄”,如《辞源》第三版说:“掉,摆弄,随便对待。”朱祖延主编《汉语成语大词典》说:“掉:摇动,摆动。指轻率,不在意。”《中国成语大词典》说:“掉:摆弄。以轻心摆弄它,指不重视。”《汉语成语词典》(修订本)说:“掉:摆弄,以无所谓的态度来摆弄。”也有做其他解释的,如《成语源流大词典》说:“表示轻率地放过去;不经意而忽略过去。”大概是将“掉”理解为“放过”“忽略”。这是一种想努力说明问题的态度。只是由于数据所限,未从通假角度去看问题。

这个戏弄玩忽义的“誂”字,可写作“掉”,已见于柳文及传世《大般涅槃经》,按照上引《广韵》筱韵“誂……俗作‘挑’”的说法,也可写作“挑”。这个例证我也找到了。[宋]郭熙《林泉高致》,文云:“积昏气而汩之者,其状黯猥而不爽,此神不与俱成之弊也。以轻心挑之者,其形脱略而不圆,此不严重之弊也。以慢心忽之者,其体疎率而不齐,此不恪勤之弊也。”这里“以轻心挑之”和柳文“以轻心掉之”是完全同义的,“挑”“掉”都是“誂”义。但从字义来考察,“掉”的“誂”义是通假,“挑”的“誂”义却是同源。这三个字在《广韵》筱韵中同为徒了切,“挑:挑战。亦弄也,轻也。”所谓“弄也,轻也”,就是和“誂”同义。至于“挑战”之“挑”,也是戏弄引诱之意。

明白“掉”字读作“誂”,由它组成的一些词语也就可以解释得更为恰当些。兹举一例:

“掉战”,语出《三国志·魏志·典韦传》,文云:“布(吕布)有别屯在濮阳西四五十里,太祖夜袭,比明破之。未及还,会布救兵至,三面掉战。”《汉语大词典》列此例于“掉”字的“交替,更换”义下,恐非。卢弼《三国志集解》于此无说,吴金华先生《三国志校诂》及其《外编》也未及此。今按:“掉战”之“掉”实应读“誂”,取撩逗戏弄义,后人通常写作“挑”字。“掉战”即“挑战”。“三面掉战”是吕布之兵三面同时挑战,并不是三面轮换作战。所以下文“时布身自搏战,自旦至日昳数十合,相持急”之下又有“时西南又急”之语。《册府元龟》载李萼为颜真卿献策说:“公当坚壁,无与掉战,不数十日,贼必溃而相图矣。”“掉战”,今中华书局点校《旧唐书·颜真卿传》作“挑战”。这是“掉战”当读“挑战”的直接依据。(本文作者系《辞源》第三版、《辞海》第六版分主编)




“目不识丁”说“丁”字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杨立新


“丁”是我国姓氏笔画中最少的汉字之一。成语“目不识丁”,常用来讽刺一个人不识字或没有文化,连最简单的“丁”字也不认识。有这样一则笑话,说是从前有个财主姓丁,他儿子十多岁了还什么都不懂,请了好几位先生,就是教不会他一个字。财主可急坏了,声称谁若能教会丁少爷一个字便赏银十两。一位老秀才听说了,心想这孩子再笨,也不至于不知道自己的姓吧?便自告奋勇登门任教。于是,老秀才每天都教丁少爷认“丁”字。一晃9天过去了,财主提出要考一考。老秀才生怕丁少爷忘了,特意准备了一颗钉子让他拿着,叮嘱道:“万一忘了,就看看手里的东西。”考试时,老秀才写了一个“丁”字,问:“小少爷,这个字怎么念?”谁知丁少爷看了半晌,还是回答不上来。老秀才赶紧提醒他说:“你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呀?”丁少爷低头一看,答道:“一根铁棒棒。”老秀才一听,气得直跺脚:“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你目不识‘丁'不要紧,我这十两银子可就完了!”

