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伟大的艺术,在于面对最真实的自己
以自画像闻名于世的墨西哥知名女画家,弗里达 • 卡罗曾说:“我画自画像,因为我经常一个人,也因为我是最了解我的人。”
艺术的宿命,在于面对最真实的自己,因为“自我”是每个人都无法绕开的局限。
自画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但今天,我们对于自画像的想法,则起源于中世纪。
1839年摄影术诞生。同年10月,人类历史上第一幅自拍诞生,由美国摄影先驱 Robert Cornelius 拍摄的自己。
自此,人类有了相机作为工具,更好的观察自己。但无论是通过绘画还是摄影,“自画像”或自“自拍”,都迫使实践者们将自己对外、对世界的眼光,转回内在,转向更深处。
同时“自画像”也把观者的目光转向了艺术家本人。这些作品中对“自我”的展示,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描绘,更是对人类某种共同境遇的表述。
约翰 • 伯格在《观看的方式》一书中,对伦勃朗的自画像这样写道:“他必须以一种否认自己是画家的方式,来看待自己是画家的事实。这意味着他在做一些别人无法预见的事。”
通过许多伟大画家的“自画像”,不但可以看到他们如何认识自身,更能从中体味到艺术背后的时代故事。
为了寻求更高的艺术造诣,21岁时他独自前往佛罗伦萨,一路顺风顺水,26岁时击败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为教皇在梵蒂冈的私人图书馆绘制壁画;于是就诞生了伟大的《雅典学院》。
值得一提的是,在画面的右下角;拉斐尔将自己也画入其中。他站在托勒密旁边,直视着观众。这幅壁画现位于梵蒂冈城内的使徒宫。
第一张是他23岁时的肖像;那时伦勃朗式的用光就已初显雏形;光从左侧进入,照在他年轻不羁的脸上;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也将27岁的自己画入基督升起的十架下,痛苦的直视着他的死亡;也是在对自己信仰生活的反思。
贝雷帽是伦勃朗钟爱的装饰物之一;在画家生命的最后十年,他的精神面貌不再明朗,肖像中显得内敛,似乎有些忧愁。1669年伦勃朗在贫病中去世,虽然曾小有名气,但并不能挽救他生活的困窘;死后葬在一个无名墓地中。
1896年15岁的自画像,展示了他素描和绘画的非凡能力,但他并没有在这个风格上停留太久;1901年后,他进入了“蓝调时期”,用冷静的蓝色表现忧郁的场景;之后毕加索的作品开始彰显出他独有的立体派风格,融合了几何学,断裂的形式和粗黑的线条。
在马蒂斯的三幅自画像中,这幅有种雕塑的质感,似乎是很用力的“刻”出了自己的容貌。画面中的他,眼睛斜视,以粗线条的形式,表达出自我的不羁和坚定目光,极具表现主义色彩。
而其他两幅作品,有着相对多的细节和环境信息,表明了画家的身份和工作氛围。马蒂斯以鲜明、大胆的色彩著称。21岁时就对绘画如痴如醉;用他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
他童年的经历非常悲惨,母亲死于肺结核,父亲患有精神疾病;并向他不断灌输,对地狱死亡根深蒂固的恐惧感。他最亲的妹妹也在15岁时去世;因此蒙克的大量自画像,大多是对自我内心苦闷的强烈抒发和确认。
《自画像与骷髅手臂》里(1张),他将自己置于一片黑暗当中,用无奈和愁苦的双眼直视前方。《在床与钟之间》是他去世前4年的作品,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充满了无奈何萧条感。《地狱中的肖像》更是画出了来自少年时期,对于死亡,地狱和不被赦免的恐惧之感(2张)。
而下面这幅可以追溯到1875年的图画里,使用了更精细的笔触和浅色的背景。塞尚坐在一幅倒转的风景画前,留着蓬乱的头发和浓密的胡须,似乎在塑造一个原始的、乡土的艺术家形象(2张)。
第三幅1880年代早期的自画像里,他的胡子修剪得很整齐,在他的作品中引入了一种风格发展,被称为“建设性的笔触”技巧,标志着他对印象派的远离。
而另一幅鲜为人知的《有黄色基督的自画像》,画面中三分法的构图方式,加上高更标志性的斜眼表情,为他的肖像增添了许多神秘感。这幅画线条明晰、色彩对比强烈;内涵深刻,具有十分的象征意义。
梵高
梵高在1885到1889四年间,画了超过四十多张的自画像,没有哪位艺术家能象他这样,在大众面前将自己暴露无遗。也许是他承担了太多的精神痛苦、恐惧、自我怀疑和折磨;
需要通过描绘自我,来达到一种跳出常态的观察、审视和对自己灵魂的放逐。
古往今来,伟大的艺术家们往往都有自画像,这是人的自由意志的一种体现。只有独立的人格,才能创造出伟大的艺术。因此,反过来看,人类文明中积累下来的艺术珍品,它们的背后都曾是一个个具有伟大人格的艺术家。艺术家通过他们的艺术作品,传递的是人的精神。
现在想亲近艺术,博物馆、画廊都可以随时参观,但艺术经典往往分散在世界各地,去往展览现场不仅费时费力,也让人难以形成系统认识。
为了阅读这部书,出版方还专门定制了「艺术时光阅读架」。但因阅读架有限,仅在少数平台上架,喜欢艺术的书友可识别下图二维码,查看详情,一键收藏,让艺术成为自己人生的一部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