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21考研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生活处处是新传》专栏。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几个“我”,今天我们放眼“群体”,看看其中又有哪些知识点吧。
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某学校的师门群:
又到了一年一度师门聚餐的时候,
大家正在群里报告想去吃什么,
群消息瞬间被火锅刷屏。
这个时候,
极度想吃“觊觎”了很久的自助餐的小X,
默默把还未发送的文字删去,
缓缓打出“火锅+1”并发送。
“好!那既然大家都同意吃火锅,
我们就去XX家吧。”
OK,尘埃落定,火锅走起。
不知道类似的情景对于你们来说是否熟悉,当在某一个群体中你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相左时,大概率的情况是以你(少数人)的妥协收场。或许你觉得这是人之常情,NONONO,这无形之中透露着的是传播学的秘密呢,来听!
群体是个广义的概念,指的是具有共同目标、拥有“我们”意识的主体组成的复数个人集合体。
我们生活在各式各样的群体中,依靠群体力量来完成独自难以完成的任务,寻求一种归属感。
群体传播作为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也就成为了重要的一种传播类型。那么生活在群体中需要进行群体传播的我们,应该以何种身份存在,又应该何去何从呢?
群体规范是群体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最典型的就是班级的班规。
❶ 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以觅游全程班为例,大家进群后是学员,群内有班主任、带班学长姐、讲师团队、批阅团队等等,大家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上岸的目标。
❷ 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加入全程班的群之后,群主大大会发布群公告,比如大家需要更改群名片等,来保证群体的整齐划一。
❸ 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我们加群只有一个目的,考上!所以大家在群中通过共同学习、知识分享等来维持自己的学员身份。
❹ 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考研是一场信息战,而信息是杂芜繁复的,大家可以通过在群内交流或者学长姐的答疑解惑来避坑,从而实现安全稳妥的决策。
什么影响了我们的自我决策?
从吃火锅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群体传播的场景之中,经常会出现“一对多”“少数对多数”的情况。而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传者都会感受到某种程度的压力—吃火锅对抗吃自助的压力—群体压力。所谓的群体压力就是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产生的压力。
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吃火锅。
其实“少数服从多数”一直是群体内部约定俗成的规则,也是群体保持协调统一的前提,如果采取独裁政策,最终的结果不外乎是这样。
(图源网络)
美国心理学及所罗门·阿什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小群体内趋同行为实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阿什准备了甲乙两种卡片,卡片甲画有一条标准线段,卡片乙画有3条线段,其中1条与标准线段相等。(图源《传播学教程》)
实验内容是要求被测者指出卡片乙中的哪条线段与标准线段等长,阿什设计了没有群体压力(个人独立判断)和有群体压力(与他人一起判断)的两种实验环境。
在第一种实验条件下,参加实验的37个人中有35人选择全部正确,错误率仅有0.7%。
在第二种实验条件下,8人一组为实验对象小组,其中7名知情者按照阿什指定的错误选择回答问题,真正的被测者只有1位。
结果在123个被测者中,有76%的人在多数意见的影响下至少做了1次错误选择,而全部答案的错误率为36.8%。
❶ 信息压力: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基于此,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正如阿什第二种实验条件中,被测者认为7名知情者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即便自己有所怀疑,但也还是做出了和多数人一样的“错误”的选择。
❷ 趋同心理:也叫遵从性,指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此前有一则街头快闪百人晕倒的视频,有位路人看到之后选择了假装“晕倒”,就是典型的基于趋同心理所作出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这其中蕴含着一个考察度极高的理论——沉默的螺旋。
考察度有多高呢,据不完全统计,“沉默的螺旋”以不同题型在各大院校的试题中出现的次数如下:
18年:9次
19年:14次
20年:21次
高频考点 实锤!拿好小本本!
“沉默的螺旋”最早见于德国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依曼于1974年发表在《传播学刊》上的一篇论文。
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做出了全面概括。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人作为社会动物总是希望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为了避免陷入孤立状态,个人在表明意见之前会观察周围的意见环境,如果自己的观点和大多数人一致,就积极发声,反之则会沉默不语。
➤ 既然大家都想去吃火锅,那我也选择吃火锅吧,不然就我一个人意见和大家不一样,多尴尬呀。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容易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优势意见更加强大,反过来迫使更多持少数意见的人转向“沉默”,如此循环,形成了“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式过程”。
➤ 可能起初不止你一个人想吃别的,但你们不约而同选择了沉默或者附和,所以吃火锅的回复越来越多。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人们会通过判断周围的意见环境来发表观点,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大多数的“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为,形成舆论。
➤ 在比吃火锅更加重要且超出我们直接感知的问题上,大众传播的力量如此巨大,比如媒体报道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营造积极向好的意见环境,大家就会纷纷加油鼓劲,而极少出现消极的言论。(图源互联网)
但在网络传播时代,受众参与性大大提高,不再只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可以自由发表或支持“少数”意见。
此种“少数”意见被更多的网民接受,可能发展为与“多数”意见势均力敌甚至超越和改变“多数”意见的情况。在面对公共事件时,人们在微博、豆瓣、微信、知乎等平台上不再一味从众,而是敢于与主流意见气候相左,不再隐藏自己的观点和倾向。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少数”的意见和观点不会消失,反而会随着事件深入和发展而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沉默的螺旋也发展出了“反沉默的螺旋”。
【通识核心课+院校辅导】模式,全面建构课程体系,助力你高分上岸!
报名咨询加微信觅游单单姐或觅游lulu学姐任一微信,非好友➕:
danjievip4或meetyouky666