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返贫——被朱元璋父子捏在手心里的土豪 | 王国华
本 文 约 2700 字
阅 读 需 要
6 min
西汉初年,娄敬曾向刘邦建议,匈奴离长安不过七百里地,骑兵一天一夜就能赶到。万一发生战事,长安就危险了。现在关中地区经历战乱之后人口减少,土地肥沃,“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充实关中,无事时备战,有事时出征。刘邦一听,不错啊,于是采纳之,从上述地区迁移了十万余人到关中。
到了明朝,新皇帝朱元璋也来了这么一手,迁移成千上万的富户到首都南京及他的故乡凤阳。
先看看数据。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命手下摸底国民的经济状况,工部从中选出五千三百户迁移到南京。洪武三十年,朱元璋命令户部调查浙江、江西、福建、湖广等九布政司及应天、苏州、松江等十八府州的富户,家有土地超过七顷的共计14241户,列出目录,朱元璋亲自召见,“量才用之”,说是这样说,其实就是他们搬家到南京。
朱元璋特意说明“欲令富民入居京师”是学习刘邦。其实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刘邦迁移的是能征善战的人及其后代,注重其作战经验和潜质,朱元璋迁移的是富户,注重其经济实力,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刘是备战,朱却为何?把那么多富户集中到京城,出于什么目的?
仇英《南都繁会图卷》描绘的明代南京景象
表面上看,还是有不少好处的。富人有经济实力,到京城后可以迅速建成一个繁华的都市。民间传说当时的南京城有三分之一是著名富户沈万三投资修建的。即使具体数据有出入,沈万三在建设南京新城上出过大力也是不争的事实。另外还能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手里有钱才敢花钱,才愿花钱,才能花钱。做个小本生意,开个饭店,肯定愿意跟有钱人做邻居。富户家庭子弟大多接受过文化教育,基本素质高,可以提高整个城市的文明指数。
可换一个角度想,强行把马云、李彦宏、王健林、宗庆后、马化腾、刘永行等人都搬到一个城市里,对国家发展就一定有好处吗?一个人由穷变富原因很多,与其资源、人脉、居住地的风土人情都有关系,换个地方或许就不灵了,所谓“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况且当时的富户多为地主,即“田赢七顷者”。人搬走了,土地走不了,必须卖掉或托人管理,如果出了事,还得舟车劳顿回来处理,增加管理成本。富户经过这么一折腾,极易迅速变穷。所以如果算经济账,迁富户充京师,利弊参半,甚至弊大于利。
朱元璋算的其实是政治账。作为草根起家者,对富豪的直接感受是他们的为富不仁,武断乡曲。至于富豪提供就业、创造社会财富,上缴税收的另一面,要等胜利者上台之后,执政多年,需要维护现有秩序时才能体会得到。洪武三年,朱元璋刚上台就把富户中的代表人物召集到南京教训了一顿,要求他们不许欺凌乡邻,要安分守己,以保其富。否则就保不住财富。仇官仇富、抑官抑富的革命者思维和做事方式很容易获得底层百姓共鸣,估计民间已经掌声响起了,朱元璋再加把油,把他们迁移到身边来。
你们不是牛逼哄哄吗?但再牛逼也不过是我手心的一颗棋子,我想把你挪到哪里就挪到哪里。放在我的眼皮底下天天看着你,汝财汝富,予取予求。俗语讲“擒贼先擒王”,把有经济实力和有话语权的人制服了,其他人自然俯首帖耳。
朱元璋老年标准像
富豪闭嘴天下安。这才是朱元璋打的小九九。
不知道这些富户后来怎么样了,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但其子朱棣往北京迁移的富户倒有一个绵长的结果。
朱元璋死后,孙子朱允炆即位。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与之内讧,成功上位。这位被称为永乐帝的君主登基后继承乃父遗风,大搞境内移民政策。这其中有因战乱造成的人口亏空,需要从人口较多的山西、河南一带往自己的大本营北京迁移。著名的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即是此时流传下来的。还有迁富户充实北京的需要,其心理应与朱元璋有相同之处,既有经济方面的考虑,也有政治方面的考虑,或许还有复仇心理。朱棣以藩王身份推翻侄子,自己当皇帝,一度被理解为篡位,民间反对声音不绝于耳。在双方征伐的过程中,南方富户肯定对建文帝朱允炆有所支持,将其全盘端走,可谓斩草除根。
