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批判性思维不是否定与批判,而是一种能力与心态


哈佛大学教授凯斯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概念——信息茧房:


在信息传播中,如果一个人只关注自己选择的领域,或者只关注使自己愉悦舒服的东西,久而久之,便会像蚕一样,将自己桎梏于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从而丧失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


美国社会学教授乔尔·贝斯特在自己的新书《这是真的吗》中也提出了这样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观点:“坚称我们知道唯一真正的原因并完全拒绝考虑其他观点,只会将社会世界过分简化。”


信息茧房就像是专门为人类布置的舒适巧妙的陷阱,我们总是很容易陷入其中,难以逃脱。尤其是生活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我们。



- 01 -

信息茧房陷阱

“信息茧房”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存在的痕迹,正如《这是真的吗》一书中提到的:“我们很容易对自己不严密的思维产生一种选择性的盲从,这是极其危险的。”


这种不严密的思维,正是产生于我们每天获取的信息之上。它和每个人的信息来源、认知程度以及个人喜好有关。而这些因明显偏好选择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等,又会造成认知冲击,进而形成固化的信息茧房。


2022年3月中旬,国内各头部App陆续上线了算法关闭键,允许用户在后台一键关闭“个性化推荐”功能。而随后,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这项功能开展问卷调查。1144名受访者结果显示,53.8%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关闭算法推荐功能。


从2016年大数据整合元年开启,到现如今,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为何个性化推荐的算法会屡屡被人诟病,甚至各大APP不得不上线一键关闭功能?


除了越来越严重的隐私泄露之外,大数据另一未曾料到的隐患——对信息茧房的加固,也日益被人重视。


大数据时代信息鱼龙混杂,我们的眼睛、大脑每天都会被数千万条来自五湖四海、内容迥异的信息抢夺。而人类,并不具备像计算机那样拥有超强信息处理的能力。非自愿性的接受信息,成为这个时代人类注意力的主要落脚点。


如何帮助人类接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就成为了大数据主要在做的工作。


平台会根据你的网络浏览足迹,根据既定的公式,锁定你可能感兴趣的信息,然后将它们放在你打开APP时最显眼的位置。比如,某音乐软件按照每个人日常听歌的足迹,把“大家都在听”这个部分,放在APP的首页。


社交APP也是如此。根据最近数据显示,某短视频社交APP的日活跃用户已突破8亿。点开软件,默认就是“推荐”页面,平台根据流量算法机制给每一个人的短视频作品贴上不同的标签,分配到不同的流量池里,等待着被无数次的定向推广和散布。


然而,定向推广的内容,真的可以做到“人人皆是VIP”吗?


事实,并非如此。


关于大数据,网络上有这样一句有趣的话:“我点赞转发评论,不是因为我想点赞转发评论,是因为我怕大数据忘了我”。


大数据收集的是每个人的倾向,然后根据这些人的倾向标签,重复的去推荐“猜你喜欢”“大家都在看”......


于是,我们就很容易从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变成反复看自己喜欢的东西。久而久之,除了自己喜欢的,其他东西再难走到我们面前。


有时候,我们期待大数据能“懂点事”,推荐自己想要的,更多时候,大数据也期望我们能“安稳点”,更好的被标签化、群体化。


人类通过科技,实现了自我需求与信息的双向选择,然而,当我们选择走进大数据精心布置的“信息茧房”,等待着的不是破茧重生,而是一个过度简化的世界——碎片式阅读取代了深度阅读,被动观看代替了主动选择,人类的大脑就这么被流程化、简单化、标签化、无思考化。



- 02 -

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最常规的人类思维,它与人的开放性、超越性联系在一起,是人类文明进步最为重要的主体性条件。


以前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行星和恒星,事实向他们证明了是地球围绕太阳而转的,而这一结论与神学家们所坚持的“地心说”矛盾。