笑话归笑话,中国历史上还真有不少目不识丁的人,甚至是大名人。如禅宗六祖慧能,虽不识字,却悟性极高,参透佛理玄机。还有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皇帝石勒,奴隶出身,是个标准文盲,却喜欢让人读《汉书》给他听。

“目不识丁”典出《旧唐书·张弘靖传》。张弘靖是唐宪宗时的幽州节度使,他手下有个文官叫韦雍的,一次喝醉酒教训士卒道:“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意思是说,现在天下太平无事,不打仗了,你们这些大老粗力气再大有个屁用,还不如认识一个“丁”字。

然而,关于“目不识丁”,历史上却一直是聚讼纷纭,几为士林一大疑案。有论者认为,“丁”是古人的讹传,应为“个”字,因形近而致误。如北宋孔平仲在《续世说》中称:“‘一丁字’应作‘一个字’。因篆文‘丁’与‘个’相似,误作‘丁’耳。” 大家看,下图中的小篆“丁”,是不是很像小篆“个”?另外,还有人指出,“不如识一丁字”意思不够通顺,只有“不如识一个字”才最为妥贴。此说已被《现代汉语词典》认可采纳。

不过,关于“目不识丁”还有更早的记载。据《晋书·苻坚载记下》记载,太元七年(382年),前秦皇帝苻坚大宴群臣,奏乐赋诗。秦州别驾姜平子所献诗中有一“丁”字,但下面的竖钩直而不曲,写成了“丅”。苻坚问是何字。姜平子答道:“臣‘丁’至刚,不可以屈,且曲下者不正之物,未足献也。”苻坚听了非常高兴,称赞姜平子名不虚传,将他的诗评为第一。其实,姜平子将“丁”字写错了,他自作聪明所写的“丅”字,实乃古文“下”字;而苻坚大帝也因为目不识丁,在历史上留下笑柄。

看来,历史上目不识丁的人,着实不在少数。请不要嘲笑古人,我们今人在面对古文字时也有可能犯同样的错误。比如下面这个甲骨文——

如果不看释文,您可能会脱口而出:不就是个“口”字吗?错!还是个“丁”字。

甲骨文是出现在中国商朝的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因镌刻于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丁”是那个时代钉子的象形,因当时是用木楔或竹签作钉子的,这是从上向下看的俯视图。后来在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金文中,“丁”字又成了钉子的侧视图,上部粗的是钉头,上部细的是钉尖,已经有些钉子的模样了。

“丁”的战国文字更像现在的钉子,如《六书通》中收录的篆体“丁”字。说明这一时期的冶炼技术已经可以生产出金属的,甚至铁质的钉子了。

由此可知,“丁”的本义就是钉子,或者说“丁”是“钉”的本字。后来,“丁”字被假借为天干的第四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中的“丁”;而原来作钉子讲的“丁”只好在左侧加金字旁,表示钉子是用金属做的,写作“钉”,由原来的象形字变成了形声字。

由于钉子多是用金属做的,所以“丁”就自然引申出 “强健、壮实”的意思来,如东汉王充《论衡》中的“齿落复生,身气丁强”。后又进一步引申为能担当赋役的成年男子,如“壮丁”;或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如“园丁”“家丁”等。

关于“丁”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夏时万物皆丁实。象形。丁承丙,象人心。”许慎认为,“丁”是夏日万物都壮实的意思,为象形字;在十天干中,丁承续丙,字形像人心。由于许慎没有见过商朝甲骨文,故而望文生义地认为“丁”字像人心,竟也有些目不识丁之嫌了。

责任编辑:韩启


往期:

成语|“病入膏肓”“木人石心”

成语|“拍案叫绝”“温文尔雅”

成语|“衔环结草”“如切如磋”


~●~●~●~●~●~●~

延伸阅读:


格律本是规律,不用死记,学写诗词先学这七“律”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含释义)

中国栽培水稻源自江西万年

礼乐是古代中国统治的政治手段?

经典国学100句,立即让你提高一层境界

“伯”与“孟”是嫡庶之别吗

这70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响当当的历史人物

韩非子为我们讲述的那些寓言故事

【文史】你不知道的锦衣卫

44首歌,速记中国古代史全部重要知识点

历史纪录片《中国通史》100集

歷史有幾種讀法

“词学”源流演变考

先秦文学应该重新定位

北宋词与南宋词:不知迷路为花开

典◎27首词,速览宋词史(多图)



古代汉语文学

“查看历史消息”方法(任选一):

1.可直接点击本文顶端标题下方的“古代汉语文学”;

2.手指按住下方二维码;

3.点击本公众号(“古代汉语文学”)右上角人像。

欢迎加入    

古代汉语文学QQ群:933201038 



欢迎关注“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study-CN,可搜索账号关注,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可以点击“查看历史消息”读以前的文章。

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然后关注)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