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县长直播卖货,我们可以质疑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整合编辑:觅游实务写作团队


聪明的读者们,如果大家看过上期的“评论考场昱见你”,那么看到标题你就会知道,本期的材料仍是县长直播卖货事件。

上期推文推出后,有同学留言问:这样的材料难道我们只能持正面态度吗?


那我们就来通过今天的推文,看看一个材料的不同想法,不同想法的不同写法吧~


STEP 1

 文章一 
县长直播卖农货:“新鲜”更应“保鲜”“双11”前夕,为更好把“农货”卖成“网货”,多个贫困县县长们纷纷通过互联网直播卖起农产品。
不可否认,“县长直播卖农货”是扶贫工作的新鲜事,不仅表现在农货从线下到线上销售的新鲜,更表现在“县长”从宏观决策到直播卖货的新鲜。
但新鲜的事物必有其保质期,“县长直播”也不例外。如何建立长效保鲜机制才是当下所应解决的重点、难点。

 不可否认,“直播卖农货”正是解决传统扶贫“只捐不助”的一大创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条道理人尽皆知,落于扶贫工作更是如此。


贫困地区受制于生产生活条件限制,农产品很难走入外界市场,销售难导致新一轮生产物资难获得,由此陷入恶性的循环中。


加之传统扶贫工作单一的资金补救很难触及问题根本症结。立足于此,“县长直播卖农货”构建起贫困地区同外界销售的桥梁,不再局限于扶贫工作“只捐不助”的弊病中,而是让贫困群众凭靠自己的生产来摆脱贫困。

 新鲜固然重要,但如何“保鲜”则是政府不可回避之责。农产品销售问题由来已久,问题存在的每一个节点都不可忽略。


一方面,买卖关系的进行始终是以产品质量为根本。不论是让县长直播销售还是请明星直播销售,若是基础的质量问题得不到保证,那么从县长直播的“一哄而上”到“一哄而下”,农产品销售只会落得一地鸡毛。


另一方面,县长直播究其本质仍是个案扶贫。相较于庞大的贫困人群,县长直播的惠及力度是有限的。而提升“县长直播”的惠及力度需要政府将直播销售的操作流程教授给贫困人群,实现人人都会直播、人人都可直播,由此真正实现鲜度的永留存。

相比于冷冰冰的扶贫文件,“县长直播卖农货”无过于是走入贫困群众的心坎里的新鲜之举。


当然,透过“新鲜”的表层,现今扶贫工作更需要能够让“新鲜”永存的长效机制。惟有此方能体现那句“把老百姓琐碎的小事看的更重”承诺的诚意。

(两个分割线内为一个段落)


STEP 2

 文章二 
“县长直播卖农货”创新扶贫新模式今年“双 11”前,许多贫困县或欠发达县的县长们纷纷登录网络直播、电商平台,努力直播卖农货。


县长开直播卖农货,看似不务正业,实则是为人民服务,打脱贫攻坚之战,利用社交电商为农村注入数字生产力。

首先,县长直播卖农产品,是精准扶贫工作中具有技术创新性的一种扶贫方式。通过互联网直播卖农产品,可以减少传统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中间环节,同时也能快速打通了市场供需的信息,推动形成新的市场需求。


直播让农产品和市场连接更加紧密,成为促进贫困农民增收的一个实际有效的探索路径。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手机变成了新农具,直播变成了新农活,数据变成了新农资”。县长们为了吸引买家、增加直播流量,有的县长脱下正装,换上了民族服装,不遗余力地介绍本地农产品特色、亮点。


县长们在直播间的形象,与日常生活中严肃、不苟言笑的形象形成强烈反差。正是这种反差,给外界带来新鲜感,进而成为县长们的带货能力。

毋庸置疑,“互联网+”模式的迅速发展,使贫困地区搭上了电子商务的快车。今年天猫双11,在22个小时内,阿里全平台农产品销售额突破70亿元,比去年双11全天增长53%。


半天时间,天猫双11兴农脱贫会场的成交额,已超过去年双11全天。这一天不仅聚集好农货,更是农民增收、农村脱贫致富的一把金钥匙。

电商扶贫为全面脱贫提供了解题良方,“县长直播”给外界带来了“新鲜感”,但如何让直播的“新鲜感”转变成产业长久的“保鲜期”,还需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除了要让县长直播产生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平台直播中去,形成稳定的顾客群。


更重要的是县长们要注重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当地名优特新农产品,能够卖新农货,卖好农货。


此外,农货多是水果、生鲜,属于易损坏产品,因此负责任的售后服务团队也必不可少。只有让顾客满意,才可走的更远。

(两个分割线内为一个段落)