后来,人们又用显微镜观察到可能致病的微生物,这又令医学专家们无奈地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病理模型(疾病由 4 种体液的失衡引起)。


当时人们争执得不可开交,一些神学家和医生坚决抗拒这些新思想。而到了今天,这些由证据支撑的新思想最终胜出——现在大多数人都认同:地球绕着太阳转,细菌会导致疾病。


这便是批判性思维的能量。倘若没有批判性思维,人们一味相信权威和他说,人类社会就很难进步,也很难接近科学真相。


早在21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将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定位为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


理查德·菲利普·费曼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24岁的时候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47岁的时候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费曼曾公开讲述过自己的成长故事,并表示:自己之所以取得这些成就,与从小经受的来自父亲的独立思考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小时候,为了引导费曼自主思考,父亲经常扮演成外星人,向他提问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


“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的区别啊?”

“为什么会有气候和天气的变化啊?”

......


在源源不断的问题互动中,费曼学会了自己去百科全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寻找答案的过程,让费曼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学会了独立思考思考。慢慢的,费曼开始了自己的数学研究之路。


当下,终身成长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活到老学到了不再是一句广告宣传,已经成为很多人在践行的准则。


而人类追求终身成长的首要目标,不是读过多少书,获取多少知识,而是永远的保持批判性思维对待自己、周遭与世界。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教育的首要目标,是独立思考和判断,而非特定的知识。”




- 03 -

真正的批判性思维

社会学上有这样一个概念“二元对立思维”。二元化对立思维,又称二分法,一般是指用简单的概念把事物分成两个对立面,并对其进行非此即彼的思考,这种思维经常见于人们对一些事件的评论里。


为什么我们总是忍不住给对方贴标签下定义呢?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长期生活在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下,我们渐渐的无法建立完整的批判性思维方式。


二元对立思维,其实是人类本能的思维方式。在远古时期,人类非常弱小,多群居生活,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大家选择用最简单方便的把资源划分为能用的和不能用的,把同类划分为我们和他们。


然而,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0和1的逻辑门可以演化出链接65亿人的互联网,相比黑白,这世界永远拥有更广袤的灰色地带。我们终究要走向这片广袤的灰色,完成从二元到多元的心智转变。


很多人、包括一些研究者,都曾将批判性思维看做保持怀疑的态度和质疑的行为。这就是真正的批判性思维吗?


当然不是。


美国特拉华大学社会学教授乔尔·贝斯特在新书《这是真的吗》中这样解释:一切论证均包含根据、理据和结论,所以要做到批判性思考,就要对每一项要素进行评估。


而遇事先质疑,遇人先贴标签的行为,仅仅是根据自己的直觉感受对最终呈现结果的批判。一味地进行二元对立的批判并不是在进行批判性思考,反而是在阻碍自己批判性的看待的人和事。


而且,相比对外界人和事的批判,乔尔·贝斯特认为,人们很容易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批判,但很难对自己观点一致、信任、崇拜的人批判,而对自己的论证进行批判性思考则难上加难。


所以,构建批判性思维最重要的是,要先审视清楚自己的论证,思考其中的局限,并在呈现给他人之前解决掉其中的问题。


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也对批判性思维有进一步解释。他将批判性思维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它是一种能力,有别于知识;

第二,它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心智模式,是一种价值取向。


但仅仅是根据这些定义与解释,大家其实很容易陷入批判性思维的误区,以下几种常见的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拥有批判性思维不是在网上做键盘侠,更不等于否定与批判。而是从质疑开始,全面了解多元的意见,最终依靠证据进行判断,否定绝不是目的,这个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过程才是更重要的。


其次,批判性思维和辩论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不是吵架,不是以驳倒对方为目的,而是找到事物最本质的真理。


