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水管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二十七

请收藏好以下图片预课资料

(点击上图可观看视频及下载课件教案)

【归一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1讲

【归总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2讲

【和差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3讲

【和倍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4讲

【差倍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5讲

【年龄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6讲

【相遇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7讲

【追及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8讲

【植树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9讲

【行船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10讲

【列车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十一

【时钟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十二

【盈亏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十三

【工程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十四

【百分数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十五

【方阵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十六

【牛吃草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十七

【鸡兔同笼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十八

【抽屉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十九

【浓度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二十

【税率利率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二十一【利润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二十二【容斥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二十三
【最值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二十四
【分段计费问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二十五



水管问题

【含义】


关于水池注水、排水问题的一系列数学问题。



【数量关系】


水管问题与工程问题是一样的。水池的注水或排水相当于一项工程,注水量或排水量就是工作量。单位时间里的注水量或排水量就是工作效率。

【解题思路和方法】


水管问题与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基本相同。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要掌握其基本数量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例1:



一根甲种水管30分钟可以注满水池,一根乙种水管40分钟可以注满水池,先用了3根甲种水管进水5分钟,再打开若干根乙种水管,2.5分钟就注满水池,则打开了( )根乙种水管?


1、本题考察的是水管问题的相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先求出甲、乙两管齐开时,需要注入多少水量,从而求出乙水管的注水量和需要的根数。


2、由条件知,3根甲种水管5分钟进水量为×3×5=½

那么还剩下1-½=½的水量就是甲、乙两种水管齐开2.5分钟注入的,甲、乙两种水管齐开每分钟注水量为½÷2.5= 

所以若干根乙种水管每分钟注水量为×3= ,一根乙种水管的注水效率为,所以乙种水管打开了÷=4(根)


例2:


一个水池装有甲、乙两个水管。开放甲管3小时20分注满水池的一半,接着又开放乙管,两管一齐注水,又经过2小时15分才注满水池,如果乙管每小时能注水13立方米,则这个水池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

(A)150  B180   C130     D210

解:

1、首先转化单位名称:3小时20分=小时;2小时15分=小时

把整池水看成单位“1”,由题意得:

甲管每小时注水:

乙管每小时注水:

则整个水池的容积为13÷=180立方米


例3:


有一木桶,底面有一个小孔,如果每小时向桶内注水36升,经过7小时注满一桶水;如果每小时注入42升水,经过5.5小时注满。当停止向桶内注水时, 多少小时一桶水将漏光?


解:

1、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根据不同速度的注水总量差与时间差找到小孔每小时漏水多少,进而求出满桶水的水量,并解决问题。


2、由条件可知,小孔每小时漏水量为:(36×7-42×5.5)÷(7-5.5)=14(升),所以一满桶的水量为(36-14)×7=154(升);一满桶水漏光需要154÷14=11(小时)。




往期资料推荐



1-9年级(上下册)各科目电子课本

1~9年级各科目全册PPT课件教案

1~6年级语文(上下)全册图文视频

1~6年级数学(上下册)图文视频(各版本)

1~6年级英语(上下册)图文微课(各版本)

1~6年级科学(上下)全册微课+课件教案

1~6年级美术(上下)全册微课+课件教案

1~6年级音乐(上下)全册微课+课件教案

1~6年级道德与法制(上下册)同步微课+课件

1-9年级英语48个国际音标发音+口语教程

一年级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动画微课

班主任工作资源(2569世班会课件等资料)


关注领取更多资源


第一步:长按二维码关注人工智能与教学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请点击以下 【阅读原文】下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