STEP 3

 昱姐点评 


整体来看,这两篇文章都是非常规矩、工整的标准应试文,从语言表达到结构搭建,都没有太大的问题。无论支持还是反对,都有足够的观点支撑,基本实现了自圆其说。


如果在考场上也能保持这样的水准,那么恭喜,你将超过90%的竞争对手,成为评论赛区的佼佼者。


读到这儿,聪明的你应该知道,我下面要开始说“但是”了。在肯定与欣喜之余,我仍有些建议赠送给这二位作者,它们会让你的文章在现有的基础上拔得更高、立得更牢。


先说第一篇。
此文的第一处瑕疵出现在第二段的首句——不可否认,“直播卖农货”正是解决传统扶贫“只捐不助”的一大创举。


粗略地读,这句话好像没什么问题。仔细一推敲,它的问题是弄混了对象。


传统扶贫只捐不助的主体是谁?很显然,是外界,发达省份、优越的企业,只有这些群体才有“捐”的行为吧?我们从来没听说过哪个贫困县自己给自己捐钱捐物吧?但今天我们讨论的主体又是谁?是贫困县自己。


所以,捐和助,这两件事在本质上就不是由同一拨人完成的,而我们知道,“比较”必须要放到同类项里进行,才有意义。拿贫困县自救、自助,去跟外界的捐赠比,咋比?能比出啥?


第二处瑕疵是我们上周在专栏里提到的问题,没有很好地抓住“县长”这一特殊角色、特殊亮色,对这个特殊性及价值的挖掘不够,我们上周已经讲过,这里不赘述了。


第三处瑕疵,是对“隐忧”的挖掘深度还差点意思。县长直播卖货,作者的担忧提到了质量问题。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❶ 质量问题是所有直播卖货的通病,又没体现县长的特殊性。
仅限于质量问题的思考,深度不足。


在我看来,县长直播更大的隐忧是什么?是这种行为对县长个人的要求非常高,只有具备相当镜头表现力、推销力的县长才能在此事中真正赢得青睐,县长直播的成功经验不可复制。


而且,一旦成功,又有问题,它会使当地的直播经济过于依赖于某个个人。试想,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村庄的发展如果只靠个人IP,它会是健康的吗?一旦这个人被调离,这个产业还可以为继吗?

再来说第二篇。
这一篇的深度和分寸感要比第一篇好,但瑕疵又比第一篇多。


第一处瑕疵出现在第二段开头的“首先”。我在课上提到过,首先其次再其次的问题。可能这位同学下笔的时候疏忽了。


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整篇文章看到最后一个字,我也没有看到“其次”。如果没接着数2的话,数1的意义是什么呢?


第二处瑕疵出现在第二段的分析——直播让农产品和市场连接更加紧密,成为促进贫困农民增收的一个实际有效的探索路径。


这话说的没错,但还是如我们上次专栏所说,这在分析直播的好处,县长呢?特殊性呢?新闻针对性呢?隔壁大哥直播卖苹果不也是这个好处吗?那为啥我题目没让你分析隔壁大哥买苹果,而让你分析县长卖苹果呢?


第三处瑕疵在第三段末尾。文中说“正是这种反差,给外界带来新鲜感,进而成为县长们的带货能力。”


对这篇文章而言,你要完成的说理和主观点是:县长直播这个形式特别好,有利于扶贫创新。既然如此,你的说理就不能止步于“县长的带货能力”。


县长带货能力不是目的,扶贫才是目的啊!县长带货能力不是主题,扶贫方法的创新才是主题啊! 


第四处瑕疵是第四段整段。这一段作者列了一些扎实的数据,用来表明农产品销售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


数据是不错,可是为了什么呢?你是不是应该人为地、主动地把这段话,和“县长扶贫”之间建立起联系呢?


比如,你应该说,这种火热的状态,让我们看到了农产品销售的市场动力,让我们看到了县长卖货的甜头,也给其他跃跃欲试的贫困县提供了扶贫样本。——这样,不就和“扶贫”这个主题挂上钩了吗?


STEP 4

 福利发送 

请你就“李子柒传播中国文化,火到国外”事件

写下自己的两个论点

可以相似 可以相反

……

截止12月2日21:00

评论区点赞数量最高者

(评论要与主题有关)

可获得觅游实务批改一次

-END-


往期回顾

你写不好评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看不懂材料!

只需要认真写7次,你的评论会有质的变化!
我们看了上千份实务作业,想对你说……
速来!邀请你做一个评论小测试!
评论一定要写措施吗?
你的高中老师是硕士还是博士?评论考场昱见你| 有一份批改福利等你来拿!
评论考场昱见你 | 昱姐教你从细节处修改你的评论文章评论考场昱见你,来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