朱棣迁都北京,南京作为陪都留存下来。政治上被边缘化,经济上也被抽血。朱棣首先从南京“取民匠户二万七千以行”,两万多户能工巧匠搬到北京。后又下令选应天、浙江富豪三千户,充实到北京宛平、大兴两县做厢长。“无田粮并有田粮不及五石的殷实大户充北京”,“富户附顺天府籍,优免差役五年”。明代在乡称里,在城称厢,厢长相当于里长。让这些富豪搬到京郊帮着官府管理地方,同时还免除差役,看起来还是很优待的。但对于安土重迁,被迫北上的富户们来说,再多的优待也弥补不了他们心灵的创伤与现实的落差。
祖先的坟墓还在故乡,想家是一定的了;大老远搬出来,被本地人时不时欺负一下也在所难免。更重要的是,经济上需要重打锣鼓另开张,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能不能创业成功,继续维持富裕家境,只能听天由命。明史中说“供给日久,贫乏逃窜”。事实证明很不乐观。时间长了,他们坐吃山空,由富变贫,社会地位降低,只好跑路。有的回原籍,有的干脆另选地方,只要官府找不着抓不到就好。
但你是跑了,富户充填京城的政策不能改。官府命令,凡有跑路的,“辄选其本籍殷实户佥补”,从你老家选取其他富户来填补。这就相当于连坐。其实哪里有那么多富户,经过第一轮筛选迁移之后,剩下的按成分划分也就是一些中农。那就矬子里头拔大个,谁家财富多于其他人谁就倒霉,反正窟窿得填上。老家剩下的“富户”不愿意来,只好检举揭发逃窜之人,由此造成的社会矛盾越来越深。
时间到了宣德六年,永乐皇帝的孙子宣宗朱瞻基明文规定,富户已迁京入籍,逃回原籍或者躲避他处者,发配口外充军。《明律》充军条例多至二百三十条,发边充军分为附近(千里)、边卫(二千五百里)、边远(三千里以外)、极边烟瘴(四千里为限),可见惩罚之重,且“官司邻里隐匿者俱坐罪”。此时,距离朱棣死去不过六七年,宣宗对其政策有一定延续性。尽管措施严厉,但富户逃亡事件一直没有停止。这个过程中,官府也似乎在检讨该政策的利弊。
《大明律》
到了五十多年后的弘治朝,朝廷终于想明白了,法外开恩开始放这些富户一马:宣布免除在逃富户的罪行,不必再押解到京;每户每年只需交纳三两银子,补贴宛平、大兴两县的现任厢长;你不愿意当厢长就算了,掏钱免灾。此时,最初逃亡的那些富户已经死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也垂垂老矣,抓回来意义不大。朝廷此政策也算符合实际情况。当然,或许还有新逃亡的富户。五六十年后,原富户的子孙还在逃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可见政策十分歪曲了。宽待之,也好。嘉靖二十九年,离永乐迁富户已经一百多年了,皇帝下诏说,从原先收取富户的银子中收取四百两,给宛平、大兴两县厢长代役。逃亡富户查实者每年减少一两银子,只交二两就行了。至此,算是给了他们一个正式的说法,真乃皇恩浩荡。
明史中说,“太祖立法之意,本仿汉徙富民实关中之制,其后事久弊生,遂为厉阶。”老祖宗朱元璋主义正确,亦本好意,最后还是底下和后代落实不好,才成为恶政——又是上梁不歪下梁歪的典型说法,而我们看到的是,对恶政的清洗,如同吐一块口香糖到地上,他自己嚼完舒服了,殊不知,清洁工要擦啊擦,擦了一百多年。
而那些被迁徙的富户,经过这一百来年的折腾,估计基本已经变成赤贫了。至于他们几代人的愤懑苦痛哭天抢地,谁会在乎呢?
反正史书上没写。
微信公众号IOS版已经改版,如果还想找到我们
请将“骚客文艺”设为星标哦
安卓用户可设为置顶
- 推荐阅读 -
值班主编 | 董啸 值班编辑 | 小窗
这是第 474 篇文章
- END -
© Copyright
作家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朋友圈
#与有趣的灵魂相遇#《soul客文艺:易见》为“骚客文艺”MOOK系列的第二辑,由华文天下图书出版上市。每个人都曾经如此颓丧,每个人却都在奋力一跃。世界并非冷若冰霜,还有温暖在暗暗滋长。如同断了电的夜晚,有人也会点着蜡烛找到你,微光摇曳下,莽莽余生里,你们是那一段的同行者。点击阅读原文,跳转当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