最后,批判性并不等同于逻辑。逻辑只是它的一个基本标准。批判性思维有比逻辑更丰富的内容。



- 04 -

重新认识批判性思维

美国特拉华大学社会学教授乔尔·贝斯特,为了让大家更简易地结合生活去理解批判性思维,他在新书《这是真的吗》中重新定义了批判性思维。


他将批判性思维视为一套用来评估“断言”(claim)的工具


首先,“断言”指的是一种声称某事属实的陈述。


在谈话间,在阅读中,在媒体上,在几乎所有与他人相联系的场合,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断言,并且我们都需要学着诠释这些断言。


我们会将这些断言按照可信度的高低进行区分,将那些似乎合理的断言定义为“事实”或“信息”,并给那些可疑的断言贴上“谣传”或“虚假”的标签。


那我们需要掌握的,就是将那些存疑的断言与那些更具真实性的断言区别开来。


所以,批判性思维不是简单假定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真的,而是要求我们思考我们的假定是否有可能错误。也就是批判性思维通过评判支撑性证据来评估断言,批判性思考就是评估或评价论证的可信度。


比如:现在下雨,我们不想被淋湿,我认为我们应该等雨停了再出门。


乔尔·贝斯特在《这是真的吗》一书中分析:提供基本信息的根据(ground),即“现在下雨”;将得出的结论正当化的理据(warrant),即“我们也不想被淋湿”;结论(conclusion),即“我们应该等到雨停再出门”。


那我们在看到这个“断言”时,就会思考论证是不是还在下雨?是不是雨大到不方便出门?是真的怕被淋湿,还是存在其他更紧迫的原因需要马上出门?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我们也许会认为这一论证可信,并选择待在室内;或者会认为该论证不可信,并选择硬着头皮外出。


因为一切论证均包含根据、理据和结论,所以要做到批判性思考,就要对每一项要素进行评估。



- 05 -

构建批判性思维,

关键要走出这几个盲区

乔尔·贝斯特在《这是真的吗》一书中提出了几个经常会陷入批判性思维盲点的分析:


1.理智对待传闻,让子弹先飞一会


针对人身的论证:指将重心放在说话人而非说话内容上的论证。如果我们只因为某人属于某个与我们意见不合的群体就否定其论证,那我们就犯了一个推理错误。


2.民间智慧和隐喻≠真理


隐喻的问题在于,使用隐喻会阻碍人们对断言的批判性思考。我们需要批判性地思考,隐喻会将我们引向何方,那里又是否是我们想要去的方向。


3.为什么对自己崇拜的人很难批判性的看待?


乔尔·贝斯特认为:持有强烈信仰的人,哪怕面对在他人看来无可辩驳的证据时,也常常会坚持信仰,不动摇。


4.为何科学研究者也会掉进批判性思维的盲区?


实验者效应:实验者期望得到某个结果,然后就得到了符合这一期望的结果,提前知道你想要发现什么可能会影响你最终的发现。


研究者更需要警惕,要时刻意识到自己的期望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发现。他们必须尽己所能地确保发现是准确的。要做到这一点,批判性思维是关键。


5.为什么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回音室效应:同一阵营就如同一个回音室,身处其中的人们彼此认同,并为彼此的契合欢欣鼓舞,就像观看情节剧的观众会通过嘘声和欢呼声来增强观演效果一样,这种回音室的环境使其中的每个人都很难批判性地思考自己的观点,因为他们身边的人都在不断地强化这些观点。


我们很难识别自己文化的独特特征——因为我们沉浸其中,我们只是假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是正确的、正常的、明智的。我们需要认识到,正如我们认为我们的文化或观点正确且正常一样,其他文化中的人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自己的文化正确且正常。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所有人始终都沉浸在自己的文化中。


针对这些盲区,作者在书中,也给到了相应的批判性思维小贴士,在这里为大家摘取几条:


  • 针对人身的论证,以及用“谬见”来否定断言,都是在逃避批判性思维。

  • 文化浪潮塑造了我们对新想法的开放态度,而将某些话题定义为禁忌会阻碍批判性思维。

  • 对因果关系的解释有四个评判标准:因在果前、因致果变、因果有据、因果明确。绝无可能建立一个绝对明确的因果关系。

  • 传闻是一种薄弱的证据,谚语和隐喻可能包含有待检验的建设。事实会建立在社会共识之上。

  • 如果一切论证的目的都是说服,那么论证其实就是一种交流形式——论证的目标是将一个人头脑中的想法转移到另一个人的头脑中。

  • 针对“专家言论”,我们需要学会思考一项社会学研究背后的取向:是乐观主义取向还是悲观主义取向?是突出了文化的作用,还是突出了结构的作用?研究该问题的学者究竟是局内人还是局外人?研究视角是悲剧性的还是喜剧性的?


叔本华曾说过:“每个真正独立思考的人,在精神领域内全然是位君主。”


世界不会直接给答案,我们必须学会使用批判性思维,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打破自己的“信息茧房”,成为一个可以坦然面对复杂世界的人。


如今,各式各样的信息充斥在我们身边,真假虚实,人们往往难以分辨。而做一个保持清醒,拒绝随波逐流的人,则更为难得。

这不但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能力。有些人能从裹挟一切的信息逆流中保持自我,往往是因为他们具备常人所不具备的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批判性思考,正是人们在面对陌生领域和信息时,做出有效、正确判断的“神器”。而想要真正的去进行批判性思考,则先要掌握它的底层逻辑,即——几乎人人都知道,但却少有人get到点的强力思维工具——批判性思维。

现实中,各个领域卓有建树的人士都对批判性思维推崇备至——

秋叶商学院创始人秋叶:熟练利用批判性思维永远是少数人的武器。

俞敏洪:懂得批判性思维,你才会从容不迫。


由此,市面上也涌现出越来越多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书籍。然而,多即是少,面对种类繁多的同类书,哪些作品最值得一读,成为广大学习者最挠头的问题。

为此,先知书店精挑细选出一套,解读批判性思维的系统书单,“批判性思维七书”,并在此诚挚推荐:这套书由殷海光,理查德•帕克、徐贲等中外权威作者凝结多年研究心血而写。堪称理解批判性思维的标杆之作。

◎结合大量生活实例的《学会提问》《清醒思考的艺术》《明智行动的艺术》,让读者轻松入门。

◎详解大众常见的思维陷阱及谬误的《逻辑新引》《批判性思维》,对症下药指导读者正确进阶。

◎帮助读者把握批判性思维原则和方法的《思辨与立场》《批判性思维的认知与伦理》,提升读者思维,辨识日常生活中大事小事的真伪是非。

无论单拎出任何一本,都是广受好评、经久不衰的批判性思维经典之作。帮助读者成为思维高手,避免随波逐流,做独立思考的人。

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还可在规格中一并收藏本套书+“多元思维模型”六书,除了批判性思维,还包括逻辑思维、进化思维等,更立体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型。含独家好书。

▍延伸阅读

批判性思维:解禁、祛昧、创造

谬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批判性思维

野夫:为道路而生的人

文明倒退,源于错误思想的流毒

哈耶克心中的“自由主义之父”:尘封百年的传世遗珠

你有你的规矩,世界另有规矩

一本看似还“留着辫子”的书,有人恨不得给它打六星

《天朝的崩溃》:因《满江红》而火的一本书

这如果拍成电影,绝对甩《满江红》几条街

陈丹青:我的师尊木心先生

陈丹青:“大都会”是我的大学,现在还没从这里毕业

她从不捏造任何东西,包括天气

每一次人口危机,都可能是社会的大倒退

碌碌有为:把历史放到显微镜下,能够发现什么?

许倬云: 为什么今天只有专家而罕有知识分子?

暗潮汹涌的过去一年:有些事情还未解开,有些影响还未显现

秦晖:崇祯究竟是怎样一个“英明”的君主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