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珊珊:媒体非虚构写作的野心 | 2019,炬火与微光

林珊珊 中华文学选刊杂志 2023-04-09

2019,炬火与微光

年度文学阅读印象与私人分享



媒体非虚构写作的

野心


林珊珊





林珊珊


非虚构写作者,曾任《南方人物周刊》记者、《时尚先生》主笔、ONE实验室负责人,非虚构写作平台“故事硬核”创始人。代表作有《香港往事——香港黑社会的前世今生》《少年杀母事件》《九号院的年轻人》《线人》等。



在2019年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发表的非虚构作品中,我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以下几篇。它们兼具公共价值和文本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们有超越时间的潜力。杨眉《上海爱情故事:一个老来单身的女人决定恋爱》:媒体出身的非虚构写作者多少都有一种野心:从深度报道出发,最终达致文学的质地。受限于文体,大多数作品会显得左支右绌。但《上海爱情故事》实现了这一点,最终给人小说般的阅读感受。作品讲的是上海老年相亲俱乐部里,老年人寻找再婚伴侣的故事。杨眉熟练使用上海方言,在轻描淡写间藏着一股惊心动魄,似乎把爱情故事里的计算、防备乃至欺骗看得透彻。写这样一个故事,杨眉没有使用一种灰调。她的句子机灵,充满活力,始终贴着人物流动。绝望之处你又会看到骗子的温情,生命的意志以及爱之渴望。读完让人对人生到老的凄清与孤独产生深切的理解和共情。
葛佳男《陶崇园:被遮蔽与被损害的》:在当下媒体环境里,非虚构写作的公共关切日益衰弱,《陶崇园》一文的首要价值恰恰在这里,其背后的议题触及高校师生权力关系。这是一次困难的操作。博士跳楼自杀,知情人闭口不言,而作者不仅要将之打开,探寻真相,还要通往一个离世之人的内心。但葛佳男最终都一一实现了。她穿过层层叠叠的迷障,细致还原了一种微妙而恐怖的心理操控如何在一个人身上实施,让人陷入梦魇般的困境。这一控制的体系是步步试探的,作者的叙述也层层深入,事实似乎总隔着一层纱,无法点破,背后的惊悚却逐渐加深——这是受害学生们的内心过程,因为作者的叙事技巧,读者也似乎身临其境。非虚构写作很难脱离内容讨论形式,好的文本和内容总是熨贴的,《陶崇园》正是如此,信息碎片编织在绵密的长句里,读来有一种压抑的黏稠感,而关键细节则往往形成短句,突如其来,给人以冲击。
王琛《永失我爱》:三岁的儿子被拐卖后,湖北人孙海洋的人生陷入了长达十几年的停滞,但周遭的世界在迅疾变化着。《永失我爱》对孙海洋故事的切入角度非常独特,它是这种停滞与周遭世界的冲撞,前者在冲撞中愈发显得痛苦,后者则在冲撞中显示出荒诞、无情。这样的切入角度要求作者有敏锐的感受力,强大的同理心以及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深刻洞察。作者王琛通过孙海洋的眼睛观看世界,使得其中形形色色人物——被拐儿童家长群体、孙海洋的妻子女儿、落井下石的骗子,以及深圳城中村的务工者——全都带上了弥散性的悲剧色彩。那是一种无力的、与命运的僵持。在语言上,作者多用短句,让人物始终处在行动当中,而无过多的诠释,以客观的、简洁的、不容辩驳的细节推动着主题的紧张深入。 
杨宙《张益唐:天才的野心》:迷人的非虚构故事需要一个迷人主人公,数学家张益唐自然是,他数十年寂寞漂泊,一朝成名,当年的孤独突然生发出戏剧性的魅力。但有主人公还不够,写作者还需要驾驭数十年跨度故事的笔触,需要不疾不徐的节奏感去处理大量资料和采访素材,杨宙在这两方面都把握得出色。读者其实很容易发现,杨宙并没有从习惯了孤独的张益唐身上得到太多细节,却依靠大量周边采访,恰当还原了他的形象,同时又没有在频繁的人物转换中迷失。周边人物的热闹、对世界的退让,与张益唐形成有趣的对照,好比在白纸上拓印的碑铭,笔触不及之处,反倒愈加鲜明光辉。

本刊特约专稿

图片来自网络






2019,炬火与微光 | 聚焦


《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第1期邀约十六位身处第一线,视野开阔、眼光独到的作家、编辑、评论家与媒体人,分享各自对2019年文学现场的个人观察和阅读印象,推荐心目中值得关注的佳作。其中既有对光焰四射之现象级作品的不同解读,也有对前沿、潜层与偏僻处闪烁之萤火的耐心辨认。或许无法尽数涵盖一年来最重要的作品,但这样的倾听与论说、观察和辨析,相信也会给各位读者带来启发。

——编辑部









No.1 方岩:2019年长篇小说,我只想聊聊这部 | 2019,炬火与微光

No.2 岳雯:世界与地方的互相凝视 |2019,炬火与微光

No.3 王继军:“创痛”本身深藏向上的渴望 |2019,炬火与微光

No.4 李德南:郑重而有尊严的写作 | 2019,炬火与微光

No.5 魏小河:不是那力量前方的风景,而是力量过后的痕迹 | 2019,炬火与微光

No.6 行超:有关“我们”的文学 | 2019,炬火与微光

……




中华文学选刊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1993年创刊跨越文体、类型、媒介、代际、地域的综合性文学选刊从生长中的现场,发现当代汉语写作的高度与活力



欢迎订阅



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

以更丰富的内容服务读者

每月1日出版,定价20元

邮发代号82-497

全国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邮政网上下单请扫二维码



微店优惠订阅长按以下二维码




2020年第1期







点击“阅读原文”,订购1期新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